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西遊記有感作文集錦6篇

才智咖 人氣:2.08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西遊記有感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讀西遊記有感作文集錦6篇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1

眾所周知,《西遊記》乃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可想而知,它的文學價值是非常高的,作為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文學精華不瞭解一點那怎麼行。為此,我特地趁著暑假好好去領會一下。

當我將那本厚厚的“經典”的最後一頁合上後,腦袋裡還真是有很多感觸哩!就比如說是孫悟空,他是全書中最光輝的形象了,文章較開頭的"大鬧天宮"一章,或許有人會認為他無事生非,愛挑釁“權威”,甚至妄想做“玉帝”,但我卻認為這突出了他的熱愛自由,勇於反抗以及這個時代所提倡的“有能者當居之”,不過如果真讓孫悟空當玉帝,恐怕連天都會被捅出個窟窿來。至於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他他已不再是一個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個頭戴緊箍,身穿虎皮裙,專為人間解除魔難的英雄.在重重困難之前頑強不屈,隨機應機,西天途中更是盡心盡力保護唐僧,他的見惡必除,除惡必盡的精神就彷彿是在為那個時代帶去了一位“神”。不過孫悟空的缺點也不少呢!就是有時太鹵莽了,像“三打白骨精”,雖說他的火眼金睛是把那妖怪看出了,不過他太急性子,二話不說先給“人”來一棍,又碰上唐僧這麼個“慈悲為懷”的聖僧,其結果便是唐僧的“解僱書”——“你走吧!”

再來講講“小唐”(唐僧),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讚歎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的精神。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不過有時他也有點“腐朽古板”,人妖不分,還多次冤枉孫悟空,以至於到最後還得讓豬八戒去花果山請大師兄。我對他的這種行為實在沒什麼好印象,但念在他不辭萬里赴西天取經,自然也是功過相抵了。

提起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好聽的詞彙聯絡在一起。的確,豬八戒也幹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但在為師父西去取經的曲折道路上,雖然沒有孫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功。他雖然有著許多的缺點,但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醜陋和厭惡。相反地,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後,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沙僧是唐僧取經途中的一個忠誠衛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儘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鬥中衝鋒陷陣,英勇無比。

總之,這些人物都為此書增色不少!雖然作者想表達的“內涵”我無法透析,但也從這本書中得到了不少樂趣。一句話:不愧是名著啊!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2

今天,我看完了兒童版的《西遊記》,這本書是明代吳承恩寫的。《西遊記》被稱為“四大古典”之一,其它三部名著是《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

《西遊記》中主要人物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孫悟空是石猴變成了猴子,當上了齊天大聖和美猴王。豬八戒以前是天蓬元帥,沙僧以前是捲簾大將,白龍馬以前是龍王三太子,唐僧以前是金蟬子轉世。他們一起去西天取經。

我最喜歡孫悟空,因為孫悟空是一個勇敢機智、嫉惡如仇、為民除害的.大英雄。我們應該向孫悟空學習,勤學苦練,練好真本領,遇到困難多想辦法,勇往直前,追求美好的理想。唐僧雖然像個“窩囊廢”,經常受到大家的嘲笑,但他對佛有堅定的信念,面對各種誘惑,從不放棄取經的志向,所以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豬八戒是書中最好玩的人物,他憨厚純樸,雖然與妖魔鬥爭有時畏縮不前,但從不屈服投降。他也有明顯的缺點,好吃嘴饞、自私偷懶、撥弄是非、弄巧成拙等。

我想,只要我們現在努力學習,將來一定會成為國家的棟樑。讓我們向齊天大聖孫悟空學習吧!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3

今天我終於把簡裝本的《西遊記》讀完了,我們大家都知道《西遊記》的故事,它講的是:在唐朝的時候,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歷經千辛萬苦去西天取經歸回的故事。

爸爸是讓我帶著問題去讀的這本書,爸爸的第一個問題是:讓我去了解唐僧師徒四人都有什麼特點?我通過認真的閱讀,對師徒四人的認識是這樣的:唐僧心地善良,為了取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但是他說起話來嘮嘮叨叨,有時候還好壞不分;孫悟空本領高強,活潑可愛,但是他做事有時很衝動;豬八戒是天生的樂天派,善於討人喜歡,但是他遇到困難就退縮,還喜歡背後說人壞話;沙僧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任勞任怨,但是有時很呆板。其實想一下,現實生活中人也這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

