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觀後感600字-朗讀者綜藝觀後感

才智咖 人氣:2.99W

《朗讀者》每期以一個主題詞作為核心線索,嘉賓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朗讀者觀後感600字,歡迎大家參考!

朗讀者觀後感600字-朗讀者綜藝觀後感

  【1】朗讀者觀後感600字

“一樣是明月,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當讀到林徽因的這首詩的時候,那位老者再次凝噎,再次滿含淚水。

那天無意間看到董卿主持的《朗讀者》第一期,請到了中國著名的翻譯家許淵衝先生,也是中國第一位獲得北極光文學翻譯獎的人。老先生雖然九十多歲,但依舊身體健康,思路清晰。而且還常年堅持一個習慣:晚上學習至凌晨三四點鐘。對於這一點,無不讓人暗自驚歎:就是年輕人也不一定有這種精力啊!他說,the best of all ways,to length our days, to steal some hours from night.(一生中最好的延長白天的方法就是在夜裡偷些時間)。他說,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發現美,創造美,有時候即使失敗了,但是回憶起當時自己的努力與付出,這也是一種失敗之美,回憶之美。

很感動這樣的言辭,也很感觸這樣的人生,因為熱愛翻譯,繼而發現其中的樂趣,因為樂趣,又很願意去幹這個工作。或許,這個時候,樂趣與興趣之間早已沒有前後之分,只有相互依託的關係了。

人的一生很長,會遇到很多事,會讓人感到很迷茫,也許覺得周而復始的工作很沒有樂趣,也許覺得自己的工作本來就不是自己的興趣,但是,人活著,總得專注一件事,這樣,在自己暮年回首時,心裡會很踏實,也會像這位老者一樣:在暮年之時,心中亦十分飽滿,亦會有那種熱淚盈眶的時刻。

所以如果我們的工作不是自己感興趣的事,那麼我認為可以嘗試把它變成一種樂趣,創造樂趣,發現美,創造美,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最後,付一首林徽因的詩《別丟掉》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現在流水似的,

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嘆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儲存著那真!

一樣是明月,

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

夢似的掛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著

有那回音!

  【2】朗讀者觀後感600字

“‘朗讀者’與大家的遇見,能夠讓我們彼此之間感受到更多的美好。”首次擔任製作人的董卿16日在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朗讀者》每期設定一個主題,由五六位嘉賓分別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並朗讀能表達自己情感的文字,董卿負責串聯。節目近幾期主題為“遇見”“陪伴”“眼淚”“第一次”,嘉賓則包括楊利偉、劉震雲、濮存昕、斯琴高娃、蔣雯麗、許淵衝、柳傳志等,將於18日起每週六日在央視一套、三套晚間播出。

董卿說,《朗讀者》的朗讀文字包羅永珍,有翻譯家許淵衝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為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為妻子獻上的自創情詩;有賈平凹《寫給母親》這類表達大眾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傳志寫給兒子婚禮的個人感受。

“《朗讀者》的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朗讀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後的朗讀內容在情感串聯上將完成統一。”董卿說。

她認為,文字的作用是準確地傳遞資訊、傳遞情感,文學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文學本身就是對共通情感的精準描述。“《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

據介紹,相比於文字,《朗讀者》更注重“人”,節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通過情感的紐帶聯絡不同時空的生命。

董卿說,針對不同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著自己的故事來講述。在來到《朗讀者》之前,每一位嘉賓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朗讀者》要呈現出他們作為“情感人”的一面。

“柳傳志是著名的企業家,但《朗讀者》中他的身份卻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他要朗讀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那種緊張、興奮和幸福綜合的複雜情感是他最真實的內心。”董卿說,“世界環球小姐張梓琳要給女兒讀的作品是劉瑜寫給孩子的《願你慢慢長大》,觀眾能夠感受到文字背後那顆跳動的心臟。”

首次作為製作人的董卿,談及做《朗讀者》的初衷時說,幾乎所有綜藝節目形態她都已經嘗試過,她需要改變,這是《朗讀者》誕生的偶然性,但從社會和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朗讀者》的誕生又成為一種必然。

從《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到《傳承者》《非常傳奇》,嚴肅的文化類節目近年來不斷走紅熒屏。正如主持人白巖鬆所說,董卿製作並主持的《朗讀者》有著對中國文化的傳承意義,“《朗讀者》是一個迴歸本源的過程,朗讀雖然是一個現代的字眼,但是中國文化一直以來多是以讀、說的形式進行傳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