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健康行業創業點子

才智咖 人氣:1.76W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政府“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健身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存在著不可估量的潛力。

2016健康行業創業點子

1.健身人口比例過低所產生的巨大潛在需求空間在美國,每八個人中就有1個在健身,平均1萬多人就擁有1家健身俱樂部,據2012年統計結果顯示,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國健身俱樂部的數量目前大概在3500家左右,擁有會員1300萬左右,我國目前平均100萬人還不到1個(健身俱樂部);目前中國健身(健身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只有約為150-200億美元,過低的健身人口比例所蘊藏的是巨大的行業發展空間、市場需求、市場價值空間。

2.國民身體健康素質大幅下降所產生的健康危機和強烈需求世界衛生組織公佈了192個成員國關於居民“健康壽命”(能夠自主生活,能夠對社會有貢獻的壽命)的預測及排名順序,其中,日本排名第一位,中國排名第八十一位。2005年和2000年相比,國民體質綜合指數雖然提高了0.75%,但國民身體機能綜合指數下降了將近10%。當前,我國30到50歲青壯年人“過勞死”現象日益突出,尤其是青壯年知識分子“過勞死”現象更是屢見不鮮、形勢嚴峻。一大批知名學者、企業家、藝術家等社會精英忽然去世,而他們早逝的主要原因被醫學界認定為“過度勞累和生活壓力,以及內心鬱積的焦慮”所引發的“過勞死”。那麼,怎樣預防亞健康和“過勞死”呢?有關專家主要強調的是:堅持合理運動。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經常體育運動,以增加體能儲存。長期適當運動還能推遲神經細胞的衰老,幫助廢物排出,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工作能力會大大加強,從而起到防癌抗癌作用。從以上所有觀點不難得出結論,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運動而且缺乏科學規律的運動,所以,對於商業健身服務產業來講,社會需求很大。

3.健康意識、健康素養逐步增強所拉動的健身需求。2007年4月27號北京市正式啟動以"健康奧運,健康北京"為主題的迎奧運全民健康活動。當天,18區縣共向市民免費發放了5萬支限量2克的小鹽勺,6月底前,北京市有500萬戶家庭用上了限量鹽勺。而今,開啟電視、報紙、網路…關於健康或健身的宣傳推廣資訊鋪天蓋地,全民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飛速提高!早在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了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宣言,原因就在於運動健身是公認地控制慢性病最重要的、簡單而有效的手段。世界衛生組織的另一項統計數字也表明,全球每年有200萬人死因為“身體缺乏活動”,這種現象在貧窮國家與富有國家一樣普遍。發表在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的一項研究結果還顯示,與那些積極進行體育鍛煉的人相比,空閒時間不去運動的人,在生物學意義上平均要衰老10歲。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發展傾向是從人們對於健身娛樂的消費趨勢上來看,人們健康的需求也正逐步從被動的治療型向主動的預防保健型轉換,基於此,我國的健身人口正處於一個飛速增長的階段,必然會快速拉動健身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必然快速拉動健身企業的增長!

