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專題徵文內容

才智咖 人氣:1.15W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為了擺脫反動派軍隊的“圍剿”,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本文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專題徵文內容,僅供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專題徵文內容

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專題徵文內容

今年10月,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的紀念。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反動派軍的追剿,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在長征途中,紅軍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擊潰反動派軍數十個團;紅軍途經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江河,爬雪山,過草地,行程二萬五千裡,歷時兩年,於1936年10月紅軍大三主力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長征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長征是宣傳隊,一路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長征是播種機,撒下革命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長征路上發生的動人故事,留名青史,永放光芒。

血戰湘江突重圍

1934年10月中旬,紅軍主力連同後方機關共8.6萬人,分別從福建長汀、寧化和江西瑞金、於都等地被迫突圍長征。紅軍經過20多天的作戰,先後突破了敵人三道封線,於11月下旬來到湖南湘江。這時敵軍判明紅軍渡過湘江西進的意圖,組織了重兵追剿堵截,企圖將紅軍殲滅於湘江、灕水以東地區。敵軍利用寬闊的湘江構成了第四道封鎖線,紅軍前有湘江攔阻,左有廣西敵軍,右有河南敵軍,後有廣東軍閥窮追不捨,處境十分困難。11月25日,中央軍委釋出搶渡湘江的作戰命令,紅軍分四路縱隊迅速搶渡湘江。此時,紅軍已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之間60華里的湘江兩岸。可是紅軍主力距最近渡河點還有80公里,如果輕裝急行軍,一天即可趕到。可是,由於山路狹窄,部隊行動遲緩,寶貴的渡江機會白白喪失。11月29日,敵人向正在渡湘江的紅軍發起了進攻。兩岸的紅軍戰士為掩護主力部隊過江,與敵軍展開了殊死決戰。敵人對我發動了全線進攻,企圖奪回渡口,殲我於半渡之中。在這生死存亡的戰鬥中,紅軍將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彈打垮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湘江兩岸灑下了無數紅軍將士的鮮血,保住了渡口,使紅軍大部隊拼死渡過了湘江。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紅軍血戰5晝夜,終於撕開了敵重兵設防的4道封鎖線,粉碎了敵人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陰謀,但紅軍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渡江後,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了3萬人。

遵義會議放光芒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達到廣西通道縣境,此時,反動派軍已判明中央紅軍北上與紅2、紅6軍團會師的意圖,在前方張網以待。危急時刻,毛澤東力主放棄北上湘西,建議西進貴州。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會議,接受了毛澤東的建議,從而使紅軍避免了覆滅的危險。1935年1月初,紅軍強渡烏江,進佔遵義,擺脫了尾追的反動派軍。這時紅軍抓住時機,於1月15日到17日在遵義舉行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著重解決了最為緊迫的軍事和組織問題。會議總結了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教訓,指出了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是造成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根本原因,肯定了毛澤東等提出的紅軍作戰原則,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實事求是解決中國革命重大問題的一次重要會議,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的成熟。這對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具有極為深遠和重要的意義。

四渡赤水出奇兵

根據遵義會議確定的方針,中央紅軍準備渡過長江,進軍川西與紅軍四方面會合。1935年1月19日,紅軍準備從瀘洲至宜賓地段北渡長江,反動派軍加強了對長江的封鎖,紅軍在川黔的土城地區遭川軍重兵堵截。毛澤東果斷脫離戰鬥,率部於1935年1月29日,從土城附近西渡赤水。2月7日,軍委決定紅軍轉向雲南扎西地區。敵軍撲向扎西,黔北暴露出敵兵力空虛的弱點,紅軍突然甩開敵軍,揮戈東指,於2月18日至21日從郞灘一帶東渡赤水,向黔北桐梓地區急進,發起了遵義戰役,5天之內連克桐梓、婁山關、遵義城,殲滅和擊潰敵人2個師另8個團,沉重打擊了反動派軍的囂張氣焰,取得了紅軍長征以來最大的勝利。遵義戰役後,敵軍企圖圍殲紅軍於遵義、鴨溪地區,紅軍識破敵軍的企圖,於3月16日由茅臺鎮附近再次向西,三渡赤水,進入川南。敵軍以為紅軍要北渡長江,急調重兵沿江防堵。當大批敵軍進入川南後,紅軍迅速從二郎灘等地又一次向東,四渡赤水。隨後,紅軍強渡烏江,直逼敵軍防守空虛的貴陽。紅軍抓住滇東北敵軍空虛之機,急進雲南,前鋒直逼昆明。這時滇軍主力已東調,雲南各地民團趕往昆明守城,紅軍主力乘機在昆明虛晃一槍,迅速轉向西北,於5月上旬順利渡過金沙江,擺脫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實現了渡江北上的戰略意圖,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四渡赤水,充分體現了毛澤東用兵之神,以弱勢兵力與強大敵軍周旋,抓住時機消滅敵人,鞏固壯大了紅軍力量,鼓舞了士氣,使紅軍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分裂主義遭挫敗

