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學習計劃集合八篇

才智咖 人氣:8.67K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我們的學習又將邁入新的階段,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可是到底什麼樣的學習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中學習計劃8篇,歡迎大家分享。

國中學習計劃集合八篇

國中學習計劃 篇1

學習計劃,小中步入國中,是新的起點,新的挑戰,一切將要從零開始,為此我要結合自我的實際狀況,制訂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和對自我學習中的提出的要求,來完成我的學業。

一、學習目標要明確,做好切實可行的計劃。

根據學校要求,大概需要7個學期來完成學業。

二、合理安排時間,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在學習課程中,精心地安排好每一天的學習時間,抽出1小時去學習,循序漸進的過程完成學習任務。

三、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在課前,做好預習筆記,有針對性的列出重點和難點並加深對學習資料的理解和記憶,便於以後查閱和複習。課上,做好聽課筆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認真地完成佈置的作業,養成自主的學習習慣。

根據教學計劃的要求,要按質按量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和學習任務。還要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掌握必要的學習技能。

五、多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遇到疑難問題,要及時向老師請教,或者透過電子郵件與老師同學聯絡,尋求輔導和幫忙。

六、及時做好考前的複習工作。

考前複習是學習過程的最後階段,要對整個課程的學習進行檢查和補充,總結經驗。

七、利用業餘時間,透過計算機網路加強學習。

隨著新技術、新媒體的發展,遠端開放教育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於教學中,我要利用業餘時間,透過網路定期瀏覽,以便及時的調整自我學習進度和策略。透過網路網上課件和學習管理平臺的學習。透過電子郵件與老師同學聯絡,尋求輔導和幫忙。

八、不斷加強專業學習,確定補修專業。

為了加強綜合素質,還需要在完成學業後,不斷地加強與自我的專業相關課程的學習,來完善自我。吸納新的技能和知識充實自我,提高分析和處理工作的潛力,注重總結經驗,完善自我。

總之,雖然客觀制定了個人初步學習計劃,還存在許多不完善與不足之處,還需要今後根據自我的切實狀況,在學習中不斷地補充,加以改善、及時地總結經驗,以合格的成績來完成自我三年的學業。

及時總結,為實現自我的計劃目標,我會合理安排好時間,用心、用力的學習,努力拼搏,挑戰自我!

學習也可當做另種遊戲,改變自我的心態很重要。

國中學習計劃 篇2

新一輪課改帶來了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巨大變化。面對撲面而來變革,我深深懂得:新時代呼喚新的教育理念,現代教師應當瞭解新的教育理念,只有用新理念指導實踐,才會有新的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的要求。作為現代教師我們不僅要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同時要成為知識的學習者、更要變為知識的創造者。我認為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教師對知識的學習,要時時學、處處學、更要終身學。這樣才能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時代的要求。因此教師更要變被動培訓為主動研修,這樣就為我們的知識學習指明瞭方向,也給我們搭建了一個認識自我,反思教育,自覺提高的平臺。為此,我制定了自己的研修計劃,以便更好地樹立新課程理念,初步實現教育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轉變,提高新課程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研修目標:

1、通過集體培訓、個人研修,使自己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愛崗敬業,鑄就良好的師德師風

2、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掌握現代教育思想,提升實施新課程的能力,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學歷層次,進一步優化知識和能力結構;進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論和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術和手段,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

二、研修內容:

(一)主要內容:

1、進一步研讀《歷史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三維目標,更要掌握6大學習板塊、44個學習主題的具體內容標準。還要明晰實施建議的具體要求。

2、學習新教材,走進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點。更要熟悉教材的編排體系、知識結構和具體內容。同時也要在教材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外延、拓展和深究。

3、結合學情,探索歷史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歷史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方法和能力。改變“為教而教,先教後學”的教學模式,嘗試“先學後教”的教學實踐。

4、探索適合學生運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願學、樂學、活學、善學和會學。

5、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具體內容

1、參加校本培訓,提升教育理念。

現代教育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為此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思考,只有成為一名“學習型”的教師才能適應發展。

