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

才智咖 人氣:1.5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1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書裡寫的是主人公海倫·凱勒在失去聽力和視力後如何走出黑暗與孤寂,憑著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的故事。

書中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只擁有過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當我看到當一場惡夢般的高燒把她的視力和聽力給剝奪時,我不禁為她感到深深的悲傷。我真怕她從此永遠不能從沒有了聽力和視力的驚恐和悲涼中走出來。可當我看到她能根據自己的思考來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時,我又對她的未來充滿了希望。當看到她在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說話,並且考上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學校—哈佛大學,完成了學業時,我又不禁為她感到了自豪和驕傲。

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海倫·凱勒面對如此巨大的困難時,也能毫不退縮。想想自己比起海倫·凱勒來說真是太幸運了。我有著健全的身體、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可是我還不知道要珍惜,遇上一些小小的困難就要退縮。

我們要以海倫·凱勒為榜樣,努力學習,遇到困難決不退縮。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2

海倫·凱勒,一個還很模糊的名字帶給我無限好奇,好奇心為我翻開了她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或許大家都知道海倫·凱勒的事,還有關於她的許多東西。只因為她震撼世界。一個幽閉在黑暗。無聲世界裡的人,她卻微笑地給人類帶去無限光明和希望。一個度過生命88個春秋,卻熬過87年無光無聲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卻用不屈不饒的精神完成偉大的學業——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女子學院。現在,越發覺得自己是那麼的無知!

我喜歡海倫的自傳,她的筆調是那麼的迷人,雖並不華麗,但清新的氣味讓我覺得就像是在大自然裡似的,至今,我終於領會到,什麼叫“讀一本好書,就是在於一顆偉大的思想交流。”在讀她心嗎?每一處,我都能體會到那動人的靈魂在訴說那麼多往事。看了,便不肯放手。也許,是觸到了這動人的筆調,我喜歡用交流的方式,來記錄我所想寫的事物。我想謝謝她。

人類精神的美一旦被認識,我們就永遠不會忘記。在她的生活和生活樂趣中,凱勒小姐給那些沒有那麼多困難需要克服的人們上了永遠不能遺忘的一課。可海倫背後那個一直默默的幫助凱倫的恩師——安妮·沙利文小姐讓我們明白成功的奧祕。我們在成長,生活的空虛裡如果注入這樣的精神,世界上還有困難麼?

光陰似箭,年華似水,走過人生88個春秋的海倫與世長辭。她走過的信心、希望、黑暗、寂靜都是奇蹟。讓我們穿過悠長的時光小徑,回眸這顆純潔的靈魂,我們的心靈之光將有次被點燃。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3

生命是脆弱的,但生命也是頑強的,有時生命總會給你無數無數的驚喜,以至於你認為擁有奇蹟。

我讀多很多文章,但給我感觸最深得要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這個彷彿從出生就註定被上帝遺忘的小可憐,她無法用眼睛去感受最真實的美,甚至無法用人的第二雙眼睛——耳朵去傾聽這個世界的聲音。但,最驚人的是,她就是憑著自己的觸覺,學會了說話,實現了生命的奇蹟!

成為一個作家已經很難了,然而海倫凱勒,這個看不見聽不見的女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自己。她所付出的努力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有時候我甚至懷疑海倫凱勒這個人是否真的存在,又或者她並不是真的看不見聽不見,這本書也只是憑想象寫出來的東西?但,一切都擺在眼前,海倫凱勒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做到的東西,她吃了別人無法接受的苦。

比起海倫凱勒,我突然覺得世上的事情彷彿並不能與海倫凱勒所面對的困難相比,她能做到,我們有著如此好的條件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堅持下去也許的確不能代表著成功,但是我敢肯定如果不堅持就一定是失敗。如果海倫凱勒不努力,那麼她一輩子也就只是一個殘疾人,但是她努力了,她讓世上人對她感到敬佩,她讓所有人都對她刮目相看。

努力吧,只有努力才會有所收穫。努力了,便會像海倫凱勒那樣,出現生命的奇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4

