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內部世界及其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才智咖 人氣:2.97W

摘要:人的內部世界是人通過感覺器官所感覺和意識到的全部有關主體和客體的內容,內部世界是以精神意識內容的方式存在的,內部世界中的精神意識內容由三部分組成,這些精神意識內容具有映象性、摺疊性、拼合性和自足性的特點。內部世界雖然是在外部世界的基礎上形成,但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是不對等的。

人的內部世界及其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關鍵詞:內部世界;關係;精神意識內容;外部世界

通常我們認為我們生活在我們所能真真切切感覺到的這個客觀世界中,其實不然,人作為擁有主觀能動性、有高階發達的大腦的處在食物鏈頂端的這樣一種高階動物,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內部世界中,那麼內部世界究竟是一種怎麼樣的世界,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由什麼組成,有什麼特點,它和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那個外部世界有什麼關係呢?

一、 人的內部世界

1、內部世界的界定。我們可以給內部世界下個定義:人的內部世界通常是人通過感覺器官所能感覺和意識到的全部有關主體和客體的內容[1]。我們身處於外部世界,當我們要認識一個事物時,我們必須先通過人自身所具有的五種感覺器官去感知這個外部事物,然後外部事物經過人類這五種感覺器官的過濾,內化進入人的大腦,經過大腦的加工,進入內部世界,並存儲在大腦之中。經過人類的五種感覺器官內化而形成的內部世界的本質是精神意識內容,也就是說人類的內部世界是以精神意識的狀態存在的,而每個獨立的個人由於自身的特點,他內部的精神意識肯定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也就是生活在自己的內部世界中。

2、內部世界的組成。從人的精神世界所包含的內容出發, 人的內部世界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 除了內部世界固有的內容( 包括人類生來固有的資訊內容以及後天人類對於自身自察自省所產生的意識內容)之外, 其他的所有內容都是人類將外部世界內化後, 外部世界“移入”內部世界的資訊內容[2]。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進行細分,可以把人的內部世界的精神意識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原始的精神意識內容,即在人形成之初就已經具有的精神意識內容,從人開始形成到出生後睜開眼為止。這一部分精神意識內容雖然儲存在人的大腦中,但人卻意識不到。

第二:人通過五種感覺器官感知外部世界,內化外部世界而得到。這一部分精神意識內容從人睜開眼開始一直到去世為止。在人類的內部世界中這部分精神意識內容是最豐富多彩的,因為人面對的外部世界是豐富多樣的。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處所有人面對的都是同一個外部世界。

第三:人腦對以上兩部分精神意識內容重新加工組合而成。第一部分精神意識內容在人腦中是以一種模糊狀態存在,第二部分是以清晰狀態存在,而這第三部分是對前兩種精神意識內容的加工和組合,是對前兩部分的創新。這部分精神意識內容在不同人的大腦中是不同的`,相對與普通人而言,哲學家和思想家的這部分精神意識內容所佔的比重要多一些。

3、內部世界的特點和意識焦點。內部世界是以精神意識的狀態存在,這些精神意識內容的特點有:

第一:映象性。外部世界經過人的五種感覺器官感知,進入大腦,在人的內部世界中形成一個映象。這個映象和外部世界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而這個相似性的程度的大小則取決於不同人的感知。

第二:摺疊性。外部世界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展開的,但外部世界經過人的感知內化後,卻不是以展開的狀態存在的,是以摺疊的狀態存在的第三:拼合性。外部世界在時間和空間上是一個延續體,但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只是截取了幾個片段,形成我們所認識的物件。這種看拼合可以是對同一物件的拼合,即同質拼合,也可以是對不同物件的拼合,即異質拼合。

第四:自足性。上面我們曾說過內部世界的精神意識內容具有摺疊性,不可能同時被我們意識到,那麼我們是怎麼意識到這些精神意識內容呢?在這裡我們需要引入一個新的概念 ――意識焦點。意識焦點是人的內部世界運動的一種主要方式。人腦就像一個黑箱裝置,而意識焦點就像一個手電筒,手電筒照到哪裡,哪裡就變亮,即意識焦點“照射”到哪一部分精神意識內容,哪一部分精神意識內容就會被我們意識到,正如世人所言“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意識焦點在人的內部世界所起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起的作用。意識焦點作為內部世界的一種主要的運動方式,它的運動是是按照以下方式進行的:

