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易經心得體會

才智咖 人氣:6.83K

你會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易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篇1

相傳古有三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前二者皆已失傳,現僅存《周易》。《周易》是我國最早的文化典籍之一,分為《易經》和《易傳》。《易經》成書於三千多年前的殷商之際,是古人創造的符號體系和占卜之辭的彙編,包括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就《易經》本身而言,的確有占卜及預測未來的成分,但是實際上這是一部揭示事物變化根源,引導人們理性生活的書籍。而《易傳》則是現存最早的解讀《易經》的著作,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易傳》不是簡單的談生活法則,而是談生命法則,並對君子提出了諸多要求,希望人人做君子,做一個頂天立地有智慧的人。

那《周易》究竟是什麼?僅僅是一部寫神寫鬼的封建迷信之作嗎?僅僅是我們現在用來推算運勢的工具嗎?不,《周易》應該是我國唯物主義的起源,它揭示了最簡單的道理和事物變化的基本規律。《周易》認為,萬事萬物是呈現週期變化的,這是一條永恆不變的規律。變化的本身是變化的,而且永遠都在變,但是這條規律是永恆的,是不變的。它提倡我們人類每個人都要去適應宇宙萬事萬物的變化,要掌握基本的大法則,才能預知、把握萬事萬物的變化。

我最先讀《周易》其實只是感慨於其中的推理演算之術,因為我曾經看過一部盜墓小說,其中正是以一部《連山易》為開端,引出一段段雲波詭譎的故事來。但是當我開始讀之後才發現,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心靈雞湯”了。《易經》裡強調是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是一種是一種聞過應改的生活習慣。

《易經》六十四卦裡有吉有凶,但以吉卦為主,鮮有大凶,這間接說明了,我們的祖宗可能是個天生的樂觀派,但這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憂患意識。如果佔到吉卦,就預示行事順利,可以放手去做;如果遇到凶險的卦象,可能預示著曲折和困難,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這可能是一次考驗你的機會,看你是否能抓住一線生機,趨吉避凶。但是,如果你慾望太多,總是不知足,就是過分,不管是“大過”還是“小過”,都是不利,所以我們要學會保持常態。這使我想到《論語》中說到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和佛教裡說到的“求人不如求己,求佛不如求我”,我們求神拜佛正是由於我們有太多欲望,要健康,要工作,要事業,要愛情,什麼都要,卻不願意自己努力,正如諺語裡說到的那樣:“君欲予之,必先取之”,你想得到什麼,就要先問問自己付出了些什麼,付出的夠不夠,如果你有付出,有努力,但是遲遲沒有得到回報,你也要相信,萬事萬物都是週期變化的,總有一天你的努力是會得到回報的,只是回報的時間或是方式不一樣罷了。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篇2

通過對《易經裡的中醫智慧》這門課程的的學習,我對《易經》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以前,我以為《易經》只是一部用來算命、看風水、占卜未來吉凶禍福的書。但經過我的初步學習後,我才發現,它不僅是一部占卜之書,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知道人生的哲學鉅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基礎。

易經裡的智慧是,一分為二、對立統一的宇宙觀,揭示的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指明的是,人生處事的真諦、智慧人生的法則。《易經》的最高理想是對自己生命掌握主動,培養智慧,發展能力,兼顧德行。

易經是先秦哲學的主要內容,也是中國哲學的根本,它的作用是讓人們認識並利用自然規律。易經六十四卦與三百八十四爻皆從八卦演變而來,它變幻莫測,撲朔迷離,其實這正是自然界既變化無常、又遵循一定規律的如實反映。所以唯物論者荀子說:“善《易》者,不卜。”可見易經並非供人卜卦佔問吉凶的,而是要人們從卦辭、爻辭中去體會哲理,對人們建立人生觀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易經是群經之首,因為其它的經都是從這裡發源出來的,它是中華的總源頭,也是諸子百家之首,所以也是群經之始。《易經》的成書經歷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伏羲畫卦、文王重卦、周公繫辭、孔子作傳。易經的`起始人是伏羲。

