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教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才智咖 人氣:2.85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教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數學教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國小數學教學學習心得體會1

《國小數學教學研究》從對國小數學學科性質的認識出發,來分析與闡述國小數學課程的基本性質與主要任務,並用發展的眼光以及最新的教育理論來論述國小數學課程的變革與發展,尤其是結合國小數學的發展和國家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來分析今天的國小數學課程與教學。

從教學研究的論述角度看,本書始終將眼光盯住兒童的學習,始終在關注兒童的學習方式與認知發展。它教會了我們應該如何教數學。下面就從探究學習這一點談談我的體會。

研究性學習是以問題為載體,通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來進行學習。通過學生主動探究式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與體驗知識產生、發展和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處理資訊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國小數學的研究性學習正是要引導學生去發現他所未知的問題,通過數學手段來解決問題,且能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遷移到其它問題的解決上。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時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上用不著選擇和創新,因為自有教師為他們選擇、講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師重在讓學生根據定義、公式照搬照套,機械運用,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這種機械、被動的學習方式中,我們的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創造能力,被教師不經意的注入式教學扼殺了。他們對數學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還怎麼能更深入地進行創新呢?在國小數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是改變這一現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那麼,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呢?根據對本書的學習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要進行研究性學習,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研究性學習,就要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那種強烈的探求慾望,使其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

2.注意聯絡學生生活實際。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數學源於生活,生活充滿著數學,數學教學應寓於生活實際,且運用於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絡,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

3、要儘量讓學生自己去研究發現。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經常給學生提供能引起觀察、研究的環境,善於提出一些學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研究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驗,多一份創造的信心。

4、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國小生來說,能夠獨立解題並有獨到見解,這就是科學研究的縮影,也是他們在人生道路上探究創新的初步嘗試。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打破常規,別出心裁,勇於標新立異,尋找與眾不同的解題途徑,啟發他們從多角度、多側面、多渠道進行大膽嘗試,提出新穎、獨特的解題方法,這樣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國小數學教學學習心得體會2

3月14日到xx縣第六實驗國小學習,學習主題是xx市國小數學教學研討會,具體到學校是生本課堂的展現。共聽了兩節課,第一節是五年級的,第二節是六年級的。

生本課堂,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生為本的課堂。這兩節課在多數時間上都是以學生主持、學生講解、學生討論、學生質疑為主,老師只是在適當時機進行點撥、質疑。班級內首先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或6人一組或8人一組,選出組長,制定出組長與組員的職責。在課開始的時候,討論好給予小組評價的方法,按照方法在課堂中對每個小組進行評價加分。上課過程中,每個環節選出一個或兩個引導小組,組長主持,組員彙報,其他小組質疑、討論。把課堂正真還給學生,教師只是在巡視或學生回答不夠的地方,簡單提示或加以質疑。即使老師要提示也要先讓主持人同意,給予發言的機會。

兩節課都體現了“生本課堂”的理念,大體都是這樣的方式。第一節課體現的更好,第二節課老師的發言和指導稍微多一些。都達到了同樣的目標。

生本課堂體現了教學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瑕疵。簡單羅列如下:

1、兩節課都有作秀的成分。在我們聽課的過程中,可以聽到有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太過流利,不太像是口語,倒像是提前背好的。

2、課後我們到班級內看班級文化展示,都很精彩。很意外,在一個班級的講桌上發現了一根塑料水管,另一個班級發現了兩根水管,看樣子應該是當教杆用的。如果常態課堂也像展現的課堂那樣精彩,怎麼還會需要教杆呢?

國小數學教學學習心得體會3

一、異彩紛呈的課堂。

此次活動,我們可愛的於老師,讓骨幹班的成員集體備課,根據作業確定上課資格人選,然後以現場抽籤形式確定每個課題組上課的教師,進行“同課異構”。同樣的知識,因不同老師的詮釋,而變得異彩紛呈。

《折線統計圖》一課,三位執教的老師都能從其特點入手,通過不同的呈現方式體現折線統計圖的優越性。特別是郝貴芹老師的課,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郝老師從姚明的身高發育情況入手,對教材進行了大膽的改編,課中通過如讓學生選擇用哪種統計圖合適,動手比劃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對摺線統計圖進行初步的感知,通過層層遞進的設計讓學生通過觀察明確折線統計圖,既可以反映數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進一步瞭解了折線統計圖的特徵。特別是後面練習的設計更是別出心裁,利用Pm2。5這一熱門話題,讓學生充分體會統計知識的現實意義。