爸爸的第二個問題是:他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取經歸來?我認為原因有四:第一,他們都有一顆要去取真經的心。第二,他們一路上各盡所能,取長補短。第三,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最後一條是他們遇到困難時不退縮。

我想這和我們班的情況多像呀!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當我們做為一個大集體去參加比賽時,我們全班同學也會團結一致,每人都發揮自己的長處,互幫互助,我們最終也會取得好成績。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4

今年的假期,我第四遍閱讀了《西遊記》。這一次閱讀比上一次閱讀有多了些感悟。

孫悟空慢慢地成了我最敬佩、最崇拜的人之一。孫悟空具有嫉惡如仇、懲惡揚善的精神。他降妖除魔,並不僅僅因為妖精要吃唐僧肉,阻礙了取經的程序。他對人間百姓也是倍加的愛護。他上天入地,三借芭蕉扇,撲滅了火焰山的千年神火其目的就是要讓當地的百姓能夠播種收割。雖然他降妖伏魔是為取經道路掃除障礙,但為民除害的意圖也表現得很突出。他只要見到妖精就把妖精斬了。豬八戒說她:“聽見拿妖怪,就是他外公也不這般親熱。”

孫悟空具有堅忍不拔,頑強樂觀的精神。面對取經路上的重重困難,孫悟空的表現不同與唐僧和豬八戒,唐僧在危急的情況下,不是嚇得渾身發軟,就是愁得兩淚交流,甚至坐不穩馬鞍,翻身跌下馬來,顯得懦弱和無能;豬八戒動不動就“散夥”“分行李”對事業缺乏信心和恆心。

孫悟空卻截然不同,為了消滅白骨精,雖然吃盡了“緊箍咒”的苦頭,但仍堅持把它打死;在小雷音寺被妖精罩在鈸中,幾乎悶死,可他既沒有喪氣也沒有動搖,而是尋找妖精的來歷,改變鬥爭的方法,設法討救兵,克敵制勝。困難面前嚇不倒他,失敗也不能使他氣餒,他總是鬥志昂揚、意氣風發地進行斬妖除魔的鬥爭。有了孫悟空,取經路上充滿了笑聲,取經勝利自然就有了保證。

孫悟空還具有機智多變、善於思考的品質。他有一雙善辯妖怪的火眼金睛,無論妖精怎麼偽裝,他都能一眼看穿。

雖然孫悟空是一個虛構的人物,書中的內容也都是虛幻的不存在的,但我還是相信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嫉惡如仇、機智多變、敢於同惡勢力作鬥爭的孫悟空。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5

每一次只要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是覺得他是四大名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本書。十三歲了再讀起它來總覺得雖然很有趣,但是很不爽。

這是一部幾乎每一個人都愛讀的中國名著,每個人都能在閱讀它時會有不同的感覺和啟發,有人喜歡它搞笑的豬八戒;有人喜歡斬妖除魔的孫悟空;有人喜歡默默無聞的唐僧。但是在我的眼裡看來,他那搞笑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那就是——自由。在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挫折後,每一個人都非常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石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稱霸。可以說已經達到不受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完全的自由是就對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一種約束。儘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

如今,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甚至是一文不值的所束縛東西,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滅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 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

我讀後這本書後,覺得自由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金錢所買不到的。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6

《西遊記》是一部老少皆宜的書。

故事主要講了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時,一路共遇九九八十一難,他們堅強的面對困難,勇敢戰勝困難的事情。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借芭蕉扇”,師徒四人在取經時,路過火焰山,火焰山熊熊大火,烈焰沖天,連天空都被燒成了紅顏色,他們根本無法通過這去往西天取經的唯一的路。這時候,機智的孫悟空想起了鐵扇公主,她的寶貝扇子可以撲滅這火焰山的熊熊大火。經過幾次的鬥智鬥勇,他們終於借到了芭蕉扇,撲滅了火焰山的火。

讀完後,我想到了學校,在學校裡,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有的像孫悟空,機制靈活;有的像唐僧,善解人意;有的像沙僧,誠懇老實。我們要學習好的,不要學習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