2017大學聯考必備古代文化常識試題及答案

才智咖 人氣:1.9W

【題目】分別選出下列對文中(選文略)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2017大學聯考必備古代文化常識試題及答案

1、選文:《明史·王廷傳》節選,試題:廣東省中山市高三年級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統一考試,答案:( )

A.“漕運”是指利用水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運送糧食的目的是供宮廷消費、百官俸祿、軍餉支付和民食調劑。

B.“隆慶”屬於年號,“隆慶元年”指該帝王即位第一年。年號是我國從漢武帝開始使用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

C.“致仕”是指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有疾患則提前。

D.“卒”是古代稱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諸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稱“死”。

2、選文:《舊唐書》第五十六卷節選,試題:湛江四校2016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考,答案:( )

A.刺史:中國古代官職名。“刺”是檢核問事之意,即監察之職,“史”為“御史”之意。

B.大業、義寧:隋代年號。年號是我國從漢武帝繼位後開始使用,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

C.江表:長江以南地區,從中原看,地處長江之外,故稱江表。

D.弒:封建時代稱子殺父、臣殺君、侄殺叔、甥殺舅等為“弒”。

3、選文:《明史·張學顏傳》節選,試題:2016屆信宜三中高三語文第一次周測,

答案:( )

A.“大學士”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等,為輔助皇帝的高階祕書官。

B.“振恤”,即賑濟與撫卹,即面對災荒來襲時,各級政府和民間做的相應的反應和對策。

C.“詔”先秦時代上級給下級的命令文告稱詔。秦漢以後,專指帝王的文書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獲得”,“仕”意為“官職”,“致仕”指獲得官職。

4、選文:《宋史·辛次膺傳》節選,試題:廣東省2016年全國卷適應性測試,

答案:( )

A、冠是指古代男子到十八歲舉行加冠禮,表示男子已經成人。

B、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徵召、曉喻或聲討的文書。

C、招安是指古代的統治者勸誘反叛者投降歸順。

D、隆興是宋孝宗在位時用的一個年號,年號是古代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

5、選文:《新唐書•崔邠傳》節選,試題:2016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答案:( )

A.舍,古時行軍以三十里為一舍,如退避三舍;軍隊住一宿也叫舍。

B.《六經》 ,指《詩經》《尚書》《禮記》《論語》《周易》和《春秋》六部經書。

C.禮部,古代的官署,隨唐起為六部之一,掌管禮儀、祭祀、學校等事宜。

D.贈,追贈,古代皇帝給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榮譽稱號。

6、選文:《隋書》節選,試題:揭陽市2016年高中畢業班大學聯考第一次模擬考試,答案:( )

A.關,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意義,秦漢乃至隋朝,多指函谷關,如“先破秦入關者”中的“關”就是指此關。

B.服闕,指守喪期滿除服,古代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三年之喪滿稱之為服闕。

C.有司,指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

D.母憂,是指古代以孝治天下,令母親憂傷,就是不孝。

7、試題:廣東省百所學校2016屆高三12月質量分析聯合考試,答案:( )

A、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高一級考試,即會試的,稱為進士。

B、鹽課,是中國古代的鹽稅,鹽稅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C、尚書,一指儒家經典《尚書》,二是中國封建時代的政府官員名稱,如刑部尚書。

D、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我國很早就建立了官員退休制度,各朝代退休年齡不盡相同。

8、選文:《陳書》節選,試題:廣州外國語學校2016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答案:( )

A.《范文正公集》是以“諡號”為作品集命名,《柳河東集》則是以“地名”來為作品集命名。

B.古代“某”“僕”“鄙人”等常常用作自稱。

C.丈人在古代常常是對老年男人的尊稱, “泰山”在古代有時用來指稱妻子的父親。

D.新皇帝繼位後,一般都要改變紀年,所謂改變紀年其實就是改變廟號。

9、選文:《史記·汲鄭列傳》節選,試題:梅州市高三總複習質檢試卷,答案:( )

A.黃老之言:中國戰國時的哲學、政治思想流派。尊傳說中的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

B.中二千石:漢代官吏秩祿等級,中是滿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實得二千石。

C.唐虞之治:“唐虞”是指唐堯、虞舜,傳說中的古代聖帝賢君。舊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樂的理想時代。

D.四夷:古代華夏族對匈奴的別稱,含有輕蔑之意。

10、選文:《宋史·孫永傳》節選,試題:肇慶市2016屆高中畢業班第二次統一檢測題,答案:( )

A.“擢進士第”意為考中進士,其中的“擢”有提拔,拔選意,往往指提升官職。與“擢”意思相同的還有“陟”、“遷”“起”等詞。

B.“則黥為卒”中的“黥”是古代的一種刑法,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額,再塗上墨,也叫“墨刑”、“刺字”等。

C.“眾請戮偏裨以塞責”中的“偏裨”指偏將,裨將,是將佐的通稱。古代佐助大將的將領稱偏裨,亦稱副將。

D.“贈銀青光祿大夫”中的“贈”是古代朝廷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績,追授給死者的一種官職或稱號,也稱追贈;其餘還有贈官、贈典等。

【參考答案及解析】

1、D(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

2、D(弒:封建時代稱子殺父、臣殺君為“弒”。)

3、D(“致仕”指官員辭職回家。)

4、A(冠是指古代男子到二十歲舉行加冠禮,表示男子已經成人。)

5、B( 《論語》不屬於《六經》 ,應改為《樂經》 。 )

6、D( “母憂”指的是母親去世。)

7、A(“會試”應改為“殿試”。)

8、D(改變紀年是改變年號)

9、D(古代華夏族對四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

10、A(“遷”指調動官職,一般是提升呼叫。一般情況下,“轉遷”“遷調”表示調職;“右遷”“遷除”表示升職;“左遷”“遷謫”表示削職降等。“陟”也指提升,提拔。“起”指起用,起用人任以官職,沒有提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