我對《易經》印象最深的就是兩個字:“整體”,這裡的整體,既是聯絡整體,也是發展的整體,還是內外的整體,中國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講的就是內外的整體,按我初淺的理解和認識,“整體”是中國文明思想的特徵,正是在“整體”源頭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

易經中的《兩儀》是太陽也稱《太極》,和月亮。太陽為陽,月亮為陰。故此兩儀又代表陽與陰。而由兩儀生出的四象則是春、夏、秋、冬。東、南、西、北。故此四象既代表四季,又代表四方,四象生出的八卦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分別代表萬物。因此八卦可以預測萬物。易經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剛柔的變化法則去詮釋宇宙,人類,以及萬物執行的規律。

乾卦讓我們懂的人應該像天道一樣執行不息,我們平時聽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即出自此處。坤卦讓我們懂得人應該要有包容之心,別人犯了什麼錯不要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鹹卦告訴我們男女感應的重要性。這是談戀愛的法則,人們平時尋找物件也許不知道這個法則,但實際上已經按照這個法則去做了。我在這裡提一下,男女感應包擴兩個方面的感應,外表的和心靈個感應。易學是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它給人生以指引,指明道路和方向。但道路和方向本身不代表成功,人生路還要靠自己塌實地去走。無論在人生的何種境遇下,都要保持一顆永遠向上的心。君子要效法天地間執行的基本法則,自強不息。我堅信: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

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正所謂要“以不變應萬變”,我們要適應這個不斷在變的世界,有時我們預想著事情發展的種種可能,而事實卻偏偏在意料之外發生。所以要以平靜的心態來應對各種變化。突然而來的事情可能把一切都改變了,一切計劃都被攪亂了,這時,與其苟延殘喘,不如放棄它另擇道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生是不會有絕路的,“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易經告訴我們,老天爺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其實也為你打開了另一扇窗。“知天命,盡人事”,要以平和的心態來應對所謂的人生成敗,只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而後,心態上順其自然。學習易經讓我對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我的將來指明瞭方向。人安身立命,要與人為善。人是社會中的人,是被鑲嵌在社會中的,不能脫離社會環境而生存,任何人要有所成就必須借力於社會環境和其他人,所以就要與人為善,努力地幫助別人,營造一個適合個人發展的社會環境。要厚德載物,要用寬廣的胸懷對待別人的失誤與不足。要會協調和駕馭矛盾,工作學習中會產生矛盾,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矛盾,應該就事論事,一切圍繞著工作如何更好的發展和目標更好地達成而進行,當矛盾有可能超出工作學習之外時,就停止爭論。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把握住這一點,帶來許多負效應要。在政治課上我們就學過,人是社會的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任何人要有所成就,就都必須借力於社會及其他人的協助。這就要求我們與人為善,努力地幫助別人,營造一個適合個人發展的社會環境。我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就等於幫助了自己。要厚德載物,用寬廣的胸懷對待別人的缺失。要認識到人生當中每一段積累都不會白費,有時候冥冥之中需要你充實完善學習提高,規劃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堅持地走下去。也許現實不如所願,那是因為時機未到,要學會等待,等待是痛苦的,因其蘊含著未來的極大不確定性,是對信心、韌性、心智的極大考驗。這些東西都是做一些人生的儲備,機會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

易經不僅教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看天文、習地理,而且告訴我們必須按照自然規律法則去做事。所以我們說易經是一部偉大的、不朽的著作,我們有必要好好的學習易經。《易經》與我們中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中醫的陰陽、五行均出自《易經》,所以我們學醫的人更要學好《易經》。而學習易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易經》是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領悟的。

總的來說,易經是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它給我們指明瞭道路和方向。但道路和方向本身不代表成功,人生路還必須靠我們自己塌實地走下去。易經給我的最大啟示就是:人要在社會上生存,就一定要遵循社會的規律,與人為善,和諧相處;其次就是無論在人生的何種境遇下,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樂其天然知其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