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集錦10篇)

才智咖 人氣:2.12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演義》讀後感(集錦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我最喜歡的小說就是《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書中不但講述了桃園結義,煮酒論英雄,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借東風,長板橋,大意失荊州等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故事,也塑造了曹操、郭嘉、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孫權、周瑜等鮮明的歷史人物,其中有的足智多謀,有的狡猾奸詐,有的疑神疑鬼,有的人物忠義勇敢。為了追尋歷史的真相,我甚至還買了本白話《三國志》作為印證,以便探尋更多的真相。

三國時代,戰火紛飛,英雄輩出,有許多各具特點的人物,但我最佩服卻在小說中被稱為奸雄的“白臉”曹操,也許是作者羅貫中的“尊劉”的傳統思想,他寧可歌頌漢室外系子孫-劉備,而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也是三國(魏、蜀、吳)中魏國的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曹操說成反面角色。但我覺得曹操的經歷是最豐富的,關於他的的典故也很多,如望梅止渴,割須棄袍,說曹操,曹操到,火燒連環船,割發代首,挾天子以令諸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還有他促成的典故也不少,如溫酒斬華雄,周瑜打黃蓋,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等。

在東漢末年,如果何進、袁紹聽從曹操的勸說,也不會有什麼後面的董卓之亂、三國鼎立,恐怕也不會有那麼多波瀾壯闊、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了。在各方諸侯都害怕迎接漢帝,擔心自己權利受限,不能獨霸一方時,果斷接收漢獻帝,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力局面,說明曹操有明銳的政治嗅覺。在劉備還未獨霸一方之時,就慧眼識英雄,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收留關羽,義放關羽,給自己赤壁之敗後留有生路,真是看人達到入木三分的地步。在與袁紹的官渡之爭中,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軍事才能盡顯出來。同時他的詩也是大氣磅礴,是個文武全才的人物。也許曹操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英雄,但過人的膽識、做事的氣概,卻叫我很是佩服。真如易中天所總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一想到《三國演義》,耳邊就能響起古典劇《三國演義》中楊洪基那深沉而雄渾的音調“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真是令人神往,令人神思,恨不得人和思想一起插上翅膀穿越千年時光,去追溯令人嚮往的歷史。而這一切都緣自《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

我喜歡《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2

自從讀上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三國英雄也明白了很能多故事,如劉備、關羽、張飛、袁紹、曹操《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關羽溫酒斬華雄》可是令我受益良多的,是《關羽溫酒斬華雄》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說了,董卓在漢山橫行霸道,有一次令華雄到袁紹寨前挑戰,袁紹派名將俞涉、潘鳳出擊,誰知都被斬了。關羽請戰,卻因關羽只是馬弓手被袁紹大罵。曹操卻釃上溫酒讓關羽壯膽,關羽要求先戰後喝。關羽果然斬了華雄,並且回到寨時酒還尚溫,曹操大喜。

關羽溫酒斬華雄這一段寫的栩栩如生,僅用幾個詞就寫出了當時的激烈場面,鼓聲大震,喊聲大舉天摧地塌,嶽撼山崩,是這段的點眼之筆。釃提擲更寫出了關雲長的英勇、大膽。這也正是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可見關羽比那些認為厲害的人要強好多。

《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只看表面和他的職位定一個人的才能,並且不能只欣賞地位很高的人,因為他們不必須是最棒的,或者真正的人才。天才在一些不起眼的人群當中,可能他的才能比地位很高的人強記多了,卻只是還沒被人發掘出來。這個故事還告訴了我:做人就必須做像關羽一個勇敢、有膽識、有自信、雄心壯志,不能貪生怕死、胸無大志。讓我們也來當上個小英雄!