1935年5月,紅四方面軍的10萬人分路西進,開始長征。紅四方面軍在西進途中,擊潰了反動派軍堵截,相繼佔領茂縣、威州、平武以南地區。為策應正在北上的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派紅30軍政委李先念西進,攻佔懋功、達維等地。6月12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在北進達維途中與紅30軍會師。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的勝利會師,粉碎了反動派軍將紅軍主力各個殲滅的企圖,鼓舞了全黨全軍的勝利信心。兩大主力會師後,紅軍總兵力達10萬人。為此,中央決定放棄原定在川西北地區建立蘇區的設想,兩個方面軍繼續北上,在川陝甘3省建立蘇區。6月16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致電張國濤,指出兩大主力會師後應北上建立川陝甘3省蘇維埃政權。可是,張國濤不同意這一方針。他認為,現在應是“總退卻”階段,應組織遠征軍西進青海、xq等地。6月18日,中央再電張國濤指出,以一、四方面軍這樣大的部隊,經草原遊牧區進入甘肅、青海,將感絕大困難,但張國濤堅持己見。6月26日,中央在懋功召開會議,指出紅軍的方針是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在運動中大量消滅敵人。張國濤表示接受中央的戰略方針。會後,中央紅軍主力北上,然而張國濤卻按兵不動。9月1日,毛澤東等聯名致電張國濤,要求紅四方面軍主力迅速向右路軍靠攏,共同北上,可張國濤再次變卦,並於9月9日揹著中央電令陳昌浩,要他率領右路軍並要挾中央南下。為了避免紅軍內部發生衝突,中央率右路軍中紅一方面軍主力迅速轉移,先行北上。當紅四方面軍中一些不明真相的幹部主張武力阻攔時,徐向前堅決制止,維護了紅軍的團結。張國濤錯誤估計形勢,過分誇大敵人的力量,輕視自己的力量,企圖以退卻求生存。他自恃槍多勢眾,凌駕於黨之上,向黨爭權,以槍指揮黨,甚至發展到另立“中央” 。黨中央嚴肅批評了張國濤搞分裂主義的錯誤,同時進行了耐心說服教育,給其改正的錯誤機會。可他一意孤行,直至走上了分裂黨和紅軍的道路。但紅四方面軍廣大官兵,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堅決同張國濤分裂主義作鬥爭,按照黨中央的命令,迅速北上,實現了紅軍三大主力勝會師。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的一部英雄史詩。她像一條紅飄帶永遠銘刻地球上,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徵。回顧歷史,感慨萬千;展望未來,信心百倍。今天我們紀念紅軍長征的勝利,就是要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用長征精神來激勵中華兒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專題徵文內容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縱橫11個省,長驅二萬五千裡,排除萬難,勝利到達陝北。

光陰荏苒,一晃80年過去了。80年前的長征,紅軍表現的英勇是史無前例的。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副無比壯麗的歷史畫卷,是人類軍事史上一個空前的奇蹟,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壯舉。是一部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

茫茫長征路,途中艱辛誰能體會?寒風刺骨,風如刀一般割在臉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長長的隊伍,宛如一條巨龍在雲霧中蜿蜒盤旋,慢慢地蠕動……夜,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窪窪,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堅強的紅軍戰士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在7天內走過了600多裡的黑草地……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毛澤東的《長征》讀起來總是那麼令人振奮,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敵人的圍剿算得了什麼?湍急的金沙江,奔騰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麼?只剩幾根鐵索,令人毛骨悚然的瀘定橋又能算得了什麼?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和杳無人煙的黑草地,這些被人們視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險”,不是都被我們這些堅強的紅軍戰士征服了嗎?

雖然曾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戰士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但紅軍前輩們留給我們的豐碩的精神財富是永存的。他們在那種艱難困苦中對革命理想和對革命事業鍥而不捨的追求和無比忠誠。英勇頑強,勇於拼搏,不怕犧牲的英勇氣概;憧憬未來,充滿樂觀主義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歷史使命。他們高尚的品格永遠是一劑催人奮進的催化劑,永遠激勵著我們。

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語錄:“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沒錯,長征是宣言書,它不僅宣告了共產黨的勝利,更是宣告了我們建設祖國的決心。長征是宣傳隊,它既向人民宣佈共產黨是解放他們的隊伍,還向我們宣傳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長征是播種機,它播下了無數革命的火種,也播下了我們這些還未發芽的種子,總有一天我們會結出累累碩果報答祖國。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主人,在這莊嚴的歷史時刻,老一輩革命家點燃的革命火炬,無疑要靠我們擎起,祖國燦爛的明天也都要靠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去開創。如今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應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要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讓我們發揚長征精神,好好學習,努力奮鬥,迎接新的長征。

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專題徵文內容

長征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長征,把驚濤壯觀推出,把日出瑰麗托起,讓松柏昂首挺拔,讓雄鷹翱翔藍天!

1934年10月中旬,他們懷著崇高的理想,懷著一顆赤誠的心,懷著必將解放全中國的信心踏上了征途,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縱橫十一個省份,攻佔七百多座縣城.

