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心得體會8篇

才智咖 人氣:6.99K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8篇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本學期,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認真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義務教育法》、《三嚴三實》及《遵義市基礎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督導評估細則》等有關內容,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我更加明確了自己所肩負的重任,認識到了教師工作的重要性。 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作為合格的人民教師,首先要愛崗敬業。熱愛教育事業,就是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師規,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係,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堅持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係,在與家長聯絡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學生髮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作為合格的人民教師,擁有一顆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要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教師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讀了《一份特別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問可知。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實在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師生關係主導在教師,佔有關調查表明,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以為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教師,66的學生以為自己和班主任的關係還可以,24的學生以為和老師關係比較和諧,由於老師和藹可親,或是由於自己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許學生以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緣由是由於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往那種以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遭到了挑戰。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聯絡。隨著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說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少相互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以為自己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師愛最為公眾期待。

教師應當酷愛教育事業,酷愛學生,主動常常與學生溝通交換,願意與學天生為朋友,建立起同等***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意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公道,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等量齊觀,建立較高的威望。

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和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

教師應重視本身的道德形象,尋求人格完善,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忱活潑;對教師素質,要留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忱、機靈等特質;對本身形象的尋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尋求。

教師要留意進步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明哲保身,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建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程序中每一個環節的工作。酷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看的不單單是從老師那裡取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緣由實際上是師生之間缺少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釀成的。實在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看每位學生進步本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本身的素質,到達他們所期看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個學生著想,教師本身其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當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盡大部份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份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說話,上課時間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束等,這些行為應當果斷的制止。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學了心理學這門學科後,讓我受益非淺,現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1、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帶有情緒,這種情緒都被認為是負性的情緒。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環境裡不允許有這樣或那樣的情緒發生,或會面時有這樣或那樣的情緒,這時我們會無力去面對,在不經意間,就毀壞了辛苦建立的一段關係。比如:對“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這類情緒的發生,在很多時候是避開它,一旦不小心觸犯了它時,就會不知所措,要麼被“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許多事後讓我後悔的事,經過成長後,我才發現我的這種對於憤怒的態度及做法,完全是因為對“憤怒”缺少學習和正確的認知所致,以為“憤怒”是一個凶神惡煞似的壞東西,現在才知道我的這些“憤怒”的價值觀來源於父母,由於父親的脾氣很怪,很小時的我常常看父親的臉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則捱罵,我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經驗裡學習關於“憤怒”和“膽怯”的知識的.,在學習心理學之前我甚至把我的這種經驗中學習的知識又重複於我的孩子身上。

2、在日常生活裡,我們會發生很多在人際之間,與環境之間甚至是自我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衝突發生時,我們常常陷入悔恨,自責或是指責他人及環境的痛苦的深淵中不能自拔。比如:與同事之間在工作上發生一些摩擦有時候各自都認為無道理或是沒必要,但就是因為誰也放不下面子,誰也不搭理誰,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氣氛很是緊張。現在我不斷在學習中成長,能以平和的心態去處理與同事之間的關係。

3、,我們要培養足夠的親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質,創造親密的關係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間的交會溝通能力,只有這種親密關係才能使我們心理成長,因為它是滋養生命的最佳營養。在中國這種親密關係大多數人卻從來不會,不具備培養親密關係的能力。比如:許多家庭,父子(女)之間,母子(女)之間,他們無法進行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溝通。就因為他們之間不能視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談。導致許多家庭都把責任歸咎於孩子身上,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找問題。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即“能力”缺乏。

我將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就是為自己鋪路。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4

xx省第十一次黨會結束後,我認真學習了黨會的精神和工作報告中的講話精神,領悟了進一步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努力建設全省“四化”率先發展區的實現需要:速度快、效果好、特色濃、人民富,這使我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青年教師感觸很深!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以學習為抓手,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要以黨會的勝利召開為契機,始終把學習黨會精神作為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擺在突出位置,通過認真學習,堅持業務學習,愛崗敬業,以高度熱情和責任感做好本職工作。認真閱讀各種教育教學刊物,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領會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做好筆記,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及科學方法觀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和大家團結協作,不計較個人得失,想方設法出色地做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勤於學習,苦練內功,解放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是以貫徹為主線,不斷增強敬業意識。

學習黨會精神,重在貫徹,重在落實。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勤勤懇懇工作,紮紮實實做事,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會精神。要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能把心思花費到工作上,能把心血傾注到工作裡,光明磊落地做好本職工作,淋漓盡致地展現聰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能力,銳意進取、勤勉敬業,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和業績向黨、向人民彙報。

