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慶節的徵文(通用8篇)

才智咖 人氣:2.5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徵文吧,好的徵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飛揚的特點。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國慶節的徵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國慶節的徵文(通用8篇)

國慶節的徵文1

鄉間,沒有高樓大廈,沒有銀座,沒有步行街,沒有賓士寶馬,只有矮小的平房、小吃街、集市、三輪車。百姓們渴望自由,不希望有汙濁的空氣環繞著自己生活的地方,所以,他/她們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

老百姓的生活是典雅的、快樂的,雖然沒有吊燈供自己欣賞,沒有電玩供自己娛樂,但依然豐富多彩。老百姓,也不求奢侈,只要家人快快樂樂的守在一起,就好了,就幸福了……

這,就是我的故鄉——王海!我愛我的故鄉,它,就是我一輩子要守護的地方!對社會有用的人。

國慶節的徵文2

十月一日,是一個天空漂灑著雨水的的日子。那天,我去了東沙連通工程所形成的人工自然景觀——楚河漢街。楚河——即在東湖和沙湖之間人工挖造的一條運河,漢街——即在楚河邊上用重金打造的空前絕後的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當今中國高階商業步行街,步行街長度1500米。

漢街,武漢的新明片,真正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不是所有的步行街都叫漢街,中國僅有一條漢街!

十月四日,是一個風和日麗、萬里無雲的日子,我去了金口—中山艦博物館遊玩。

面向長江的中山艦博物館,外形猶如一艘破水而出的戰艦,給人隨時拔錨起航之感。

館外,我還看見了一些雕塑景觀,“奔赴前線”、“勝利,1945”、“受降”、“敵後勁旅”、巧布水雷“……

十月五日我去了解放公園看花展。那裡全部都是用花朵拼成的各種圖案。有:“家園秋色”、“首義之城”、“樂在騎中”、“花河之畔”……

其中,最令我流連忘返的是“巧布水雷”,它講的是海軍在江裡埋水雷,先後炸沉日艦四艘,令日本軍隊心驚膽戰,畏雷如虎。

這個國慶節我過得非常快樂,希望下一個國慶節早日到來。

國慶節的徵文3

那是xx年初,愛人和一部分職工要從503隊調到506隊。因此,我們就從修水白嶺搬到了瑞昌銅嶺。銅嶺是506地質隊的家屬基地,也有一小部分職工住在那裡。

那裡的房子是鐵礦下馬之前蓋的。房子雖然簡陋,但比起507隊的茅草房強多了。五六棟整齊的房子坐落在山坡上。而我們偏偏被分到最後一棟最當頭的一間。十多個平米的房子裡,後面住人、前面做飯,也就是說廚房和臥室都在一起。

房子的後背是一大片荒地,側面還有一座墳墓。當時分到這樣的房子,我的心情很不好。愛人看見我不高興、就安慰說,暫時住一下、等有合適的我們再調換。沒辦法只好住下了。把家安頓好了,第三天,愛人就要到離銅嶺二十多裡山路的鄧家山去工作了。一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

空曠的房子裡,只留下我和不到兩歲的女兒小燕。白天還好,我帶著燕兒在外面玩玩,到一起搬來的鄰居家裡坐坐。可到了夜晚就難熬了。當時那裡還沒有電燈,晚上不到七點鐘就到處漆黑一片。不到九點鐘大家都入睡了,到處鴉雀無聲、寂靜得讓人害怕極了。我摟著女兒躺在床上,從來不敢轉臉向窗戶。因為窗戶外面就是荒山野嶺,記得那時也是這個季節、雨水天氣較多、陰冷的天氣更加煩人,特別是陰雨天的夜晚、躺在床上聽見外面風呼呼地吹、雨淅瀝瀝地下,可惡的老鼠在屋裡跑來跑去發出嘰嘰的叫聲,真不知道那是什麼滋味。由於我膽小害怕、總是到半夜都睡不著覺,即使睡著了也常常被噩夢驚醒。有幾次噩夢中亂叫,把隔壁的周婆婆都驚醒了。後來周婆婆叫她女兒幫我把床鋪搬到靠牆邊鋪著,因為牆的那邊是周婆婆的床鋪。她說床鋪靠她近一些,做噩夢時她會叫我。好在燕兒那時還小,不知道害怕。

