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8篇

才智咖 人氣:1.98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8篇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1

中國有許多傳世經典,《弟子規》就是這其中之一。《弟子規》講述了作為一個求學的弟子在外出、待人接物、求學生活中應該注意地規範和禮儀。我每次興趣盎然地朗讀著《弟子規》,每次都有新的收穫。

《弟子規》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弟子規》中“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告訴我們人們時常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多多記得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不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我們國小生應該快快樂樂地生活著,心胸開闊點,把學習知識放在第一位。“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說得多好啊!我平時房間裡總是亂七八糟,不像其他人的書房,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所以我下定決心:我生活在這麼美好的的環境下,一定要注意整潔。這句話一直牢記在我的心裡,直到現在,我的書房還漂漂亮亮的呢。

我每讀一次《弟子規》,我的進步都向前邁一點點。現在的我,不像以前那樣,有許多不良的習慣。從此我變得更乾淨了,變得懂禮貌了,變得團結了……我就要變成完美的學生了。是這本《弟子規》教導了我,它就像是一位道德思想種子的傳播者,它把種子撒在人們心中,慢慢生根,發芽……讓我們熱愛傳世經典,與經典同在,與聖賢為友!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2

前段時間母親到我這來小住了幾個月,想起我對母親的態度,不禁讓我感到汗顏和羞愧,。母親身體不好愛嘮叨,經常一件事情反覆說好幾遍,而我有時就會不耐煩的打斷她的話語,母親往往便不再做聲。但她那神情卻讓我非常懊悔。《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親穿的是否溫暖,居處是否暖和。夏天,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涼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親,請問身體是否安好;傍晚回來了,也一定要向父母親問安。外出時,先告訴父母要到哪裡去,回家以後,一定面見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心安。我捫心自問做到了嗎?這差距不是一點點呀!

還有在工作中與同事相處時,有時因工作一忙而忽視了別人的感受,說話不是很柔和,"怡無色,柔無聲"沒有做到,和同事討論問題,往往由於意見不統一,而急於表白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使聲調不知不覺的提高了。

像這樣的細節問題還有很多很多…

感謝《弟子規》,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行為養成和道德品質。學會用《弟子規》來規範言行,指導生活和學習,培養自己孝親尊師、溫和謙遜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謙卑的態度、彬彬有禮的行為,來對待一切人、事、物,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行修養。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3

最近老師叫我們背誦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還要買,我懶洋洋的,對這本書一點興趣都沒有,翻開書還盡是古文,討厭死了,對此很反感。老師還叫我們背下來,我的頭都有兩個大了!

可是當我仔細的翻看了《弟子規》後,發現這本書對我的品質變得更好有很大的作用,它裡面有許多教育我們的句子。讀起來非常上口,大人小孩都喜歡看,有趣!

在《弟子規》中,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那句了: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有者後......是呀,我們應該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應該讓年長的人先做,這樣才有禮貌。可事實上,現在的孩子被父母寵溺著,越來越不尊敬父兄了,有的人甚至對親人破口大罵呢!

還有一句: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輒淨....我們要愛護個人衛生,勤洗澡,衣服也要穿正,整個人要乾乾淨淨才行。不能髒兮兮的,這要大家都不會跟他在一起的。

《弟子規》告訴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很感謝《弟子規》。聽!同學們正在整整齊齊的讀這本書呢,讓我也加入這個讀書的行列吧!再見!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4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分為五個部分,然後以三字為一句,兩句為一韻的形式加以演述,編纂成為《訓蒙文》。該文特別講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具體列出為人子弟在外出、待人接物和求學等方面應遵循的禮儀與規範。乾隆年間經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這是我對這本書的簡要介紹,現在《弟子規》已經成為兒童啟蒙的必讀教材。

《弟子規》充分體現出為人子女應該盡的孝道,如:“冬則溫,夏則清,晨則醒,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無常,業無變”。意思就是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讀到這我想到漢代的黃香九歲的時候就能做到這一點,他為了使父親能安心睡覺,夏天睡覺前會幫父母把床鋪扇涼,冬天睡覺前則會為父親把被窩暖熱,這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早晨起床之後,應該先向父母問好,下午到家後,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並向父母報平安,以免父母擔憂。《弟子規》影響之大,誦讀之廣,僅次於《三字經》,是舊時啟蒙養正,教育子弟享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至今還有著積極的意義。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5