4.產業前景、政策傾向。國務院2011年2月24日釋出關於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對未來5年全民健身發展提出目標任務並制定了工作、保障措施。2010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釋出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從政策角度來看,由於健身市場可以有效地拉動居民的消費,符合國家拉動內需、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有望得到政府的進一步支援。2011年上半年,各地政府努力支援建設體育民生工程,國務院頒佈《全民健身計劃》,明確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全民健身條例》規定,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在積極爭取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十二五”規劃;其中29個已將全民健身事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地已經紛紛開始著手將規劃轉為現實。以民營資本為主的各類健身俱樂部滿足了大量高階運動者,成為全民健身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令廣大商業健身愛好者欣喜的是,政府已經決心關注這股力量,並在《全民健身計劃》中要求“鼓勵社會興辦全民健身事業。完善財政、稅收、金融和土地等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興辦全民健身事業”。健身市場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會越來越快,同時還會更加規範,更加專業化。國內起步雖比國外晚,但是發展將會比國外快。我國18到50歲之間對運動相關產品和服務有需求的消費者人數已超過4億,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健身休閒市場,中國健身產業正是處於高速發展時期。近幾年來,我國體育健身俱樂部的數量和規模都有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用於個人健身的消費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明顯高於全球20%的平均速度。眾所周知,健身企業經營在納稅方面同樣得到國家政策的相應傾斜和保護;體育健身產業在我國還屬於處在成長初期的新興產業,它是一項前景廣大的朝陽產業,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5.行業門檻兒較低所帶來的機會市場解讀:當大多數人都在談論和熱議行業的不規範、不完善、缺乏標準、沒有準入機制、缺乏監管、惡性競爭的時候,你有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商機”呢?誠然,行業所處的初級發展階段的問題有目共睹,可話說回來,政策的寬鬆和“低門檻兒”所帶來的“機會”如果能夠有效利用的話,又何嘗不會給我們帶來成功呢?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的一分子,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和從何種角度去把握市場呢?要我說,當前處在行業的第一階段結束和即將迎來“變化發展期”的時候,恰恰是理想的“介入”期!非常適合企業轉型發展、創業、投資…大多成功企業前期都是在做別人沒做過和沒想過的事情,後期都是依託“微創新”而長久領先;等到國家規範行業、提高門檻兒和收緊政策的時候可能也是意味著一些“機會”的逝去…當然,所有經營行為應以合理合法和誠信為前提,正確理解“投資”與“投機”的區別,著眼於長期而非“急功近利”。

6.就業壓力所產生的巨大人力資源儲備解讀:雖然國家已經停止了擴招,但是這幾年擴招的影響依然存在。200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為115萬,2010年達到了630萬,十年間數字增加了五倍之多;十年間累計未就業的畢業生總數達到或超過了1500萬,也就是說,十年內畢業的畢業生有半數或超過半數沒有就業!在這期間,我國的GDP一直保持著8%的增長速度,嚴重的供需不平衡,就業面臨泰山壓頂之勢;“就業難”的核心問題一是教育體制、體系與社會需求、市場的嚴重“脫節”或“不匹配”,就體育方向來講:有些教材甚至是幾十年前的,當然,目前高校中與社會和市場結合度高的優秀教師人才也同樣匱乏;其二,達不到“就業前置”;而作為“低門檻兒”、同時社會需求和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的商業健身服務行業來講,無疑是大學畢業生或體育類學生就業的理想選擇,通過十年左右的鋪墊,健身行業的培訓、教育市場的份額日見壯大,與高校不同形式的結合慢慢使連線畢業生就業健身行業這條“橋樑”變的順暢,同時,巨大的人力資源基礎亦使得健身企業在“選人”方面餘地更大、選擇面更廣;