曹操招兵買馬,會合袁紹、公孫瓚、孫堅等十七路兵馬,攻打董卓。劉備、關羽和張飛追隨公孫瓚一同前往。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十分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束手無策,袁紹說:可惜我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華雄了。話音剛落,關羽高聲叫道:小將願意去砍下華雄的腦袋!袁紹認為關羽可是是個馬弓手,就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豈不讓華雄笑話。關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就請砍下我的腦袋。曹操聽了,十分欣賞。於是,就倒了一杯熱酒,遞給關羽說:將軍喝了這杯酒,再前去殺敵。關羽接過酒杯,又放在桌上說:等我殺了華雄再回來喝吧!說完,提著大刀上馬去了。

關羽武藝高強,沒一會兒,就砍下了華雄的腦袋。他回到軍營,曹操連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遞給他,此時,杯中的酒還是熱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3

我雖然是個女孩子,但有幾分男孩氣,喜歡穿休閒牛仔裝,喜歡看關於打仗的書,喜歡和男孩兒打打鬧鬧。我喜歡讀《孫子兵法》、《三國演義》等男子氣的書。要說我最喜歡什麼書?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講古代發生在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戰爭故事,裡面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面慈心軟的劉玄德、重情重義的關雲長、英勇無敵的趙子龍、大吼一聲就能嚇退曹兵的張翼德、小雞肚腸的周公瑾……

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不止是因為被它精彩的故事所吸引,還有它時時告訴我的一個個道理。

有一次,我考了90分就得意起來,寫作業時也心不在焉,突然我想起了關羽,他不就是因為驕傲而敗走麥城嗎?我可不能犯他同樣的錯誤,被勝利衝昏了頭、被驕傲拌住了腳。想到這兒,我急忙把試卷中的錯題改正過來,並認認真真地完成了當天的作業。

還有一次,我去爬山,爬到半山腰,感覺太累了,一點也不想爬了。我就坐下來休息,正準備起身下山時,突然又想起了趙子龍,大戰長阪坡時,那麼多人,他不是都從萬軍叢中殺出一條血路衝了出去嗎。我們面對這麼一點困難,難道就選擇放棄了嗎?不行!我想到這裡,又向上奮勇攀登,終於爬上了山頂。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時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既崇拜那些頂天立地的大將軍,又羨慕那些運籌帷幄的智軍師,當然更欽佩文學家的文采飛揚。這裡面的一個個小故事教會了我生活中點點滴滴做人的道理,我喜歡細細地品味、慢慢地欣賞,於是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令我深感遺憾的是,雖然諸葛亮智勇雙全,比如諸葛亮彈琴退仲達,憑一首古箏曲就嚇退了司馬懿幾十萬大軍,他讓蜀國蒸蒸日上,但蜀國的成就最終還是毀在了軟弱、貪玩的劉阿斗手上。劉備如果在天有靈的話,一定會被他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氣得活來又死去的。這樣的教訓多麼深刻啊!

《三國演義》真的是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我希望小朋友們都來看看,從中汲取知識和智慧、勇氣和精神。我相信它會成為大家心目中最好最受歡迎的一本書,帶給大家知識和道理最多的一本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4

《三國演義》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歷史小說,以高度的歷史真實感和完美的歷史形式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讀完這本書,不僅讓我感受到了羅貫中深邃的思想內涵,還讓我感受到了三國時期戰爭的錯綜複雜,氣勢恢巨集。

漢朝末年,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但是沒多久,這場起義就被統治階級鎮壓了。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 ,各地有出現了各種勢力爭權奪利的鬥爭,所以社會上又出現了新的混戰局面。在這混戰局面中,首先以外戚專權、宦官弄權為開端,然後就是各軍閥豪強之間的爭戰。其中曹操、劉備、劉堅之間的鬥爭最為激烈。首先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經過長期爭戰,佔據了中原地帶。然後孫堅趁討伐董卓之時,攻取了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的地盤。孫堅死後,其弟孫權接管一切,實力日益增強。劉備則在諸葛亮的輔佐下佔據蜀州。不久,曹操挾戰勝袁紹的餘威,親率大軍南下,想要一舉消滅劉表、劉備、孫權等人,進而一統天下,但是孫權、劉備聯合發動的赤壁之戰,卻讓曹軍幾乎全軍覆沒。大戰過後,形成了曹、劉、孫三足鼎力的局面。

