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後感600字左右五篇

才智咖 人氣:1.19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城南舊事》讀後感600字左右五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城南舊事》讀後感600字左右五篇

《城南舊事》讀後感600字左右五篇1

陌生人怎麼會熟悉呢?這麼一件事就發生在了秀貞與妞兒之間。

剛與秀貞交談時,秀貞口口聲聲說小桂子是她的女兒,殊不知小桂子就是那個妞兒。秀貞求女心切,甚至英子,秀貞也要撩開小辮子看看有沒有一個胎記。後來英子無意中聽到了秀貞她原來剛準備結婚,結果思康說他要回老家賣田賣地,一個月後再娶秀貞。然而,一等就是六年,後來秀貞她娘把她的孩子“裹包裹包”送到城牆根下面了,之後就杳無音信了。秀貞從此就瘋了。

有時,秀貞會動情,哭喊著:“小桂子,小桂子,你怎麼不要媽了呢?”有時,當英子來找秀貞時,秀貞會像待小桂子一樣的對待英子。那一刻,我也忍不住熱淚盈眶,偉大的母愛、感人的母愛!多少年了,親生孩子一面也未曾見過?她,是一個母親,當別人家的孩子幸福時,她仍然想到失散多年的小桂子。

有一次,英子和妞兒玩,英子忽然要看妞兒脖子後的胎記,英子撥開頭髮,一個手指印大小的青色的胎記赫然現在了眼前。當天晚上,英子就帶妞兒去見了秀貞。當時,秀貞就大喊:小桂子!我苦命的小桂子!那一刻,叫做重逢。我真為秀貞的執著而感動,也為母女倆的重聚感到欣喜。

那一刻,我流淚了。這淚水盛滿了欣喜與感動。這一切,都是因為英子的善良,才能讓秀貞與妞兒久別重逢。臨別之時,還給她們一些盤纏。這裡面英子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應該謝謝英子。在那個時候,這樣的善良也是難能可貴的呀!我想,妞兒與秀貞一定十分感激當時英子的善舉吧!

這麼好的一本書——《城南舊事》,就是我心中的第5本名著!

《城南舊事》讀後感600字左右五篇2

《城南舊事》是我讀過的一本最讓人難忘的好書。它就像一支路標,開啟了我心靈的道路。它就像太陽的光輝,讓我迷茫的心找到了方向。一個“舊”字,就讓我感受到它深刻的含義:老屋的瓦片;大河邊垂首的楊柳;樹下的枯葉;店門上的老門牌;圍牆邊擺放的破酒罈……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回憶童年,有許多夢一樣的故事。讀著《城南舊事》,彷彿身臨其境:東陽下的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裡的厚嘴脣小偷,漂亮愛笑的蘭姨娘,井邊的小夥伴妞兒,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父親。不管人、物,他們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為英子記憶裡深刻的人物。但是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腳步聲中離去了,消失了。童年的故事,就此破碎,所以,童年的每時每刻都是重要的,快樂的,美好的。

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英子的童年卻十分精彩、戲劇化。她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上。她的童年故事真實、純樸,那樣的純淨淡泊,彌舊溫馨。

書中,英子遇到了很多的人,其中我印象極深的是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剛開始,我還為英子捏了一把汗;真擔心英子會不會被秀貞傷害;後來我知道妞兒就是小桂子時,不禁淚如雨下——母女倆終於重逢了!秀貞準備帶著妞兒去找思康叔,英子就把鑽石表盒金手鐲送給秀貞……讀到這裡,我大為感動:小小年紀的英子就懂得關愛、友誼。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原來是英子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所以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才是無憂無慮的快樂。

當我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房間裡飄著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讀完此書,我深深體會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每一種感覺我都不會忘記。現在,我已經六年級了,即將告別我快樂無憂的童年。《城南舊事》就如苦澀中的一絲香甜,把我們拉回了過去,回憶童年。花兒謝了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再從頭,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來了。

所以請大家好好珍惜屬於我們的童年。

《城南舊事》讀後感600字左右五篇3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時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選自《城南舊事》序言)

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裡,住著英子溫暖和睦的一家。《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它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