①積極參加校本培訓,並能不斷反思總結,致力於自身的業務水平發展和教育理論水平的提高。

②積極主動向業務領導、教研員、導師、骨幹教師請教,聆聽專家的專題講座,也要利用好自己參加國中教師專業適崗培訓平臺,在網上與眾多教師交流、研討。這樣可以學習他們的先進教育教學思想、理念、經驗和方法,並能不斷內化,為自己的發展提供“養料”。另外對區域教研活動也要積極參與,以便促進自己的學習與進步。

2、立足課堂教學,形成個人特色。

課堂是教師工作的主陣地,教育教學工作實施的基本途徑就是課堂,因此作為教師深入研究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①日常教學中要備好每節課,進行深入的課堂教學研究。積極參與教研組和校內外的教研活動,虛心學習,博採眾長,並能在教學工作中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

②主動地進行研討課教學,研修期間開設一、二節校級以上的公開展示課,並能形成一份高質量的教學反思與總結。通過教學實踐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與組員們共同研討的過程中反思、感悟,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③能充分利用世界大學城、堂堂網的網路資源平臺,在網路平臺上發表自己的學習成果,及時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

3、注重教育科研,促進專業發展。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不但是進行教學實踐,還要能參與教學研究。

①在研讀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和日常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反思、比照、歸納,將自己的教學感悟上升到理論的層面,撰寫一篇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並能通過網上交流的方式與大家互相學習進步。

②積極參與教研組和學校的課題研究,在教學與實踐中總結反思,在反思與完善中提高進步。

三、研修具體措施:

(一)參加教研、學習與交流活動。

1、積極主動地開展示範或研究教學,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在歷史課堂上積極嘗試運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對每節課進行反思,爭取每學期都能有兩篇質量較高的反思和教學設計。同時,還要堅持每天都有點滴收穫,每學期都能寫一篇較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要及時反思、主動改進、積極完善,使之能夠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2、不但要學習拓展外延自己的歷史專業知識,更要廣泛閱讀與歷史學科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這樣不但可以充實、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能夠與其他學科知識交叉整合。這樣更有利於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適應現代社會對教師“一專多能”的更高要求。同時,注意多鑽研、勤思考,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在總結和反思中來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近期內,我計劃精讀一些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書刊,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餘,我計劃欣賞一些歷史書籍,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

3、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的教研活動和教師集體的學習交流活動。虛心向他人請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進行教學研討和提升。要主動向業務領導、教研員、導師以及骨幹教師虛心請教,要積極與同學科、同組教師學習交流。更要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的教研活動,平時就當天發生的教學突發事件,教學感悟反思,學生的思想問題及解決方法等與同組教師交流學習。我也會一如既往地主動積極參加校內外教科研培訓活動,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研究能力。

(二)進行自主研究

1。在研讀《歷史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配合《歷史課程標準解讀》、相關雜誌及網上的文章,學習新教材,通過與舊教材比較,把握新教材的編排體系、知識結構。

2。要掌握每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知識的生長點,達到掌握傳授知識的深淺程度。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歷史人文素養的培養,及自學能力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的意識的養成。

4。認真總結課改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解決辦法,並形成書面材料,在不斷反思中積累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三)進行自我剖析

1、堅持每學期高質量地完成一節公開課。

2、每節課後認真完成反思。

3、積極與組內老師交流。

總之,要時刻把工作與反思相結合,在反思中工作,在工作中反思,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通向未來的路不是回家的路;過去為你贏得成功的方程式將為你的明天帶來失敗。我相信,自己有能力經受住“極限”的考驗,在超越自我的同時,逐步實現人生的價值。面對自己今後的工作,我充滿了信心,也有許多美好的設想。我將帶著自己的激情和規劃堅守這富有挑戰性工作,在這次的教師研修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促使自己儘快成長起來。走進學生心靈,創造多彩人生,學習,再學習,在學習中不斷超越自己。

