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的六大誤區

才智咖 人氣:3.13W

我們常用“黑天鵝事件”來指稱那些發生概率低、影響力大,並且幾乎無法預測的事件。在當今環境下,此類事件日趨增加。我們要做的,不是試圖去預測它們,而是設法增強自己對這類事件的抵抗能力。風險管理的目的就在於努力減少未知事物所帶來的衝擊。為此,我們必須避開以下六大誤區。
誤區一:通過預測極端事件來管理風險  這是我們所犯的最為嚴重的錯誤,而更有效的做法是關注事件的後果,即評估極端事件可能造成的影響。同樣,我們還應該評估,與競爭對手相比,重大的環境變化對我們企業的影響如何。與個人生活中購買各種保險規避風險一樣,企業也必須未雨綢繆,通過購買保險來對衝可能的風險。
誤區二:過往經驗有助於風險管理風險  管理者常常錯誤地把“事後諸葛亮”的結論當做防禦風險的先見之明。事實上,研究顯示,過去發生的事件與未來的可能衝擊之間並不存在關聯,如第一次世界大戰、“9?11”恐怖襲擊等重大事件均無前車之鑑。而且,考慮到社會經濟隨機性的存在,不可能有“典型失敗”或“典型成功”之類的情況。要想預測重大變化幾乎是不可能的。
誤區三:不願傾聽反面忠告  那些勸誡人們“不要如何如何”的忠告往往比建議人們“要如何如何”的忠告更有力。心理學家把過失行為(即做了不應做之事)和疏失行為(即未做應做之事)區分開來。儘管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兩者產生的影響是一樣的——不虧錢就等於賺錢,但風險管理者卻將它們區別對待。他們往往更重視如何賺取利潤,而輕視如何避免虧損。事實上,企業應該把風險管理活動納入到利潤中心的考慮範疇,並將其視為利潤創造活動。對於易受黑天鵝事件影響的企業,這一點尤為重要。
誤區四:用標準差來衡量風險  金融行業普遍運用標準差來衡量投資風險。其實該指標並不應該在風險管理中使用。該指標僅僅表示:在隨機性較小的情況下,約三分之二的變動應該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1標準差和+1標準差之間),且超過7個標準差的變動幾乎不可能發生。但是,在現實世界中,這一結論未必成立,因為實際變動幅度可能會超過10或20個標準差,有時甚至是30個標準差。風險管理者應避免使用與標準差相關的方法和指標,如迴歸模型、R平方和貝塔係數。
誤區五:數學上的等效就等於心理上的等效 如果兩個數學等效公式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在人們腦中,往往會給人以不等效的錯覺。研究顯示,表達風險的方式會影響人們對風險的理解。僅描述最佳情境往往會增強大家的風險偏好。我們應該對風險的不同描述方式做到心中有數,確保自己不會被措辭和數字所矇蔽。
誤區六:實現高效率和股東價值最大化就必須杜絕冗餘 多數管理者都沒有意識到,最優化理論反而使企業更容易遭受環境變化的影響。在企業裡,冗餘代表著效率低下,相反,我們被告知,利用財務槓桿才能提高效率。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負債會令企業變得非常脆弱。另外,過度專業化也會阻礙企業的發展程序。
要記住,最大的風險往往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常常會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可能會犯的錯誤。企業若看不到自己的致命弱點,終將難逃衰敗的命運。

風險管理的六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