《眾數》這一課,三位老師有著三種不同風格的設計。龐德昌老師層層遞進的課前小熱身;出示課題後的一句“關於眾數你想知道什麼”,讓學生走在老師的前面;利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區分眾數、平均數、中位數,深化對眾數的意義及其特點的認識;有著臨沭課獨有的細膩、動感、厚度、新穎。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尤其喜歡龐老師最後送給學生的那一段話:攀登,你能看見不一樣的風景;學習你會了解不一樣的世界。龐老師的課猶如他的人一樣有思想,有內涵!李守強老師雖然很年輕,但是能從學生的角度去出發,捨得在公開課上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去探究學習,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統計活動中來,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時間及空間。胡雪飛老師的課從細處入手,每個環節的設計都體現了這一特點,特別是在處理眾數、中位數、眾數區別和聯絡的時候非常到位,而且處理的很透徹。

近期我一直在讀的史寧中教授的《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核心問題—基本概念與運演算法則》一書,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美籍印裔統計學家c。R。勞斯說,統計分析的形式隨著時代的推移而變化著,但是“從資料中提取一切資訊”或者“歸納和揭示”作為統計分析的目的卻一直沒有改變。也正如《大美百科全書》對統計學的定義: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統計學是關於收集和分析資料的科學和藝術,其目的是為了對一切不確定的事物進行較準確的推斷。我想以此要求來看我們的課堂的話,深入研究、細細琢磨,真的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和商榷的地方。

反思:自從參與這次真正的集體備課以來,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努力很用功,每晚12點睡,早上三四點鐘起床,課試講了一遍又一遍,每次修改後積極的內化,感覺自己準備的很充分。但當參加會議後,看到執教老師們呈現的精彩課堂,即使沒被抽到的老師也都提前做好了兩手準備,抽到上課有一套課件,抽到說課竟然還有一份準備。當他們瀟灑自如說出對自己研究課時的思考、困惑、以及與眾不同的想法時,當聽到王榮利用週末到寄宿制學校進行試講時、當了解劉敏老師到一小參與研討很晚才回家時,當知道老胡報到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趴在床上把教案手寫一遍時,當看到沈如磊老師的獨特教學設計展示時,當明白劉士鋒老師闡述深度思考的結果時……和他們相比,我的努力真的還不夠,我的思考確實還浮在表面上,就像張翠老師說的那句話:懷才就像懷孕,如果沒被看出來,就證明懷的還不夠大。雖是一句玩笑話,但細細品來的確如此。

記得汪峰《飛得更高》一曲中,有這樣一句歌詞:一直在飛一直在找,可我發現無法找到,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要先剪碎這有過的往 。是呀,要想飛的更高,就必須克服惰性,做到有毅力、能聽取別人的建議、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敢於直面自己的缺點,否則即使一直在飛,一直在找,不剪碎這有過的往,永遠也是飛不高的!

二、耳目一新的活動形式。

剛接到通知參與備課時,心裡很不理解,為什麼都要備課,被抽中的只有那百分之三十,其餘的都得當炮灰。但當這一臺精彩的節目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時,我一下子明白了於老師的良苦用心。她就像一個有著大智慧、大胸懷、大視界的導演,高屋建瓴,運籌帷幄。我們是演員,只有在這樣導演的指導、引領下才能演出大家喜歡的節目,才能不斷超越自我,獲得成功。

活動的精彩之處每每浮現在眼前:

1、評課議課環節中,臺上精彩絕倫的展示,臺下積極踴躍的發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讓會場變成了波濤洶湧,思維碰撞的海洋,參會的老師們在這裡汲取營養,撿拾珍珠。

2、三場風格迥異的會議主持,讓與會的老師見識了於老師所說的:我們這個團隊裡的人,不僅要會講課,還要會主持,更要學會做報告。會議的最後,於老師點名讓曾經參加省賽課老師即興發言就已經讓我們自嘆弗如,更不要說臺上的主持人們。

