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才智咖 人氣:9.88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的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的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童年》的讀後感1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快樂的,還是令人厭煩的,它都使我們一生難以忘懷。童年反映了我們兒時的喜怒哀樂,我想這麼些個喜怒哀樂早已在我們幼小、純潔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童年》這本書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又是怎樣令人忘懷,令人感慨的呢?

讀過《童年》的人都瞭解,它反映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的歲月。

阿廖沙在幼年時,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阿廖沙,不得不使阿廖沙感到孤獨寂寞,也不得不讓人產生憐憫之情。幸好阿廖沙的外祖母非常疼愛阿廖沙並且經常講述優美故事來使阿廖沙受到薰陶。可同時,阿廖沙也親眼目睹了兩個舅舅為奪得家產爭吵打架,明爭暗鬥以及在生活瑣事上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早已在阿廖沙的心靈上留下了記印。

童年是每個人漫漫人生的開端,兒童的心靈、思想是天真無邪的。平常的人和事物都會影響到兒童。如果受到了好的影響,那麼會使人一生受用。反之,則會讓人喪失目標、困惑迷惘。這就好像一個人做某一件事情,如果連開頭都把握不好,那麼後面又怎會很好地繼續下去呢?

阿廖沙寄住在外祖母家時又接觸到了一種小市民的社會生活,而這個階層的人的所作所為令人不堪。,甚至令人感到厭惡。然而,阿廖沙單純、完美的心靈並未受這些消極態度的同化,始終保持著自己高尚的思想。這種思想貫穿了阿廖沙的一生,體現了阿廖沙所有的內在美。阿廖沙的童年就是如此,讓人不由得在同情阿廖沙的同時產生一種敬佩之情。

童年屬於你,同樣也屬於我。當我們在內心感到空曠時,回想一下童年時代的自己,它會淨化你的靈魂,讓你生出無限感慨。

《童年》的讀後感2

世界文學巨人高爾基的小說《童年》是作家的自傳體小說,它是高爾基成長的第一個足跡,書中描繪了十九世紀末俄羅斯的社會生活畫面。

今年暑假,我認真地閱讀了這部作品,有太多的感受和感悟。說起童年,在我的眼裡,是陽光、幸福和快樂,可是,讀罷高爾基的《童年》,我發現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真是太艱辛了!阿廖沙童年時寄居在外祖父家,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鬥毆。外公嚴厲而暴躁,經常打阿廖沙;兩個舅舅更是不喜歡阿廖沙;幼年喪父,十一歲時母親去世,外祖父破產,走上社會,獨立謀生……似乎一切的不幸都降臨在阿廖沙的頭上。只有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孤獨的心。她常常給阿廖沙將好聽的神話故事,潛移默化地教阿廖沙做一個樂觀、善良,富有同情心但不向醜惡現象低頭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又是一個熱愛學習的童年,阿廖沙在書中說道:小的時候,我想象自己是一隻蜂窩。各種各樣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似的把生活的知識和思想送進蜂窩裡,阿廖沙們儘自己所能,慷慨大量地豐富著我的心靈。這種蜂蜜常常是骯髒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識,就是最好的蜜!

這段話充分表達了當時俄國的孩子多麼渴望學習啊!當時的學校少得可憐,大多數孩子只能在街上玩耍,雖然很想上學,但條件不允許啊。阿廖沙們只能像這樣,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學習,充實自己。相比起來,我們現在簡直和阿廖沙們是天壤之別。我們的學校,一棟棟教學樓拔地而起,操場平坦寬闊,一間間教室寬敞明亮,窗明几淨,空調電視,投影儀電腦,各種各樣的現代化裝備一應俱全,再加上認真負責,循循善誘的老師,我們現在的條件當時的俄羅斯兒童聞所未聞,估計想都不敢想,但我們很多同學卻還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珍惜學習機會,不求上進,得過且過,虛度光陰。

讀完《童年》這部作品,我深深地意識到,我們的童年,看起來平平淡淡,有時候還有些小小的不如人意,但是比起阿廖沙的童年來,那簡直是天壤之別,不知要幸福多少倍!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能低頭,做一個樂觀、向上、充滿信心和勇氣的人!

