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後感範例

才智咖 人氣:4.78K

城南舊事是一部經典的作品,它描繪了一個簡單單純的世界,告訴了我們愛和純真的道理,下面是兩篇城南舊事讀後感範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例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例【1】

《城南舊事》這本書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說,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它可能在座的老師看過《城南舊事》的影片,應該說看書和看電視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我想許多老師有這種經歷,看了書以後,再看電視,會覺得在影片中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正如著名作家秦文君女士所說:看電視不需要動腦思考,而看書則是有一個思維過程。通過前段時間對《城南舊事》的閱讀,我瞭解到此書描寫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裡,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八十年代還被搬上銀幕,還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它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

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從臺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衚衕裡。京華古都的殘陽駝鈴,鬧市僻巷……這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痾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為何人世這般悽苦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

50多年過去,如今遠離北京的遊子,對這一切依然情意繾綣。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記憶裡,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動著我。

讀《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為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例【2】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到了一本好書,使我感慨萬千,讀過後蕩氣迴腸。這本書的名字就是——城南舊事。

這本書主要講了作者兒時在故鄉北京經歷過的記憶猶新的事情。

文章裡字字句句透著京味,讓人在覺得有趣的同時又充滿新奇;在文章的最後,又用了那麼一個感嘆式的結尾,讓人在回味中又略帶憂傷,在憂傷中又為主人公的成長而感到興奮與激動,在品味之餘,又多了一點恍惚。一本書讀下來,既讓人在跌宕的情節中為主人公捏了一把汗,又讓人覺得心中五味陳雜。真像是一位廚師,讓人枯燥的文字中感到文字的佳餚也是那麼的可口。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領悟到了一些道理。

成長的價值不是在於結果如何,而是在於過程是否有意義。如果成長的過程是殘缺的,無意義的,那麼,即使結果再完美,再稱心如意,成長也是一個無意義浪費時光的舉措而已。沒有意義,沒有感慨,沒有收穫,沒有坎坷,這樣的成長不叫成長,而是單純的消磨時光,浪費時光。不配叫做成長。

反之,如果過程是有意義的,即使結果並不那麼稱心如意,這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一個成長的收穫,一次成長的蛻變,一次成長的磨練。

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我感到受益匪淺。我既明白了成長價值的所在,又欣賞到了一篇好文章,又使我長大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