7.相對理想的'經營利潤回報。有一種說法是:商業健身企業是“微利”經營!可以肯定的答案是:商業健身企業經營回報絕對不是“微利”!當然,亦不是暴利;何以見得?什麼是“微利”呢?所謂微利是比較暴利而言,當前我國國情表明,從高利潤時代走進微利時代已是大勢所趨,微利時代的提法表現了人們對於商業環境中利潤率的定性判斷,降低成本、保證質量、開發新品是微利時代贏得市場的唯一出路,也是企業從目前國內市場“一窩蜂”降價大戰中脫穎而出的最好時機。《2009年度中國餐飲百強報告》顯示,2009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的平均利潤率為10.43%,低於2008年的水平,行業發展正逐步進入微利時代。在北京,國美有55家店、大中57家、蘇寧51家;據中國家電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2005年中國家電業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在2%至3%之間。即使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家電業整個行業的利潤率應該是低於5%;製造業、加工業…目前有多少行業不是“微利”呢?難道“微利”就不能生存了嗎?看看“海底撈”、“凡客”、“85度C”是怎樣做的就明白了!況且,商業健身企業經營回報絕對不是“微利”!有資料表明,歐美國家成熟的商業健身企業較好一點的利潤回報可以到38%,我國當前,“定位”“中高”的健身俱樂部利潤回報空間是15% - 30%;當然,要達到或高於20%需要更加領先的能力和條件;利潤回報的制約因素其一是成本,成本的問題體現在目前國內的健身行業身上雖然有些“畸形”,但不是制約利潤回報的最大條件;況且,商業健身企業目前較十年前而言,“整體成本”是下降而不是增加。任何經營行為和過程可以簡單概括為“開源與節流”;目前制約行業經營的最大問題是是如何“開源”的問題;涉及的關鍵方面是:經營模式調整、產品設計、創新、營銷;實踐證明:任何領先的企業都是緣于于“微創新”,不斷的“微創新”是保障企業領先、長期穩定運營、強化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和手段;前十年,影響行業的關鍵詞是“同質化”。“同質化”:產品同質化就是產品在消費者選擇購買過程中由於其功能性利益與競爭產品相同可以被競爭對手所替代,競爭對手就成為我們的替代性產品。我們的產品和競爭對手就形成了產品同質化。

8.人力資源培養、儲備與行業發展的逐步匹配記得2001年剛剛開始出現“商業健身俱樂部”的時候,最缺的是“私人教練”,行業十年的積累和發展過後,從業人員隊伍飛速壯大、“舉目皆是”的培訓機構遍地開花,當然,優秀的技術人員仍舊稀少,但對比十年前,我們在人力資源的培養和儲備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仍有目共睹;比如,AASFP進入內地十年間就培訓出了超過12000名具備一定專業技能的健身教練;大量的退役運動員是全民健身寶貴的人力資源,能夠成為強大的生力軍。通過職業轉換期的學習、培訓和考核方式,退役運動員將成為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和中國小體育教師。不但要通過群眾體育來培養更多體育人才,同時也讓競技體育優秀人才發揮更大作用,通過多渠道、多方位回報社會,帶動更多的群眾參加體育健身,營造全民健身的社會氛圍。所有這些,都為行業企業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支撐。

