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主題徵文(6篇)

才智咖 人氣:1.62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徵文的經歷,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徵文要求篇段合乎格式,字數合乎規定。一篇什麼樣的徵文才能稱之為優秀徵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匠精神主題徵文,歡迎大家分享。

工匠精神主題徵文(6篇)

工匠精神主題徵文1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對企業來說,工匠精神是治企之本,是打造高品質產品的唯一途徑。

工匠精神的第一要素是樂趣和熱情。專業精神包括兩方面:做好本職工作和精益求精。做好本職工作,這是專業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嫻熟和正確地把工作做好;是遇到問題,不只是坐在一邊怨天尤人,而是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對待任何事,都必須規規矩矩去做,去改善,不等待,也不埋怨。精益求精,更多的是自已對自己的高標準,高要求,是在完成了別人和自己分內的事後,永遠再多做十分。

專業精神的兩個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則體現為敬業和精業。敬業就是要對自己的工作懷有敬畏之心,才會全力以赴,才會自主自發,才不會找藉口,才會立即行動;精業,就是要對自己的工作技能永不滿足,只有保持永不滿足的心態,才能孜孜追求,才能更上一層樓,企業成財的關鍵是人才,員工要敬業,更要精業,這是當今企業對人才的普遍要求。

工匠精神的第二要素是堅持不懈。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堅持不懈就是不簡單,把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認真地做好它,就更是不容易,最簡單的有時候是最重要的,有時候是最難辦到的,有時候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有時候也是最本質的。當你把最簡單的事做好了,也就敬業了,並且會向精業靠攏,當然你的執行力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完善,幹起工作來也是遊刃有餘。

工匠精神第三要素是堅強和忍耐。專業精神是生存的前提,就必須堅強與忍耐。贏家總是在關鍵時刻能使出渾身解數堅強地堅持到最後一刻,輸家則是在時過境遷後檢討責任歸屬,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就在於成功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最佳境界。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不會輕率疏忽,你要不想慘遭淘汰,就必須創造非凡的業績,這就需要你的精業。沒有精業,你不可能取得好的業績。德國人的產品享譽全世界,因為德國人的敬業與精業。現在很多公司都提出要把公司建設成為具有明顯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這個目標的實現就需要倡導“專業精神”,就是要促使大家把自己和身邊的工作不斷改進;創新、升級以致做到完美與規範,成為自己專業領域內的佼佼者。道理顯而易見:沒有精細的區域性,就沒有波瀾壯闊的全域性;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完善,敬業精神作為最基本的要求,已經不能很好地追趕時代的步伐了,要想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必須弘揚“工匠精神”,做到“精業”。

具備工匠精神的人,不管他從事任何職業,都把自己當做“匠人”來看待。專心致志,既給社會提供了更加精細的產品和服務,也能從中找到職業滿足感實現自我價值。

工匠精神主題徵文2

每個中國人面對世界,最引以為傲的是“中國製造”四個字。確實,made in china已遍佈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是,如何把享譽全球的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又是每個國人心中的痛。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一種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缺的不僅僅是尖端技術和超前創意,更多的是一種兢兢業業的傳統,一種腳踏實地的作風,一種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到了最後階段,併產生了最終三名候選人。更多人關注的是偉大的科學家和著名的攝影師,但是我將會把手中的選票留給那位從未踏足大學之路的焊接大師王師傅,因為他代表的是我們當前缺失的大國工匠精神,是我們苦苦追尋的將“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創造”的金鑰匙。

當前我們正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國家實力迅速崛起於世界。但是,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亂象,幾乎我們都能每天在電視上、網路上都能看到造假成風、的新聞。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上不敬業愛崗、專研技術,只想著買一夜暴富;部分實業公司不專注於產品升級和服務提高,卻放棄主業去搞房地產開發;甚至很多校園莘莘學子不好好學習而炒股。雖然這些是經濟迅速發展過程當中必然出現的一些現象,但是也反映出這個社會浮誇與鼓譟之風過重,亟需王師傅為代表的大國工匠精神來改變這種現狀。