《三國演義》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曹操的詭計多端,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劉備的弘毅寬厚,關羽的忠肝義膽,周瑜的小肚雞腸,等等。在所有人物中,其中我最欣賞的是關羽。

在作品中,關羽是“義”的化身,他為救劉備的兩位夫人千里走單騎,為救小主隻身潛入敵營,劉備徐州戰敗以後,關羽被困,曹操欣賞關羽的為人和武藝,派張遼前去說降,被關羽一口拒絕了,但後來為了保全劉備的兩位夫人,他不得已才投降了曹操,這種做法可以說也是為了“義”;雖然曹操送給他金錢、天天以酒宴款待,但是他卻不為所動,後來知道劉備在袁紹那裡,毅然放棄了曹操給她的優厚的待遇,過五關斬六將前去投奔劉備,他這種“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義氣令所有的人對他充滿了敬佩之情。

和重義氣的關羽相比,呂布可以算是小人了,他本來是丁原的義子,但是董卓一派人勸降,賜予他“赤兔馬”、金銀珠寶等物,他便動了心,殺死了自己的義父,將“義”字拋在腦後。

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多少人講究“義”,比如那些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賣朋友的人;比如那些被金錢衝昏頭腦的人,為了錢不惜出賣國家。他們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得到的只是虛榮心的滿足。

《三國演義》讀後感5

《三國演義》,相信大家對這本書並不陌生,它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羅貫中。整本書是根據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寫的,講述了魏、蜀、吳三個國家想要統一中國互相征戰的故事!

羅貫中把書中人物描寫的淋漓盡致,如劉備、曹操、孫權等眾多人物。其中我最喜歡的英雄人物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在書中敘述了關於他的很多故事,如草船借箭,智取華容道,巧布八陣圖等,通過這些故事的描寫,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才智,不愧為“智聖”的名號。其中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描寫的最精彩,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章節,下面就讓我給大家講一講吧!

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在赤壁共抗曹操軍隊,曹軍在長江北岸,孫劉聯軍駐紮南岸,以孫權軍隊為主。周瑜是孫權一方的領軍將領,諸葛亮是代表劉備一方的將領,通過接觸,周瑜對諸葛亮的才幹很是嫉妒,欲設計謀害他的性命。一天周瑜升帳和諸葛亮等將領討論與曹軍作戰事宜,周瑜說水上作戰,用箭最好,便讓諸葛亮造十萬只箭並在十天之內造完,而孔明說三天就可以了,討論過後,孔明向魯肅借20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幔子遮住,還要一千多個草把,紮成人形,排在船的兩側。第三天的四更,孔明邀請魯肅一起取箭,帶船向北岸駛去,到了曹營附近,這時大霧漫天,孔明讓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排開,然後讓軍士打鼓吶喊,驚動了曹軍,曹操看不清虛實,讓弓箭手射箭,不讓敵人靠近,於是船一側的草把上扎滿了箭,孔明又讓船隻更換方向,這樣另一側的草把也逐漸扎滿了箭,這時孔明讓士兵齊喊,謝謝曹丞相的箭,很是激怒了曹操,說完讓船趁霧駛回南岸。原來諸葛亮早就料到這件事,於是提前推測天氣,想好辦法。周瑜得知諸葛亮借箭經過,自嘆自己不如孔明,也沒有找到藉口殺了諸葛亮。草船借箭這件事,諸葛亮藉助天時地利,充分表現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一舉兩得:一是驚擾了曹軍,智取敵軍的物質資助己方;二是巧妙避開了自己的殺身之禍。

這本書我非常喜歡,作者把這些英雄人物描寫的能力突出,性格鮮明,故事生動,引人入勝。希望大家都能看看這本好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6