國中學習計劃 篇3

崇明縣建設中學創建於1960年,位於崇明縣建設鎮北首,毗鄰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和開發中的崇明新城,是一所較為優質的農村初級中學。學校現有12個教學班(包括1個根寶足球基地班),學生298人;在編教職工62人,其中專任教師49人,中學高階教師6人,一級教師25人,縣、校級骨幹教師各5人。學校堅持“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承“勤學善教,務實求新,博大精深,團結奮鬥”的校訓,把“師資優質,學生優秀,教育優化,質量優勝,校風優良,校園優美”作為管理目標,積極實施精細化教育教學管理,努力打造人文和足球特色,辦學效益和質量穩居農村國中前列。現為全國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百佳創新學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上海市紅十字工作示範學校、崇明縣文明單位、崇明縣行為規範四星級示範校和崇明縣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一、學校背景分析

(一)教師資源

優勢:

1、學校擁有一支團結協作,積極進取,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多年的辦學實踐與人文積澱,使教師在新課改的教育實踐中,積極轉變觀念,潛心鑽研,齊心協力,銳意進取。全校教師充分意識到,只有立足課堂,不斷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與行為,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質量,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

2、骨幹教師隊伍日趨成熟。學校開展多層次的結對拜師活動,為教師搭建不同層次的發展平臺,從不同層面提升了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業務素質,加速了教師的成長步伐,為學校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3、校際合作交流常態化。藉助託管資源,建立了與海南中學兩校互動的校本研修機制。學科對學科,年級對年級,互幫互學,獲得雙贏。兩校教師共同參加課改實驗基地和兄弟學校的重大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研討提高教學有效性的舉措,交流針對性教學材料。推進了校本研修互動機制運作的常規化和“主動有效”課堂的實施。

不足:

1、教師專業發展有一定的差異。學校重視教師專業發展,但部分教師自我發展意識不強,不重視自身學科素養的提升。受主客觀因素限制,學校缺少縣內有影響力的領軍的人物。

2、教師發展不夠均衡。自覺性高的教師與主動性有待提高的教師並存,成熟型教師與缺乏經驗與方法的教師並存,創新意識與願望強烈的教師與重短期效應靠經驗處於較保守狀態的教師並存。

3、個別學科的團隊教研能力不強,研討氛圍不濃。組長的工作能力和積極性有待培養和提高,研修管理機制需要健全和完善。

4、國家基礎型課程已能按照上海市課程計劃的要求執行,但對照上海市二期課改的標準和要求,學校三類課程體系門類和科目不夠豐富,教師缺乏對開發校本課程的思考和嘗試,有待培育教師教學研究文化自覺的態度和能力。

(二)學生資源

優勢:學生來自農村,比較樸實,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不足:學校生源數量和質量整體下降。由於地處城區邊緣,二三產業發展滯後,相當數量的家長外出務工,優質生源流失嚴重。我們的生源中,家庭經濟狀況一般,家長文化水平很低(家長的學歷都在國中及一下),農民進城務工後家庭教育出現缺位現象,特殊家庭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家庭教育質量難以提高。這些對於學生的學習和參加各類活動的態度和水平產生直接的不利影響。導致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學習習慣不佳,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能力較弱;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業水平等方面參差不齊;創新能力不足。

(三)地方資源

優勢:學校毗鄰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前衛村和開發中的崇明新城,為教師與學生進行課程開發及課題研究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資源,凸顯了學校和地方特色。

不足:地方資源與學校教育的整合力度有待提高。應加強與社群的溝通交流,為拓展型課、探究型課程的開發、開設提供有力的指導、幫助。

二、課程目標

(一)課程發展目標

本著“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素質教育精神,一方面學習實踐,優化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內容方式,另一方面結合學校地域文化、教師專業特點,學生需求和社會的需要,努力建設以學生健康發展和現代社會需求的符合學校校情和生情的課程。積極夯實基礎型課程,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因地制宜開發學校的拓展型課程,在分析學校情況和開發課程資源的基礎上,積極開設探究型課程,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建設學校的課程文化。