我國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如何將“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創造”也包含在我們提倡的中國夢內容中,但是由於工匠精神的缺失,在很多領域,我們仍然缺乏響噹噹的“中國名片”。要實現“中國創造”這個偉大夢想,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首先,應大力提倡愛崗敬業、勤勤懇懇、盡職盡責的大國工匠精神,讓這種精神成為時代的風向標。其次,國家注重、鼓勵技術的創新、實業的發展,讓“中國製造”升級為“優質製造”。再次,重視職業技術學校教育,培養大批像王師傅這樣的大師級技能人才,做到廣積薄發,實現量到質的變化。

我們高中生在面對大學聯考這個人生第一道門檻時,也是踏出實現我們青春夢想的第一步。我們有人在努力成為科學工作者、著名攝影家或是藝術家,但更多的人最終將會成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每個人成功之路不是在於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希望每一個人都成為每個行業中的狀元,成為一名偉大的大國工匠,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

工匠精神主題徵文3

亦談"工匠精神"

今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讓人耳目一新。讀了本報7月16日刊登的陳小城先生的《重塑"工匠精神》",覺得深受啟發,亦想一吐為快。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的精神理念。其內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細節,嚴謹專注,精緻專一。但是,縱觀當今世界,一年出版百篇著作的大有人在,半年打造某某名城的比比皆是,更有百日橋、十天房等。這些問題不禁讓人想起過去"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時代"的鬧劇。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我們難道就沒有工匠精神?還是說社會的浮躁,讓我們忽視了這種精神的存在?

工匠精神是對科學精神的迴歸,是對浮誇、浮躁風氣的`當頭棒喝。馬克思告訴我們,"在科學上是沒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那些在陡峭的山路上不畏勞苦、奮力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達光輝的頂點".我國論文數量排名世界第一,但引用率卻只有千分之幾。曹雪芹一生就寫了一本《紅樓夢》,卻能傳誦千古。何解?我想大概是因為我們有浮誇的風氣,我國不是沒有工匠,說起工匠,我國的工匠也不在少數。

世人皆知趙州橋,它由隋朝匠師李春設計建造,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儲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衝擊,經歷過無數次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以及八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我國古代出色的建築家、土木工匠們的祖師魯班。當今土木匠們用的手工工具,都是他發明的。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

這些都是我國曆史上的工匠,在實現中國夢的今天,我們更應以工匠前輩們為榜樣,讓工匠精神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共識,使其成為中國製造的內在支撐。

再者,我們放眼世界,來看看德國的製造業。在歐債危機的大背景下,歐洲各國經濟哀鴻遍野,唯有德國一家風景獨好,成為歐元區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針".為何"德國模式"能夠勝出?究其根本,除了德國完善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和嚴格的金融監管外,牛氣十足的製造業是其抵禦歐債危機的銅牆鐵壁。無論是帳篷、鐘錶、橋樑,還是汽車、火車、輪船,"德國製造"處處蘊含工匠的精益求精之處,讓產品大致具備了五個基本特徵:耐用、務實、可靠、安全、精密。

由此可見,"德國製造"的光環並非與生俱來,"德國製造"之所以強大,與德國政府的"工匠戰略"密不可分。正是有了政府政策的支援,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保障了德國的大量就業,使德國形成了龐大的社會中產階層,有效縮小了貧富差距,為德國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環境。我們甚至可以毫不吝惜地說,"德國工匠"們的努力幫助國家很好地抵禦了歐債危機。

迴歸當下,工匠精神對現實社會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工匠精神,能喚醒民眾,注重從小事做起,踏石有印、抓鐵有痕,形成講實效、務實不浮誇的社會氛圍。即使在平凡的崗位,只要有工匠精神的存在,也一樣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在當今這樣一個追求速度與效率的時代,這種完全不惜時間與精力,也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做專做到極致的工匠精神,實為難得,應予弘揚。