捧一本《三國演義》,呷一口康師傅冰紅茶,對上無比熱情的太陽公公,用比知了更亢奮的聲音宣佈——“我戀愛了!”——愛上趙子龍。——題記

三國時代是一個群雄割據、將士雲集的年代,而子龍更是從中湧現出來的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長板坡一役中,撤退的劉備軍遭曹操軍追擊,倉皇之下與劉備妻兒離散。忠肝義膽的子龍單槍匹馬衝入重圍,於曹軍十萬大軍中尋找劉備妻兒,並在懷抱阿斗的情況下殺出重圍,途中單挑曹軍五十多員大將,無一不勝。七次出入長板坡,他毫無懼色,如入無人之境。正如劉備所贊:“子龍一身是膽!”

愛上趙子龍,愛他的勇!

在漢中與曹軍對戰時,子龍親率一組人馬探測軍情。未料,在途中便碰上曹操大軍,戰鼓一聲,短兵相見。無奈曹軍人多勢眾,子龍只好率軍撤回蜀營。誰知曹軍窮追不捨,不多時便兵臨城下。子龍自知敵眾我寡,便心生一計:突然下令軍隊收起軍旗,停打戰鼓,又把軍營大門大開,命將士不得出面迎擊,一副靜候曹軍入內的模樣。此舉果真奏效,生性多疑的曹操誤以為蜀營中有埋伏,便下令撤軍。子龍看準時機,令旗一揮,頓時戰鼓大作,人聲鼎沸,士兵們用弓箭從後射曹軍。曹軍措手不及,一時間兵敗如山倒。這就是有名的“漢水空營退曹軍”。

愛上趙子龍,愛他的智!

當年劉備平定益州,許多人建議他論功行賞,將成都內的住宅和外圍的桑田賜給有功將士。獨有子龍反對併為百姓著想:“益州百姓飽受戰爭之疾苦,應把田宅歸還給他們,使他們安居樂業。”這種愛民如子的性格令他深受百姓的愛戴。

愛上趙子龍,愛他的仁!

子龍的豐功偉績正如此詩: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

漢永功勳在,當陽姓子彰。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清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他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考場如戰場,如有子龍的勇氣,區區試題又怎能難得倒我們?學習如用兵,如有子龍的才智,天文地理又怎能難得倒我們?21世紀也如三國,如有子龍的仁德,生活交際又怎能難得倒我們?

愛上趙子龍——無悔!

《三國演義》讀後感7

懷著激動的心緒,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出名著作《三國演義》。

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嚐,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部實質意義是以智和勇來順次展開的,不過我覺得智永恆是勝過勇的。譬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徒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承擔不了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合適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阿斗,整日飲酒取樂,不理朝政,甘心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終竟至演出了讓天僕人恥笑的事物,樂而忘返。誰會想到一個國度的統治者能做出這麼的時移俗易的事物來呢?

說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通宵、千里走單騎、過關斬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獲悉故主訊息兒,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覺得雖降了敵,但最終仍然歸來了,不惟仍算忠,並且還要算一種不容易得到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達關羽的辦法也極簡單:“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憚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度的統治需求藎臣,需求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然後已的藎臣,這就是諸葛亮。他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諸葛亮清楚知道天體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並且一輩子小心,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頭人退司徒懿,錦囊殺魏延,這些個是常人所沒有料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當容貌不尋常,可書中描畫的卻非常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他有獨有特別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竭盡忠誠於劉備,竭盡忠誠於簡稱蜀,最終中投身於一統的大業中。"受任於打了敗仗的軍隊之際,奉令於危難之間"隨著簡稱蜀的衰敗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

《三國演義》讀後感8

三國的群雄爭霸,是後人津津樂道的傳奇;孔明的「草船借箭」,是智慧與機智的象徵;劉備的「桃園結義」,是真情與義氣的流露,值得世人一再玩味。所謂:「讀『三國』領悟人生」,只要讀了三國,世間的紛紛擾擾都不足為奇;只要讀了三國,世間的紅塵俗事一眼就能道破。

