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人詩歌創作多悲秋感秋之原因分析

才智咖 人氣:4.76K

我國古代主要是儒家文化為主導,儒家文化思想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正規化以及思想精神,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古詩人詩歌創作多悲秋感秋原因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中國古詩人詩歌創作多悲秋感秋之原因分析

 摘 要:本文試對中國古代詩人在進行詩歌創作時為何多悲秋感懷之原因略作分析。悲秋是古代詩人詩歌創作中常見的主題,當然也有例外情況,不過本文不討論其他的特殊情況。這種悲秋現象的出現必定有一定的原因,此文將從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生理因素三方面來對這種現象略作分析。

關鍵詞:古詩;悲秋;原因

古詩人以悲秋為主題的詩歌,一般是借秋色、秋景、秋物、秋風、秋聲、秋葉等一些具體意象來表達羈旅懷思、感世傷生、老病之哀、家國之痛的感喟。本來秋天是一個秋高氣爽,五穀豐登,萬物成熟的季節,這個季節帶給人豐收的喜悅以及成熟的飽滿感。那為什麼秋天總是引起古代詩人的悲愁?以下將作簡要分析。

一、心理因素

詩歌是文學作品基本體裁之一,一切樣式的文學作品都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詩歌不同於其他文學樣式,“它吟詠的是使人最激動的生活事件。它要求精選生活材料,抓住感受最深、表現力最強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現象,用極概括的藝術形象達到對現實的審美反映。”詩人進行詩歌創作必須要一積累獲取一定量存在在生活中諸多材料為基礎。外來刺激被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接收,作為資訊進入記憶。有的刺激強烈,或與本人某種需要、某種經歷密切相關的內容的資訊不經處理就作為精神材料直接流入長期記憶。這些會經常不經意地被詩人運用到詩歌創作中,同時,人們在快樂悲傷兩種不同感受中常常對悲傷消極的事物情緒反而感受更深刻,能形成強烈的刺激。秋天季節裡的景物多呈現出成熟即將凋零的狀態,從一年四季節的範圍來看,從小範圍來說古代詩人以傷春為主題的詩作多是以暮春為創作材料,而非初春。從大的範圍來說古代詩人以悲愁為主題的詩作就會多以秋天為創作背景和材料,而非春夏冬。這是一種心理意願自然選擇。

所謂“秋日悽悽,百卉具腓”秋天最突出的特點便是蕭瑟凋零,古詩人生活的時代往往征戰不斷,又交通不便,也不像現在有通訊工具,離別之後難以聯絡。每到秋天,自然景物中由於自然規律紛紛開始歸向自己該歸向的地方,有道是:“落葉歸根”、“大雁南飛”。看著這些自然景物詩人聯絡自身或想起離別的親人朋友便會形成心理失衡形成易感點,從而情景交融便形成了 “燕支黃葉落,妾望自登臺。海上碧雲斷,單于秋色來。胡兵沙塞合,漢使玉關回。徵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

二、文化因素

比較外國詩歌以及現代詩歌可知悲秋感秋的'詩歌創作多數出現在中國古詩中,外國詩歌情感抒發很少集中在某個季節時段,在無論哪個季節裡只要心裡有想宣洩的東西他們多半就會通過文藝創作表現出來。兩者的不同說明民族文化差異是造成中國古詩人多作悲秋之詩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國古代主要是儒家文化為主導,儒家文化思想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正規化以及思想精神。儒家的敦厚內斂影響了幾乎每個中國詩人或文人的創作;同時,中國古代長期封建自給自足的經濟環境的薰染使中國人形成了內斂含蓄的性格特徵。中醫講究“因天之序”,這裡的天之序即生髮、生長、收斂、收藏這個順序,這天之序相對著季節便是春天即生髮、夏天即生長、秋天即收斂、冬天即收藏。中國人內斂含蓄的性格特徵正好對應天之序中的收斂即秋季,這樣的契合和對應容易引發詩人的悲秋之情。從這幾點可看出,中國文化錯綜複雜地對從各個方面對中國文人的薰陶,塑造出中國文人特有的東方文化性格,這種性格與中國文化對秋的理解和闡釋正好相契合,於是使得中國古詩人總悲秋。

三、生理因素

人的情感一方面會受生理身體因素的影響,中國詩人多是男子,悲秋主題的詩歌多為中年男子所作。孔子道:“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中年對生活已經有足夠的認識積累,開始思考生活生命思考身邊的事物。同樣人的生命過程大致分為兒童、青年、中年、老年四個階段,這四個生理年齡階段也對應著上面提到過的天之序,因此中年對應著秋。由於人的趨同心理,人生活在地球上和其他自然生物一樣遵循著一定的自然規律,所以中年人對秋天的各種自然景物表現出來的自然規律現象能有同感,同感的觸發易引起情景交融的情感體驗進而引發詩人的情感宣洩,如白居易的秋思中寫到:“病眠夜少夢,閒立秋多思。寂寞餘雨晴,蕭條早寒至。鳥棲紅葉樹,月照青苔地。何況鏡中年,又過三十二。”

經過以上的原因略析可見有關這種現象的原因分析很複雜,需要了解文學藝術創作的過程及基本心理機制等的理論知識,上面提到的生理因素也需要了解中醫的精神,而中醫又與中國的文化密切聯絡,所以這種原因的分析由於涉及面廣泛而艱難繁雜。本文只作簡略分析。

在我國古詩詩歌創作史上悲秋詩歌是其中的一個亮點,不可否認它們的中國詩歌貢獻,而有關這種現象原因的分析也值得我們去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