工匠精神主題徵文4

啥叫“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方面,指的是工匠們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的要求,他們追求完美和極致,努力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另一方面,指的是整個社會對能工巧匠由衷的敬意,給予較高的社會地位。

中國歷史上不缺乏能工巧匠,但卻不具備工匠精神。

不僅如此,中國人對於工匠一直是心存偏見的,甚至有些看不起。

追根溯源,這根子可以一直挖到孔老夫子那裡。

孔子其實也幹過不少實際的活兒,也乾得很不錯。對這,他倒也不諱言,他自己誇口道,當年,“叫我管倉庫,我就把倉庫裡的賬目計算得清清楚楚,叫我管牛羊,我也把牛羊管理得很肥很強。”

饒是如此,孔子內心深處是蔑視匠人這種職業的,他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君子不器”——老子是靠體悟人際關係這種東西來吃飯的,不需要幹實際的職業!

奇技淫巧,君子不為!

這種傳統越往後就變得越厲害。查遍24史,當官的搞空頭大理論的很多,但是從事手工業、當工匠的,載入史冊的少而又少!

蓋阿房宮的工匠,默默無聞;燒阿房宮的項羽,則口口相傳。

修岳陽樓的技師,無人知曉;寫岳陽樓記的范仲淹,則文名千古。

大家都知道朱棣,知道康熙乾隆,知道北海、中海、南海、毛住過的菊香書屋、周恩來生活過的西花廳,但有幾個知道“樣式雷”這個在中國建築史上綻放過耀眼光芒的家族?要知道,中國1/5世界遺產的建築設計都出自這個姓雷的家族。

萬般皆下品,未有當官高。須知,在國人眼裡,讀書也是為了當官,當不了官,讀書幹屁!

一代代如此,似乎也沒什麼不妥。

工匠精神主題徵文5

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這體現了國家對工匠精神的重視和尊重,意義非凡。

什麼是工匠精神?就是指企業職工對某一項專業技能學到極致、發揮到極致,或是對某個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據有關資料,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因為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這就是工匠精神!

對我們來說,工匠精神並非一個生僻的字眼。我們常常將那些心靈手巧、具有熟練技術的勞動者稱為能工巧匠,這其實就是對工匠精神的一種提煉。對許振超我們大家都不陌生,他原為青島港的一名工人,雖然只有國中文化,但他參加工作三十多年來,以“幹就幹一流,爭就爭第一”的精神,立足本職,自學成才,苦練技術,練就了“一鉤準”、“一鉤淨”、“無聲響操作”等絕活,並帶領團隊按照“泊位、船時、單機”三大效率的標準要求,深入開展比安全質量、比效率、比管理、比作風的“四比”活動,先後六次打破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讚歎。在許振超身上,體現的就是一種傑出的工匠精神,他堪稱我們學習的楷模。

作為公司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崗位,為什麼有的人總是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幹得有聲有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對自身工作的認知和對待工作的態度及處理方法不同。在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機會都來之不易,如果我們都能以精進有為的精神,火焰般的熱忱,投入工作,並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為能工巧匠;如果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最終也不過是個平庸的員工,甚至會被企業淘汰。

古語云:“玉不琢,不成器”。為了提升職工素質能力,我們需持續對職工開展崗位技能培訓,不能只是走走形式,更不能以各種虛名開展所謂花架子培訓。要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實際,針對企業當前或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迫切需要,制定短、中期培訓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職工崗位技能培訓。要讓企業各個層面的職工、更多的職工,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成為“工匠”型人才,做一個能做事、會做事、做好事,並創造高效勞動價值的新型職工。要通過崗位技能培訓,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產品能耗及生產成本、持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以此助力企業的穩定和高速發展,造就一個充滿生機、具有活力的企業。

一個優秀的企業,必須要靠一批卓越的工人來造就。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超越平庸,追求卓越,不要滿足於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現,要做就要做得最好,這樣,你才能成為企業裡不可或缺的人物。讓我們深入貫徹企業理念,腳踏實地對待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踐行“工匠精神”,努力成為一名新時期各工種的匠人。

