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禮無以立演講稿範文3篇

才智咖 人氣:1.61W

演講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不學禮無以立演講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不學禮無以立演講稿範文3篇

不學禮無以立演講稿範文1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成長》。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回顧燦爛歷史長河,泱泱中華締造了享譽千年的“禮儀之邦”。“為人子,方少時;親詩友,習禮儀”,三字經中的這句話告訴我們:做子女的,年少時就應當學會尊敬師長,關愛同學,學習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禮節。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因此,我們要努力做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等方面。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為了在新的形勢下,繼承弘揚,提高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集中起來,並與革命傳統相結合,賦予新時代內容,容納新時代精神,達到承前啟後,與時俱進,古為今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

文明是一種認識,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文化,文明是在內心不斷生成,積累而又外顯於形的。伴隨著社會進步發展的規範,它存在於我們每天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每個人的儀容儀表和行為習慣都是它最具體的表現。我們現在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在這個時期的所做作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將來的發展。一個不講文明的人,一個低階趣味庸俗的人,一個放鬆了自身思想品質培養的人,一個迷失文明和道德標杆的人,那一定是現在最需要我們去幫助的人。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讓我們相互幫助,相互督促,從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做起;著裝得體,不求時尚;說話文明,舉止大方;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尊敬師長,學會關愛;遵守交通,講究衛生等等。

我們既是校園文明的創作者,又是校園文明的受益者。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優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影響著我們的學習、我們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的美。

我們播下一個動作,就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就收穫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做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溫明資訊,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草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得口,不說粗語、髒話,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那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

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讓文明禮儀伴我們成長!

謝謝大家!

不學禮無以立演講稿範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足。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上下五千年,從西周視禮為"國之大柄"到現代的"五講四美";從荀子的"國無禮而不寧"到今天的“精神文明”,禮儀是為了維繫和發展人際關係而產生的,它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

講文明,有禮貌是每一個青少年必備的素養和習慣。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更應具備禮儀修養,這不僅是現化文明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您好"、"請"、"謝謝"、"別客氣"、"對不起"最簡單的幾個字不僅能給社會、他人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的環境,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環顧四周,潔淨的校園一塵不染,整整齊齊,我們的身心也顯得更加愉快。你能改掉出口成髒的.壞習慣嗎?否則,你會汙染我們的校園,甚至對他人造成傷害;地面飛舞的紙片你能彎腰撿起嗎?否則,大地會多了斑斑點點,失去色彩廢舊無用的垃圾你能投入箱子嗎?否則,環境又被我們抹黑一筆值日時你能認真仔細,為環保盡一份微小的力嗎?看到誰有不良衛生習慣你能幫助他改正嗎……這些,你都做到了嗎?如果沒有,那就讓我們今日起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有禮貌”為宗旨;以禮儀、禮貌、禮節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同學們,讓我們摒棄陋習,把文明說出口,把禮儀送出手,在校園、在家庭、在社會……,到處留下我們文明的足跡,到處撒下我們禮貌的種子,我們不是因為美麗才文明,而是因為文明才美麗!

不學禮無以立演講稿範文3

孔子說過:“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說,不學禮,便沒有立足社會的依據;不學禮,社會就不會接納你。為什麼呢?老師告訴我們,“禮”是指做人的行為準則,是人在社會生活中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範,是保障社會正常執行的基本規則。遵守了它,社會就會接納你,也有利於發揮你的聰明才智,有利於你理想抱負的實現。作為學生的我們,就是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就是要多為別人著想,這樣做,我們就會成為受歡迎的人。

“禮”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人成為一個君子。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在《原毀》這篇文章中提到了君子的標準:“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寬以約”。周,就是全面的意思;約,就是簡單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遵守社會的道德規範上君子要求自己非常嚴格全面,要求別人則要寬鬆簡單,不要苛求。簡單地說,就是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如果我們都能做到這一點,這個社會就會是個美好和諧的社會,作為個人,我們也會深受大家的歡迎,就足以立身於社會。相反,如果對自己寬鬆簡約,隨隨便便,對別人則非常苛刻,經常指責別人這也沒做好,那也沒做好,那別人就會討厭你,排斥你,你怎麼可能立足於社會呢?

要求自己重以周,就是不要怕吃虧,不要總想著佔便宜。我們班有位同學是個小組長,新學期開學時給同學發課本,有位同學拿到的一本表面有些皺,很不高興,這位組長就把自己的一本與他換。別的同學說他傻時,他回答說:“不這樣,這本皺皺的書給誰呢?”

要求自己重以周,就是要有服務意識,要熱心幫助他人,要主動承擔社會義務。我們學校設立了“讀書吧”,下課的時候,同學們都喜歡到那裡看看書,交流讀書的心得。可是,上課鈴一響,同學們為了儘快回教室上課,就胡亂地把書一扔,同學們一走,“讀書吧”變成了“亂書吧”。有幾個教室離得近的同學,就主動承擔起了整理書籍的義務。這樣的同學,我們難道會不喜歡他們嗎?

我們學校是一所以韓愈自稱命名的國小,和韓愈文化緊密相連,韓愈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君子品格是我們昌黎學子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把文明禮儀真正融入生活之中,讓道德修養真正伴隨我們成長。

一滴水,能對映太陽的光芒,一件小事,能反映人的道德修養。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就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能成為對祖國民族有用的人。這就是學禮的目的。讓我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成為知禮儀,重修養的新時代的學生吧!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後世。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地刻在心中,用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動,鑄就一道亮麗的風景;用文明的禮儀,文明的好習慣,鑄就自己一生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