二十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裡。經常痴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來大學生回了老家,再也沒回來。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不料被火車壓死。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後來,被趕出家門的蘭姨娘來到英子家,英子發現爸爸對蘭姨娘的味道不對,英子很傷心,想了一個辦法,把蘭姨娘介紹給德先叔,使他們倆相愛,最後他們一起乘馬車走了,爸爸很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宋媽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隨著爸爸的離開,真正地體會到了自己的責任,真正的長大了。

小英子作為一個主要人物出現在文章中,當她發現大人們的良好願望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就愈發顯得孱弱。纏繞在文章中那種無往不復的悲劇輪迴也就更加令人觸目和深省,這也正是本文顯得豐富厚重的關鍵之筆。

《城南舊事》讀後感600字左右五篇4

淡淡的憂傷,美好的回憶……

這是《城南舊事》中的主人公英子對自己童年的印像,這本書講述了一段發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舊北京的故事,描寫了當時北京城南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反映了作者對童年的懷念和對北京的思念。

《城南舊事》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和驚心動魄的情感波折,它只是以英子的視角來看待社會,體味人生百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惠安館》中的“瘋女人――秀貞。她被其他人躲避著,但是天真的英子卻不害怕她,而是主動去接近她。這就是孩子,他們不懂得社會環境的複雜,只是用最純潔的眼睛來看待也界。而恰恰是這份天真,讓英子目睹了秀貞悲慘的'一生,她與住在自己院中的大學生巴康相愛,有了孩子,但思康卻一去不復返,秀貞生下的孩子也被扔在齊化門外,自此以後,秀貞有些精神失常,但她從未放棄過尋找自己的親生女兒――小桂子。當她得知妞兒便是小桂子時,本想帶著妞兒去找思康,卻不幸雙雙慘死在火車輪下,死後卻還要被人們扣上“騙子”的罪名。英子用童椎的雙眼來觀察世界,能看到瘋子秀貞身上,這些被成人排斥的人性光芒――秀貞愛得特別純粹。

英子的童年裡出現很多人,但是伴隨她長大的那些人都離開了。當我翻閱這本書時,感到了英子的悲傷:童年去哪兒了?童年是跟著駱馳的駝鈴走了,童年是跟著英子逐漸穿不上的衣服走了,童年是跟著那個滿身是傷的妞兒走了。

童年在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走了。我們的童年,在稚嫩的笑聲和滿天飛舞的卷子中走了。

我彷彿聽到了,來自英子童年的,迴盪在老北京街道的笑聲,以及冬日裡那一陣陣悠悠的駝鈴聲……

《城南舊事》讀後感600字左右五篇5

“你聽說了嗎?小林又和別人打架了,又去老師辦公室了。”

“啊呀,他可真是我們班的小黑羊,總是搞破壞!”

“對呀,我媽就說不能和他玩的。”

教室裡像炸開了鍋,因為大高個小林又“惹事”了。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判定別人。這個人很淘氣,那個人很溫柔……直到有一天,莊老師推薦給我們一本書——《城南舊事》。其中有一個篇章,是講英子與一個小偷的故事。小偷問英子:“你覺得我是好人還是壞人?”英子卻說“金紅的太陽是從海上升起來的嗎?可是它也是從藍色的天空裡升起來呀!我分不清海和天,也分不出好人和壞人。”

看到這一段,我不禁在心裡默默地笑小英子:“笨傢伙,賊怎麼可能是好東西!”我覺得英子真好笑,很幼稚。

再看下去,我就笑不出來了。原來這個小偷之所以偷東西,是為了供他弟弟讀書。他年少時不爭氣,敗光了家底。可他弟弟不知道,照樣要去好學校唸書。去好學校唸書,就要花很多的錢。他只好去拼命掙錢,可是他能力有限,就想到了去偷東西。他是人人喊打的賊,卻也是弟弟眼中的好哥哥。

我突然也模糊了: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偷東西→壞人。為了供弟弟讀書,他拼了命地想賺錢→好人。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幾天,直到剛剛小林回到了教室,原來“大高個”這次沒惹事。他因為同學被欺負,挺身而出,所以被老師表揚了。

他憨憨的笑臉,像一枚重磅炸彈一樣,把一直不通的路炸通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黑色的煙花,射出的也可能是白色的煙火。這兩種顏色交織在一起,就誕生了“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