三、要認清發展形勢,把握髮展機遇。

作為一名中學教師要把握好時機,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發揮自己的微小力量,創新工作,迎接教育事業的又一個春天。

作為一名中學教師,也是一個團員,我要把教育事業放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為孩子和家長服務,把心事用到幹事業上,把求真務實貫徹落實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來,做好反思,以學校的工作目標為重點,積極參加課題實驗研究,注重課堂教學模式;組織開展多姿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幫助學生逐步適應集體生活的同時,培養幼兒的基本生活能力和行為學習習慣,培養好祖國的新一代。

而我們老師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在正確領導下,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學習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在我們未來的教育事業的道路上揚起開放創新的風帆,以開放創新提升優勢,向開放創新要資源、要機遇、要空間、要優勢、要發展。我們也要在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會議精神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發展動力,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

四、加強師德修養,建設和諧校園。

作為人民教師,首先要做到立德為首,育人為本,正己為先。這首先要求我們教師把具有高尚的道德視為職業之魂,把熱愛教育、熱愛學生視為做事之根,把以身作則、行為示範視為立身之本。其次我們要發展專業,提升能力,敢於創新,要積累深厚的知識功底,追求學科的教學前沿。

教師要把關愛學生放在首位!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僅僅教書是不夠的,更要關愛學生。老師一定要知道學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學生的困難是什麼,這才是做教師最重要的職責。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從事教師工作幾年,常為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不斷探索,但始終苦於無門,不得要領,直至學習了《弟子規》,才覺得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典可依。 現就我粗淺的認識言談於下。

《弟子規》由清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將《論語》“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三字一組、兩組一韻、四組一句編篡成文。後經晚清秀才賈存仁修訂更名為《弟子規》。與《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一起成為啟蒙教育的基礎教材,是教育學生敦倫盡份、防邪存正的最佳讀物。

全文分“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餘力學文”五部分,對“弟子”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言簡意駭的語言做了詳細全面的闡述,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對現在中國小生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可見,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所以,《弟子規》說:“首孝悌”。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之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之以悌,所以敬天之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故子曰:“夫孝,始於事親,終於立身。”

子曰:“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如果能做到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以“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那麼“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不難做到。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教師,首先是“傳道”後才是“授業”和“解惑”。什麼是“道”?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見,所謂“道”就是天、地、人的自然法則,是天地之間的自然規律和人類社會的行為準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每個人開始都是本性善良的,但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生活習慣相去甚遠,如不及時教導,善良的本性可能會發生偏離。

學生的成長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三方面影響。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弟子規》,不僅可以使學生不斷的提高境界,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對各種壞習慣的識別能力和免疫能力。所以為了我們學生的健康發展,為了構建我們的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弟子規》的學習勢在必行。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6

為人師表是師德的核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聖天職。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說明這個道理。

通過學習,我對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有了更深切的體會。老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高下,直接影響著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時代的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任務。

因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面對時代的人才培養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充分認識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我們應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從巨集觀戰略的高度認真學習和踐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積極參加職業道德學習,時刻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規範自身的育人行為,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兩袖清風,一生清貧,這是對教師生活的概括;安貧樂教,甘於奉獻,這是我們的心聲,雖然這幾年教師的工資提上去了,但比起其他行業,老師的總收入還是相對低一些。但我們不為此而沮喪。教好書育好人是我們的天職,事業心鞭策和激勵著我們,讓我們守護著之方田地,早出晚歸,辛勤耕耘,站三尺講臺誨人不倦,用一支粉筆書寫人生。我們團結協作,以自己的師德師魂鑄就時代之驕子;我們為人師表,肩負著民族的重託,去開拓美好的未來。神聖的職責要求我們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必須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教師當“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涓涓愛河,澆灌心田。愛是教育的“魂”,愛能啟迪智慧,能激發潛質。教師的愛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教師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有說過:"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充滿科學、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師愛,是來源於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

我們在教育工作中要力求做到愛而得體、嚴而有理,才能把愛的動機和教育效果統一起來,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教師的愛是公平的,她不分貧窮和貴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用愛心去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大愛無痕,讓我們遵照“真情、真心、真誠”六個字去關愛每個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

加強學養,提高素質。課程改革不僅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同時也對教師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教師認為學習只是學生的事,教師的任務只是"教",這是極為錯誤的認識。其實學習對教師來說同樣重要。當前人類逐漸進入資訊化時代,現代資訊社會知識更新迅猛,現有的知識已遠遠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每個教師都必須成為終身學習者,不斷地充電,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教師要學會獲得資訊資源並有效利用這些資源,不斷向專業方向發展。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掌握豐富的知識,努力提高現代教育技能,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對教育提出的要求。現在"一桶水"的容量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

