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開場白臺詞很重要

才智咖 人氣:3.01W

關於演講開場白的重要性,許多名人作出過很好的忠告。俄國大文學家 高爾基說:“最難的是開場白,就是第一句話,如同在音樂上一樣,全曲的 音調,都是安給予的。平常得好久去尋找。”高爾基的這段話包含兩層意思: 第一,演講的第一句話至關重要,他的作用同音樂的“定調”,規定著全曲 的基本面貌和基本風格。第二,適當的第一句話是不那麼容易找到的,它是長期積累和苦心斟酌的結果。

演講開場白臺詞很重要

奧地利的樂團指揮韋勒說:“如同有‘招眼’的東西一般,也有‘招耳’ 的東西。首先,對於演講者而言,有決定意義的是要獲得聽眾的好感,引起他們的注意,開場白就是溝通演講者和聽眾之間的第一座橋樑”。這位音樂 家指出,演講者的開場白必須“招耳”,即引起聽眾的注意,獲得他們的好 感。

瑞士作家溫克勒說:“開場白有兩項任務,一是建立說者與聽者之間的 感情;二是如字意所示,開啟場面,引入正題。”溫克勒也強調開場白應建 議說者和聽者之間的認同情感,併為下面的演講作好準備。

以“楔子”和“引子”開場

多數演講是以“楔子”和“引子”兩個部分作為開場白的。楔子,建立 同聽眾的感情,大多是些溝通情感的禮貌禮節用語。引子,把話題引入正題,大多是從禮貌禮節用語向正題過渡的話。

1884 年4 月27 日,美國總理里根在人民大會堂的演講是這樣開場的: 謝謝你,周培源博士,謝謝各位尊敬的女士和先生。我很榮幸今天能夠

來這裡,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在人民大會堂向貴國發表演說的美國總統。 我和我的夫人南希一直盼望來歷史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中國訪問,

同你們偉大的人民見面,一睹貴國曆史寶庫的風采。北京寬闊的大道使我們 讚歎,貴國人民的待客熱情,使我們深受感動。

我們唯一的遺憾,就是這次訪問的時間太短。看來只能像唐代一位詩人 所寫的那樣“走馬觀花”了。但是中國的《漢書》裡還有另外一句話,叫做 “百聞不如一見”,南希和我深有同感。

里根在人民大會堂的演講是一篇長篇演講。這一段話可以看作是整個演 講的“楔子”。在楔子裡,里根首先對演講主持人及聽眾表示敬意。對東道 國表示讚歎,對東道國的古老文化表示理解。這都是禮貌禮節上要求講述的話。這樣一番話,很快使本來陌生的冰冷的氣氛融化開來。演講人與聽眾之 間的情感的橋樑也就架起來了。

繼這番之後,里根總統接著說:

12 年前,前總統尼克松來到北京,他走下空軍一號專機同周恩來總理握 手,事後周恩來總理告訴他:

“你那次握手,是從世界上最浩瀚的大洋彼岸伸過來的手,是經過25年的完全隔絕之後伸過來的手。”從那次握手開始,美國和中國都打開了自己歷史上新的一頁。我認為現在歷史又在召喚了。

這番話可以看作整個演講的引子,楔子架起了情感的橋樑,引子就要毫 不遲疑地把演講引入正題了。里根總統在這裡以回憶尼克松與周恩來第一次握手這個有深遠意義的歷史鏡頭,把演說引入正題,轉折得體、恰當、自然。 里根總統這次演說的開場,是一種很典型、很規範的開場。它包含了下 列必不可少的因素:得體禮貌的稱呼。②以愉快的心情提及演講的地點。③ 以讚賞的口吻提及聽眾深感自豪的東西。④表示對聽眾們的文化背景有濃厚的興趣。⑤回憶雙方都感到愉快的事件。並以此引出正文。

富有人情味的插曲往往是極好的引子

上述因素以及由它們形成的技巧,被普遍採用。例加,法國到駐聯邦德 國大使法朗索瓦·龐賽 1950 年 6 月 2 日在德法市長聯席會議上所作的演講, 其開場白就與里根在人民大會堂的開場白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因為德法 兩國的歷史背景本來就較接近,歷史上的聯絡本來就較多,所以,龐賽的開場白就更加無拘無束,熱情洋溢。龐賽說:

聯邦主席先生,市長先生,法蘭西的市長先生們!我以十分愉快的心情 接受德法兩國市長會議的邀請,前來參加閉幕式。對能籍此機會重遊斯圖加特感到高興並表示感謝。

不瞞大家說,如果我回想起我第一次是怎樣在貴國的城牆下度過的話, 我就無法抑制住內心的感觸。聯邦主席先生知道我這個人比較容易感傷。可是還有什麼地方能比斯圖加行這地方更令人感到舒適呢?那次露宿城下差不 多過去半個世紀,1902 年,當然還是個年輕的中學生時,就來到斯圖加特這 神奇的地方?

接下去,他把演講過渡到真正的話題上。 由於我的獨特經歷,由於我對斯圖加特的獨特感情,所以,我始終將德法兩國及兩國人民之間的互相理解放在心頭,作為大使,我要謀求的正是這一點。

龐賽挑選出一段富有人情味的、雙訪問互相理解的歷史插曲作為開場 白,很快地實現了演講者與聽者之間的情感的溝通,並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正題,這是明智的、具體的。同時應當指出,龐賽的開場白還注意了其他技巧。 首先是稱呼得體。儘管兩國的市長身份上同級的,但作為法國人,他首先提 到德國市長,然後再自己的同胞打招呼,這很恰當,否則就失禮。接下去為會議的邀請表示感謝,為能講話表示愉快。再接下去,以親切的口吻談到演 講的地點。並很自斂錢以轉向聯邦主席個人。最後,以一段表達德法兩國互 相理解的歷史插曲作為引子,使演講在親切的融洽的氣氛中進入正題。

“楔子”和“引子”有利於消除敵意

如果你的演講與聽眾的許多意見相左,即你的意見是向他們挑戰,是與 他們辯論,那麼,為了使你的意見能說服更多的人,你更有理由使用“楔子” “引子”這樣的開場技巧。用“楔子”說明自己的好意,消除聽眾的敵意; 用“引子”引出話頭,進入正題。使用這種技巧的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國人 亨利1775 年3月23 日在弗吉尼亞州議會上的演講。亨利是美國獨立戰爭時 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演說家,從1775 年至1776 年,他先後擔任弗吉尼亞州部隊司令、州長。1787 年,他曾起草《人權法案》。1775 年3月23 日的演講, 是亨利在獨立戰爭期間最著名的演講。在 1774 年9 月5 日的第一次大陸會議上,主張向英國統治集團妥協的傾向佔了上風。因而,亨利這篇以“制止這 種妥協”,主張“不自由,毋寧死”的演說,就是對部分人的挑戰。為了消 除敵意,亨利以誠懇的、有節制的、恰到好處的一段說明作為“楔子”,又 以一則哲理作為引子,結果使演講大獲成功。據記載,當他演講完畢時,先是全場愕然,接著響起“拿起武器”的呼聲。他在演說中喊出的“不自由, 毋寧死”這句話,成為獨立戰爭中的名句而流傳於世。亨利的演說是這樣開場的: 主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