(二)教師發展目標

以課程建設為載體,培養一支師德高尚,學識優良,業務精湛,愛崗敬業,會教學,能教研的師資隊伍。教師基本功紮實,學科知識豐富和完備,能有效地解讀和整合教材,面對不同的群體能因材施教,教師的基礎型課程校本化的能力,拓展型課程的開發和實施能力,探究型課程的指導與管理能力有較大提升。學校骨幹教師積極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青年教師成長迅速,有在區域層面有影響的教師。

(三)學生髮展目標

目標: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有所長(zhǎng)。

“學會做人”即培養學生具有民族情感,陶冶學生情操,增強團隊合作意識,使學生懂禮儀、懂感恩、講誠信、能抗挫,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向著自己的追求奮勇前進。

“學會學習”即培養學生具有勤奮、刻苦的品質。不斷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尤其是實驗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促使學生願學習、會學習、樂學習。

“學有所長”即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學有所獲,都能得到生動活潑地成長。

三、課程設定

(一)課程設定原則

1、多樣性原則:堅持以上海市課程標準為課程設定準則,兼顧以學校辦學目標、特色要求的校本課程的開發,科目設定力求豐富多彩,可供學生充分選擇。

2、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建設和開發的主體,在課程的建設、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校在校本課程建設、開發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參與,根據學生的需要不斷優化校本課程。

3、開放性原則: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選擇具有自主權。校本課程在實施中,教師要靈活地創造性地實踐課程並不斷反思出現的各種問題,對課程隨時予以補充、調整。

4、可行性原則: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時,充分考慮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二)課程實施結構

按照《上海市中國小20xx學年度課程計劃》結合本校實際,在充分研究課程結構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基礎型課程校本化;拓展型課程彈性化,即“統一+選單(選擇)”的模式,既有共同必須學的拓展型課程,也有自主選擇的拓展型課程;探究型課程學校特色化,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諧的發展。

國中學習計劃 篇4

1.政治。考試的題型會相對靈活,但是萬變不離其中。考試之前對教材一定要熟悉,我是採用通讀教材的方式熟悉教材的,挺有效的。另外做題的時候要好好審題,答偏了可是一點分都不給。答一題的時間不能太長,簡答題答清要點即可。如果閉卷一定要背得各個概念。

2.生物。我認為挺簡單的,我們初2時也是開卷考試。但是對教材也要熟悉,同樣可以採用通讀的方法。答題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發散。

3.歷史。對於大事件一定要清楚地記憶人物時間、地點、過程和結果。歷史的背誦最好是平時就背誦了,你要臨時記憶效果不會太好。歷史是一門正宗的課外學科,所以課外的積累是最重要的。課外的掌握若是豐富了,自然不會怕考試。

4.地理。同樣是課外的積累,我個人推薦《中國地理雜誌》一書,我認為對於有需要的人,它是不錯的選擇。學習地理我還有一個小竅門,那就是聽天氣預報,這對於記憶各省市行政區很有幫助。

總之,學習之餘要注意勞逸結合。

國中學習計劃 篇5

一、校本研修的目標

1.立足學校實際,通過校本研修,研究並實踐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問題,及時總結和反思,研究並解決教師的困惑和實施操作中的生成問題,學生髮展、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並進。

2.聚焦學科課堂,通過校本研修,關注學科本質,研究並實踐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研究並提升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增強教師教學能力,促動理論水平提高。

3.注重隊伍建設,通過校本研修,完善我校發展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設學習風氣正、教研氛圍濃的學習型群體,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育品味,樹立學校形象。

4.根植科研專題,通過校本研修,讓教師成為教研主體,研究數字化課題實施,探索專業化發展道路,強化科研意識,提煉科研能力。

二、校本研修的內容:

1.師德素養與道德建設:教育法規與政策、職業道德規範與規則的研究;職業倦怠與職業理想規劃的研究、心理健康的認識與調控;良好師生關係的規範與構建。

2.學科知識與教學技能:課程標準、課堂評價標準、質量評價標準與教材的學習與把握;三維目標的確定與分解落實;課堂模式的研究與探討;課堂過程實施與教學效果評價的有效策略;評價語言的選擇與創編;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的反饋效應;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利用。