《弟子規》這本書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告訴我們:父母給我們講道理的時候,一定要靜下心來仔細聽,父母責罵我們的時候,心一定要順著父母走。

記得有一次,媽媽正給我講題,而我心裡卻想著今天中午吃什麼飯,結果媽媽的話我一句話也沒聽進去,而且一道題也不會做。結果媽媽狠狠地教訓了我一頓,我心裡很不服氣,學了《弟子規》後,我靜下心來仔細想了想媽媽說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事雖小,勿擅為。”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覺得這件事很小,就自作主張。有件事我想告訴你們,就拿我們學校旁邊商店裡的小食品來說,有些小食品是垃圾食品,但同學們都很愛吃,我也一樣。媽媽不讓我買上吃,說:“這些東西不衛生,對你們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萬一吃壞了,這就是一件大事情了。”媽媽說的話有道理呀!小孩不聽大人話,必定受災難。

《弟子規》是一本讓我們懂得很多道理的書,對我們以後的成長有一定的幫助和作用,我們一定要認真吸取裡面的道理來約束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學生。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6

這段時間,老師叫我們學習“弟子規”中的深刻道理,至今仍在我心中記憶猶新。

我記得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一句能夠深刻體現“孝”的語句。我心裡想著,自己平時是不是也這樣做的呢?就拿前幾天那件事情來說吧!

中午,我在畫畫,忽然,媽媽說:“吃飯了!”“馬上!”我應付了一句,過了一下,媽媽又叫:“快點!” 我有點不耐煩地說:“再等會兒!”直到媽媽發火我才不情願地跑去吃飯。我的這種表現就沒有符合“父母呼,應勿緩。”這句話,但自從學習了這句話,媽媽叫我,我隨叫隨到,再也不拖拉了。

還有一件事:我在看電視,媽媽叫我去倒垃圾,我很不情願,於是編了個藉口,說:“我腳都麻了,你就幫我倒一下吧!”媽媽知道我在找藉口,直接拿著垃圾桶自己去倒垃圾了。這也是我沒遵守“父母命,行勿懶”。不過現在好了,讀了“弟子規”,我能把這些小事做好,做老師的好學生,媽媽的好孩子,朋友的摯友。

“弟子規”伴我成長,健康快樂的生活。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7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是素讀課是讀《弟子規》這本書。這本書是從小到大的一本教育最好的書。學小給我們學生提供的書,是因為要讓我們學生做一個善良,尊敬長輩,不偷東西的學生。

李老師和我們都讀了《弟子規》這本書已經很久了,應有一些感想和或反思吧!

我的反思與感想:《弟子規》這本書裡有一句話是這樣的: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這句話意思是說:你向別人借東西,一定要及時還,你以後再要向他借東西比較容易的。一次,我向我的一個朋友借一條紅領巾,可是我過了好幾個星期才還給她。今天我又要向她借東西,可是她一直提醒我:不用了一定要還給我!我知道我以後一定不再借別人的東西,不要那麼久才還給別人了。

原來讀《弟子規》這本書是有收穫的。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8

末學在以後的學習中,也要專心專注,這樣學習效率才會提高。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之後再學會舉一反三,學會靈活,圓融。這就是末學以後的目標。

末學在這裡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朋友能早日走上聖賢之路,步入孝德之門。聽說安陽要花巨資建女子監獄,我想,如果把它換成女德學校豈不是更好?受益的人會更多。也希望更多的有心人能大力支援,國家也一定會重視起來,那麼,我們中國人的春天就會早日到來。

“眾星拱月”,只要把自己的光圈擦亮,很多星星自然就會靠過來,這就是感召的力量,末學也要從當下做起,修身正念,才能感召來更多的仁人志士。“能親仁,無限好,德日近,過日少”。時時覺照,“一日三省吾身”,改過行善,為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偉大復興貢獻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