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軟土地基中地下連續牆施工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04W

摘 要:地下連續牆的施工主要包括導牆施工、泥漿製作、成槽放樣、下鋼筋籠、下拔混凝土導管澆築混凝土、等環節。在施工各環節中都有相關的重點、難點及注意事項。它們是地下連續牆施工中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就如何在軟土地基中採用地下連續牆工程技術,主要闡述了地下連續牆的施工技術及在工程中應用的問題,詳細介紹了該牆的施工方案和工藝,並且結合實踐提出了一點建議。

關於軟土地基中地下連續牆施工的論文

關鍵詞:軟土地基;地下連續牆;施工

一、在軟地基中施工地下連續牆的基本概念

地下連續牆是在地面上利用一定的施工裝置,沿著深開挖工程的周邊軸線,在泥漿護壁條件下,開挖出一條具有一定長度和深度的溝槽;軟地基則主要由未加固的人工填土層淤泥粘土層等軟(流)塑地層組成,部分地區還夾雜有薄砂層。在軟地基中清槽後,在溝槽內吊放加工製作好的鋼筋籠,然後用導管法灌築水下混凝土築成一段鋼筋混凝土牆段。如此逐段進行,在地下築成一道連續封閉的鋼筋混凝土牆壁。在沿海地區或內陸河邊及沏邊開展淺基礎建築工程常常碰到淤泥軟土層問題。軟土層含水性大、壓縮性高因而承載力小,在應力作用下極易變形。因此必須對軟土層進行加固處理,常見處理方法為強夯加固形成複合地基。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

1、導牆施工

導牆是地下連續牆挖槽之前修築的臨時結構物,是控制地下連續牆各項指標的基準,對挖槽起著支護槽口土體,承受地面荷載和穩定泥漿液麵的重要作用。

2、泥漿配製與管理

泥漿護壁技術是地下連續牆工程基礎技術之一,其質量直接影響到地下連續牆的質量與安全。泥漿主要是在地下連續牆挖槽過程中起護壁、防止土體坍塌作用。地下連續牆施工一般應使用化學泥漿,不同地區、不同地質條件、不同施工裝置,對泥漿的效能指標都有不同的要求。槽段護壁泥漿採用納土泥漿,製備泥漿前,為了達到最佳護壁效果,應根據地質條件和地下水位確定泥漿配比。新配製的泥漿要經過熟化24 h以上方可使用,成槽結束時要對泥漿進行清底置換。製漿順序為,水→鈉土→CMC(增粘劑)→純鹼。配製過程,先配製CMC溶液靜置5小時,按配合比在攪拌筒內加水,迦納土,攪拌3分鐘後,再加入CMC溶液,攪拌10分鐘,再加入純鹼,攪拌均勻後,放入儲漿池內,待24小時後,納土顆粒充分水化膨脹,即可泵入迴圈池,以備使用(CMC、純鹼根據泥漿的質量現場調整)。通過專用泥漿管道送至施工槽段附近,通過接膠管從管道上設的出漿孔送至段內,廢漿由泥水分離器處理後,將砂土外運。對於L型、T型等異性槽段,適當提高泥漿比重,以防塌孔。施工期間,容易產生泥漿滲漏時,應及時堵漏和補漿,使槽內泥漿液麵保持正常高度。泥漿配合比:配製泥漿主要由水和納土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為使泥漿的效能符合地下連續牆挖槽施工的要求,需根據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加入適當的外加劑。如增粘劑CMC,分散劑、純鹼等。

在挖槽過程中,泥漿由迴圈池注入開挖槽段,邊開挖邊注入,保持泥漿液麵距離導牆面約0.2米,並高於地下水位1米以上。入巖和清槽過程中,採用泵吸反迴圈,泥漿由迴圈池泵入槽內,槽內泥漿抽到沉澱池,經物理處理後,返回迴圈池。混凝土灌注過程中,上部泥漿返回沉澱池,而混凝土頂面以上4米內的泥漿排到廢漿池,原則上廢棄不用。泥漿輸送:沿基坑周邊設定專用泥漿管道(100鋼管)及水管(送清水清洗管頭和回漿泵)。管道上每2個槽段設定1個出漿孔,泥漿輸送採用專用泥漿管道接膠管送至施工槽段。澆築槽孔混凝土和清孔換漿時所排的'泥漿通過膠管送至沉澱池予以回收。

泥漿製作所用原料符合技術性能要求,製備時符合製備的配合比。若泥漿指標不合格,應採取再生處理。用物理、化學方法修正配合比等措施以提高施工精度、安全性和經濟性。泥漿製作中要進行質量指標檢測,新拌泥漿應存放24小時後方可使用,混凝土置換出的泥漿,應進行淨化調整到需要的指標,與新鮮泥漿混合迴圈使用,補充泥漿時需不斷用泥漿泵攪拌。無法調淨的泥漿排放到廢漿池,用泥漿罐車運輸出場。

3、成槽施工

如工程場地為軟土地基,由於液壓抓鬥機自重大,施工中振動大容易造成塌孔的發生,不宜選用。多頭鑽機(氣體反迴圈)因自重小、施工中振動小,作為工程的成槽機械是較為理想的。成槽是控制工期的關鍵,主要為單元槽段劃分、成槽機械的選擇、成槽工藝控制及預防槽壁坍塌的措施。槽段劃分槽段劃分時採用設計圖紙的劃分方式,在各轉角處考慮成槽機的開口寬度,施工方便適當加寬。

三、結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建築行業快速發展,地下連續牆施工技術已廣泛推廣到城建和礦山,工業和民用建築等各項建設專案中。目前,在軟土地基中建立地下連續牆這項新技術正日益為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廣泛地接受,己逐步成為我國城市地下建設中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手段。為了更好地制定處理方案以及統計處理工作量,必須首先探明軟土層的埋深及厚度變化。另一方面在軟土層經過強夯加固處理後還需要檢測加固處理效果,即強夯土石墩墩體分佈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以及墩底是否落到指定的持力層上,從而可判斷處理後的地基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儘管地下連續牆在軟土地基上施工總體較為順利,但也會遇到一些如發生塌孔等困難,還有施工過程中的下鎖口管是一個難題,這些需要在今後的施工中繼續摸索解決。

參考文獻:

[1] 張憲方,李偉.地下連續牆預製樁接頭應用及施工工藝[J].大眾科技,2007,(02).

[2] 黃俊舟,郭波.地下連續牆施工中常遇問題及處理[J].山西建築,2008,(18).

[3] 高學春.地下連續牆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中國住宅設施,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