遙遠而神祕的「三國」時代,戰爭不斷,爾虞我詐。經由作者生動的筆觸,我穿越時空,體驗劉備與孔明的「三顧茅廬」,明白一個人具備才能與品德的重要,知道上位者禮賢下士才是成功的關鍵。

如果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的賞識,牠會是千里馬嗎?「劉備」和「孔明」之間就有著這層微妙的關係。如果劉備沒有慧眼識英雄,沒有三顧茅廬鍥而不捨的精神,沒有在路上遇到水鏡先生的.機緣,也不會有現在的三國傳奇。就像我在低年級時,功課也算是名列前矛,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發揮的機會!到了中年級,換了一位新老師,發現了我的天份,讓我有表現的空間,造就了現在有信心的我。

「三國演義」是歷史故事中的經典,書裡的英雄豪傑全都是令人敬佩的物件。其中孔明在「空城計」中臨危不亂的表現,令人嘖嘖稱奇。在士兵、武器不足的情況下,想到如此一個妙計,抓準敵方奸詐狡猾的心態「引狼入室」,其實面對困境迎戰,化危機為轉機,才是最高明之對策。另外,我十分同情和孔明水火不容的周瑜,雖然他自大、高傲了些,但誰不希望自己永遠是第一呢?半路殺出一個機智的孔明和自己競爭,確實是很棘手,但我們永遠要學會抱持著開朗、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挑戰。換個方向、角度思考,其實多一個競爭對手,互相較量,提升自己的實力也是不錯的!反觀周瑜的做法真的是非常消沉,無法戰勝他人就置他人於死地,最後甚至因為如此,年紀輕輕就命喪黃泉,是何苦呢?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生路上,我們不可能永遠第一,學習接受失敗,再接再厲,何嘗不是另一種成功呢!就拿我來說好了,六上的時候我們班轉來了一個功課名列前矛的女孩,當然會對我造成不小的壓力,尤其是一旁的同學還會故意搧風點火的挑起戰爭。但是最後,我和這名同學成了好朋友,我們互相學習,彼此幫助,一同接受良性的競爭。

三國的故事經過了無數個歲月,可以永遠作為我待人處事的借鏡,相信「三國壯志不動搖,寓意精神永不朽。」

《三國演義》讀後感9

在這個特殊的寒假中,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最喜歡的一本就是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在這本書中有許多英雄人物值得敬佩,我最敬佩的人莫過於蜀國大將軍趙雲。

本書中有一篇故事讓我記憶深刻,那就是《趙子龍大戰長阪坡》。在這個故事中,趙雲單槍匹馬衝殺進曹操50萬大軍中,歷經七進七出,殺死曹操56名戰將,救出了糜竺、簡雍、甘夫人等人。最後一次衝進敵陣,趙雲可謂是精疲力盡、九死一生,終於尋找到自己的少主阿斗,併成功的將他送到了主公劉備的身邊。在這一章節中,我感受到了趙雲英勇獨特、勇者無懼的錚錚血性,每當讀到此處,我的眼前就好像有一位沙場大將揮舞長槍迎面衝殺而來,讓我心中激動不已。

讀完《三國演義》這本書,我一次又一次被趙雲這種捨身忘我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久久不能平靜。像他這種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安危和生命,在戰場上用全部身心去衝殺,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去保護蜀國少主的行為深深地打動著我。我想,趙雲是不怕死嗎?應該不是,因為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那為什麼趙雲能夠在戰場上奮不顧身的七進七出呢?答案應該只有一個,那就是勇者無懼。只要是心中有理想,有信念,為了國家和民族,真正的英雄一定會勇往直前,不懼生死。

