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終身教育理念論文

才智咖 人氣:5.09K

一、終身教育內涵的重新解讀

大學終身教育理念論文

1、教育時間的延展性。傳統的教育模式將人的一生分割成了三個不同的階段:學齡學習期、成年工作期、老年休閒期,認為一個人從國小、中學到大學接受完了全部才參加工作,將所學知識應用一輩子。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大學教育成了人們進入社會工作、活動的準備時期,其結果是學生在校學到的科學文化知識難以應付迅速變革的社會。而終身教育強調學無止境,認為教育已不再是人生某一階段的事情,而是貫穿人的一生,從幼兒教育到老年教育,是人的一生在不同階段互相銜接、整合的終身過程,是從“搖籃到墳墓”的教育。

2、教育空間的包容性。傳統教育理論認為學校是進行教育的專門機構,教育就是學校教育。因此,傳統大學教育被限制在學校圍牆之內進行,大多數社會成員將接受大學教育作為實現某種目的的途徑,致使目標實現後走出大學校門的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潛力和動力。而終身教育衝出了教育學習的狹隘侷限,包含了所有現存的教育形式在內的教育過程,空間上極大的包容性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一體化,教育滲透到人類社會的一切空間。社會上具有教育功能的各種機構相互交叉、密切聯絡,如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都是從事教育學習的場所。人們可以在認為合適的時間裡到自己覺得方便的任何場所進行學習。終身教育是一種立體教育。

3、教育物件的全民性。有限的教育資源迫使我國傳統的大學教育成為一種精英教育,這顯然違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則。同時,人口老齡化問題也日益顯現,老年人也要求擁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而終身教育實際上就是面向全體社會成員,不論其年齡、性別、地域、職業都有學習的權利,都是教育物件,最終建立一個人人受教育、人人皆學習的學習化社會,它體現了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同時終身教育也是人類完善自身的教育。因為終身教育不只是單純傳授文化知識,還包括增強批評精神、提升行為能力以及發展自由個性和鑄造完善人格。所以終身教育的物件不是少數人,而是全體社會成員。

4、教育內容的全面性。傳統的大學教育關注的是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體現的是教育的工具價值,教師將學生當作自己爭名奪利的工具,學生將學習當作謀取職業的工具,因此教育內容固守書本和考試要點。而終身教育認為教育的目的和重點是要培養“完人”,培養全面發展、個性得到充分彰顯的人,因此教育內容全面化,突出實踐性和創新性。教育的重點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即培養學生學習的習慣和獲得繼續學習所需用的各種能力。

5、教育過程的主體性。傳統的大學教育強調國家和教師對教育和教學的支配與控制,將學生置於被動、壓制的地位,主張師傳生受,並且按照一個標準來要求學生,這顯然多半是以學生主體的異化為代價的。而終身教育是一種巨集觀的教育籌劃,它的實現依賴於社會生活中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自覺努力,因此終身教育將教育和學習視為人權,認為學生是學習和認知的主體,強調學習者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和學習的自主權,重視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最終實現自主發展。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認為的使學習者“自己決定他要學什麼,他要如何學習及在什麼地方學習與受訓”。

二、終身教育理念下大學教育觀念的更新

1、大學教育目標的更新,學會認知。所謂學會認知,實際上就是學會學習,就是將掌握足夠廣泛的普通知識與深入研究少數學科知識結合起來,以使個體從終身教育提供的種種機會中受益。只有學習能力的獲得和綜合發展,才能保證學生在離開學校後,能自主地進行學習,達到改變自身知識結構的目的,傳統的大學教育主要是為學生就業做準備,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把學生培養成有用的工具。而在終身教育思潮影響下,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僅是大學教育的目標之一,大學教育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別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重要思想就是要求學生學會學習,以便適應不斷變革和迅速發展的世界。大學教育應該注重發展學生的智力以及建立在智力基礎上的學習能力,完成從受教育者向主動學習、自主抉擇的方向轉換,使其不僅擁有學習的興趣,而且發展了掌握獲得他所需用知識的方法以及綜合使用這些知識的能力。

2、大學教育價值觀的更新,學會做事。所謂學會做事,就是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獲得專業資格,從更廣的意義上說,還必須獲得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使其能夠應付許多情況包括某些預料不到的情況,能促進集體工作。學會做事,實質上是人與社會聯絡的紐帶。傳統觀念認為大學教育是教育的終結階段,大學教育的價值就在於按照就業市場的要求,使學生掌握規定的知識和技能,為學生就業做準備。而在終身教育思潮影響下,大學教育只是學生終身學習的一個環節,是一個新的起點。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僅在於為未來的就業做準備,更主要的是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追求真理的動力,獲得各種能力,不僅適應社會,更重要的是改造和創造社會,同時也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

3、大學教育關係的更新,學會共同生活。所謂共同生活,就是本著平等價值觀、尊重多元性、相互瞭解的精神,增加對他人的瞭解和對相互依存問題的認識,學習開展共同活動,學會管理和解決衝突。學會共同生活,實質上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傳統的大學教育中,教師是知識和價值的權威,他可以依靠角色的優勢地位主導甚至是壓制學生,或者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學生只能處於一種被動的'地位。而在終身教育影響下,大學教師主要不再是知識的提供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甚至是學習夥伴,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追求者和探索者,教育關係轉變為一種民主和諧的關係。大學校園是社會的縮影,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學習應對各種複雜關係,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學會了解和關心別人的需求和情感,增強人際間的相融性;也要學會與他人共同工作,能夠從立足於未來社會的角度為實現某一共同目標而共同奮鬥;還要學會做人的準則,懂得奉獻,增強責任意識和能力,學會共同生活。

4、大學教育過程的更新,學會生存。所謂學會生存,就是要更充分地發展自己的人格和發揮自己的才能,以適應和改造不斷髮展的環境。傳統的大學教育把學生封閉在一所大學、一個系、一個專業甚至一個班級內,課堂教學是他們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訓練途徑,結果使得大學生畢業離校後無法適應迅速變化的社會。而在終身教育影響下,整個社會都是教育的場所,教育資源已超出學校的範圍,教育的形式、途徑日益多樣化,致使大學教育過程從封閉走向開放。開放意味著教育不再是學校的同義詞,意味著學習是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由此出發,教育是為了建立一個不斷推進的智力體系———學會生存,教育要造就的是具有生存價值、生存能力並能夠解決生存問題的人。因此大學教育要重視對學生任何一種潛力的開發和培養,因為這些素質的獲得有助於學生即未來的社會成員在多變的社會中更好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