第一:被外部世界所牽引。此時的人會處在走神的狀態,比如上課時教室門口出現一個人或者教室外面有特殊的聲音,我們的意識就會被這些內容所牽引,從當前的關注點轉移到這些出現的事件或事物上去。

第二:由所思考的事件或者內容所牽引。當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時,意識焦點到什麼地方,我們的意識就會到哪裡。在這種情況下,人經常會處於入迷的狀態。

第三:漫意識狀態,此時,意識焦點的運動是沒有規律的,它的運動是物理學上所說的布朗運動。人在無聊時經常處於這樣一種狀態。

意識焦點的這三種運動方式對人而言各有不同的價值和意義。當人經常處於第一種狀態時,那麼他將是一個運動型的人,但會很難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但他可能更適合做一個運動員;經常處於第二種狀態的人,通常會是哲學界和思想家,他們會花大量的時間來思考,他們喜靜而不喜動,但如果過度則容易發展成為一種病態;處於第三種狀態的人,既不受外部世界的牽引,也能集中思考問題,除了人在無聊時容易有這種狀態外,人處於昏迷狀態時也會是這樣一個狀態。

二、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關係

由於人無法在本來意義上實在地把握外部世界[3],所以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是不等價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內部世界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無限接近於外部世界,但不可能等同於外部世界。

1、內部世界是存在於人腦之中的,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主觀的,人所處的那個外部世界在本質上是客觀的。我們可以說內部世界是在外部世界的基礎上形成的,或者說內部世界是外部是世界的主觀反映。人類是有主觀能動性的高階動物,在觀察和感知外部世界所形成的的內部世界具有映象性,也就是說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具有相似性,至於相似度大小,就看你用的是什麼鏡子,在個人這裡就表現為不同個體對外部世界進行加工和重構時所用的不同方式。

2、外部世界的存在方式具有多樣性,其存在內容也具有豐富性,而人去感知這個豐富多樣的外部世界時卻只有聽覺、觸覺、視覺、味覺、嗅覺這五種感覺器官,並且這五種感覺器官各自都有自己可以觸及的領域,因此,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也就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感知器官的基礎上形成的人的內部世界也就只侷限於人利用自己的感覺器官所感受到的並經過大腦重新加工過的那一部分外部世界的映像。

3、人總是處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定的空間裡,而外部世界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都是無限的。比如,從時間上來說,人類存在以前這個世界就已經存在了很久,在我們人類之後世界還是有可能繼續存在發展的;就空間上來說,地球以外還存在著宇宙那樣大的空間,分子那麼小的物質中卻還存在著遠在,原子還有更小的粒子組成。當人類第一次知道這些的時候是多麼驚訝。但如果僅僅只是通過人的聽覺、觸覺、視覺、味覺、嗅覺這五種感覺器官,我們是不可能把我們感知到的外部世界的範圍延伸到宇宙這麼大的空間和粒子這麼小的物質。同時我們也可以很好地理解視訊《超視覺世界》中的一句臺詞“當我們一個人時,我們不會感覺自己太孤獨”,因為我們每個個體身上都有那麼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陪著我們。正是由於時間的推移,人這種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高階動物利用科學技術手段,不斷地創造出人類這五種感覺器官的輔助性工具,才得以使人的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無限接近,但也只是無限接近,卻永遠不可能窮盡,外部世界是到達不了的“彼岸”。

4、外部世界本身也是不斷髮展變化的。上面我們提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學技術手段的發展,在科技的幫助下人的內部世界是會不斷接近外部世界的,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意識到內部世界賴以產生的基礎外部世界也是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的,這也導致了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不等價。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只可能無限接近,卻不可能完全等同。

參考文獻:

[1][3]張文元,韓寶育.語言與人的內部世界[J].廣西社會科學,2007(7)

[2]韓寶育.語言與人的意義世界[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