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理念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82W

毫無疑問,以“仁”、“禮”為中心內容的孔子思想,在中國、世界華人圈裡、甚至全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小編為你整理了孔子教育理念的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孔子教育理念的論文

摘要: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象徵,他的思想遍及世界,今天他是世界公認的大教育家。他將自己的畢生經歷貢獻給教育事業,他的教育思想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孔子 教育目的 教育物件 因材施教 溫故知新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於魯國。孔子出身貧寒,沒有資格進貴族學校接受教育,它完全依靠刻苦自學而成為知識淵博的學者。雖然生活貧苦,但15歲就“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不恥下問。為了求學足跡遍佈魯、衛、周等國。它不僅向師襄、郯子、萇弘、老子等人學習,還向社會底層的人物學習。因此鄉人贊他“博學”。孔子自30歲起就奔走於齊魯之間,希望通過從政來實現他的理想,但沒有被統治者重用,於是,他就開始招收徒弟講學,55歲時率弟子周遊列國,一面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一面講學,68歲回國魯國,專門從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教育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績,先是創辦私學,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不斷廣收弟子,隨時隨地講學,先後從事教育工作達40餘年。他一生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從事教育工作,這是他獲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條件。孔子收集整理了《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作為教材,對古代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還通過教學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等方面做了系統的論述,對後世教育影響深遠。孔子的思想學說和事蹟,他的弟子們都有記錄,被編成《論語》,成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獻。

(二)教育物件比較廣泛

提倡“有教無類”所謂“有教則無類”,就是說,人,原本是“有類”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賢,有的不肖。但通過教育,卻可以消除這些差別。這就叫“有教則無類”,簡稱“有教無類”。可見“有教無類”是教育的結果,通過教育來消除差別,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構想。“有教無類”這句話的意思是:對待教育物件,要一視同仁,不能按照人為標準把他們分成三六九等。這是我國較早的教育平等思想的萌芽。 孔子以前,“學在官府”,只有貴族子弟有權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貴族子弟才有當官的資格。但到了孔子的時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這就為私人辦學提供了機會。孔子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開始了其創辦私學的職業生涯,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培養“賢才”和官吏,以實現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物件問題上,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有教無類”的本義是無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孔子的弟子來自魯、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國度,這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人公孫龍和秦商入學,還欲居“九夷”施教,就說明了後一點。孔子弟子中有來自貴族階層的,如南官敬叔、司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來自平民家庭的,如顏回、曾參、閔子騫、仲弓、子路、子張、子夏、公冶長、子貢等。而平民教育更能體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實質。

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其“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人性論。“性相近”說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習相遠”又說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於“人皆可以通過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認識,孔子才作出了“有教無類”的決斷。

“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對於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三)教育目的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作為偉大的教育家的孔子,是十分重視教育的目的性的。孔子教育的主要物件是士,他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養士成為他理想的人才,為新興的社會力量找到政治的地位和保障,從而改善春秋以來“天下無道”的局面,以實現他的理想社會。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篤信好學,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他的學生也頗有體會,如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因為這種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許多有才幹的學生來。

“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 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四)教學內容

總的來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有三方面特點:其一,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他所要培養的是從政人才,不是從事農工的勞動者,他不強調掌握自然知識和科學技術,他既沒有手工業技術可傳授,也沒有農業技 術可傳授。他認為社會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與小人職責不同,君子不必參與小人的物質生產勞動,所以他從根本上反對弟子學習生產勞動技術, 樊遲要學種田、種菜,他當面拒絕。其二,偏重社會人事。他的教材,都屬於社會 歷 史政治倫理方面的文化知識,注重的是現實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靈。他雖不是無神論者,但對鬼神持存疑態度。他不談“怪、力、亂、神”,不宣傳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內容列 為教學科目,這種明智的態度,成為中國古代非宗教性教育傳統的開端。其三,偏重文事。他雖要求從政人才文武兼備,但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關軍事知識技能的 教學居於次要地位。

(五)教育特點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這一術語是宋代朱熹在總結孔子的教學方法時提出來的。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事業,成功地把因材施教的方法運用於教學實踐。教育的成功也代表了他教育理念的成功。在《論語》中,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很多。如: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冉有畏縮不前,故鼓勵他前進;子路好勝過人,故抑而退之。 顏淵、仲弓、司馬牛和樊遲都向孔子問仁,孔子作了不同的回答: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孔子區別受教育者的才智高低進行不同的傳授,“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顏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在孔門弟子中以突出的德行修養而著稱,自漢代起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標準來要求他——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要合乎禮的規範。仲弓對人不夠謙恭,不能體諒別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司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誡他:做人要說話謹慎,不要急於表態。樊遲較魯鈍,孔子對他就只講“仁”的最基本含義,平時生活嚴肅莊重,處理事情嚴肅認真,與人交往忠心誠意。根據每個學生基礎和造詣的不同,解答也深淺不同,更有針對性和實效。從因材施教的倡導實施到變為教學思想工作,再到明末清初的教育家對其充實和完善,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成為貫穿我國古代社會特別是封建社會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教學原則。在這一原則指導下,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為當時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2、啟發誘導,循序漸進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與悱是內在心理狀態,在外部容色言辭上的表現,就是水,在教學勢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思考相當時間還想不通,然後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辭表達出來,此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再在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由難到易;能進取譬,推己及人;叩起兩端,功乎異端。