工匠精神主題徵文6

在平凡工作中磨礪成長

上學時,曾學過一篇課文叫《核舟記》,工匠精神主題徵文。其中,明代工匠王叔遠高超的雕刻技藝令人讚歎不已,文中描繪他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形態。精雕細琢的核舟,猶如被匠人施展了魔法一般,令人嘖嘖稱奇,久久不能忘懷。

每每驚歎古代建築雕樑畫柱的精妙,雕刻的各種花樣紋飾的牛腿、雀替、橫樑、花窗,都在透露著古代工匠對生活的認知,對工作精益求精的態度。古建築外表華麗,在連線結構上更是巧奪天工,僅用木頭相互鉚碶甚至不用一顆鐵釘修建起整座宮殿。穿越歷史的長河,這些工藝被現代人視作人類的瑰寶,變得歷久彌新。透過這些保留下來的精品,我們可以體會到每一位勞動者所付出的艱辛。這其中可能有一次次的不滿意,可能有差之毫釐而從頭再來的失敗。但這就是工匠精神,在反覆磨練中達到技藝的精湛,在踏實專注中對質量不懈追求。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人都在追求創新的標籤、搶奪投資的熱點。很多企業過度追求"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帶來的短期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工廠老闆等不及工程師匠藝精神的開花結果,社會也等不得匠藝精神的精雕細琢。很多人更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是古板陳舊的代名詞。社會不斷前進的途中,儘管許多工作已經可以通過機器、計算機完成,但依舊需要有人用他們的"工匠精神"為創新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服務。

截至20xx年底,據國家住建部發布20xx年建築業發展統計全國共有建築業企業80911家。建築業從業人數5003.4萬人。企業和個人如何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施工品質是關鍵。我想只有專注做好本職工作,不斷打磨專業技術,努力實現在技術上無懈可擊,在質量上精益求精。才能真正樹立起良好的口碑,鑄就九冶品牌。

作為一名建築業從業人員,我來到九冶這個大家庭已經有兩年了。身邊,有太多甘於平凡崗位卻令人尊敬的勞動者。是他們,感動著我、改變著我,我想盡快的適應新工作並且大聲的告訴別人,我也可以幹建築,但是所有吶喊力量都必須從一點一滴、腳踏實地的在學習中汲取。

記得來到安裝分公司不久,領導交給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整理一份工程資料。面對從前任資料員手中交接的資料,我真的不知道從何著手。

當我整理好這些資料交到總包方資料員手中時,她對我方資料提出了許多問題。要求從新做起,那一刻我有些慌了神,因為我之前並未做過工程資料,對於她提出的問題更是一頭霧水。

硬著頭皮接下的工作,我並不想退還給領導。回到單位,我翻出了資料員書籍,將所需內容一項項勾畫出來,將原先的檢查記錄轉填進去。實在不懂的,便詢問同事、領導如何填寫。當滿懷信心帶著厚厚一摞資料交給甲方資料員時,她還是不滿意我交的資料,提出了需要補充的內容。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這份資料遞交了五六次對方才同意收下,最終通過了監理簽字,範文《工匠精神主題徵文》。這個過程說很輕鬆,一定是假話。鬱悶的還是自己的不專業造成的一次次返工。漸漸地,我體會到資料工作尤其需要這份"工匠精神",也許因為它並不需要太多的技術而被忽略,但在施工的過程中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需要你付出極大的耐心、細心和專心,只有不斷實踐應用,仔細檢查每張表格填寫內容,按照監理要求積極認真準備,才能提高通過率。在每一項工程做完後及時分類儲存,對出現的錯誤總結分析,才能真正幹好這份工作。

時光如同白駒過隙。

經常盤問自己,兩年了,我到底收穫了什麼,我能為公司做什麼?

想學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又太少。

我想只有立足於當下,即便是原地踏步,也要踏出更深的腳印。

平凡的工作崗位更加呼喚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專業水平的提高也必經這樣一個過程。在這條道路上,我願披荊斬棘,堅定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