3、很難忘記於老師為了活躍氣氛,一句“唱首歌”,馬上就有康立軍和王榮的合唱,三小老師的陽光總在風雨後,還有意猶未盡的獨唱。使得會議既嚴肅認真,又不失活潑。

4、更記得形式新穎的Y圖評課,劉秀豔校長和陳麗老師製作精美的微課程。最令人感動的是我們的前輩潘老的一番講話,讓我們感受到會議溫情的一面。

反思:從事教研員工作已經接近一年,在這一年中幸運的是能夠得到王曉豔老師及周圍領導同事的悉心指導,讓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從一線教師到教研員角色的轉變。與王曉豔老師交流的時,她經常會說起她和於老師一起工作的體會:“於老師是一個很認真的人,一個對工作要求很高的人,也是一個細緻入微、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的人,跟著她幹活你能學到不少東西,我的許多活,都是跟著於老師學來的。”如是者說,當於老師進行會議總結時,我真正明白了曉豔的那番話,深以為然。想想自己,作為一名學校教研員,我的各項水平是不是真的在老師們之上,如果水平不高,如何能引領整個團隊不斷向前!我能引領老師什麼?老師們能從我這裡學到什麼?平時的教研活動怎樣搞才能不流於形式,為了活動而活動,浪費老師們大把的上課時間?如何能站在一個教研員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些都是我亟需努力思考和努力的地方。我想從現在做起,靜下心來,認真反思自己欠缺的是什麼?找出不足,加強歷練,完成真正的蛻變。

撫今追昔,自去年加入臨沂市20xx級初級骨幹群,到現在已近一年。回顧這段時間所走過的路,雖有疲憊有疑惑,有失落有迷茫,但更多的是苦盡甘來的收穫!在這裡於老師為我們每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熱愛小數教育的人,創造出廣闊的空間,讓我們自由自在的翱翔。

童鞋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就像歌詞中說的那樣:我要的一種生命更燦爛,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藍,我知道我要的那種幸福,就在小數教育那片更高的天空;對自己狠一點,因為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飛得更高!!

國小數學教學學習心得體會4

這次教學技能培訓內容豐富:有專家的理論講座;課堂的互動合作;課堂聽課觀摩;課題研討;課堂實踐授課等等,這麼豐盛的大餐,我們要以空杯的心態來學習。通過這十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收穫很多,也更進一步瞭解了數學教學技能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下面就說說我這些天學習的一點點收穫吧。

一、培訓活動讓我的思想意識得以提高

開班的第一節課勞文格副主任就跟我們講:“要以空杯的心態來學習。”是的,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進步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補充新的知識,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並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研究、在研究中教學。這樣我們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才能不僅僅是一個教書匠,更是一個真正的教師。

二、培訓活動加深了我對課前備課環節的理解與掌握

平時教學中,我知道了國小數學備課都應該備什麼,都應該關注哪些方面。但具體在實際操作中該怎樣去落實,還是很模糊的。通過這次培訓活動,聽李嶽山老師和張國紅老師的講座後,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學準備活動的流程是:課標的解讀與教材分析——學生特徵分析——確定教學目標———最近發展區分析———教學處理及策略選擇——展示教學預案。先說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單單是就教材去談教材。還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確編者意圖,從中挖掘教材中蘊含豐富的資源、數學方法,還有把握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絡。例如:9加幾的教學內容,既是複習了前面所學的知識“數的組成”通過複習得出新知“用奏10法學習9加幾”,又為後面要學的“連加”作鋪墊。所以我們備課時一定要弄清知識點前後的內在聯絡,才能備好課,因為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同時,我們可以藉此落實哪些階段目標?我們應該在怎樣的總目標的指引下具體落實到課堂上的目標?我們的教學到底要使學生形成怎樣的能力?另外,從其他幾塊的準備中,我還知道了我們的教學還要關注學生的特徵,關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怎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真正使他們受益,形成他們的一種能力,這才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教學才會更加有效。

三、培訓活動讓我知道互動與合作在課堂中的重要性

聽了朱鹹晟校長的課及他的講座,讓我真正理解了教學活動中讓課堂真正地“動”起來。這個“動”不是教師或學生單方面的“動”,而是一種“互動”,既有教師的“動”,更有學生的“動”,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所有教育資源之間的一種互動。“師生互動,共同發展”是新課程對課堂教學的定位,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新的價值取向。教學過程的互動、合作,核心是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創新。例如,在教學“分數的認識”時,在練習中出示幾幅分數圖,問:你看這幾幅圖能聯想到幾分之幾?生說時,可讓學生用手勢來表示這些分數,強調錶示分子的手要放在上面,表示分母的手要放在下面。這樣一來就把整個課堂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也開心。同時,這樣的互動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及意義的記憶也很深刻。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在參加這次教學技能培訓後,我的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接受了一次洗禮,同時,也應該點燃我思想的火花。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一定盡我所能,學以致用。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不斷地站在不同的高度上審視自己,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從而讓孩子們喜歡我的數學課堂,做一名學生喜愛的數學老師。

