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朗讀者第十期味道觀後感

才智咖 人氣:6.31K

味道是一種審美,是一種格調,是一種氣質,將味蕾嫁接上思想,味道就會變得豐富多彩,腹有詩書氣自華是一種味道,窗含西嶺千秋雪也別有風味,踏雪尋梅是一種味道,門泊東吳萬里船也妙味橫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看朗讀者第十期味道觀後感,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看朗讀者第十期味道觀後感

  【1】看朗讀者第十期味道觀後感

轉眼我已經度過了三年的退休生活了。

人生的那一刻也是終生難忘的。在學校的電教室裡,領導和全體老師專門為我們開了歡送會。平時我就害怕發言,那一刻又因為想說的太多了,所以就什麼都沒有說出來,不知為什麼蹦出了那麼一句話:“我會過好退休生活的。”嘴上這樣說著,內心裡在盤算著:我要把想看的書都看看,我要寫寫日記,將來留給兒子,當兒子想我的時候,當兒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看看媽媽的日記也許有用。我還打趣自己:你要是諸葛亮該多好,你的日記就是兒子的錦囊妙計了。

恰好兒子就在那一年去了橫店,從小就和我無話不談的兒子,常常在電話裡給我講他的情況,滔滔不絕,什麼細節都描述,比如:第一次排隊領戲服,怎樣被叫出來去領了一套西服,還有帽子和揹包,扮出來的形象完全和人家不一樣;怎樣去試戲,常常被留下;導演怎樣指著別人向他學習……當然,有時候拿不定主意的事,兒子也要徵求我的意見。也許是舉目無親,也許是兒子太愛這個行當了,使得兒子總是那樣地興奮,那樣地沒完沒了。 不知不覺我萌生了一個念頭:將兒子的經歷寫成小說不行嗎?

當我真的坐在電腦前敲字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忙,什麼叫累。每天除了自己的吃喝拉撒,報紙就是簡單的瀏覽,日記也寫得很簡單草率,雖然晚上兩個小時的廣場舞沒敢取消,但腦子是沒有歇著的,在不停地構思。說來也怪,每當要準備寫一個新的章節的時候,腦子覺得一片空白,害怕沒有內容沒有細節,但往往是隻要手動了起來,腦子裡的東西就會層出不窮,往往在狠自己打字太慢。

因為有些問題我必須諮詢兒子,當他知道我在忙什麼的時候,他就勸我:“媽,你不要寫了,那不是你們那年齡乾的事,很苦很累,你知道人家寫網路小說的人是怎麼堅持的嗎?”兒子一方面這樣勸著,一方面他也是知道自己媽媽的,我只要想做的事,一定會堅持到底,任何人的意見都不會聽進去。

經過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我寫出了十二萬字的小說《橫漂筆記》。那時候我也覺得自己雖說不上是個怪物,至少是個另類吧。人家再怎麼買多少好看高檔衣服,我就像沒有看見一樣,更不要說去羨慕了。能一個人在家是最幸福的事,因為吃飯問題可以簡單了事,即使從來不需要我自己親自做飯,但總是達不到我那種簡單的標準。開始每天更新的三千字,對我來說除了白天能用的時間都用上,晚上跳舞回來再坐到一點多鐘,讀讀新寫出來的章節,激動的心情難以自抑。再加上每天都有五六十甚至一百多的網友在點選在鼓勵,感激得不知道怎樣向這些熱心的人表示感謝,於是就激勵我向著每天更新四千字衝擊。

我就像一個地下工作者一樣,不敢公佈我的生活情況。微信朋友圈每天都有那樣的文章,來教育退了休的人們:不要省錢。趁著還能吃,去吃那些美食;要趁著自己還能跑得動去旅遊,去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有能力的要往國外跑。每天都能看到正在旅遊途中的'朋友發的照片,那鮮豔的衣服,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再配上身後的美景,告訴我,這就是幸福呀!因為常常編些理由不參加聚會,更不去旅遊,漸漸地也就沒有人再約我了。我也曾經試圖放下這樣的生活,去融入到那樣的潮流中,但我明顯沒有獲得快樂,沒有激動沒有亢奮。每每回來之後,總有一種要補課的感覺,日記落下了,報紙堆起來了。

現在別人再問我:“你又不逛街又不旅遊,你整天都幹啥啦?”我終於不再遮遮掩掩了:“看看書,看看報紙。”

  【2】看朗讀者第十期味道觀後感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或許因為它只存在於心裡,所以提起“味道”這個詞,伴隨的往往都是記憶。4月22日,央視《朗讀者》將以“味道”為主題,邀請到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著名導演張艾嘉、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得主葉錦添、都市愛情小說掌門人張小嫻、杭幫菜掌門人胡忠英、青年鋼琴演奏家吳純等嘉賓一起在朗讀中分享記憶中與“味道”有關的故事。

古詩詞大師葉嘉瑩為中華文化而“吟誦”

從第一期節目中的“中國英法翻譯第一人”許淵衝到後來的“敦煌女兒”樊錦詩、“中國焊接學科奠基人”潘際鑾,《朗讀者》的舞臺上時常會出現一些值得用生命去尊重的真正的大師。本期節目中,又有一位這樣的大師登臺,她就是已經93歲高齡的中國古典文化教育研究大師葉嘉瑩。

葉嘉瑩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飽讀詩書,後師從於古典詩詞名家顧隨教授學習,深得老師的賞識。1945年大學畢業後,葉嘉瑩便開始了自己的教學生涯,先後於多所世界著名大學教授中國古典文化,去年還獲頒“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生成就獎。她一生致力於古典詩詞的教學,獲得了使古典詩詞於當代「再生」的讚譽。

葉嘉瑩曾說過:“我以為中國古典詩歌之生命,原是伴隨著吟誦之傳統而成長起來的。古典詩歌中的興發感動之特質,也是與吟誦之傳統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對於吟誦詩詞這一活動,葉嘉瑩一直十分倡導。而吟誦,其實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讀。在本期節目中,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師將在《朗讀者》中暢談古典詩詞文化對自己人生的影響,併為中華文化而吟誦。

“歲月女神”張艾嘉分享女人的故事與味道

提起張艾嘉,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往往都是——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女人。而對於女人來說,“故事”幾乎就等同於她的“味道”。

作為一個明星,張艾嘉從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齡。在節目中,當被問到如何界定年齡的味道時,她坦言:“一切都來得很自然,逃也逃不掉。”而對於女人的味道,張艾嘉也用自然來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嚐的,我相信味道是來自於你自己人生的態度,你怎麼看待自己,那你散發出來的東西是自然的,那個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曾經,李宗盛為張艾嘉寫的一首《愛的代價》被無數人奉為最能代表愛戀成長的經典。但在當時,張艾嘉還覺得這首歌的名字“有點土”。而前兩年再唱這首歌的時候,張艾嘉卻發現自己的心與這首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個心經歷過更多的事情了,就覺得歌裡面幾乎每一句都是一個畫面和故事,所以特別感傷。”

究竟這樣一位充滿故事和味道的張艾嘉會為大家帶來怎樣的朗讀?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央視《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