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特別想學習的

才智咖 人氣:2.01W

在生活中,你有什麼是特別想學習的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那些你特別想學習的吧!

那些你特別想學習的

我們經常會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好想學會……”或某樣樂器,或某項技能,某項技術。就像我們小時候都會有一個美好的夢想“我長大後要當……”一樣,可是當我們逐漸成長,夢想一天天消逝,學習什麼的慾望也僅僅是想法了,卻很少實現過,即使網際網路提供了很多的條件,但是還是沒有足夠的動力讓我們堅持學下去,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被自己的原有認知所主導著,我們從小的經歷讓我們產生對現在自我的評估,如果我們從小到大都是非常幸運順利的話,那麼當我們面臨重大事件時我們將會得出“我很幸運”的想法,因此對自己產生樂觀積極的評估,於是奮勇向前。可是如果我們從小就是生存在悲慘命運下的話,那我們面臨困難時,就去會對自己產生悲觀失望的評估,“我很慘,你們誰也不理解”的想法就會佔據心神,因而會退縮甚至逃避。

因此,在學習這件事上,並不是說誰愛學習就能學習好的,也不是說誰不愛學習的問題,同樣也是因為從小的學習經歷影響了你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評估。

所以要踏出那一步太過重要,讓自己學會某樣東西其實是一件挺有意義的事,而且也不會花費你太多時間和精力。

你想學會什麼?

“我想學會烹飪,給家人做出一桌美食。”“我想學會一門樂器,可以自行演奏。”“我想學會財務管理,做好家庭財產管理。”“我想學會游泳,既鍛鍊身體又減肥。”“我想學心理學,幫助自我成長。”……用一張白紙寫出你所有的願望,並附帶這門技術或技能的達成度,比如做出一桌美食就是最後的學習結果,或自行演奏1-3首樂曲……只有附帶結果和效果的學習才有有效的。

你想學多久?

烹飪可以學多久?1-2個月,樂器3-6個月,任何學習都有時間限制的,不要給自己太長的學習週期,什麼幾年學會什麼,這樣的目標往往是沒有效果的,而且越是90、00後的人堅持的時間越短,因此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只需要堅持最多3個月的學習週期是最好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越精越好,是越廣越好,越快樂越好,如果所學的這樣東西給你十分愉悅的感受,並且你還不會覺得累,那恭喜你了,你就找到了真正適合你的興趣愛好了。那針對這一項你就可以著重提升自己去學習更深層次的東西了。

你想跟誰學?

找一個你喜歡的老師,或者學習班,創造自己的學習圈子和學習人脈,重要的不是你能學得多好,因為你的目的不是學得有多專業,是學得有多舒服,所以一定要找一個專業程度一般卻很有趣的老師,和真正喜歡這個東西人交流。交點學費,讓它成為你的監督者,這樣也是一種好辦法。

分享你的學歷歷程

將你每次學習的鏡頭和心得分享到朋友圈或微博上,讓朋友為你加油,也為你點贊,讓自己的學習也成為一次旅程。

是不是感覺不錯?這樣的學習過程既輕鬆又愉快,而且還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額……但是,我相信許多資深學習狂熱者將要開始反駁我了,我到底將學習當做了什麼?僅僅只是一次體驗和一次旅行?是的,我承認,這樣生活化的學習方式會讓我們更輕鬆並樂在其中,但是卻無法讓我們真正地學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又該如何做呢?

【思維大於內容】

任何事物都是自帶其獨特的思維特質的,比如烹飪是一種事物加工技能,但是所有手法和調味均在“平衡”一詞,這種平衡需要掌握所有事物性狀和“調和”,這樣的思維方式如果放到人際關係中,大家認為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對,最高階的情商手段就是“調和”,維持人際“平衡”,或辛辣、或甜蜜,各人生百味均能用到恰到好處。再比如樂器,為什麼那麼多的.家長想要孩子從國小習音樂和樂器,除了培養其高尚的音樂素養和品位外,其實樂器對大腦的訓練是及其巧妙的,旋律的無窮變化也是訓練思維的一種方式。

【思維角度決定知識高度】

除了學習一些基本興趣愛好外,還存在很大一部分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他們熱愛思考,喜歡交流知識,這部分人將不同領域的思維角度應用地爐火純青,而對於這部分人來說,哲學視角是頂層塔尖,歷史學視角是中層領導,經濟學、心理學是中層助理,從不同的學派學會看待事物的角度,因此思維高度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

【牽一髮而動全身】

探索的精神在哪裡都適用,就像同看一部電視劇,有人會為了劇中人物感天動地,但是有的人卻能夠去尋找本劇中真正的人物事件,去了解這個時代背景。記得前段時間盛極一時的《羋月傳》,當大家都被黃歇的真情感動並感到惋惜時,但是在歷史上,他和羋月的年紀懸殊就不可能存在這段感情;當我們都以為秦始皇統一六國而名垂青史時,這部劇卻給了我們新的視角,是因為秦歷代君主的賢能與霸心才真正讓秦始皇最終獲得統一。學會從一絲一毫中去尋找答案和尋找真實也是最重要的學習途徑。

【有爭辯才有變革】

事物就是如此有趣,就像“最瞭解你的人卻是你的敵人”這句話一樣,最能促使發展和變革的反而是無窮地爭辯,為什麼呢?只有這樣你才能看到自己的“前胸”和“後背”,否則只看到波瀾起伏卻看不到軟肋的話不管對誰都很危險。所以真正的想學一樣學術的人會去尋找這個學說的軟肋然後再去接受它。

一定有什麼是你特別想學的,不管是技能還是知識,這些都是你身為一個成長中的人自我反思,正是因為你害怕著什麼就會想要去學習什麼。

所以不要將這份高貴埋沒,要一點點地把它開啟,讓它發酵,最終成為你最珍貴的財富。

TAGS: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