3.資訊科技與課題研究:多媒體課件設計及製作;多媒體手段的選擇及運用;白板的使用與課堂應用;課題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研究。

4.教育管理與學生成長:學生成長與身心發展;學困生輔導與轉化課堂組織與活動調控;班主任工作與班集體建設;班級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學生思想教育及心理諮詢。

三、校本研修的方式:

自主學習:讀書研修,理論積澱;實踐操作,自我推動。

同伴互助:經驗分享,優勢互補;教學觀摩,感悟反思;案例教學,互動研討;角色體驗,換位思考;

專業引領:專題講座,知識培訓;教學質疑,集智解難。

四、校本研修的模式:

與課題研究相融合的問題牽動式研究模式,即“篩選實際問題,形成研究專題——針對研究專題,確立研修主題——突出研修主題,設計研修活動——序化研修活動,達成研究目標——深化研修成果,完善學科理論”

㈠問題的來源:

1.從教育教學的疑難中尋找問題;

2.從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捕捉問題;

3.從閱讀交流和觀摩中發現問題;

4.從學科發展和學習中確定問題。

㈡專題的形成步驟

1.徵集問題,個體與集體結合,尋找整體聯絡。

2.篩選問題,目標與方向統一,研究系統有序。

3.確定專題,分工與合作明確,專題細化可行。

4.理論準備,自主與互動相融,借鑑反思實際。

㈢研修主題的確立。

1.小處著眼,細處著手。

2.主題設定有聯絡性和漸進性。

㈣研修活動的設計。

1.研修形式有針對性。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面對個體需求差異

2.活動內容有參與性。角色體驗有方向,合作分享有氛圍。

3.解決問題有建設性。問題的提出源於現實,解決過程的立足現實,策略應用面向現實。

4.關注過程有生成性。敢於抓住生成性問題反思,分析原因,及時改進。

5.理論實踐有指導性。由實踐到理論昇華,並應用於實踐。

㈤研究目標的檢驗。

課堂觀察、活動記載、質量檢測、調查問卷(學生、教師、家長)。

㈥學科理論的完善。

成果的呈現包括:論文、教學隨筆、教學反思、研究報告等

五、校本研修的活動構想:

㈠自我反思:

1.活動內容:

⑴個體反思:依據教學的過程實踐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和教學後反思,並及時記錄:

①教學前的反思要憑藉以往的教學經驗,對新的教學活動進行多維度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學生現實的學習能力和態度、自身的教學方式和習慣、預設的教學難點和策略選擇。前瞻性地探求教學過程,其著眼點,在於教案中的學情分析。

②教學中的反思,要對發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發現、主動反思、迅速調控。機智性地調控教學過程,其著眼點,在於教案中的二度補充。

③教學後的反思,要在一節課結束後,或單元結束後,藉助理念指導,反觀教學過程。一方面是批判性地剖析現實,一方面是總結性地理論提升。其著眼點,在於教案中的課後小結。

⑵集體反思:依據教研的過程,適時活動前的反思、活動中的反思、活動後的反思。

①活動前的反思,要憑藉以往的活動經驗,對新的教研活動進行多層面分析——教師已有的本體性知識、教師現實的教學態度和能力、預設的活動流程和實施要點。前置性的統觀活動,其著眼點,在於活動方案設計。

②活動中的反思,要對發生在教研活動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發現、靈活調整、有效引導。智慧性地調控活動過程,其著眼點,在於教學活動過程的記錄。

③活動後的反思,要在一項活動結束後,或系列活動結束後,通過經驗介紹和改進措施的選定。既要巨集觀評判,又要微觀剖析,優缺點並存。全面性的總結活動,其著眼點,在於教研活動後的小結。

2.活動策略:

