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說課設計

才智咖 人氣:4.42K

《愚公移山》是六年制國小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具有神話色彩的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愚公移山》說課設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愚公移山》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愚公移山》是六年制國小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具有神話色彩的寓言故事。通過對一個年近九十的老人帶領全家每天挖山不止,最後感動玉帝派大力士把山移走的故事,反映了人類征服自然的理想和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具有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本文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生動,寓意深刻,但教材偏重於理性,有可能束縛學生對“智叟”的形象思維。全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可分為:移山原因,移山準備,移山過程,移山成功四部分。

2.學情分析

通過調查,大多數學生不知道《愚公移山》這個故事,對於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強烈願望,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自強不息,博大自信的民族精神更不能深刻理解和深刻領悟。學生學習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現,樂於與人交流,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多種多樣的教學呈現形式,一定會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的。

3. 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新標準的要求》,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課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認識“霄,渤,籮”等7個生字;理解痴心妄想、風燭殘年詞語意思;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全文內容,理解課文含義深刻的句子;培養鍛鍊分析、概括、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2).過程和方法:尊重和信任學生,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時間、空間和情境,敢於放手,善於組織,相機進行啟發、示範、指導;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故事中感悟道理,深刻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內涵,及其現實意義。

教學重難點:

本文故事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但不能停滯於對故事的粗淺複述,要挖掘故事背後所蘊含的深刻道理,以及愚公精神的精神實質,把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密切聯絡起來,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空間,因此特制訂本課重難點如下:

(1).愚公與妻子,智叟的對話。

(2).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刻內涵及其現實意義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教學時我採取創設情境,讀中感悟,分組討論,引導和點撥的教學策略,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三.【說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學時間】:本課需要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二)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精讀課文,體會精神

第二課時:

(四)研讀課文,情感昇華

(五)超越文字,拓展延伸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我利用多媒體播放《愚公移山》的動畫flash,創設生動有趣的視覺效果,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當中,同時也使學生對《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有初步的感知,便於整個教學活動的展開。

點選播放flash

(播放《愚公移山》的動畫flash)提出思考的問題:動畫中主要人物是誰,他做了一件什麼事,結果如何?用四字詞語概括一下。

預設:學生彙報(愚公移山)

教師藉機板書課題:

同學們:《愚公移山》是一則具有神話色彩的寓言故事,流傳了上千年,大家想對他了解更多嗎?讓我們共同走入課文。

(二)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也是學生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所以,要放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閱讀,在閱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概括,提煉,綜合表達能力,以及小組合作探究精神。1.(1)、默讀課文,

俗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此時學生已經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對愚公移山的決心,信心,恆心還沒有完整的認知,教師要選擇恰當準確的切入點,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同時也進一步鍛鍊學生朗讀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過程如下:

(1)、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併合作探究,課文中共有幾場爭論,都是誰與誰的爭論,這兩場爭論有什麼不同?他們各是什麼樣的態度和語氣?

(2)、全班交流,由中心發言人代表小組進行發言。我根據學生彙報情況相機板書,並在多媒體上出示課文中的兩段對話:(略)

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抓住重點詞語,重點句子,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要讀出妻子的善良,擔憂,智叟對困難的畏懼以及對愚公的嘲笑,諷刺,愚公不畏艱難,鍥而不捨的精神。

(三)研讀課文,情感昇華

《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應該能幫助學生在自學和思考的道路上迅速前進。並且還要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所以,對於本文的難點,我採取了下面的教學策略,力求在碰撞中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鍛鍊學生的語言和表達,為學生對文字的個性體驗創造平臺。

1.默讀課文,理解寓意

(1).學生分兩組,展開課堂辯論。把一些善於思考,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作為反方,提高他們的認知與表達難度.

辯題:愚公、智叟到底誰愚?

正方:愚公實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辯詞預設:

正方:愚公實愚

年事已高,已經90歲了,死了之後怎麼辦;兩座山雄偉高大,直插雲霄,歷時漫長;人少,只有愚公全家和鄰家的一個孩子;工具簡陋,只能肩挑籮筐,手提鋤頭;路途遙遠,往返時間太長。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生活勞動上的閉塞之苦,有改變生活環境的強烈願望,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子子孫孫幹下去,不怕大山平不了”,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敢於奮鬥,博大自信的民族精神;感動天帝,將山搬走,顯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難而止,無所作為,譏諷阻攔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師總結:經過一番激烈的辯駁,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根據正反兩方關鍵詞語,相機板書。)

此時,有的同學一定會產生疑問,愚公為什麼非得移山?不能搬家嗎?不能搬到別的地方去生活嗎?

進一步明確主旨的3分鐘辯論:愚公該搬家還是該移山。辨證的看問題:明確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2).提問: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過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呢?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預設:

a.有志者事竟成。

b.不怕無成,就怕無恆。

c. 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只要堅持不懈,成功終會屬於我們.

d.不怕無成,就怕無恆。

3.《標準》在“教學建議”裡明確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他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此時學生對愚公精神的內涵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但還要更進一步的深化學生情感體驗,向更高的層次推進:

我首先設疑:我們這個時代還需要愚公精神嗎?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中的體驗、感受和學習上的積累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小結:正像同學們說的一樣,一個人具有了愚公那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同樣,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同樣需要這種精神。讓我們一起用心來感受:

多媒體播放《紅旗渠》片段;

“神五”成功發射視訊;

教師總結:愚公精神實質上就是排除千難萬險,持之以恆,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我們這個時代仍然需要這種精神。如果面對困難,我們選擇畏縮不前,哪裡會有30年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哪裡會有非典,禽流感的成功防止?哪裡會有汶川的重建?我們應該從愚公手裡接過精神火炬,點燃智慧,照亮我們前行的路,豐富自己的人生,去實現生命的價值!

超越文字,拓展延伸

1.作業佈置

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和感受,並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並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同時也為了激發學生勇敢面對困難,挑戰自我,爭做生活的強者,我安排如下作業:(出示作業)

你認為愚公移山的精神過時了嗎?寫一篇文章,可以從書刊,報紙,影視節目和生活中搜集,選取一些資料,並且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對愚公移山的精神的認識。

2.多媒體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學生學唱。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此環節的設計是提高學生對《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避免教師簡單,枯燥的說教,還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

【說板書】

板書設計目的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同時彰顯文章的深刻內涵,使學生一目瞭然,便於理解和記憶。

愚移山原因---遇到困難排除萬難民

公移山準備---尋找策略自強不息族

移移山過程---克服困難持之以恆精

山移山成功---戰勝困難誓不罷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