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就業前景怎麼樣

才智咖 人氣:1.78W

一、會計軟體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發展
(一)管理的層次。管理是分層次的。從企業的角度一般可分為三層:決策層、管理層、事務層。還有一種分法分為四層:戰略層、管理決策層、知識層、作業層。為敘述方便,我們採用前一種分法。會計資訊系統屬於事務層中的一個子系統。由於以往的會計軟體都只注重會計的核算職能,忽視了會計的管理職能;向“管理型”軟體發展,就齊全了會計的職能。
(二)管理型會計軟體。
1.會計的全部職能。會計的全部職能,一般都概括為具有核算、監督、參與決策三項內容。具體工作則是:(1)資金管理。 包括投資核算、投資分析、投資決策、投資收益;籌資核算、籌資決策、籌資回報;費用核算、費用預算、費用分析;採購資金、生產資金、銷售資金的核算以及它們之間的排程等。(2)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核算、 成本預測、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決策等。(3)利潤管理。包括銷售核算、銷售預算、銷售決策;利潤核算、利潤預算、利潤決策等。
2.管理型會計軟體的功能。管理型會計軟體的功能是:將核算結果(實際)與預算(計劃)加以比較、分析;運用數學模型對核算結果與預算進行分析,為決策提供依據。目前市場上會計軟體所提供的功能,離管理型會計軟體的要求還相去甚遠。
(三)管理型會計軟體與管理資訊系統(MIS)。 管理型會計軟體如果開發完整,可以有更多的共享資源為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打好堅實的基礎,為管理、為決策提供更可靠的支援。
管理型會計軟體即使達到了上述全部功能,還僅僅是會計資訊系統,是MIS的一個子系統。某些軟體公司出於商業動機,把含有一部分(即使是全部)會計管理功能的軟體稱作為MIS,這就要求使用者學會識別。典型的MIS是製造業資源規劃系統——MRPⅡ,目前,已發展為ERP 系統,它是對一個工業企業從銷售、生產、供應、財務、人事、車間控制以及存貨的全面管理資訊系統,為管理層和事務層的管理人員服務。
二、會計軟體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發展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商品化軟體或自行開發的軟體大多數屬於封閉性一類,即侷限於本企業、本部門的資源。即使網路化,也只是一個孤立的、對外封閉的、資源貧乏的區域網絡。這種狀況已落後於國際資訊社會對資訊的需求。那麼,什麼是開放型的會計軟體呢?
(一)廣域化。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 WAN)上的資料一般以每秒1.5兆的速度傳送,能夠跨越時空的限制。 目前的廣域網就是國際網際網路——Internet和企業內部網——Intranet。Internet便於人類在全球範圍內交流資訊、共享資訊資源。Intranet是基於Internet平臺,構築企業內部的網路,通過瀏覽器,將企業的有關資訊以HTML格式傳輸,與財稅部門、上級單位、會計師事務所建立互聯,客戶或投資者可以上網瀏覽到各自所需的產品、價格、服務與財務資料。會計軟體產生的資訊在規定的訪問許可權範圍內,可以讓企業外部的人員使用。