最讓我擔心又害怕的是女兒生病。記得有一次她半夜發燒將近40度,把我嚇壞了!碰巧醫務室的張醫生家裡有急事,回老家去了。那裡離地方醫院又遠,再說又是半夜三更,怎麼辦?當時我都急哭了!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有幾個野營拉練的解放軍住在地質辦公室旁邊,我就抱著女兒求他們幫忙。可是他們也沒有正規醫生,只有一個小藥箱,裡面大部分都是一些外用藥,更沒有小孩吃的藥。他們只好拿酒精棉給燕兒擦腋下,這樣,孩子慢慢退了一點燒。好不容易熬到天矇矇亮,我跟解放軍說聲“謝謝”,就用揹帶背起燕兒急忙往三眼橋醫院奔去。正走著,碰到隊上的家屬毛嫂,一定要幫我背燕兒去醫院,可是燕兒認生,怎麼都不肯讓她背,後來還是我一個人揹著去的。

三眼橋醫院離我們駐地有三四里路遠,由於心裡著急走得快,不一會就到了。當我們趕到醫院時他們還沒開門。我把門叫開後,醫生馬上給燕兒量了體溫,然後接著打針。就這樣接連打了三天針,燕兒總算好了,我的一顆揪著的心也放下了。

在銅嶺吃水也很不方便,沒有自來水。要到好遠地方挑井裡的水吃。那個井在坡下馬路旁邊,去時好走,回來時好難,挑著水還要上坡,因此挑一擔水來回要半個多小時。有一次去挑水,我把燕兒放在床上,用被子圍好,可是等我回來時燕兒哭得滿頭是汗,大半個身子已搭在床沿下,差點就掉到地上了,當時我既心疼又害怕。從那以後我無論做什麼事,都用揹帶揹著燕兒,連挑水也都揹著。別人看了、總說我不簡單,挑水還能揹著孩子。

那樣擔驚受怕的日子,差不多過了半年。後來中間一棟房子有一位同志調走了,我們就搬了進去,感覺好多了,夜晚也不那麼害怕了,同時又結識了幾位好朋友。蘭芬、淑萍和桃姬還有曹嫂等。蘭芬和桃姬本來在地質隊有工作,六二年下放了。淑萍和我一樣,原本在地方上也有工作,後來因工作無法調動,因此成為隨隊家屬。我們幾個很談得來,經常在一起聊天,一起活動,一起去老俵村莊買菜,有時我們還一起揹著孩子走十幾里路到東雷灣分隊部去看電影。我和蘭芬及孩子還有時一起吃一起住,像一家人似的。後來隊上又成立了家屬委員會,我們幾個成了骨幹分子,大家一起學習一起參加義務勞動。我們幾個還和職工們一起排練文藝節目,有話劇、歌舞、小合唱等,到節假日時就去隊部給職工們演出。我們的節目還深受隊領導和職工們的讚揚呢!隊裡還辦了《少年之家》,聘我為輔導員,就是在寒暑假和星期天輔導那些讀書的孩子們複習功課或者做些有意義的活動,所以我經常忙得不亦樂乎。雖然是義務的,可是我有了事做就不覺得空虛,日子會過得充實些,心情自然也好多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就在六六年五月份,愛人接到大隊地質科的調令,就離開了銅嶺搬到九江去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四十多年過去了。這些年裡,我常常會想起在銅嶺那段有苦又有樂的日子,也非常想念那些老朋友!不知她們現在怎樣,我衷心地祝願她們身體健康,永遠快樂!

國慶節的徵文4

在世界的東方屹立著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在北緯53度34分、南緯3度51分、東經135度5分、西經73度的地方,一片肥沃的土地上,養育著一個強大、歷經艱辛的國家——中國。

這個富饒而美麗的國家,造就了一批堅強奮鬥、勇於挑戰、戰勝困難的中國人。

“東亞病夫“的恥辱之稱,已在鳥蘇里江升起的紅日中消逝。

各種不平等條約早在中華民族的進步中,漸漸灰飛煙滅。

美麗的東方,旭日升起的地方,一面鮮血染紅的旗幟伴著微風飄揚在中國這片富饒的土地,那閃閃發光的五顆黃金般的五角星,它們象徵著中華民族站起來了,它將屹立於世界之林。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國扔掉了“閉關鎖國”,趕上了時代的步伐。

改革開放的今天,人民奔小康,國家富強,敢問二指寬是什麼?是那可憐的羊腸小道,這些些在祖國藍天下,高山間來回曲折的羊腸小道,成為新興科技進行華夏大地的一塊“絆腳石”,交通的不便,讓美麗的神州無法綻放絢麗的光彩,可如今,銀色的公路深入大山,路上飛揚著汽車留下的灰塵,伴著科技的桂冠,那轉動的車輪,承載著祖國飛速發展的腳步,那銀色的“哈達”寄託著華夏兒女對祖國母親至高無上的敬與愛,那開山架橋是智慧的結晶,孕育著祖國的希望與明天。

