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體驗和啟示600字

才智咖 人氣:4.98K

三國演義讀書體驗和啟示600字1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書中有一個人叫劉備,他是蜀國的君主,與張飛關羽為結義兄弟,也是皇室後裔。人們對劉備的大多數評價是仁義,禮賢下士,虛心,等等好的評價,他似乎成了謙虛和仁義的代表。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劉備他是一個不關愛家庭,懦弱,虛偽的人的人。

三國演義讀書體驗和啟示600字

劉備,將復興漢室看的太重,家庭看的太輕。有句話說的好,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在劉備眼中,女人不算什麼,就像看衣服一樣,破了,就再換一件。

趙雲從敵陣中殺出一條血路,救出了阿斗,身負重傷來到劉備旁邊,而劉備接過孩子後,就把它往地上扔,虎毒不食子劉備確他的親兒子也要傷害,雖然拉攏了趙雲,但是這種做法實在殘忍。

有的人是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當魯肅第二次來要荊州的時候,劉備就那裡哭抱怨自己有多麼多麼的苦,只為了保住荊州,但是他這樣的做法實在有失帝王風範,身為蜀國的頭領,當代天子皇叔,卻哭的和個小孩一樣,有其父必有其子,劉禪變成如此也不奇怪。

還有他們荊州被曹操收走,劉備他們要撤走時,而百姓想要追隨劉備,這是他為了保持自己愛百姓的名譽,就帶上百姓一起走,但是如果曹操來追他的話,他不僅跑不掉,還會連累百姓。只為了那個名譽,卻沒有思考這會帶來的後果。

但劉備還是會有些優點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復興漢室,他對漢室的忠誠不可否認。他對屬下也是關懷的,像對諸葛亮的三顧茅廬,他都是為了復興漢室。

劉備他一心想復興漢室,但是卻幹了一些不妥當的事,而我們在追隨自己的夢想時,也要守自己的原則,三思而後行,不虛偽,對待他人要好。

三國演義讀書體驗和啟示600字2

假期讀《三國演義》讓我有了很深的感悟。而且,我還認識了一些傳奇人物: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周瑜、呂布。我最敬佩的是人物是諸葛亮。

諸葛亮,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他喜歡作《梁父吟》,他自比管仲、樂毅,就連司馬微都覺得他可以和姜子牙、張子房相比。諸葛亮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他洞悉天下,瞭解天氣,而且忠心耿耿,從不背叛他的主公。諸葛亮,他真偉大,我以後一定要多多讀書,多掌握知識,我也想成為像諸葛亮那麼聰明的人,以後做大事!

我最討厭的就是呂布了。雖說呂布是個勇猛的人,可是他卻是個見利忘義、有勇無謀的小人。其中有一回,寫董卓給呂布金銀財寶,他馬上殺了他的乾爹,又認了董卓為乾爹。可見,他是多麼見利忘義啊!

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人是曹操。曹操,他很聰明,但是他把這聰明用錯了地方,反倒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我認為他最有趣。

書中我最喜歡閱讀的是第七回。這一回是講曹操煮酒論英雄,曹操請劉備去喝酒,可是劉備一到,天空一黑,準備下雨了。這時,曹操說:“劉備,當今天下,你認為誰是英雄啊?”劉備說了幾個他心中的英雄,曹操又說:“英雄一定要胸懷大志,而當今之,只有你我二人才能稱英雄。”劉備以為他被識破了,嚇得筷子都掉到地上了。這時正好天空中打雷,於是劉備藉著古代聖人聽到雷聲也會害怕為由掩飾過去了。曹操見他這樣膽小,就不再懷疑。

《三國演義》這本書刻畫的人物形象可真生動,我好敬佩羅貫中呀,我現在要閱讀更多的優秀圖書,將來也寫出像《三國演義》這麼好看的作品。

三國演義讀書體驗和啟示600字3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通過描寫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的爭霸之事,體現了天下大勢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

《三國演義》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得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可以說關羽是義的詮釋。

那麼,諸葛亮就是智的化身。雖然他沒有成功扭轉三國歸晉的結局,但他成功改變了三國。

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著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當我們羨慕地看著別人成功時,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艱辛。

其實沒有最後的勝者,也沒有失敗者。司馬炎不是,曹操也不是,劉備孫權也不是失敗者。他們都在自己的舞臺上,綻放出他們最絢麗的.光彩。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耳邊彷彿又傳來了這句富有哲理的話,使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讓我們用心去讀《三國》,品《三國》,道《三國》,用心去感受三國的史詩,感受它的悲壯之美!

三國演義讀書體驗和啟示600字4

我成功地讀完了《三國演義》這一篇名著,因為自從買上了《三國演義》這一本書後,一直還沒有來認真、用心去讀這本好書,幸好有了這樣的暑假作業,才讓我讀到了這麼好的小說書。

本篇小說是一步跨度進一個世紀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國演義》裡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其中,我最喜歡裡面的諸葛亮。

他知天文、曉地理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是《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他治國治軍的才能與兼虛謹慎、濟匯愛民的品格為後世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他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思,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嘔心瀝血,積勞成疾”,最後病逝於北伐前線五丈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空城計、七擒孟獲、以木牛流馬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妙計,我們不僅要學習他的神機妙算,我們還要學習他的忠心,他認定了劉備做主公,就再也沒有投靠別人,這讓我很敬佩,想起當日本人向我們的國家進攻時,我們中國人可是出了不少漢奸,諸葛亮就像是當時跟著共產黨的將軍,不是小人,不會為了那個人的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放棄了自己的朋友或戰友,在那麼險惡的時期裡,他能那樣的忠義,真是不簡單!

最後,我要說,《三國演義》不僅讓我開了眼界,還告訴了我許多小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舉三得呀!

三國演義讀書體驗和啟示600字5

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不禁感慨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不僅使我瞭解當時的歷史,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三國演義》的開頭就介紹了當時的政治背景——黃巾起義,民不聊生,國家支離破碎。從這裡誕生了400多個個性鮮明的、而且沒有一個是重複的人物:劉備、關羽、張飛、孫權、周瑜、曹操……在我的印象中,諸葛亮當仁不讓地戴上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聰明機智”等光環。是啊,他借東風、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妙設空城計……這些事情豈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可是,他最終還是“命殞五丈原”。不知是天妒還是人妒,曹操手下軍師、奇才郭嘉去世。他生平為曹操想出了無數計策,甚至在死前都預料到將發生赤壁大戰,且曹操將慘敗,結果真的靈驗了。東吳的周瑜智勇雙全、膽識過人,年僅24歲就率軍破曹。可惜他心胸狹小,千方百計地謀害比自己有才幹的諸葛亮都沒成功,反而憋了一肚子氣,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嘆息聲中英年早逝。關羽是書中一位重要人物,他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放曹操,重義輕財,降漢不降曹……他雖然水淹七軍,但卻死在自己的驕傲下。描寫曹操有一句話“在和平時,他是治國能臣;但到了亂世,他就是一個大奸臣。”從刺殺董卓的角度看,曹操十分大膽;而從煮酒論英雄的角度來看,他又十分大度。

《三國演義》給予了我們許多啟示。比如要聽從有用的勸告,不能讓火燒連營的悲劇重演。做人的心胸要寬廣,否則就會像周瑜那樣鬱悶而死。

這本《三國演義》使我受益匪淺,儘管內容有所虛構,但仍值得好好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