9.部分成本的下降與壓縮。較8年前或10年前,商業健身俱樂部的整體成本是呈下降趨勢而非升高!首先我們關注一下俱樂部實際上漲的主要成本項有哪些?房租、人力、能源。A.房租成本:有健身企業表示:某家3500平方米的店每年租金就高達700萬元,平均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已經超過5元,實在難以承受。房租是“上漲”了嗎?答案是:“NO”!這傢俱樂部運營週期剛過8年,8年前當時場地的年租金是250萬元左右,也就是平均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應該低於2元;按10年承租期計算,平均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應該低於3元;因為,所有俱樂部的租金在承租期內都是“遞增”計算(逐年增高)而總承租期內的平均租金標準是恆定的;以承租期10年計,大多商業健身企業在2002年或2003年後出現,所以,目前超過80%的俱樂部的承租期還未到,10年前簽定的房租標準未發生變化。況且,以北京為例,平均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達到或高於3元的俱樂部有多少呢?估計佔到全部(450-500家)商業健身俱樂部數量的比例5%左右?(估計比例)那麼,租期過後健身俱樂部的房租租金肯定是升高的嗎?答案是:未必。其一,國家政策、輿論、社會需求影響,政府在《全民健身計劃》中要求“鼓勵社會興辦全民健身事業。完善財政、稅收、金融和土地等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興辦全民健身事業”。其二,合作;實際情況是,即使在以往,相當數量俱樂部是和開發商或物業以合作形式來“攤薄”房租成本的,或者採取“置換”或“部分置換”的合作方式。其三,地產調控影響;地產專案在規劃設計上基本都有“會所”區域或功能,為提升價值和品質而強化附加值是任何產品所必須,況且經過10年的市場培育後,老百姓越來越意識到“健身”的必須和剛性需求,所以,具備品質的健身品牌和行業優秀人材“受歡迎”和“水漲船高”是必然。B.人力資源成本: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資料表明:2002年北京最低工資標準465元。2011年,北京最低工資標準每月1160元;這是否就意味著所有健身企業崗位的人力資源成本也增高這樣呢?顯然,不是這樣計算,自2001年至今,健身企業人力資源成本項的崗位基礎部分為人均800-2000元範圍基本沒有大的變化或個別崗位有幅度不大的變化,服務行業的薪酬組成60%-80%部分為績效薪酬,是隨著個人所創造價值的多少而變化的,屬於變動薪酬部分。來看另外的資料:記得2001和2002年,以商業健身服務企業為標誌的“青鳥健身”和“中體倍力健身”出現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兩傢俱樂部的員工數量均維持在60-80人左右,而現如今,一家3000平米左右的俱樂部員工數量基本在30人或以下;相信隨著行業成熟或用工體制的變革,健身企業全職在崗員工數量會更低,(當然,數量和產值存在必然邏輯關係),您說,應對10年前,健身俱樂部人力成本整體是增高了嗎?C.能源成本:北京目前商業水費大概4.1元一噸,商業用電大概1元左右, 以3000平米健身俱樂部每天營業15小時訪問量300-500人次計算,每1000平米每月的水電消耗參考資料為10000元左右,水電單價的漲浮範圍近十年大概在0.2-0.4元間,對於俱樂部的整體成本而言,整體增加部分有多少呢?D.裝置成本:實際情況:目前國內健身俱樂部整體裝置等級配備水準達到或領先於國際水平;相當比例的俱樂部裝置配備是進口高階;調查顯示:高階進口裝置的利潤空間在20%-40%區間,國產裝置利潤空間在15%左右;比較8年或10年前,隨著行業發展不斷成熟和投資趨於理性,現在投資俱樂部,裝置方面,整體的利潤空間部分被壓縮了15%-30%不等;也就是說:一,投資同等裝置比以前支出要低,二,裝置代理商和生產商開始進入“微利時代”;看看競爭激烈、風起雲湧的健身裝置生產企業,他們之間的競爭和“微利”環境長遠看,遠比健身俱樂部間的比拼要更為“激烈”!綜上所述,商業健身服務企業(俱樂部)比較8年或10年前,投資或運營成本的整體和主要部分並沒有“上升”,造成經營困境的原因還是在於主觀:經營管理、週期經營預算、隨市場變化而需變化更新但落後的模式和產品、企業發展程序中的“微”創新能力欠缺、對於產業發展的前瞻性不夠等原因;

10.巨大的市場空白和產業鏈缺失環節所帶來的廣闊商機淘寶的C2C模式既是一種創新也是對傳統的顛覆,更是填補了市場空白,七天、如家、漢庭等快捷商務酒店的熱火朝天緣於“攜程網”前期核心團隊在實踐中所意識到酒店業的巨大市場空白;“攜程網”前CEO季琦更是隻用10年就一氣兒把 攜程、如家、漢庭送上“納斯達克”,創造了一個“創業神話”。處在行業前沿的一家企業, 無論從實力、資源、規模、專業性都堪稱行業一流,舉個例子,幾千平米的俱樂部完工面臨營業,我突然發現,只有一個女性洗手間而且只有一個坑而且在女更衣室裡邊!類似事情已經不止發生過一次、不止發生在一個專案身上!窺一斑見全貌,目前我們國內健身企業的運做還存在太多的產業鏈真空、缺失,反之,是巨大市場空白!當下社會是資訊化的一個社會,要做“別人沒做過、沒想到的事情”,當然,要具備判斷分析和把創意轉化為好結果的能力及條件;商業健身服務產業在發展之處,大家可以說基本都在“模仿”、“照搬”、“千家萬戶擠一條路上一條船”,其實,這個產業存在太多、太大的市場空白和無限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