《童年》的讀後感3

童年對於我來說是美且充滿無限樂趣的。每當記憶的閘門開,一個又一個場景跳躍著顯現出來,我總是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但是每個人的童年都是難忘的。高爾基的童年是悲慘的、痛苦。正是這些艱難的經歷磨練了他超與常人的毅力,最終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成為一個讓人尊重的人。他的自傳體小說《童年》以高超的技藝,反映了當時俄國小市民階層的庸俗、自私,同時揭露了沙皇專制的黑暗與罪惡。小說主人公阿廖沙,是一個心地善良,刻苦耐勞的孩子。他三歲時喪父,無奈母親帶著他住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開了一家染坊。他脾氣暴躁,貪婪,自私。他經常凶狠地毒外祖母和孩子們,有次竟把阿廖沙得失去知覺,生了一場大病。他愛財如命,暗地裡放,祕密接受典當,甚至慫恿工人們到市場上偷竊。阿廖沙的兩個舅舅自私,陰險,總會因為爭奪家產而爭吵不休,以至於毒,折磨死了舅媽。

阿廖沙在一個令人窒息的,痛苦的環境裡艱難地生活著。母親的再婚,讓他孤單又孤僻,對生活失去信心。生活總會有光明的,而給與阿廖沙陽光的人是外祖母。外祖母是一位善良,樂觀,心裡充滿了愛的慈祥老人,她無私的愛豐富了阿廖沙的心靈。阿廖沙在外祖母愛的哺育下,變的愛憎分明,敢愛敢恨。生活的苦難並沒有讓阿廖沙退縮,他相信所有苦難終將過去,迎來的將會是一片光明。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享受著祖輩和父輩綿綿不斷的愛,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愜意生活。我們終將長大,這種溺愛會讓我們像溫室的花兒,無法經歷暴風雨的洗禮。《童年》給了我深深的啟示,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磨礪的人生才會讓人堅強、勇敢和自信。成長的路上我會帶著這些金玉良言,披風斬棘,像海燕一樣在暴風雨中飛翔,永不言棄。

《童年》的讀後感4

阿列克塞還有兩個舅舅,一個是米哈伊爾舅舅,另一個是雅科夫舅舅。他們兩個正纏著外公鬧分家,有一次,他們在中午吃飯的時候還因為這一件事情發生了爭吵,米哈伊爾舅舅當場打了雅科夫舅舅一掌,結果他們倆打了起來,然後學徒伊凡騎在了米哈伊爾舅舅的背上,則格里高裡師傅拿毛巾把米哈伊爾舅舅捆了起來。爭吵結束了,阿列克塞在炕上翻了一個身,不小心把熨斗碰掉了,外公看見了用異樣的眼神死死的盯著他,從此外公給他留下了一個可怕的印象。

有一次,米哈伊爾舅舅讓薩沙戲弄一下格力高昂師傅,結果,這時候外公來了,他們不小心就把外公戲弄了。結果,薩沙捱了一次打,外公打完了薩沙,又說要打他,因為學東西學得太慢,然後外公就把他打暈了。幾天後,他醒了看機了伊凡坐在他的旁邊,他告訴阿列克塞那天他暈了過去,是他幫阿勒克賽擋了幾鞭子,於是他們成了好朋友。

伊凡愛偷東西,所以沒有人跟他玩。沒過幾天伊凡死了。因為雅科夫舅舅伊凡揹著又大又重的十字架去墓地,伊凡摔了一跤,十字架壓死了他。伊凡死了之後,舅媽也因為生孩子死了。接著,他又認識了兩個好朋友,一個叫“好事情”,一個叫“彼德大伯”。“好事情”不受歡迎,不過,阿列克賽很喜歡他,而彼德大伯卻惹人討厭。他們兩個的共同點是都不容易生氣。不久後,母親回來了,剛回來不久,她說她嫁人了,結果又跟他的老公去了另外一個地方。幾個月後,母親帶著他後爸爸回來了。母親要求阿勒克塞上學,他一到休息日就去撿破爛補貼家用。離開了學校後,他們變得很窮,連一口水都很難喝到,母親被渴死了。外公讓他去“人間”。