(二)一體化。企業內部的供、產、銷資訊通過Internet向外釋出。雖然目前的網上購物還未被人們普遍接受,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企業一定會向網上採購、網上定單、網上交割的方向發展。到那時,採購人員不必滿天飛,在電腦上就能採購到合適的原料或商品;貨款也不需要當場用支票、匯票支付,通過網上劃款即可;產品銷售通過網上定單、網上購物就可實現。只有企業內部的供、產、銷通過Intranet形成資訊一體化,才是可信賴的資訊,才能對外開放。
三、會計軟體由手工型向智慧型發展
(一)操作過程智慧化。在憑證輸入過程中就有許多智慧化的問題。例如:當用戶選擇了現收憑證,那麼借方科目自動顯示現金,或者借方科目輸入“現金”,憑證型別自動顯示“現收”。又例如:借方已輸入“材料採購”科目,那麼借方必定還有“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而且其金額已根據本行業的稅率與“材料採購”的金額自動計算。這類智慧化工作還有很多很多,目前的會計軟體還不盡如人意。
(二)業務分析智慧化。業務分析的前提是業務分類,會計核算中的一級科目有幾十個,明細科目有幾百個,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分析。目前的會計軟體根據經驗一般還增設了按“部門”、“專案”、“客戶”等幾種分類,也是為了便於分析。
自從國際上流行一種新的理論——業務流程重組(BPR)之後,我們的會計軟體應當進行反思。所謂業務流程重組,是指會計業務除了傳統的流程之外,還可以隨時根據需要,進行若干次的重新組合。這就要求:
1.把業務重組(分類)的許可權交給使用者,而不是由軟體開發商去限定。前一段時期許多軟體商聲稱已解決了“現金流量表”設計。實際上,現金流量的問題便是一次較大規模的典型的業務重組。如果早把業務重組許可權交給使用者,就省事得多。
2.解決標識的多重性問題。所謂標識的多重性問題,是指一筆業務或一個會計帳戶需要進行若干次重組(分類)時,可以給予多個不同的標識。這一問題只要設計時考慮到,技術上是不難解決的。
(三)決策支援智慧化。
1.決策型別。一般有三種:(1)程式化決策。用常規數學模型解決重複出現的問題的決策。(2)非程式化決策。 用常規數學模型難以解決從未出現過或無規律可循的問題的決策。(3)半程式化決策。 介於程式化決策與非程式化決策之間的問題的決策。
2.決策支援智慧化的含義。將人類的知識、經驗、創造性思維、直覺判斷等能力,用計算機語言來表達,模擬人腦進行決策。決策支援智慧化主要解決非程式化決策和半程式化決策中無法用常規方法處理的問題。
3.決策支援智慧化的功能結構。
四、提出了會計理論的新課題
(一)持續經營。傳統的企業以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以不破產清算為前提。於是,固定資產以歷史成本入帳,要計提折舊;引入了權責發生制核算應收、應付專案等。但是,當前,已經出現了一種虛擬公司,它們為完成一個既定目標組建起來,任務結束,公司解散。這類公司持續時間只有幾個月,固定資產要不要以歷史成本入帳,要不要計提折舊,要不要採用權責發生制等,都是對這一前提的挑戰。
(二)會計分期。傳統的會計分期的前提是假設企業的持續經營活動是可以間斷的,並且可以劃分為各個相等期間。現在持續經營的觀念因虛擬公司的出現而動搖;而且,會計分期對會計的要求就是定期結帳和形成會計報告。由於電腦的出現,會計軟體的應用,可以做到隨時結帳和輸出會計報告,會計分期是否還有實際意義?
