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45W

作為七年級語文教師,你還在擔心不知道週末寫教學反思嗎?下面以七年級語文《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範文為例,為大家展開介紹。

七年級語文《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一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爸爸的花兒落了》是從小說《城南舊事》中節選的,小說展示的基本上是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軌跡。節選的這一部分圍繞畢業典禮引出對爸爸相關往事的回憶,從回憶中展示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

這篇小說的教學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內容。因此,課前我劃出課文主要的層次,上課時老師先範讀,學生再跟讀,最後到個別讀,效果還不錯,學生能在朗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情感那就是“爸爸對自己的親情和盼望自己長大、懂事,寫得而不露。”

教學過程中,我抓住父親對“我”上學偷懶的懲罰,表現了父親對“我”的深情,那就是嚴厲但不失愛心。讓學生複述故事情節:有一天,下大雨,她因賴床不起,而受到爸爸的懲罰,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頓,仍然堅持要她上學,第一次破例花錢讓她坐洋車上學,她上學時忘了穿上花棉襖,爸爸拿著送到學校來,還給了她兩個銅板。事情不大,卻充分表現出爸爸是十分愛她的,這在她幼小的心靈中激起了陣陣漣漪,使她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能夠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懂得自己去克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父親的人物性格躍然紙上,這些上課過程我都較好地處理了,也是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另外的教學要求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從中感受至愛親情。”文章的兩條線索:一線是爸爸愛花,另一條是畢業典禮。

前者是主線,因為作品所要刻畫的主要形象是爸爸,在作品中是起主導作用的,後者是輔線,是為情節的發展有序而設的,它對主線只是起著烘托、映襯、推動的作用。對於線索的把握,學生較容易把握,但書上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我們知道了,生活中的親情你們能談談嗎?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

針對這個問題,學生雖然有個別發言的,但不夠熱烈,也就是說在拓展延伸這方面,老師引導的不夠深入,學生還不能從課文中真正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是這堂課的不足之處,為了把“世上只有爸爸好”這樣的口頭作文說好,如果前面先做好鋪墊,也許效果好些,這也提醒我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這樣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年級語文《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二

如果教師把課堂當作是自己展示的舞臺,那麼課堂上就不會有靈動的思維.如果教師不調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那麼你的課堂也就是你自己在唱獨角戲.在本文中,學生理解故事情節是相當簡單的,重要的是文章兩條線索。所以這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為此,在課堂上,我利用時間的不同,來了解正在進行的事情是什麼,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樣一來學生很清楚的明白了文章運用的插敘的寫作順敘。很好的解決了這個重點。

此外,本文中最精彩的一個亮點是,在文章中有一句話是,英子在畢業典禮中的想法:我們是多麼喜歡長大,但是我們又是多麼的害怕?這是作為培養學生情感價值觀的一個拓展延伸思維題。學生面對此問題,會有諸多的回答,但是卻未必是積極的想法。教師必須加以引導,讓學生理解長大意味著什麼?學生在學完本課後,都能感受到英子的父愛的偉大。所以學生的回答很讓我感動:

一生說:我想長大,那樣我就可以能夠替自己的父母承擔家庭的責任。父母為我們辛苦了一生,我要好好的孝敬他們。我也要自己好好的工作,對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儘自己的一份義務。

一生說:雖然長大後不會快樂,但是我們也必須長大。既然這是一個自然規律,那麼我們何必不去勇敢的面對長大,只要我們在老師和父母的教導下,鍛鍊了成長的本領,又何必畏懼長大呢?

一生說:其實快樂是自己創造的,我們現在的快樂只是衣食無憂。但是一個人,只有長大了,你才能經歷人生中的許多精彩,而且是自己創造的精彩,如果你永遠是一個孩子,你不是枉來這一生嗎?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可言呢?只要你心中童心未泯,又何愁沒有快樂呢?

……

學生精彩的發言,讓我感到了通過這篇課文,他們在和英子一同長大了,雖然他們的言行不一,但是畢竟是一個孩子,自制力是差的。從這裡,可以看出,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勝過任何的教育手段。只要教師抓住文章中對學生教育的切入點。無論從哪個角度,學生受到教育就是最大的收穫。那麼,教育的花朵就會長開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