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孔子的世界觀及其教育方法

才智咖 人氣:2.02W
    [論文關鍵詞]孔子;道;德育方法

  [論文內容摘要]中國古代學術的核心是如何做人,這也是儒家教育的主要內容。孔子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鑑。本文通過對孔子的世界觀及其教育方法的研究,探討孔子教育方法的合理性,以便改進我們的道德教育。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把教育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其中以德行為根本。孔子是成功的教育家,教育理念與世界觀的一致性是孔子教育成功的原因之一;善於運用教育方法是其教育成功的關鍵。
  
  一、孔子的世界觀
  
  孔子的世界觀即孔子的“道”。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這句話告訴我們,孔子以“道”為人生的根本追求。什麼是孔子的“道”呢?孔子在《繫辭傳》中指出:“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說明了萬物、生命的起源。那麼“遊魂”又從何而來?孔子進一步指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是人人本具的性體,此性天然而有,寂靜光明,無生無死。太極動則顯象起用,所生之象,其數無窮,但始動之際,只有一明一暗兩種形色,明色為陽,暗色為陰,因此稱為陰陽兩儀。陰陽消長,於是太極失明,轉變為遊魂,流轉生死。總之,儒家認為太極生陰陽,陰陽生五行,陰陽五行生萬物。五行體現於人則是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所以,做到仁、義、禮、智、信就是符合“道”。
  孔子的世界觀決定了其教育的基本內容。孔子學說是以“仁”為核心的,這是由孔子的世界觀決定的。《述而第七》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志於道”就是心向著“道”,為了追求“道”,就得“據於德”。《中庸》說:“率性之謂道”,循性不變就是“道”。“德”出於“道”,所以,為了追求“道”,就得“據於德”。“道”是體,“德”是相,兩者皆是內在。由內而外起作用,即是“仁”和“藝”。“依於仁”就是一切從“仁”上開始。“仁”是“道”和“德”的表現,所以以“仁”為核心的教育內容是由孔子的世界觀決定的。“遊於藝”就是通過六藝來達道。《論語》開篇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指出學習的目的是改正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行“仁”,並提高人的內在修養,以此達道。所以,孔子的世界觀決定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也使道德成為教化的主要內容。
  孔子的世界觀決定了其教育方法。我們知道,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是世界觀的體現,同時又對具體方法有指導作用。《大學》把儒家教學概括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現方法就是使心專一,《三字經》中概括為“教之道,貴以專”。傳統的教學注重內求,給學生一段詩文,先不講意思,讓學生不斷地讀,則其意自現。孔子的學生都學《詩》,《詩》越讀,意思越出來,出的不是詩文的意思,而是本心的真知和能力,這種教學方法與以太極為本體的世界觀相一致。孔子在教學中一系列具體教學方法的運用,也都有其特定的理論依據,比如因材施教、啟發誘導等。
  
  二、孔子的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由不同層次的方法構成的,有方法論層次上的德育方法,如因材施教法,也有具體方法。本文嘗試著對孔子的幾個主要教學方法加以探究。
  1.身教法。身教就是以身垂範。《說文解字》上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中包含有身教的意思。在道德教育中身教起著重要作用。首先,身教具有教化功能。人的行為是在一定的思想、信念等指導下進行的,所以,別人可以透過一個人的行為體會到他的思想和信念,從而實現教化功能。其次,身教具有榜樣作用。一個人的行為如果對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就容易得到周圍人的肯定,並自覺不自覺地進行模仿。另外,榜樣還通過激勵和感染,促使人們堅定信念並化為行動。儒家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因此,身教法就顯得尤其重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七》)。這句話告訴我們,孔子以道德修養為重,所以能身體力行,不斷地完善自己。“……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學而第一》)從子貢對孔子的評價可知孔子為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禮讓,可見孔子非常重視自身修養,為學生做出了好榜樣。
  2.寓教於樂。孔子注重在藝術中陶冶性情。孔子的'學生都學《詩》,《詩》能陶冶性情,使人的喜怒哀樂皆中節。《為政第二》篇:“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三百篇全為真情流溢之作,學得這個真字,言行思想無不率真,便是由《詩》入道。這樣,內容上是大道的表達,再配上和諧的音樂,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藝術教育中提升人格。音樂等藝術對人的道德修養有很大影響。《樂記》指出:“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樂記》還闡明瞭先王立樂之方:“先王恥其亂,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樂而不流,使其文足論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氣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這段話說出音樂與人的道德之間的關係,可見,藝術作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有著深刻的理論依據。

責任編輯: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論孔子的世界觀及其教育方法

    3.啟發誘導。“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第七》)。意思是說,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不去開導,不到他努力想說而說不出來不去引發。告訴他一個角落是如此,它不能隨之聯想到另外三個角落也是如此,就不再多說了。“啟”是使人獲得開導,好像突破盲點,領悟其要旨;“發”是使人獲得引發,找到適當方式表達自己的體會,所以老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能充分思考,並用適當方式表達自己的體認。這樣做的理由有二:其一,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學記》指出:“時觀而勿語,存其心也。”即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先觀察而不要事先告訴學生什麼,以便讓他們用心思考。孔子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學而第一》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文中反映出子貢對貧富的看法已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孔子則提出更積極的“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促使子貢立即聯想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見子貢已經獲得了啟發,體認到做人要不斷地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