⑴針對課堂實際,每月兩篇反思。一個成功的案例,獲取有效解決策略;一個失敗的案例,分析尋找相應對策。

⑵針對研究專題,撰寫反思日記,一方面詳細記錄生成的點滴與思考,一方面條分縷析地寫下收穫與感言。藉此觸動後續學習,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⑶針對自身問題,反思教學行為,剖析行為效果,尋找教學策略。

㈡同伴互助

1.活動內容:

分三個層面建立教師共同體:

一是教師與教師共同體,體現在教研組、師徒對子、各級骨幹教師之間

二是教師與指導者共同體,教師與教研員、指導團隊之間;三是教師與專家教師共同體,教師與名師、專家之間。

2.活動策略:

⑴修身活動工程。

①理論學習活動。學習課程理論,研讀教育名著,結合研究專題,確立學習主題,做好讀書筆記,撰寫學習體會。

②讀書交流活動。分學段、按教研組、分學科專題等多角度開展互動交流,理論結合實際,碰撞提煉方法。

③個人藏書展示、讀書筆記展覽和學習體會展評。利用廣播、宣傳欄、沙龍等一切平臺展示學習成果,彼此借鑑,自身完善。

④編撰校本研修報刊,分專題、分學科、分學段策劃編輯,以維持學習動機的可持續,促動學習質量的不斷提升。

⑤出版成長期刊,個人與集體相結合,以教研組、學科組為單位,以課題研究為牽動點,以專題研究為突破點,以教學實際為著力點,以教學成果為反饋點。激發研修的飛躍——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實踐提升中的理論

⑵拉手活動工程

利用教師論壇、班主任論壇、學科論壇開展教師論壇活動,在理論與實踐對話中提升:

①師德論壇,傾力打造良好的師德形象,加強教師影響力,以教育隨筆、師德報告為載體。

②學科論壇,著力打造品牌的優秀教師,提升教師專業力。以教學隨筆、教學反思、教學論文為載體。

③班級論壇,強力打造優秀的班級班風,強化教師教育力,以班級管理經驗、班隊活動設計為載體(逐步嘗試班主任與學生共同參與,實現師生互動)

④骨幹論壇,合力打造專業的引領團隊,增強團隊指導力。以學科專題成果、階段經驗總結為載體。

⑤家校論壇,親力打造優良的家長隊伍,提高家長合作力,以家長會、家長委員會、家長開放日為載體。

⑶科研活動工程

以課題研究為中心點,遵循三個結合:

①研修計劃與課題研究方案相結合。

②研修過程與課題研究過程相結合。

③研修總結與課題研究報告相結合。

⑷反思提高工程。

藉助學科理念和教育理論指導,一方面批判性地剖析現實,一方面總結性地理論提升。其基本著眼點,在於教案中的課後小結,歸納昇華為每月的教學反思,包含四個主題:

一是課堂案例反思,總結成功的典型經驗,積累優秀的實踐方法;

二是教學問題反思,挖掘失敗的教訓存疑,分析有效的應對策略;

三是教育敘事反思,記錄教育的思考點滴,完善理論實踐的結合;

四是教研課題反思,剖析研究的過程效果,確立後續的操作方向。

⑸骨幹品牌工程。

充分發揮各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黨員教師及優秀年輕教師的作用,同課異構與同題異構相結合,專題講座與專業培訓相結合。其中,同課異構可以是多人同課異構(教研組內),可以是一人同課異構(年級組內)。

①學科骨幹引領活動。各級骨幹教師和學科領頭人根據自身實際,確定開放日,每月一次,供學科教師觀摩學習;每個學習做專題講座一次,挖掘亮點,以點帶面。

②師徒結對幫扶活動。師徒結對互動研究,同一課或同一專題,共同反思,以老帶新,以新促老。

③年輕教師培養活動。面對年經教師的現實特徵,分析年輕教師的潛在能力,有效跟蹤引導幫助,挖掘閃光點,生成創新點,促進個性化教學的形成。

⑹高低傳帶工程

①課堂展示活動。同年級組,同周開放,同課展示,對比反思,設計重組。

②跨級送課活動。低段與高段互送經驗,加強知識銜接,把握知識聯絡,構建知識系統。

③教學問題共勉活動。依據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真實記錄,利用教研活動分單元彙總,藉此給下一輪教師以提醒。(寫入當日教案頁卷)