世上的人有的是眼睛看不見,被人成為瞎;有的是嘴說不了話。被人成為啞;有的是耳朵聽不見,被人成為聾。海倫。凱勒就是這樣一位又聾又啞又瞎的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海倫。凱勒的真實故事。海倫.凱勒剛生出來時,並不是又聾又啞又瞎的新生兒。她可以說話;可以看見世界的美麗的東西;可以聽見從世界傳來的美妙的聲音。可是出生幾個月後,海倫。凱勒突然發燒,而且越燒越厲害,醫生都說沒救了。可是幾天後,海倫。凱勒的發燒不治而愈。但是海倫。凱勒的視力卻慢慢下降,直到一天,海倫。凱勒發現自己看不見任何東西時,傷心壞了。海倫七歲時,爸爸媽媽給她找了一位老師——安妮。莎莉文老師。海倫的心情有了新的依靠。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海倫學會了各種各樣的事情,也學會了克服挫折。最終,海倫成為非常偉大的人物在任何時候都要尊重自己和生命,如果沒有生命,會有你自己嗎?會有你的將來嗎?我們不保護生命,在哪一天,生命被破壞,那會怎麼辦?生命是來讓人們破壞的嗎?

我們要保護生命,珍惜生命,才能有我們的將來。你不保護好生命,哪一天,你醒來發現自己說不了話或聽不見大自然傳來的美妙的聲音或看不到大自然獻上的美麗景色,你會痛哭不已。因為大自然的美好,你卻聽不到或看不到,心裡難道不悲嗎?因此,我問要保護好生命,保護好我們自己,不浪費任何一點點生命。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5

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呢?翻開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你的靈魂會得到一次洗禮。這是一本巔峰之作,它記錄了海倫凱勒這個身殘志堅的聾啞人。憑藉自己驚人的努力去綻放生命之花。

這本書的開頭就對作者自己的命運感到不幸,有筆鋒一轉,回想曾經的光明和聲音。這是一個多麼堅強的人呀!她雖然是幾乎生不如死,可是她還是回憶曾經的美好,沒有一絲的膽怯,勇於挑戰生命的極限。

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她是一位十分堅強的老師,能夠教一個又聾又啞的學生,該是何等的不容易呀!

海倫是一個堅忍不拔的人,只能用雙手去感知這個這個充滿幻想的世界,手就是她唯一的通往這個世界的小洞,而海倫卻從這個黑暗的小洞走向世界、走向光明,向世人宣誓:聾啞人不是廢人!

她的世界只能通過觸控來感知,可是她還是頑強的相信上帝一定會給她三天光明,而且,她樂觀的想好了三天她要幹些什麼:第一天,要去看所有幫助過她的人的面孔,讓他們的形象永遠的留在她的記憶裡;第二天,在黎明起身,去觀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第三天,再一次迎接黎明,去觀看全世界的美景,讓它們成為自己永恆的記憶。

讀了她的故事,我深刻的感受到,我們真是太幸運了,擁有一切美好———健全的身體,美好的世界,讓我們好好珍惜這美好的世界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6

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後,我的心如同波濤洶湧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

這本書內容是這樣的:講了一個小女孩她從小患有高度殘疾,他的一生只有十九個月的光明與聲音,在莎莉文老師和其他老師的'幫助下,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考上了哈佛大學,獲得了學士學位。

說了半天,你一定會問:“這是誰啊?”讓我來告訴你,這就是海倫凱勒。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這讓我想起馬克吐溫說過的一句話:“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的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

雖然,海倫凱勒是個盲聾啞人,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她認為,這是一個考驗,是上天給她的一個考驗。“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第三天,我要在現實世界裡,在從事日常生活的人們中間度過平凡一天。”這就是作者——海倫凱勒三天來最想做的事情。對我們來說,我們是一個健全的人,我們應該海倫凱勒頑強,不向命運投降,自強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有一顆積極、樂觀、敢於創造奇蹟的心!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不經歷挫折,就不會成功。面對困難。只要戰勝它的信念,就能成為強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7