文中我喜歡阿列克塞,因為他本性善良,書中他非常堅強,就算沒有了父親的關愛,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童年》的讀後感5

寒假媽媽送給我幾本書,其中一本是世界文學經典《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我拿到書看到是世界文學經典,便津津有味的讀起來,可是第一遍看完我並沒有太深的感觸,媽媽建議我再讀幾遍,於是我又細細讀起來……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童年》主要講述的是阿廖沙三歲到十歲的童年生活。小說從他隨同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到外祖父叫他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地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最底層人民的艱難生活狀況。

阿廖沙外祖父家開了染坊,但隨著家業的衰落,他祖父變得吝嗇、貪婪,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還狠心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謝因為染壞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過去。他的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在這樣一個讓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到處瀰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裡,阿廖沙體會到當時人間的痛苦。

然而生活中總會有陽光的,他的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對誰都很忍讓,有著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還經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阿廖沙聽,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後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

給與他陽光的還有他的好朋友淳樸的小茨岡、正直的格里戈裡。他們都給阿廖沙溫暖和力量,使他在黑暗的環境中仍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讀了《童年》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我也學會了在困難和困境中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成為充滿愛心的人。

《童年》的讀後感6

童年是一條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善良的橋,童年是一個美麗的世界。童年是多麼美好,但是前蘇聯著名文學家高樂基的童年卻是非常的悲慘。

這本書主要講了阿遼沙·彼什科夫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在那裡,到處都是爭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時時刻刻地關注著他,阿遼沙十一歲那年,母親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產了,便走上社會獨自謀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三歲了,當年的高爾基走上了獨自謀生的道路,想想自己無論做什麼事,還要父母給我幫忙,就說一次做奧數題吧,讀了一篇後,覺得這道題很難,根本不經過自己動腦子試一試,就要爸爸來教我,其實這道題很簡單,還沒等爸爸來教我,我已經做出來了。記得還有那次夏令營吧,在綠色學校裡,老師要求我們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說說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先要擦肥皂,然後這邊搓搓,那邊搓搓,衣服還是不成樣子,髒的地方還是髒,所以爸爸批評我依賴性太重,缺乏獨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

在這本書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懷寬闊,如同意盞明燈,照亮了阿遼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阿廖沙的愛,給予了阿遼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阿遼沙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界裡誰都能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那還會出現爭吵,打架之類的事件,又讓我想到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將心比心》,如果我們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份寬容和理解。

讀了童年這本書以後,不金讓我珍惜這美好的童年,還讓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和做事!

《童年》的讀後感7

高爾基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在俄國,乃至世界文壇,都有的極大的盛譽,《童年》也可以說成是他的代表作。

20天后,我終於讀完了這部偉大的作品,關掉網頁,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想起了許多許多。高爾基那悲慘、令人憐憫,令人感嘆,令人同情的童年故事,頓時把我吸引住了。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在這樣一個瀰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裡,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骯髒和醜惡,那幼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許多次沉重打擊而深深震動。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甚至可以說成算是阿廖沙的親人,保護和支援了阿廖沙…………展示了那些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汙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阿廖沙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苦難歷程。

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高爾基用真實優美的文筆描述了自已苦難而令人難以置信童年,我為自己而慶幸——我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不可能受到那種痛苦,自己沒有失去親人……我很幸福,甚至可以說我很幸運,被家長寵著。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

我的童年,同其他同齡人一樣幸福,雖然沒有父母的陪伴,但我的祖父祖母把我養育成人,我同樣感到了溫暖,同樣感到了幸福,同樣感到了同齡人所感受到的一切。

但是高爾基,他卻不同,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他必須要承受這我們這個年齡所不能承受了,但他還是想我們一樣成長,在那樣可怕的環境裡都可以出高爾基這種大師,我們這樣的環境還不出人才的話,那真是愧對於父母。