⑺資源共享工程。

建立各類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

①教學設計庫。每學期提供一個精品課例,內容詳細,過程真實,保證質量。

②反思交流庫。每學期提交一份個體反思,結合實際,有效思考,有理論提升。

③教研反思庫。教研組提供一篇集體反思,針對組內活動,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兩方面。

④課件素材庫。蒐集課件背景、動畫素材等多方內容。

⑤課件資源庫。各學科教學課件,下載與自制相融合。

⑥練習試題庫。跟進教材,同步練習;專項練習與單元練習相結合。

⑦班級活動庫。班隊會設計,各類教育講座稿件,工作經驗等。

㈣專業引領。

⑴活動內容:

①先進的教學思想。

②翔實的案例分析。

③個性的專業講座。

④精煉的科研成果。

⑵活動策略:

①專題講座活動:校長業務講座、市級骨幹教師講座、專家講座、視訊講座。

②諮詢答疑活動:與專家、指導團隊面對面,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問題,分專題解答、制定解決策略。

③集體備課活動:加強二度教學研究,建構兩種鏈條方式,凝和多元集體智慧。

國中學習計劃 篇6

一、計劃實施的目標:

1.提高自己在語文、數學等方面的學習潛力。

2.加強運動,提高身體素質。

3.學會做簡單的家常菜。

二、具體措施:

1.針對自己的薄弱學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目標進行反思,調整。

2.在家長的指導下,寫好自己切實可行的暑假生活、學習計劃。(安排好每一天覆習進度的明細資料)

3.把練習捲上做正確的題目進行整理,確認自己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具備了哪些運用潛力,樹立自己對本學科的信心。

4.把練習捲上做錯的題目進行整理、抄錄,開啟教科書,逐題進行分析,找到錯誤的關鍵之處,進行認真的訂正後,再到教材上找到相關型別的題目,進行練習、強化。(儘可能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

5.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按教科書的學習順序進行梳理羅列。瞭解自己學習問題的共性薄弱點,然後能夠請老師一齊幫忙解決。

6.每週二次帶著學科的不懂之處和老師一齊分析、解決問題。回家後運用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自我強化練習,填補自己的學習漏洞。(這一點務必按照教材由淺入深的學習順序,切不可東一榔頭西一棒的無序)

7.每次完成習題的訂正,將錯題訂正的全過程,牢牢地記在腦海裡(背出),漸漸地構成解題方法的量的積累。

8.一星期打兩次球,遊三次泳,增加運動,提高體能。(也能夠聽音樂等,做自己有興趣的事)9.一星期跟著父母學做兩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魚之類,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三、時間安排:

1.一星期學習五天,上午2.5小時,下午2.5小時。按一小時一節課安排好課表。

2.每一天的3點以後是運動或做家務的時間。(也能夠安排一些適宜的娛樂活動)

3.雙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覽會,或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督促自律:

1.設計好每一天的生活學習評價表,對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學習作好評價。

2.合作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督促,執行暑期生活、學習計劃有始有終。

五、家長督促:

1.家長一週三次檢查學生的暑期生活、學習計劃執行的狀況和進度,及時幫忙解決執行中的困難。

2.家長在幫忙學生執行計劃時,也要尊重學生的要求,切不可急躁。要重視學生學習態度的調整和學習興趣的提高。

國中學習計劃 篇7

首先,我想要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我便應該和同學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前進的動力。還應該各盡我所能,發揮我所長,奉獻集體。最重要的是,要和同學們團結協作,互助前行。

然後,我應該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去學會自主學習。我要擺脫對父母和老師的依賴,成為一個自主的學習者 國中數學。每逢在做完作業的時候,都要自覺學習這一週所上的新內容,新的知識點要熟記。