在以前的閱讀過程中,我也明白像趙雲這樣勇者無懼的英雄,也有很多很多,比如南宋大元帥岳飛,就是一位。嶽元帥的勇敢可以說家喻戶曉了,他從小就立下報國之心,讓母親在背後刺下“精忠報國”四字。他還說:“小小繡花針有何怕,如果連這繡花針之痛都忍受不了,如何到前線保家衛國?”長大後,他果然不負母望,成為了歷史上的大英雄。為了抗擊金國的侵略,為了自己國家的統一事業,嶽元帥勇者無懼,一往無前,他帶領岳家軍一次次打敗後金軍,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看看歷史上的英雄,再想一想自己,我不禁為自己以前的膽小怯懦汗顏了。我已經是一個五年級的少先隊員了,在春節前回奶奶家的路上,一隻小黃狗衝我汪汪叫,我都嚇的一下子撲倒在了媽媽的懷裡,直到過去了好久還沒有緩過神來。還有一次,跟小朋友們進行一次障礙跳遠的時候,一段不到一米寬的小河溝都讓我望而卻步了,這不正是缺少“勇者無懼”的精神嗎?

正如茨威格所說“勇敢是處於逆境時的光芒。”是啊,古今英雄好漢哪一個不勇敢,任何一位愛國者都是勇者無懼的典範。也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夠當英雄。所以,我以後一定要像趙雲一樣,做一個勇者無懼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看完電影《赤壁》之後,我又一次掀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曹操是詭詐狡猾的,劉備是謙遜不張揚的,孔明是伶俐謹慎的,周瑜則有勇有謀但心胸狹窄。總之每個人士都有不同的性格,作者描畫得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我有揣摸的決心。

最仁慈的君主是劉備。他受將臣、百姓之愛戴。劉備的能力總是體現在傭人上,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進而幸得忠實的徐庶,最後受此二人指點風雪之中三顧茅廬,成功請到全國奇才諸葛亮出山。而後又收服數位博學多才的謀士助他抗東吳,戰曹操。他愛平易近如子,寧失性命也決不拋棄漢室百姓;愛將勝子,看著子龍上將一人抱著阿斗殺出長阪坡曹兵的圍追堵截,心疼得將親生骨肉棄之於地。一個做草鞋的能從一無所有到三分全國得其一,正是因為這些個高尚而善良的品質贏患了百姓的愛戴和將臣的忠心。

最忠義的是關羽。他過五關斬六將衝殺無數,沒有不懼雲長之人。百姓的家裡吊掛著他的畫像,魏國兵將見了竟毛骨悚然,威震四海,名傳四方,連曹操都無比恭敬這位將軍。云云有能力之人始末銘刻桃園三結拜時對劉備許下的忠心,因失劉備音訊而掩護二位嫂太太屈住與曹操帳下,依舊對峙約法三章一心向漢。呂布是有勇無謀,而關羽則是有勇有謀。孫劉結合抗曹時,周瑜不懷好心假意邀請劉備赴帳,實際上是想在酒菜上安插埋伏殺戮劉備。諸葛亮聽後著急了,恐主公性命難保,但一聽關於羽護駕,便如釋重負放了一百二十個心。由此可見關羽為人謹慎,頗有腦筋,料到周瑜居心叵測所以對峙護駕。

最大智的人是孔明。劉備若沒有了諸葛亮,如何識破吳、魏之奸計?又如何運用各種各樣的妙計令敵軍身陷重圍?嘔心瀝血的藎臣不如足智多謀的藎臣,而足智多謀的藎臣又不如能未卜先知的藎臣。諸葛亮,這個自比管仲、樂毅的奇才乃是集以上三點於一身,鐵齒鋼牙,舌戰群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可謂功蓋千秋!敢問誰不喜歡這個祭東風,氣周瑜,草船借箭,料事如神,智料華容道,識破魏延反骨的諸葛亮呢?

我掩卷沉思,書中人物的身影彷彿一直在眼前,我向往那種杯酒天下的豪氣,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應該向他們的忠義氣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