我想,高爾基要告訴我們的是:要執著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永遠以那種積極,勇於拼搏的態度對待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童年》的讀後感8

阿廖沙的童年是個悲劇:外祖父和舅舅的吝嗇、貪婪、殘忍、愚昧;親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鬥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裡,有一個聰明能幹、熱愛生活、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故事,也慢慢地教他做一個正直、堅強、勇敢、善良的人。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很多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

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自從我讀過《童年》之後,真後悔自己曾經的奢侈,我不應該再浪費,我應該學會珍惜。

就從現在做起,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要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向阿廖沙一樣,做一個正直、堅強、善良的人。

《童年》的讀後感9

我讀了《童年》這本書後,受益匪淺。

《童年》講述了五歲的阿廖沙因父親去世,跟隨外祖母、母親投靠外祖父。在那裡,阿廖沙嚐盡了人世間的辛酸;外祖父蠻橫、喜怒無常,經常打阿廖沙與其他孩子。兩個舅舅因為貪圖外祖父家產,常常打架,甚至謀害家庭成員;他們謀害阿廖沙的父親與“小茨岡”。但是儘管生活中有很多品德敗壞的人,但也有一些優秀的人在影響著阿廖沙,如與藹的外祖母、“好事情”、“小茨岡”等。阿廖沙就是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景象的狹小天地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既需要包容,也需要愛。小說中,阿廖沙的舅舅為了個人利益隨意傷害他人,給他人帶來痛苦,最終讓所有人都憎恨自己,不僅是家人不容納他們,這個社會也不容納他們。這是很不幸,也是很可悲的。作為人,與別人一起相處,如果只想著如何從別人身上得到利益,不想著別人的感受,這個世界將會淹沒在戰亂硝煙中。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關愛、理解,只有相互之間的仇恨,這個世界將會非常可怕。

前幾年的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為了得到豐富的石油,不擇手段,在伊拉克開展了一場毀滅性的戰爭。這使得伊拉克的人民痛苦不堪,婦女兒童遭到傷害,父親、丈夫、兒子為了保護人民而犧牲,原本美麗的伊拉克也變得“傷痕累累”。不僅是伊拉克的人民遭殃,就連美國、英國自己也深受其害;許多士兵在戰場上犧牲,孩子失去父親,母親失去兒子,妻子失去丈夫。這是多麼可怕的災難啊!

但是如果我們放下利益,放下武器,放下自私,用愛去維護我們的世界,那麼不僅是一個社會會受益,整個世界都會受益。到處都會充滿歡笑,鮮花會到處開放,人們都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只要有愛,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也能想兄弟姐妹一樣生活。

讓我們放下私心,用愛來經營這個世界吧!

《童年》的讀後感10

“童年是指幼年和少年之間的時間段,沒有確切的定義,時間在上國小的前兩年和上國小的時間段。所指一般被人們認為人生中最快樂的時期,無憂無慮,在文學作品中常有著快樂的寓意。”

童年和快樂似乎已經被人們劃上了等號,原先我也和平常人一樣,快樂的童年,幸福的童年,美好的童年······可是高爾基的童年卻不然如此,那是個悲慘的童年。

《童年》是高爾基寫的三部自傳中的一部。高爾基三歲時,父親病故,而自己的母親就帶他回了孃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貪婪而又專橫的小業主,殘酷剝削僱工等,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的發財夢,從此破產以至於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我們的不開心和這個童年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他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他們豐衣足食,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美好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在這本書中,善良慈祥的外祖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她胸懷寬闊,她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阿遼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阿遼沙的愛,給予了阿遼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阿遼沙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這種人關心著我們,或許是我們的存在感太強了,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似乎忽視了他們的存在。

我們是否應該學會珍惜,珍惜這美好的時光,雖然已經不再是童年的時光;學會在意,在意身邊愛我們的人,讓我們有存在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