國小數學教學學習心得體會5

十一月三日,本人有幸參加縣舉辦的國小數學教學培訓學習,分別聽了八位老師的`講課,使我大開眼界,教學業務水平得進一步提高。

領略瞭如何讓智慧和情感在我的課堂中展現,如何讓我的課堂時時有效。創設智慧型的課堂,必須做一個智慧型的老師。首先,教師自身的素養是相當重要的,良好的教學基本功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教師準確深刻抑揚頓挫的語調,生動形象精練的講解,清晰流暢美觀的書寫是一個有利的誘導,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這是一個教師責任心的體現,今後,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的豐富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再就是,一堂成功的課離不開學生的配合,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是成功的保證。這八位老師的課就是以親切的教態以及真切的情意贏得學生的信賴,關心每位學生,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適時給予鼓勵,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整個課堂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向各位老師學習,關注每一位學生。

國小數學教學學習心得體會6

我們真的是一群幸運兒,有幸走進xx市特級教師黃xx老師的“大問題”課堂與講座,讓每一位親臨的老師們感受到“大問題教學”的魅力!感慨良多的同時,也使我受益非淺。

黃老師的一首教學版《心太軟》,既道出了學生的心聲,更加剖析了現在教學中的教狀:教師講解太多,學生既學會了依賴,也有不少的怨言。接著指出課堂變革應該以學為核心,以不教之教,讓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課堂上只有問題才會讓學習發生。

黃xx老師精彩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課堂教學幫助大家梳理了今後課堂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建立“對大問題教學的認識”:問題讓學生提出——問題導向,鼓勵探究;課堂以學生為核心——學生在前,教師在後;緊扣教學的本質——想大問題,做小事情。

心裡有了學生,我們才能做到真正的傾聽。《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精彩課堂,讓我感受到黃老師是一個具有傾聽意識和習慣的老師。他帶著朋友般的熱忱與親切聆聽學生的發言,給孩子留足表達的時間;善於聽出學生的言外之意,發現學生錯誤中蘊藏的智慧。在整堂課上,學生是真正的主人,學習的主體,黃老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夥伴。在學生有疑難,需要幫助時,他才伸出援助之手,稍作點撥或引導,但絕不越俎代庖;在學生急於回答問題而欠考慮時,黃老師的一句“等一等”、“我想採訪一下”,有意識的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同時又並沒剝奪學生暢所欲言的權力。

精彩的課堂教學後,黃xx老師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講座——微格研修活動。黃老師請上了40位聽課老師到臺上暫時變成學生,在模擬的課堂中和黃老師進行10分鐘左右的片段教學,黃老師以“倒數的認識”為例展示了“大問題”的應用和效果。

微格研修分為兩個片段,第一個片段展示了“大問題”的提出。課堂伊始,黃老師問:“對於“倒數”你有什麼問題?”老師們像學生一樣向黃老師提問,其中不乏怪異刁鑽、含糊不清的問題,目的就是想看看黃老師是如何應對?這恰恰是老師們平時經常遇到的問題,而黃老師輕鬆對答、一一化解,把大家所有的問題歸結梳理清楚成兩個問題:“什麼是倒數?”和“怎麼求倒數?”這讓我不禁感慨黃老師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多年的教學經驗是多麼值得我們其他老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去學習;第二個片段黃老師邀請了一位老師來模擬剛才的片段,過程中黃老師從學生與教師雙重角度悉心對這位老師的教學進行了指導和點評,給予鼓勵和幫助,為我們展示了微格教研的程式與操作方式,對參會老師特別是從事教研工作的老師以一定的啟示。

縱觀黃xx老師的課堂與講座,能從觸及數學本質的大問題出發,給學生的獨立思考與主動探究留下充分的探究空間,關注學生的差異發展,全面落實“四基”;對於我們教師,啟示我們尋找自己的大問題,把握問題的本質,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更指向學生的數學思想與數學活動經驗,“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實現理想的“生命化教育”。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