接著,我要提高學習效率。只有把握好每個環節的質量,如課前認真預習,上課時專心聽講,課後及時複習,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習效率。在要複習的時候,千萬不能想著要推遲。要記住學習後的短時間內對學習內容的保持量是不同的。剛學完是能記住很多內容,但是在學後的短時間後遺忘的速度也是很快的,經過一段時間後遺忘的遺度開始減緩,最後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因此,及時複習所學習的內容是很重要的。

最後,我要科學安排時間。隨著國中學習科目的增多,難度加深,科學的安排學習時間顯得十分重要。每一科的學習時間都要平均,一定不能出現偏科。在做著某一個科目的作業的時候,不能想著另一科。正所謂勞逸結合,留出不分時間,不能只是盲目的學習,要懂得適當的放鬆自己。

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科學安排時間,這些方法和策略,能使我們在學習中游刃有餘,事半功倍。

國中學習計劃 篇8

我有幸參加了教育部“國培計劃中國小骨幹教師研修專案”教師培訓學習。本人利用課餘時間及節假日看完所有培訓視訊,完成各個模組的規定學時。不但使我提高了認識,而且使我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農村教師的個人感受上來說“受益匪淺”是最恰當不過了。目前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很多時候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很多時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無策,而這次培訓學習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

現總結如下:

一、通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由於工作在農村中學,對於現在教育發展現狀和教師成長方面情況的瞭解,就像井底之蛙,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全面的瞭解。通過此次培訓,本人對目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清楚知道了解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知名學者、專家講座、培訓學員同課異構、國中歷史新課程資源交流、線上教師授課與教學改革研討、教師自主研修、班級沙龍討論、合作式探究互動等,讓參訓學員多層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二、在此次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合理安排之下,我完成了本次培訓,收穫頗豐。

  1. (1) 專家學者強大的感染力。在線上視訊聽課中,看到授課專家不是史學泰斗,便是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領軍人物。同時,他們又各具特色,見解獨到。

(2) 做一個講真話的歷史教師。

歸納所有專家的視訊講座,都會發現這個字眼“真”。作為歷史研究或是歷史教學,一定要儘可能追求和逼近歷史真實。真實是歷史教學的生命,中學歷史教學必須以現代唯物史觀為指導,儘可能地蒐集史料,復原史實是歷史教師的責任。然而教育有很強的選擇性和導向性,應選擇主流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並引導孩子看到社會光明的一面。

(3) 做一個終生學習的歷史教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作為一名教師要敢於擔當責任,適應改革,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呵呵人文素養。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發展方案,從三方面發展自己:立德、立行、立言。

(4) 做一個開放性、研究型的教師。

閉門造車的難成大器的,教師要快速成長,必須開放自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三、培訓課程設定合理,形式豐富有效。

從課程實施上看,既有聆聽的講座,又有課堂聽課評課活動又有學員班級討論沙龍,形式多樣又追求實效。

四、通過培訓,教育教學水平有很大提高,體會深刻。

(1) 提高教育思想,開闊改革視野。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讓我把埋頭苦幹的頭抬了起來,發現教育的需要遠見卓識的。每位專家精彩的視訊講座,讓我對新課程有了更高的認識。

(2) 通過學習理論,不斷應用實踐。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論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今後我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歷史教學工作。

(3) 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做專業型教師。

在培訓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氛圍。在實踐過程中敢於迎接挑戰,便也敢於創新。可以說,是培訓激勵了我的意志,啟發了我的心智,讓我更加執著的撲在國中歷史教育教學上。

(4) 以課例研究為載體 ,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五、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軌跡”的真實反映。

以課例為研究物件開展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培訓過程中每一位專家都付出了艱辛個努力,一次次的課例視訊講座,我們都有極大的收穫。一次次的課後交流,我們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結成智慧的結晶。

培訓已接近尾聲,學習仍將繼續。通過這次“國培”遠端學習,使我走上了國中歷史教改路上的有一個起點,我將迎著教改的春風奔向教改的陽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