流水高歌,叮咚唱出山野,一葉偏舟使入山水間,船伕廢力地划著柳葉船穿行於山川河流,今天,柳葉船被取而代之的是省力,飛速的摩托艇、輪船……它們進一步驗證了中國的高速發展。

在這發展之中,看不見是人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汗流浹背地辛苦,看不見黃色面板,被晒成棕褐色的“耶子殼”……看得見的是田中勞動的機械工具,看得見的是人們容光煥發地走進雄偉的高樓大廈……

一座又一座,用土壘起的瓦房,不知什麼時候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原本空曠、貧癖的土地上,一排排白色小樓房,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聳入雲霄,它們向世人展現著繁榮而年輕的新中國面貌。

光彩照人的教學樓,傳出朗朗讀書聲,清晨這裡是一個書聲朗朗的學校,晚上,這兒又是一個燈火通明的書香之地,深夜,學生與燈火作伴,向未知的學習領域挑戰,星星在天上疲倦地眨眼,彷彿對這些孩子說:“夜深了,快些去睡吧!”孩子們一種求知的眼神告訴它:“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脊樑將由我們去扛,所以此時我們要自己鍛鍊自己,那閃動小眼睛的星星受了教育,也睜開迷茫的眼睛打起精神,與夜色奮鬥。

家鄉的山依照那麼綠。不同的是多了果園和菜棚,記得在祖國母親“病危“的時候那兒曾是一片荒蕪的不毛之地,狼群時有出沒,對人、牲口都是嚴重的威脅。今天,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家家戶戶奔小康,村裡有了漁業養殖的技術人員,自然開起漁業養殖場,當然菜地裡,不再是稀零零兒顆白菜、而是琳琅滿目,蔬菜應有盡有,見過的,沒見過的不計其數,引進科學種植的技術使這些作物的產量,大大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

以前的“宮廷御膳”也在百姓家中一一列出,大魚大肉不再是平民遙不可及的夢想,今天桌子上的“滿漢全席”也是我們神聖的祖國強大的標誌,是“春風”吹綠“楊柳”的詢息。

美味的湯菜蹦上人們的飯桌,光鮮亮麗的服飾配上他們苗條、健壯的身體把一個個華夏兒女,打扮得美麗動人。

一個“美”字是無法形容這多樣化的豔麗服飾的,不同的服裝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效果,有的人穿裙子漂亮,有的人穿褲子更美麗……

當然,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還有數不清道不完的各種服飾、布料,絲織品、說起絲織品,大多數人會想到絲綢,中國是絲綢的故鄉,中國古代唐朝時期,絲織業繁榮,以絲綢為首要,而且絲綢還有一段不平凡的旅行,從中國去歐洲一個遙遠國家,從而有人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中國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然而歷史悠久的中國所具有的偉大奇蹟卻不止一條“絲綢之路”。

美麗的土地上,橫臥著一條巨龍——萬里長城,它是中華兒女以血汗和著肉泥砌成的,巨大的條石是人們用肩去挑的,每一寸土都是人們用血汗凝成的,萬里長城,是中華兒女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是中華兒女永垂不朽的里程碑。

親愛的祖國母親,她有乳汁滋潤著中華兒女的心,以長江、黃河的水哺育華夏子孫,綿延不斷的長江、黃河水伴著中華兒女的愛國心流淌在中華大地上。

太陽,再次從這片神聖的土地上緩緩升起,它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日日夜夜,千秋萬載,亙古不變。於是有了古老的東方,可是這古老的東方卻有一片不同凡響的土地,土地上有一個神聖的國家——中國。

國慶節的徵文5

今年的國慶節,我和姑姑一家去了防城港企沙鎮。

我們首先去了防城港企沙鎮的軍營。在那裡,車是不能隨便開進去的,站崗的士兵要我們出示證件。我們哪有什麼證件啊,表姐只好打電話叫歐明叔叔下來了。歐明叔叔是軍營裡的營長,所以站崗的士兵們見了他,都給他敬了個禮。他們的動作十分整齊,一看就知道肯定是訓練有素的士兵。車子駛到訓練場時,我看見了許多士兵在跑步。他們頂著烈日,一圈又一圈地跑著,腳步十分整齊。軍人的形象在我的心裡有高大了許多。我們吃完飯後,大人們在打撲克牌,我們小孩就去參觀炮、槍等軍用武器,這些東西可酷了,歐明叔叔告訴我們,這些炮可以射好遠的呢,經測試,最遠的距離是300多公里!

