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自動化專業優秀工程師培養探尋

才智咖 人氣:6.99K

一、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實施思路

電氣自動化專業優秀工程師培養探尋

在堅持人才培育總體方向的前提下,面向國民經濟和學科展開前沿的嚴重需求制定了近期的人才培育戰略:將“通才教育與英才教育相別離、理論教學與理論教學相別離、教學與科研相別離”,給“通才”拓寬通道,為“天才”開闢空間。學生按本科需求完成專業課程學習,學生本科階段校內外理論環節累計不少於1年。抵達本科畢業標準,取得工學學士學位。同時在本科生中中止遴選,對一部分具有科研才幹、創新素質的學生中止重點培育。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育優秀後備工程師為追求,以理論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本專業在出色工程師教育培育計劃的指導思想、主要目的和基本準繩的指導下,樹立了“面向工業界、面向未來、以世界兩大工程教育體系(《華盛頓協議》和歐洲大陸工程教育體系)為參照,以校企協作培育為伎倆,以迴歸工程理論為重點,以培育“高工級教授”師資為突破口,著力構建有利於大學生成人、成才、生長的人才培育體系;進步學生的工程認識、工程素質和工程理論才幹;積極探求培育“有創意、能創新、善創業”的未來優秀工程師。

根據國度展開的戰略需求,學校別離電氣工程學科展開的理論需求,肯定了培育基礎紮實、創新才幹突出的電氣工程專業人才的總體目的。

二、卓越工程師培養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

“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強調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將原4年大學培養過程轉變為“3+1”的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學生本科階段校內外實踐環節學習累計遠超過1年。如此長時間的實習要求建設校內外固定的實習基地,並確定實習導師,以確保實習的順利有序進行。

1.校外實習基地建設

挑選和電氣專業相關、規模大、影響力強的公司,建立多個校外卓越工程師培養實習基地,與企業開展聯合培養。實習基地的建設包括實習場地安排、住宿環境的建設、校外導師的培訓、校外實習管理條例的制定等多項工作。進一步提高學校對合作企業的開放度,進一步加大對合作企業員工的培訓支援力度,建立校企共建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專項基金用於完善企業培養的執行和保障,達到校企雙贏,最終使學生終身受益。

2.校內實習基地建設

建立校內卓越工程師培養實習基地,使學生在企業實習前即開始相應的實踐活動,並安排本專業研究生共同參與,逐步建設並完善本專業學生科研團隊的建設體系,最終形成校內導師帶隊,高年級帶低年級,研究生帶本科生,逐步使低年級學生由協作變為主動創新,順利迅速地成長起來,使每個學生都經歷團隊中的各個角色,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責任感。

三、課程體系的建設

依據本校卓越計劃培養標準,,對已有課程進行整合,重構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以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為核心。

1.課程整合原則

針對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課程整合應遵循以下原則:課程內容前後銜接的合理性和課程授課學時分佈的合理性;結合學校、學院和本專業已有的教學、科研基礎,對現有課程、教學資源、師資條件的充分利用及整合;注意授課知識結構滿足社會、行業與企業的要求,加強行業標準、行業規範等方面的知識培養;課程體系設定應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整合涉及到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各個方面,從而促進課程體系的變革。

2.課程體系設定

在第一學期新增了“電氣工程概論”課程,從整體上將本專業知識予以綱要性的介紹,使學生對所學專業有全面、清晰的巨集觀認識,在進入專業課程學習之前有充分的時間對本學科進行深入瞭解,從而可以在後續專業方向的選擇中做好充足的準備,自主進行方向選擇。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學時,將主要專業課程的相同或相近部分整合為一門課程,即在第5學期增設“電氣工程基礎”,該新增課程安排為80學時,作為所有專業課程的先導課。後續再開設若干少量學時的專業必修、限選課程。另外,結合當前專業發展趨勢新增相關任選課程,使新的課程體系能夠在現有的學時條件下滿足內容的先進性和種類的多樣性。

3.實踐體系設定

在課程整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卓越工程師計劃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著重要求,一方面安排了“工程法規”、“電氣工程預算”等課程,對學生進行行業規範等方面的知識培養;另一方面,整合後的.課程體系中保留了大量的校內實踐環節,如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結合學生在校內實習基地的鍛鍊,力爭使學生的校內學習與第四學年的企業實習無縫接軌。其中畢業設計採取校企聯合方式在企業完成,部分實踐性強的課程設計也可在企業內完成。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四、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教學上,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強化學生的工程教育。大力鼓勵創新型教學改革與實踐活動,積極嘗試和推廣CDIO、PBL、探究式學習、基於專案的學習、案例教學、發現式學習、適時教學等歸納式創新教育模式。

課程建設方面,鼓勵教師設定能力培養型課程,如自學課、討論課、設計課、研究課、訓練課、競賽課等,通過必修課、選修課和實踐課以及理論教學、課堂分組討論、課後團隊設計與開發鼓勵教師以課程設計替代部分作業或考試,進行基於問題、基於專案、基於設計的教學,增強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和課程知識的應用能力,改革課程的考核方法。以綜合評價課程的學習成果、創新專案和系統方案等環節來保證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貫徹落實。

“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強調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教師改革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本專業部分課程採用階段性工程作業的成績或多人協同完成實際工程任務的表現評價等更靈活的方式代替以往的一次性試卷考核方式。

五、師資隊伍的建設

卓越工程師的培養需要有卓越的師資隊伍。授課教師可以靈活安排,既可以是本校教師,也可以是企業專家,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各自所長,使學生獲得最全面的知識。針對卓越工程師培養要求,開展“高工級教授”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鼓勵教師參加企業的工程實踐活動,鼓勵教師參加註冊電氣工程師考試。選派一批青年教師走出校門,到相關企業進行實地工作1~2年,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制訂和規範教師的兼職辦法,引導和規範教師到企業兼職。不斷強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的工程經歷和實踐能力,並設定准入門檻。同時,加強與外界的交流,鼓勵教師參加教學研討會,與其他兄弟院校交流,相互取長補短。選聘實踐經驗豐富的行業或企業專家到學校任教,並指導學生實踐、畢業設計、學位論文。

六、卓越工程師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目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必修課相對過多,選修課相對較少,人文社科知識缺失,一些非工程能力如團隊合作、環保理念、領導力等等素養缺乏,這些都是與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驗教學的促進作用是實驗教學水平提升和學生能力培養的潛力所在。近年來,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以這些高水平學科基地為依託,通過系統的科學研究訓練培養了材料化學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每年都有近70名學生通過兩週時間進行專門的科學研究訓練,包括課題的確立、文獻調研、實驗方案制定、實驗操作、資料分析和論文撰寫等各個環節。通過科學研究訓練不僅能使學生初步熟悉科學研究的各個步驟,而且能使學生近距離接觸並使用這些學科平臺基地的儀器裝置,使學生的視野得到了開闊,通過動手實驗也培養了他們的綜合實踐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