(三)權責發生制。由於網路技術的發展,電子貨幣的存在,經營週期的縮短,結算方式的改變,知識成本比重的增大,權責發生制適用的範圍和基礎也將發生變化。
五、改造會計方法
會計電算化在過去的發展歷程中,基本上是按傳統的會計方法來處理會計事務,會計軟體除了作些小的改造,無法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例如:
(一)會計科目級別的命名。傳統會計教科書把統馭性質的科目稱為總帳科目,總帳科目下屬科目稱為二級科目或子目,子目下屬科目稱為明細科目。如果明細科目下屬還有科目,怎麼命名呢?會計電算化根據實踐,把總帳科目稱為一級科目,一級科目下屬科目稱為二級科目,依次類推。這樣,科目的上下級關係明確,表達也很方便,使用也很靈活。
(二)會計科目程式碼的統一。
1.一級科目程式碼長度的統一。根據目前出臺的16種行業會計制度分析,只有外商投資企業的會計制度一級科目用了4位數。 但只要捨去它們第一位,並對某些科目的編碼稍作調整,那麼16種行業的會計科目便可統一為3位數了。
2.一級科目程式碼對應的科目名稱的統一。比如,施工企業中511 的科目名稱為“其他業務支出”,而旅遊企業511 的科目名稱為管理費用,還不統一,有待改進。
會計科目程式碼長度的統一與對應的科目名稱的統一,將為上級企業和政府部門的資料採集與共享帶來極大方便。
(三)記帳憑證種類的統一。根據現行的會計制度,記帳憑證的種類有三大類九種。傳統的記帳憑證分類有其原因,一是查詢方便,二是工作習慣。實現會計電算化之後,查詢憑證的方法增加了許多,如可以按憑證號查、按會計科目查、按摘要中的文字查、按金額查等。因此,傳統記帳憑證的分類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只用一種統一的記帳憑證(即不分業務種類),不但仍能做到查詢方便、迅速,而且省去了操作上的麻煩,提高了計算機處理的速度。
(四)三大會計報表的統一。三大會計報表指“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分析16種行業的三大會計報表,內容上、格式上均存在大同小異的現象。如果把這些小“異”加以改造,更便於上級企業與政府部門對基層企業資料的彙總或比較,更便於計算機處理。根據當今集團企業越來越多的現狀和集團企業跨行業、跨地區的發展趨勢,三大報表統一的要求將更強烈。
(五)帳簿形式的改造。
1.帳簿載體的改造。傳統帳簿載體是紙張,會計電算化之後,除了傳統的帳簿必須列印之外,還有磁性介質(硬碟、軟盤、光碟)作帳簿,但只是處於從屬地位。當時是財政部門考慮到相當一部分人不習慣使用電子帳簿,因此採用高成本的措施——列印所有帳簿。現在20年過去了,筆者認為,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迫使一部分人改掉舊習慣,確立電子帳簿在會計電算化中的主導地位。
2.帳簿格式的改造。傳統帳簿格式有三欄式、多欄式、數量金額式,再加上外幣格式等。目前,相當一部分會計人員只習慣用傳統的帳簿格式來查帳。其實電腦可以對任何資料進行分類、組合,遠遠超過現行帳簿的格式。比如,有一客戶的往來涉及到四個帳戶:應收帳款、應付帳款、預收帳款、預付帳款。用現行帳簿格式,只能逐一開啟這四本帳。用電腦帳簿,只要把這一客戶名找到,然後將與該客戶名的有關帳目進行組合,就能分析到底是我欠人,還是人欠我。
因此,只要會計人員從傳統的帳簿格式的觀念中解放出來,靈活地使用會計軟體,而會計軟體再融入“會計業務重組”思想,那麼傳統的帳簿格式將被無格式但能進行任意分類、組合、彙總的形式替代。
(六)取消中間過程表式的輸出。所謂中間過程,指“科目彙總表”、“彙總記帳憑證”、“總帳科目試算平衡表”等在手工操作中的一些方法、格式。
其實,編制這些中間過程表式無非是為了登總帳方便與做報表方便;分析電算化中登帳與做報表的思路,完全可以依照對憑證的分類登記總帳,再形成報表,根本不必考慮平衡與否的問題,因為在憑證輸入時,借貸不平的憑證是無法存檔的。取消中間過程的輸出,不僅可以減輕操作人員的負擔,而且可以使會計軟體更簡潔明瞭。
(七)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傳統的內部控制制度強調帳證相符、帳帳相符、帳表相符、帳實相符,即四相符。會計電算化之後,前三者相符已不用擔心。但是由於電腦中的資料很容易被修改、被竊取,而且不留痕跡,因此,預防電腦犯罪是會計電算化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強化內部控制制度,既是預防電腦犯罪的一個重要措施,也是減少差錯的有力保障。我們應當建立“職權控制”、“執行控制”、“修改控制”、“保密控制”、“硬體控制”等新的內部控制制度。同時,對傳統的會計工作組織制度也應當作出相應的調整。

會計就業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