海倫凱勒出生19個月後,因為生病,失去了寶貴的視力和聽力。她的發生器官雖然沒有受損,卻因為無法接受到學習與模仿的刺激,所以不會說話,變成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重度殘疾兒。幸好她的父母沒有放棄她,他們為她找到了一位優秀的老師———安妮·沙利文小姐。沙利文老師不僅打開了海倫凱勒的心靈之窗,而且改變了她的一生,從而成為出色的教育家,作家,和演說家,而且出版了許多著作。

三天,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短得不能再短的時間。可對於海倫凱勒而言,三天時間顯得那麼奢侈,那麼遙不可及。海倫凱勒的人生是那麼豐富多彩,而我們的人生卻平平庸庸,碌碌無為。如果我們失去聽力和視力,生命會變得很不方便,妨礙了學習。這樣的生活是多麼黑暗與寂寞啊!我和海倫凱勒相比,顯得那麼渺小,無數個三天在我們身邊溜過。其實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條件的好壞,而在有沒有奮鬥的精神。一個人只要有遠大的理想,就能主宰自己的命運。海倫凱勒出生19個月後,因為生病,失去了寶貴的視力和聽力。她的發生器官雖然沒有受損,卻因為無法接受到學習與模仿的刺激,所以不會說話,變成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重度殘疾兒。幸好她的父母沒有放棄她,他們為她找到了一位優秀的老師———安妮·沙利文小姐。沙利文老師不僅打開了海倫凱勒的心靈之窗,而且改變了她的一生,從而成為出色的教育家,作家

讓我們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勇敢奮鬥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一本佳作,它記錄了海倫·凱勒的一生許許多多感人的事情,她的一生是多麼的令人感動。她堅持向上的精神使我震驚,使我懂得了只要努力向前。

這個可憐的小姑娘出身時是一個非常聰明女孩,可在十九個月大的時侯得了一場重感冒,失去了聽覺,視覺和語言能力,成了殘疾人。她的性格從一個可愛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凶猛的小野獸”,大家都讓著她,海倫不會了笑,失去了快樂。可為什麼馬克·吐溫說:“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呢?自從她的家庭教師——沙利文小姐的來到。她的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幫助下學會了認字、寫字、甚至說話,她還到處演講來維持生計,她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哈佛大學,寫了許多的稿子。她用自己心去感受這美麗的世界,她感覺到了那種無私的愛,她用自己的努力和不斷會思考的大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奇蹟。創造這一個個的奇蹟全靠一顆不屈不饒的心。海倫·凱勒接受了生命的挑戰,張開心中的眼睛,用愛心擁抱了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在黑暗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光明。

她的一生看起來很平淡,但是她給我們的啟迪是無窮的。海倫·凱勒用雙手創造了自己的繽紛世界,我們要學習她那勇敢、永不放棄、身殘志堅的精神,碰到搓折不退縮,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實、更有色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9

在最近的寒假裡,我閱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另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又聾又啞的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她一生只有十九個月的光明和聲音,卻在黑暗中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用愛心擁抱世界找到光明。她在安妮莎莉文以及其他老師同學的幫助下,完成了哈佛大學的學業。最終成為了一名傑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她的世界中只有無光、無語的孤獨歲月。但她卻頑強地認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

第二天,我要看黎明的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

第三天,我要在現實世界裡,在從事的每一天的事中去度過平凡的一天。

海倫的三天每天都過得充實有趣,可我們的時間和機遇還有很多,可以創造美好的生活。光明對我們來說不是奢望,聲音也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對我們來說要擁有一顆積極、樂觀、敢於創造奇蹟的心。

我讀完這本書,我想說的是:“我們太幸運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我們從今天起,一定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不要讓光陰虛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想海倫那樣,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奮發學習,以微笑面對厄運,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以傑出的成就顯示生命的價值。"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10

一朵小花,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也許並沒有什麼稀奇的,因為我們每天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看見它。可是,對於海倫·凱勒來說,她是多麼希望能看見那朵小花……

海倫·凱勒是本書主人公,她在19個月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奪去了她的視覺與聽覺。後來就,她憑著一顆不屈不撓的心和頑強不屈的堅毅品質,在家庭教師沙莉文小姐的幫助下,創造了一個個偉大的奇蹟!

