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儲存方式技術解析其優劣勢

才智咖 人氣:2.12W

資料存放問題非常重要,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卻是錯事連連。經常會出現掉盤、卷鎖死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整體系統的正常使用,所以資料專用儲存已經成為市場上最關注的安防產品之一。

四大儲存方式技術解析其優劣勢

資料傳統儲存方式

在目前的數字領域中,最常用的無非是如下四種儲存方式:硬碟、DAS、nas、san。

1. 硬碟

無論是dvr、dvs後掛硬碟還是服務器後面直接連線擴充套件櫃的方式,都是採用硬碟進行儲存方式。應該說採用硬碟方式進行的儲存,並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儲存系統。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其一般不具備raid系統,對於硬碟上的資料沒有進行冗餘保護,即使有也是通過主機端的raid卡或者軟raid實現。嚴重的影響整體效能;

第二,其擴充套件能力極為有限,當錄影時間超過60天時,往往不能滿足錄影時間的儲存需求;

第三,無法實現資料集中儲存,後期維護成本較高,特別是在dvs後掛硬碟的方式,其維護成本往往在一年之內就超過了購置成本。

應該說硬碟儲存方式不適合大型數字視訊監控系統的應用。特別是需要長時間錄影的數字視訊監控系統。一般這種方式都是與其它儲存方式並存於同一系統中,作為其他儲存方式的緩衝或應急替代。

2. DAS(直接附加儲存)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全稱為直接連線附加儲存,採用DAS的方式可以很簡單的實現平臺的容量擴容,同時對資料可以提供多種rald級別的保護。

採用DAS方式時。在視訊儲存單元上部署相關的卡。用於跟後端的儲存裝置建立資料通道。前端的視訊儲存單元可以是dvr,也可以是視訊儲存伺服器。其通道可以採用光纖、ip網線、sas線纜甚至於usb、1394線等。

採用DAS方式並不能同時支援很多視訊儲存服務單元同時接入,而且其擴容能力嚴重依賴所選擇的儲存裝置自身的擴容能力。所以在大型數字視訊監控系統中,應用DAS儲存方式將造成系統維護難度的極大提升。

正是由於DAS儲存的這些特點,所以這種儲存方式一般應用於對於dvr的擴容或者小型數字視訊監控專案中。

3. NAS(網路附加儲存)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全稱為網路附加儲存,是一種專業的網路檔案儲存及檔案備份裝置,或稱為網路直聯儲存裝置、網路磁碟陣列。同時NAS對資料可以提供多種raid級別的保護。

NAS裝置和多臺視訊儲存服務單元均通過ip網路進行連線,按照tcp/ip協議進行通訊,以檔案的i/o(輸入/輸出)方式進行資料傳輸。一個NAS單元包括核心處理器,檔案服務管理工具,一個或者多個的硬碟驅動器用於資料的儲存。

採用NAS方式可以同時支援多個主機端同時進行讀寫,具備非常優秀的共享效能和擴充套件能力;同時NAS可以應用在複雜的網路環境中。部署也非常靈活。

但是由於NAS採用cif/nfs協議進行資料的檔案級傳輸,所以網路開銷非常大,特別是在寫入資料時頻寬的利用率一般只有20%-40%之間。所以目前NAS一般應用於小型的網路數字視訊監控系統中或者只是用於部分資料的共享儲存。

4. SAN(儲存區域網路)

SAN(storage area network),全稱為儲存區域網路,通過交換機等連線裝置將磁碟陣列與相關伺服器連線起來的高速專用子網。同時SAN對資料可以提供多種raid級別的保護。

SAN提供了一個專用的、高可靠性的儲存網路。允許獨立地增加它們的儲存容量,也使得管理及集中控制(特別是對於全部儲存裝置都集中在一起的時候) 更加簡化。正是由於這些特點,SAN架構特別適合於大型網路數字視訊監控系統的儲存應用,可以應對上千、上萬個前端監控點的儲存。

目前 SAN主要分為FC―SAN(光纖儲存區域網路)和ip―SAN(乙太網儲存區域網路)。它們之間的區別是連線線路以及使用資料傳輸協議的不同。雖然 FC―SAN由於採用專用協議可以保證傳輸時更加穩定、高效,但其部署方式、構建成本均較之ip―SAN高出很多,所以目前在大型網路數字視訊監控系統中更多采用的是ip―SAN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