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十二經脈

才智咖 人氣:3.19W

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裡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也稱為“正經”。

十二經脈流注的特點:

1、始於手太陰肺經,依次傳至足厥陰肝經,又往復傳至於手太陰肺經。“首尾相貫,如環無端”

2、每兩條陰經分別與相表裡的兩條陽經交替相傳。

3、陽經與陰經之間是表裡經相傳注。

4、陽經之間是手足同名經相傳,且從手經傳至足經。

5、陰經之間是依太陰-少陰-厥陰-太陰相傳,且從足經傳手經。

十二經別作用與分佈規律:

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

十二經別的分佈規律:

十二經別多從四肢肘膝關節以上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幹深入體腔與相關的臟腑聯絡(入),再淺出體表上行頭項部(出),在頭項部陽經經另合於本經批脈,陰經的經別合於其表裡的陽經經脈(合),由此將十二經別匯合成6組,稱為(六合)。足太陽、足少陰經別從膕部分出,入早間腎與膀胱,上出於項,合於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足厥陰經別從下肢分出,行地至毛際,入早間肝膽,上繫於目,合於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足太陰經別從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於足陽明胃經;手太陽、手少陰強從腋部分出,入走心與小腸,上出目內眥,全於手及陽小腸經;手少陽、手厥陰經別從所屬正經分出,進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後,合於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手太陰經別他別從所屬正經分出,入走肺與大腸,上出缺盆,合於手陽明大腸經。

十二經別的作用:

加強了十二經脈的內外聯絡及在體深內的臟腑之間表裡關係,補充了十二經脈在體內外循行的不足。由於十經別通過表裡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經脈中的陰經與頭部發生了聯絡,從而擴大了手足三陰經穴位的主治範圍。此外,又由於其加強了十二經脈搏對頭面的聯絡,故而也突出了頭面部經脈和穴位的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