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讀後感

才智咖 人氣:1.02W

《生命教育》不是一般意義上用手寫出來的文字,而是一本用身體實踐出來的好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命教育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參考。

生命教育讀後感

生命教育讀後感作文【篇一】

上週五,我們聽了一節“生命教育”課。聽了這節課後,我從中受益匪淺。

老師教了我們很多人生哲理,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偉大的雕刻家米開朗基羅雕刻的大衛。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大衛,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獨一無二的大衛。我們都是為了心中的那個大衛而奮鬥、而努力。雕刻家米開朗基羅還未雕刻這個大衛的時候,在外人眼中這只是一塊很普通很普通的大理石,但是在雕刻家米開朗基羅眼中,這塊大理石中就藏著一個大衛。在雕刻大衛的途中需要什麼?對了,需要耐心、智慧和想象力。就是應為有了這些,我們心中的“大衛”才會出現,才會實現。這個“大衛”不分高貴貧賤,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敢想,那麼你就得敢做,你不試試怎麼知道能不能成功?

除了大衛,老師還教了我們很多學習的方法。比如學習累了的時候可以休息5-10分鐘,這樣既放鬆了自己,也不會讓我們討厭學習。你也可以做一個學習表,做這個的好處是今天你所要做的是都一目瞭然。老師還教我們了一種身體記單詞的方法。比如:耳朵上掛著一個咖啡,頭上頂著一個硬碟,鼻子夾了一個訂書機......除此之外,老師又教了我們一種方法。那就是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把今天一天所學習的東西都想一想過過腦子,不然昨天剛學的東西今天就忘了,那多不好啊。

老師還問:“我們學校的老師有沒有跟以前有什麼不同”。我們小聲的回答:“不打人了...”老師又問:“那老師都怎麼改變你們了?”這時我們班的馬雲龍高調的舉起了手。於是老師讓他去前面說說老師改變了他什麼。馬雲龍在前面嘀咕了半天我一句也沒聽懂。後來只見他說:“老師讓我從倒數第一變成了...怎麼說呢。反正不是倒數第一了,我很感謝老師。”其實他現在的狀況那可是名列前茅啊,只不過謙虛了點。......

看了生命教育,我懂了許多道理。你的大衛是由你自己定的,旁人怎麼也掏不走。

生命教育讀後感作文【篇二】

《生命教育》不是一般意義上用手寫出來的文字,而是一本用身體實踐出來的好書。這些文字,沒有一句灰色的理論,在字裡行間,流淌著的是真摯的教育情懷與理性思考,因為,沒有對教育的一種悲憫之愛,便無法讓教育成為自己的宗教,沒有一種對師生的慈父般的情懷,便不可能有那種跨越時空的漫步和建設性的思考與策略。

我們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熱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尋教育的本真,引導教育的實踐:將生命融於教育,將教育融於生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現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並以此漸臻生命的完滿與幸福。

生命:教育的原點。教育的起點是人的生命。生命的特徵是有限性、無限發展的可能性、獨特性及超越性。教育應依據生命的特徵,遵循生命發展的原則,促進生命的成長,引導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諧與無限的境界,引導生命從生存走向存在。在這裡,原點,即為源點,是出發點。但又不僅僅如此。它同時是核心,是過程,是方法,更是目的。那麼,教育的原點是什麼呢?以人的方式來認識人、引領人。教育,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這種存在,並不單純在於活著,更在於如何實現生命的價值,迴歸生命的本真,實現生命的靈動。因此,教育的一切都應為了人為了人的生命的喚醒、激揚、涵養和完善,為了人的生命的強化、淨化、優化和美化。當然,教育不能拒絕適當的灌輸、訓練和懲罰,但絕不能野蠻,甚至失去理性與人性。

從生命意義上說,教育更應該像陽光,溫暖心懷;像金色的河流,澄澈而明淨。因為孩子的.生命美麗如花,教育的作用就是讓這些花朵綻放得更加絢爛,細細地傾聽每朵花慢慢開放的聲音!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想,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種葉的事業平凡而偉大,教育的生命將會因愛而動聽!

生命教育讀後感作文【篇三】

世界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

“愛”這種東西很空泛,它可以是看得見的,也可是看不見的,但它肯定是可以感受的到的,因為人是一種情感型的動物,它熱血而不冷血!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學生。很多情況下,愛是一種特殊的動力,可以創造新的生命,創造新的奇蹟,創造教育的輝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教師是對學生的愛理應是無私的,而這種純潔的愛,客觀上必然是會贏得學生愛的回報。每位學生都是充滿單純、善良、天真的品性,我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會銘記於心,會用同樣的愛心和善舉來回報這個世界的。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日祝福,是感動、是欣慰,更是一種幸福!這就夠了,愛的教育,就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的愛後,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因此愛的教育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教育是一種“良心式”的工作,我們絕對不能讓自己的愛打折,在學生最需要關心愛護的時候充分體現自己的愛心和善舉,來償還學生對我們的無止境愛。也許這需要用上我們的一輩子!

同時,教育還需要博愛,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無類”,“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應該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新課程背景下也提出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白天鵝”要愛,“醜小鴨”更需要愛,唯有愛滿天下才能換來桃李芬芳。面對“後進生”一次次“舊病復發”,老師應該是寬容地就勢引導,把關懷和寬容作為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堅信教育是一個過程,必須循序漸進,切不可一步到位。堅持用自己滿腔的熱情和信心鼓勵學生一次次戰勝自己,把更多的關注投向他們,人心總是肉長的,總有一天,他們會被感化。在閱讀那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名學生的教育手記,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將來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覆!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

《生命教育》不是一般意義上用手寫出來的文字,而是一本用身體實踐出來的好書。這些文字,沒有一句灰色的理論,在字裡行間,流淌著的是真摯的教育情懷與理性思考,因為,沒有對教育的一種悲憫之愛,便無法讓教育成為自己的宗教,沒有一種對師生的慈父般的情懷,便不可能有那種跨越時空的漫步和建設性的思考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