曾幾何時,紅軍“嗒嗒”的馬蹄聲在這裡響起;曾幾何時,這裡留下了紅軍深深的腳印;曾幾何時,這裡記下了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幾何時,這裡留下了紅軍長征的精神!這裡是波濤洶湧的大渡河;這裡是獨具天險的瀘定橋;這裡是峰峰如劍,插入雲霄的婁山關;這裡是冰封雪蓋的夾金山;這裡是中國的搖籃!

在毛主席的詩詞裡,有這樣幾句話:“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幾句詩,是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時,不因自然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

紅軍在長征的過程中,不顧艱難困苦,搶渡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盧定橋,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困難,最終他們勝利了.這是他們的驕傲,更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的驕傲!

這,是發生在長征途中的一個故事——一個十四五歲的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因飢餓而暈過去了.這時,又來了一位老紅軍,看見孩子的樣子,先給孩子灌了點水,等醒了之後,把自己僅剩的一點乾糧分一半給孩子吃了,但看孩子還是沒飽,猶豫了一會兒,又把最後一點乾糧給孩子吃了.要上路了,他讓孩子先走,說自己歇會兒,其實他是不行了,沒有了乾糧,沒有了水,死亡就要降臨在他的身上.一不小心,他掉進了泥潭,在掙扎之中,卻愈陷愈深,但他還是不斷的鼓勵自己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人來救他的.可當人們來時,他卻已經只剩腦袋在外面了.人們呼喚著他,可他已經……

這是一個多麼寒心的故事啊.在長征的過程中,飢餓、寒冷、沼澤、疾病……威脅著每個紅軍指戰員的生命.沒有吃的,把騾馬殺掉;騾馬沒有了,挖野菜,吃樹皮草根;野菜吃光了,就煮皮帶吃.設想,假如我們這代人要是生長在那個時代,該會失去多少人命?

回首向來風雨路,萬里長征任疾驅.如果沒有長征的勝利,哪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哪會有新民主主義的勝利?哪會有我們充滿生機的活力,欣欣向榮、走向富強的今天?

行進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紅色長征,正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裡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舞過那個年代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過多風多雨的20世紀,飄逸著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

紅軍長征二萬五千裡,鐵流瀉處,哪裡沒有一曲動人的壯歌?

紅軍跨越11個省,所到之處,哪裡沒有滲透著紅軍戰士的熱血?

是什麼力量把中華民族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聚集在一起,他們明知征途有艱險,卻毫無畏懼,萬死不辭,前仆後繼地奔向一個目標?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長征精神,弘揚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一種全人類永恆追求的精神,將伴隨中華兒女不斷締造輝煌.

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專題徵文內容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珍藏了他們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留下了他們堅毅執著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記錄著他們勝利後的笑容;三軍會師,會寧載歌載舞恭賀他們創造人間神話。80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80年後,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回答呢?

今天,我們重溫長征的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程,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長征精神,去傳承去發揚長征精神,進而培育我們新時代的長征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著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著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凶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今天,我們面前雖然沒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進的道路依然漫長而曲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偉大而艱鉅的長征。進行新的長征,我們同樣需要有堅定信念,堅強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心。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了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是否還需要這種精神呢?輕歌曼舞的歡樂,鳥語花香的芳馨,相敬互愛的甜蜜,燈紅酒綠的'痴迷,艱苦的環境似乎已離我們悠然遠去,然而,親愛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隨著時光流逝的不僅僅是我們的青春,還有我們絢爛的嚮往和似錦的前程啊。我們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八十年前的長征,已經作為一個符號,走進了歷史,銘刻在我們記憶的深處。而歲月積澱的長征精神,卻像古酒一般在我們的心中釀出了感情,釀出了味道,成為我們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餚。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想那80年前,工農紅軍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出了重大的犧牲,翻過了一道道山,涉過了一道道水,行程兩萬餘里,陸續抵達陝北,終於完成了一、二、四方面軍的勝利大會師,為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實事求是地說,長征,是我們黨和軍隊,由於一錯再錯的錯誤路線的領導,迫於嚴酷形勢的一次無奈的戰略大轉移。“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這是老紅軍蕭華同志所創作的《長征組歌》裡對中央紅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時的悲壯寫照。但是,正是在這個戰略大轉移的過程中,一次次失敗的教訓和血的事實,使我們的黨和軍隊認清了錯誤路線的實質和危害,從而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銳目光洞察形勢,用他那軍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揮紅軍,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於抵達了陝北,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也使中國革命走向了一個新的起點,從此踏上了勝利的坦途。

歲月悠悠,轉瞬已經80年過去了。當年那支衣衫襤褸、疲憊不堪,依靠著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實現共產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讓全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堅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軍隊,已經成為了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國家武裝力量,成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師。撫今追昔,讓我們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於天”,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就是最有力的證明。正因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撐,我們的紅軍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理想和信念,是革命勝利的可靠保證!可以設想,如果沒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說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現在,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的祖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千變萬變,人民群眾的理想和信念沒有變,對黨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沒有變。人民群眾渴望革命老傳統、老作風的迴歸,期盼著革命老前輩為之奮鬥的目標早日實現的願望沒有變。 現在,我們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著新的長征。而長征精神必將為激勵和教育全黨、全國人民“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在新的長征中實現我們的最終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