世界沒有不公平,每個人都是相等的,只是要看我們選擇堅持還是放棄。在挫折來臨時,我們沮喪,整天沉浸在痛苦之中,倒不如去尋找光明的道路,奇蹟總會發生!

我們該學會珍惜,你可要知道,我們擁有的東西將會失去,而失去的東西卻不會再擁有!海倫·凱勒失去了光明,她是多麼渴望光明,就如同鳥兒渴望藍天一樣。

如果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將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後,太陽再也不會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再也不能看見大自然,你又將如何度過那寶貴的三日?

也許我們總是要等到失去後才知道珍惜,那時已經晚了。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你的健康,你的親朋,你的知識……

渴望光明的海倫·凱勒,在事實中她沒有獲得光明,可是在她的精神世界中,一定是一片光明!她可以憑著自己的堅持創造奇蹟,為什麼我們就不可以呢?

不要被挫折擊倒!困難之中總是要堅持一下,等待你的就是光明!擁有光明,一定要學會珍惜,不要白白浪費。你所擁有的一切都將可能會失去,當擁有時,請珍惜!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11

在上學期的緊張繁忙中,我抽出空來向學校的圖書館借了一本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似波濤洶湧的浪濤,平靜不下來。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盲聾啞人海倫·凱勒的一生,她的一生當中只有十九個月的聲音和光明,在老師的幫助與關愛下,海倫·凱勒自己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哈佛學業,獲得了學士學位,最後成為了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

海倫·凱勒雖然只是一個聾啞人,但是她卻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反而更加地努力,去面對黑暗的世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第三天,我要在現實世界裡,在從事日常生活的人們中間度過平凡的一天。”這是海倫·凱勒在光明的世界三天所想做的事。我們擁有的比海倫·凱勒多得多,但是我們要向海倫·凱勒學習,學習她的頑強,遇到挫折,不要害怕,要勇於面對。

但是我呢,我卻和海倫·凱勒不同,我在生活中也遇到過許多挫折,但我卻沒有像海倫·凱勒那樣,比如:有一次,我在做作業的時候,遇到一道難題不會做,就空過去,媽媽看見了,生氣地說:一點難題就不去思考,哪能就這樣空過去,不做呢?”是啊,怎麼就這樣空過去呢,我回頭冥思苦想,一會兒,就想到了。

人生難免會遇到挫折,我們要想辦法解決,就可以成功,就像海倫·凱勒那樣。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中讀後感12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寫的。這本書給了我莫大的啟示和不一樣的精神。

海倫·凱勒是美國盲聾女作家兼演講者,還是美國《時代週刊》的是大英雄偶像之一。出生於美國亞拉巴烏洲北部的土斯坎比亞小城,在19個月時由於急性腦充血而喪失了視力和聽力,而變成啞巴。1900年秋,她順利進入美國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女子學院。1904年以優異成績榮譽畢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高等教育的盲聾人。她一生著作共計14部其中《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她的自傳也是最著名的傑作。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完整地介紹了海倫·凱勒豐富而偉大的一生,充滿愛與勇氣的一生。在書中她對大自然的描寫,使人不敢相信這出自一個盲聾人的筆下。她去騎馬,划船,游泳,滑雪,甚至在月夜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的荷塘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她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更加幸福,活得更加充實,活得更加有意義。所有這一切都是知識所帶給她的,只是給了她生活的勇氣,知識給了她接受挑戰的勇氣,使她能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之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這本書使我懂得了:我們在厄運敲門的時候一定要挺住,一定要不屈不撓。還有光明是上天給我們的特權,我們不能無限地使用光明,我們要用光明做更加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