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的來源,姓魏的名人

才智咖 人氣:7.79K

魏姓的來源,姓魏的名人

一、來源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名為氏。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受封於畢,其孫畢萬在畢國被西戎攻滅後,投奔到晉國,成為大夫。因功,被賜魏地為邑,其後子孫以邑為氏,稱為魏氏。公元前445年畢萬的後代魏斯建立魏國,公元前225年被秦所滅後,亡國的魏國王族以國名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稱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戰國秦昭襄王時有國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異父弟魏冉,本楚人,羋姓,後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慶元進士,本高氏,後改姓魏;明代有崑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進士,後改姓魏。

二、遷徙分佈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於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無忌之孫魏無知的5世 孫魏歆定居於鉅鹿(今屬河北)。魏無知有兩個玄孫,一個叫魏諶,定居清河;一個叫魏漢,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魏氏有部分人遷至今陝西省境內。東漢時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隨行將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後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鉅鹿徙居江西南昌,歷15世,有一支移居福建寧化石壁村,又歷11世,有魏才祿,生4子:長子魏元,移居廣東長樂;二子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孫邦政又移居廣東龍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墳;四子魏貞,有一子移居廣東揭陽,還有一子居海豐。魏元的裔孫魏應浩、魏特敬於乾隆年間遷至臺灣新竹縣;裔孫魏鼎高於清朝咸豐三年去美國,後到加拿大定居;裔孫魏鬆於1910年到印尼,開錫礦致富,曾任馬來西亞立法議員。

三、郡望堂號

【堂號】

"九合堂":春秋時晉有大夫魏絳。山戎向晉請和,絳向晉君說和有五利。於是晉便和附近的少數民族山戎等締結了友好條約。8年之中,晉國九合諸侯,稱為霸主,都是魏絳的功勞。 魏姓因鉅鹿為望,故也以"鉅鹿"為其堂號。

【郡望】

鉅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相當今河北白洋澱、文安窪以南,南運河以西、高陽、寧晉任縣以東,平鄉、威縣以北、山東德州、高唐、河北館陶之間地。漢代至北魏因襲沿用。漢後大致相當於今河北平鄉以北及晉縣一帶。

任 城:今山東微山縣一帶。

四、歷史名人

魏 徵:唐代名臣,太宗時,任諫議大夫,敢犯顏直諫。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諫二百餘事。

魏 源:清末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與龔自珍同為今文經學派,主張抵禦外來侵略。曾編撰《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倡導改革變法。他是中國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傑出人物之一。

魏無忌:魏國信陵君。魏安釐王之弟,有食客3000人,是當時魏家的傑出子弟。他與齊之孟嘗君、趙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並稱"四公子"。

魏武子:魏姓最早在歷史上出人頭地的人物,春秋時晉國大夫,其二子魏顆和魏絳,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魏 延:三國時蜀漢名將,曾隨劉備於蜀,以勇猛聞名,累遷為徵西大將軍,為南鄭候。

魏 勝:南宋抗金名將

魏 叔:山東壽光籍。清朝乾隆時期官至引龍侯。後代現居壽光侯鎮黃橋。

隗一、尋根溯祖 1、出自夏朝帝王后代。湯滅夏桀後,建立商朝,封夏朝王族的後代到隗作首領,並讓他們建立了大隗國,其國君稱大隗。大隗國一直延續到春秋時期,是楚國的同姓國公元前634年,被楚所滅。其後子孫以原國名為姓,稱隗姓。...

韋一、 姓氏源流 1 出自韓姓。相傳西漢初年功臣韓信被呂后所殺,蕭何暗中派人將韓信的`兒子送往南粵躲避,韓信的兒子為了避仇,以“韓”字的半邊“韋”作為姓氏世代相傳下來。 2 出自彭姓。以國為姓。

危一、 姓氏源流 危氏源出於三苗族。相傳上古時帝堯因兒子丹朱行為不檢,故而把帝位禪讓給舜。當時居住在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陽湖一帶的三苗部族比較強大,他們也反對禪讓。丹朱就聯合三苗起兵,與舜爭奪天下。

嵬名党項族姓氏。

位位姓來源於西漢于闐王位侍之後。史稱位侍被長兄匈奴王封為于闐王,子孫為了紀念他,便以他的名字為氏,姓位。明代有擔任訓導之職的貢士位安、名士位志高。

薇極罕見姓。

完顏完顏,姓氏。凡姓完顏者,皆女真族即滿族人。 公元1115-1234年,女真人完顏旻(阿骨打)及世系十帝在東北建立了金朝,立國120年。

委 ①通志氏族略:周禮有委人,其後以官為氏。 ②風俗通:漢時有太原太守委進。 ③千家姓:太原族。 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孫、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樂王 古姓,後全部簡化為王。

TAGS:名人 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