作為一名教師,要教會學生做人,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因此,我會用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時刻的鞭策自己,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中的一盞明燈。讓我們做一個適應時代的老師吧。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7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從立志從走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交給教育事業,積極進取,立足本職,努力工作。

一、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

今天的時代已經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育學、心理學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對學生的成長規律也有了新的認識。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在工作中不斷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適應教育新形勢和需要。

二、熱愛學生要當一名好教師

一方面我們要熱愛教育這一職業,另一方面我們要熱愛學生,這一條最重要。好的教師必須有愛的情感、愛的行為和愛的藝術。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教師的“愛”是真誠的。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聯絡,教師必須真情付出,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做到一視同仁。教師的“愛”是公正的。公正是學生信賴教師的基礎,學生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教師的“愛”是嚴格的。嚴師出高徒。愛學生就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嚴中有度,真正地做到寬嚴相濟。教師的“愛”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教師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力。

三、紮實的專業功底和淵博的學識是一名優秀教師的關鍵。

“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我要說僅僅有一桶誰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時刻充實自己。教師如果不具備廣博的學識見聞,學生問你問題你竟不曾聽說過,反而要向學生“取經”,這可大大折損了教師的威望和形象。具備了足夠的知識,加上紮實的專業技能,這才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並能在教學中主次分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做到深入淺出,收放自如,遊刃有如,保證教學質量。對於一個教師的最高評價莫過於學生在課堂上求知若渴,讚賞和佩服的眼光了!

四、培養創新精神創新是教育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現代教育。

所以做一名教師必須具有創新精神。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應大膽突破,敢於向傳統挑戰,提出自己獨特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從而培養其積極進取、敢於創新的心理品質,以適應教育改革新形式的需要。我十分熱愛教師這個職業,熱愛教師這個集體,更喜歡活潑可愛的學生,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努力做一名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8

我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尤其是工作在這個優秀的學校裡,深感教師的責任重大。師德的好壞,不僅影響著學生,甚至影響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因此師德建設是一個關係到整個社會精神面貌的大問題。按學校要求,我主要學習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明確認識到: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是教育藝術的基礎和前提,教師時時要做好表率,在學生面前樹立“嚴師慈母“的形象。在家長面前樹立”最可信賴的人“形象,在社會上樹立”最文明群眾形象“展示坦誠向上整潔的精神風貌。加強自我學習和經常自查自己的師德行為規範尤為重要。

思想積極,要求進步,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去年任教以來,一直以愛國心,事業心,責任心“三心”為動力,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

工作中我不斷鑽研科學育人的方法,探索教育規律,以不怕苦累的實際行動感召學生,以樸實端莊的人民教師形象教育學生,做到了為人師表,修德修才。

教育工作中,我把課前精備、課上精講、課後精練作為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三環節,面對有限的課時,我以改革精神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科學方法,激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的意識,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益。把提高教學效益當作首要任務,把課前精備、課上精講、課後精練作為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三環節。課前精備,是指上課前把功夫下在深入鑽研教材,廣泛蒐集有關資料,精心設計課堂結構及教學方法上,特別是認真研究怎樣“用最節省的時間、最簡潔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最多的體育知識,並促使學生最快地轉化為能力”。課上精講,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講清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能力點、思路和規律,啟用課堂氣氛,教得生動,學得主動,充分發揮課堂潛在功能。

先後擔任學校的體育工作。積極探索體育管理新路子。所帶班級班風純正,學風較端正。倡導“嚴謹、求實、啟智、育人”的教風,不斷加強自身師德,提高業務素質,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熱愛國家、愛社會、愛他人的時代青年。

事業上的不斷追求與創新就是一名教師的生命。如今,我的思路更加開闊,目標更加遠大,步伐更加堅實。有決心在地理教研乃至普教研究這塊園地中,更加辛勤地耕耘,用自己的汗水,澆灌出更加豐碩的果實,讓青春在對事業的追求中煥發出光華。

查一;在課堂教學中出現問題時,有時不冷靜、有急噪情緒,表現在對學生說話上有些粗魯和煩躁。本人反思;對待學生的嚴格並不等於訓斥和語言粗魯,應該用關懷和親切的言語、以自己良好的心態、來教育、幫助學生,讓學生自己醒悟和反思、達到教育的目的。避免出現沒有修養和說話粗魯的態度,應加強自身修養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係,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堅持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在學生面前樹立“嚴師慈母“的形象。

以後我還要繼續堅持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按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依法治教,依法從教,為人師表,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在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思維方式,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努力在思想上引導、學習上輔導、生活上指導、心理上疏導,來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做學生喜愛的老師。做一個人人讚美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