3、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在教學中,孔子把“學而知之”作為的根本指導思想,他的“學而知之”就是說學識求知的唯一手段,知是由學而得的。學不止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他提出“博學於文”,偏重古代文化,政治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 他還提出“多問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係時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用於社會實踐中,他要求學生說話要謹慎些,做事要勤快些,應當更重視實踐。由學而思而行,這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學習的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六)樹立教師的典範

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於後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他為後世的教師樹立了三個方面的典範:

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

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學而不厭”是“誨人不倦”的前提。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溫習已學過的知識,而且要有新的見解和和體會,吸收新成果,站在學術發展的最前沿,才能做一個稱職的好老師。在此我們不難發現,孔子所講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之意義:一是對教師而言。為了教育好學生,就應該不斷的學習,獲得新知。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典型的終身教育思想。作為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私學教師,孔子也正是這樣做的,他從“十有五而志於學”開始,孜孜以求,一生苦學樂學不輟,甚至到了晚年年老體衰仍然以“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皓首窮經的精神,整理“六經”,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二是對學生而言。教師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並不知疲倦的為其工作。有的弟子懷疑孔子對他們有所保留,即“隱其學”,孔子馬上解釋道:“二三子以為我有隱乎?吾無隱乎爾,五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這種毫無保留的“無隱”精神,完全出自他對學生的無限熱愛和一片赤誠。孔子所提倡的身體力行的這種“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工作態度,堪稱“萬世師表”,後世楷模。

2、溫故知新

溫故知新是孔子的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孔子認為溫故知新是做教師的基本條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精神。溫故知新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過去政治歷史知識、文化知識。新是指今,指的是現在的社會實際問題。他要求學生既要了解掌握過去的政治歷史知識,又要認識當代社會實際。溫故知新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從已知到未知,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已有知識是認識的成果,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孔子要求學生在溫習舊知識時能積極思考、聯想,擴大知識範圍或將知識進一步深化,從而獲得新的知識。第三,溫故知新也就是溫故創新。溫故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學校教育中、社會生活中創造、創新。 3教學相長。講到古代的師生關係,人們總會提到師道尊嚴。認為師生之間壁壘森嚴,老師十分威嚴,動不動斥責或施之於棍棒,甚至有人還把孔子作為提倡師道尊嚴的第一人。事實上,孔子對學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也很民主,常鼓勵學生“當仁不讓於師”。教學相長一詞雖語出《學記》,而《學記》主要是記載和總結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教學經驗的。因此,也可以說教學相長是孔子與弟子之間真實情況的寫照。《論語》中關於孔子教學情況記錄中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言志的事例。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孔子平和地對學生說,“我年紀大了,不會再去從政了。平時都說沒有人瞭解你們,假若有人瞭解你們,那麼,你們想幹什麼?”子路搶先發言,然後其他弟子一一作答。最後到了曾皙,曾皙說:我與他們三位的志向不同。暮春三月,與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小孩,談論談論學問,唱唱歌,跳跳舞,豈不快哉。公西華請孔子評論一下,孔子說:只不過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他不但沒有批評曾皙這種休閒的生活態度,反而覺得對自己啟發很大,贊同和嚮往這種教書育人,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見,孔子與學生相處是十分隨意,氣氛輕鬆。學生可以一邊聽同學和老師對話,一邊可以自己演奏音樂,自得自樂。孔子既不強求學生服從自己的意志,又樂於接受吸收學生的正確見解,從善如流。正因為如此,學生可以與老師大膽交流,暢所欲言,為教學相長創造了必不可少的條件。

(七) 結語

孔子在世時,只不過是一個學派創始人、是一個老師。孔子死後,甚至還有人貶低他。魯國大夫孫武叔就曾對人說:孔子的本事不如他的學生子貢。具體說,孔子勇不如子路,智不如冉有,辨不如子貢,仁不如顏回。但孔子的學生並不認為如此,他的弟子有若稱讚孔子是出類拔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曾被孔子嚴厲批評的宰我頌揚孔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甚至還把貶低孔子的人稱之為未登堂入室的門外漢。儘管孔子的學生對孔子頂禮膜拜,對當時社會只是把孔子作為一個“布衣”而已。孔子時來運轉是在死後數百年後的漢代。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孔氏,罷黜百家”,使儒學取得獨尊的地位。從此,孔子被歷代統治者追捧,每有加封。從漢代的素王、唐代的文宣王、宋代的至聖先師、元代的大成至聖文宣王及到清代康熙王帝的“萬世師表”。從孔子一生的貢獻而言,首創私人講學之風,創立儒家學派,形成啟發誘導、因材施教等教學思想,整理編寫了《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並作為教學內容,弟子三千,培養了大批有用之材。特別是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知新、教學相長的教師精神,在中國教育發展史是上,代代相傳,光照千秋。

參考文獻

[1] 楊伯峻、論語譯註[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

[2] 《論語》

[3]《史記,孔子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