玩了一下午後,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出發去了海灘。

海灘可漂亮了!沙灘一片金黃,踩在上面覺得軟綿綿的,像海綿墊一樣。沙灘上還有一些小螺殼,小石子。海一望無際,一片蔚藍,還時不時會有波浪。陣陣夾雜有海水味兒的海風從我的臉頰拂過。我們換好了泳衣後,就‘撲通撲通“地跳下了海里,像鴨子一樣。我一不小心嗆了一口海水,海水的味道一點都不好!又鹹又苦,我都可以一個月不吃鹽了。游泳遊累了,我們就去燒烤。表姐和表姐夫早就已經把燒烤架之類的東西弄好了,他們真是”勤勞的人兒“啊!我才烤了幾串,就不想烤了。表姐和表姐夫又開工了,他們在幫我們烤燒烤。接著,歐卓月的爸爸媽媽也一起幫忙。我和歐卓月、陳臣去撿貝殼、石頭。那時候,我們還見到有人撿到了一個鱉呢。陳臣說我們撿不到鱉是因為鱉有叫做”王八“,我們不是”王八“,所以撿不到鱉。她這番話把我們都逗得前仰後翻。

今年的國慶節,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軍人的辛勤。無論是風吹雨打、烈日暴晒,還是節假日,他們都堅守著崗位,從不鬆懈。我們祖國能如此的和平,如此的繁榮富強,離不開這些軍人的努力。如果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美好的'今天!

國慶節的徵文6

太好了,太好了!我終於盼來了國慶節長假,總算可以放鬆放鬆了,我和爸爸媽媽早就約好了國慶節期間坐火車去外地旅遊。到了這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們全家出發了。到達火車站前廣場時,那裡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們隨著川流不息的人群擠進了火車站。

走進候車大廳,這裡更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空位坐了下來,我喝了口水,休息了一會兒,眼睛開始不安分地四處打量起來。不遠處,一對滿頭銀髮的老夫妻互相攙扶著,慢慢地坐到座位上,小聲地交談著。另一邊,幾名中學生在大聲地說笑著。一位導遊舉著小旗子,正在向旅行團的遊客們說著什麼……。“為什麼?”突然,一聲稚嫩的童音吸引了我,我回頭一看,一個胖乎乎的小女孩兒坐在媽媽腿上,“為什麼爸爸不能和我們一起出去玩而呢?”

小女孩兒天真無邪的大眼睛充滿了疑惑,長長的睫毛忽閃著,媽媽愛憐地撫摸著小女孩兒的頭,輕聲說道:“你爸爸是一名交通警察,為了保證大家的出行安全,到了節假日會更加忙碌,就不能陪咱們出去玩兒了。”小女孩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我靜靜地聽著,目光不覺落在了遠處不時閃現的忙碌的身影上,清潔工人正在仔細認真地打掃地面,擦拭桌椅,警察叔叔正在四處巡邏,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的情況,車站服務人員面帶微笑,耐心地解答著旅客的疑問。正是他們的辛勤工作,使我們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這一幅幅畫面,都被我深深地牢記在心中,當我們和家人一起歡度國慶假期時,是否想過,我們擁有的這份快樂,需要多少人為之工作,為之付出,當我們和家人歡聚一堂時,是否想過,又有多少人還要堅持工作,不能和家人團圓呢?這些可敬的人啊,讓我真誠地說一聲:“謝謝您們!”

國慶節的徵文7

記得那一年的國慶節,我剛好滿十八週歲,難忘的國慶節。那情景,至今令我難以忘懷。

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家也不例外地分到了十幾畝土地。在我們西北家鄉這塊土地上,小麥是主要的糧食作物;棉花是最主要的經濟作物;而玉米,它在種植面積上所佔的比例不算大。一般七月份是小麥的收割季節;九到十月份是摘棉花的季節;玉米則是要在國慶節前後來收穫。

記得那天晚飯後,我那位嚴厲的父親鄭重其事地對我們(我、母親、三個弟弟和小妹)宣佈:“明天是國慶節了,我們單位(父親和大弟)休息不上班!”全家人靜靜地聽著,“爭取用這一天時間把那塊地裡的玉米掰完。”當時我的腦袋“嗡”一下,本來是約好了要和我表姐姐去城裡逛逛的。心想,“得,這下完了!”父親看看大家,又接著道,“國慶節嘛,我們要在自己的土地上,用我們自己勞動帶來的豐收成果來迎接國慶!”聽聽,嗨!

