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節日裡的教育祕密探討論文

才智咖 人氣:1.87W

孩子愛糖果,是天性。扮演海盜的男孩 Oliver清楚地記住了老師說的,只有對同伴和老師親口說出“trick or treat”,才能得到糖果。半小時後,他的南瓜桶已經被糖果裝滿。

洋節日裡的教育祕密探討論文

幼兒園國際化,有什麼表現?是否同外教、英文畫等號?

2014 年 10 月 31 日,萬聖節來了。這次萬聖節北京市東城區新中街幼兒園的主題是裝扮和勇敢。當孩子們走入幼兒園時,除了要和變裝的老師相互用“Happy Halloween”打招呼,參觀南瓜展,還可以跑到外教面前玩“勇敢者摸箱”的遊戲。望著有點“萌”的魔鬼圖案,有的`小朋友縮了縮手 , 不敢將手伸進箱子。但在外教的鼓勵下,糖果、毛絨玩具等獎品陸續被抓了出來,孩子們越玩越開心,也不再害怕魔鬼和骷髏。

新中街幼兒園的梅建寧老師告訴《幼兒 100》雜誌記者,這是他們園第三次做萬聖節活動。萬聖節的裝扮和氛圍,只有和教育目標相結合時,才能對孩子有價值。例如,今年裝扮南瓜活動就是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的,由孩子和家長共同來裝扮、雕刻南瓜,成為親子交流的好契機。

新中街幼兒園位於北京使館區,最多時曾招收來自 13 個國家的孩子。園長李麗華說 :“我們接收的不只是外國孩子,還會接觸到其他國家的文化。”新中街幼兒園經常舉辦讓孩子分享自己國家藝術的活動,這種交流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

“不是有外國孩子、說點英語就是國際化。一定得讓孩子有開闊的眼界,著眼於國際視野。”李麗華說。2012 年為了祝賀倫敦奧運會,新中街幼兒園的 100 個孩子畫了一幅長畫卷,在被英國大使館請去做客時,一個孩子從心裡感慨 :“哎呀,這個地兒可比我們家漂亮。”李麗華認為,孩子的大氣和大膽,在未來走向社會時將成為重要的助力。

國際化意味著包容和尊重,但並不是每個孩子必須參加萬聖節的活動。這天,新中街幼兒園設定了兩條入園通道。因信仰和習慣不過萬聖節的孩子,可以繞過南瓜展覽區,從操場上進入班級。這樣的國際化教育,其實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