那個時候,農村還比較貧窮和落後,好多農活都是靠人工操作,散文隨筆《難忘的國慶節》。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落地摔“八瓣”的景象。而十八歲的我,那時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為了搶收棉花,我已經是連續十多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唉,多麼渴望國慶節這天出去玩玩啊!那種期盼已久的心情,就像是小孩子在翹首企望“過年”哪!可現在看來,又沒戲了。我當時無可奈何很不情願地只有服從的份了。

天剛矇矇亮,父親就叫醒了我們。全家人齊上陣,提著筐,拉著架子車,尤其是小弟和小妹,瞧把他們樂得又蹦又跳的——嘁!有啥好玩的?我心裡很不高興。到了玉米地,我們一人一趟子。人站在中間壟溝裡,左右開弓地開始掰玉米。父親和大弟分別上了第一行和第二行,我和母親還有二弟也都站在後面自己的行上緊跟。由於我的情緒低落,也不想說話,只顧一個勁地掰玉米,所以就越掰越快。很快一行就讓我掰完了。二弟用狡黠的眼光對我說:“姐姐你真快啊?我們都趕不上你啦!”我便脫口而出:“我們是在過‘忙慶節’嘛!”這時,我抬頭看見在玉米地的那頭小弟和小妹兩人往外運玉米。他們看到我們都在熱火朝天地掰著玉米,兩個小人兒也並不示弱呢;再看看父親和母親額頭上的汗珠,一串一串的往下流!還有性格內向的大弟,雖然他掰玉米不在行,給拉在最後面,但看起來他並不甘落後,也在滿頭大汗的不停地忙來忙去……看到這些,我心裡一陣感動,眼睛也不由自主的溼潤啦……逛街的念頭也隨之消失掉了,便立馬加快了掰玉米的節奏。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金燦燦的玉米棒子堆起來一座座小“山”……我們全家人都高興的不得了!

在後來的幾十年裡,我再也沒有掰過玉米,也不再企盼過年過節了。如今,政府幫助農民朋友脫貧致富,大搞二三產業,強抓產業結構調整,大面積種植葡萄,惠民富民政策到位......現在的農民多好哇,人人都在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科學管理,機械化替代了過去那些笨重的“二牛抬槓”!還有科技網路給農民傳播著更多的致富資訊!改革開放的政策給農民帶來了實惠!有外出打工的,有自開公司當老闆的……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今天,我們又一次迎來了共和國輝煌燦爛的六十四華誕。想起了那年我們全家人以掰玉米來歡度國慶節,那情景,我終生難忘!衷心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永遠永遠!

國慶節的徵文8

“十一’’國慶節的時候,我們院子;離得三戶好鄰居一起到廣州和深圳兩個繁華的大都市去旅遊。我們在武漢新火車站乘坐高鐵專線列車,這列高速動車跟普通列車可不同,它的持續執行時速為330公里,只用了3個小時我們便達到了廣州市。

第一站來到了長隆水上樂園,它是全亞洲最大,世界上水上游樂裝置最先進的,遊樂專案最多的水上樂園。樂園裡麵人山人海,大部分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來玩的,我們在更衣室換好泳衣便迫不急待地衝向了瘋狂樹屋池,它的造型像城堡一樣可以探險,裡面有3條滑道小朋友和大人們爬上爬下的都玩得特別瘋,那天氣溫很高但池內的水清涼涼的,讓人感覺很舒暢。在家長的帶領下,遊樂專案玩了一個又一個,有巨獸碗、離心滑道、超級大喇叭、寶貝水城、閤家歡和大滑板······最讓我心有餘悸的一個專案是我和爸爸一起玩的大滑板,要在幾米高的地方通過一個圓桶滑下來到滑板上,再從滑板衝下水池。當時我站在高臺上猶豫不決,在爸爸的鼓勵下,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大聲叫著勇敢地滑下去了。

第二天,我們坐火車來到了深圳,到南澳村去看大海,曾經無數次在腦海幻想大海,當我親眼看到大海的剎那間還是被眼前波瀾壯觀的景象給震住了,大海無邊無際,海水湛藍藍的,海浪一個接著一個向岸邊湧來發出美妙的聲音。大家都忍不住了紛紛抱起救生圈,衝進了大海的懷抱歡暢地游泳、盡情地嬉戲著,我一不留神一個大浪打過來,整個人翻了喝了好幾口鹹鹹的海水。就這樣一直玩到中午,我們才戀戀不捨的離開。

幾天的旅程在開心、喜悅的氣氛中結束了,可我意猶未盡期盼著還能再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