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文化理念研究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7W

摘要:彭教授在節目開始就敘述了自己對文化的理解。在彭教授看來,文化的本身是一個非常混沌,難以琢磨的東西。所以在要說清楚建築與文化的關係的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彭教授從滕王閣建築本身和《滕王閣序》之間的關係分析,得出結論,建築本身可能沒有什麼真正的意義,但是一旦成為一種文化的載體,自身就被賦予了很大的文化內涵了。

建築設計文化理念研究的論文

關鍵詞:建築設計文化理念文化內涵

為了說明這個觀點,他為大家分析了自己的建築作品:華僑大學的承露泉。通過他對設計理念的一番陳述,就建築的觀賞提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就是由直覺感受所觀照的形式美。

第二個層次,通過感情的激發,而產生意境美。

第三個層次,通過解讀而感悟到作品所內含的意義和文化的底蘊。

彭教授在節目中還分析了他另外兩個作品,一個是北洋大學紀念亭的設計,一個是浙江舟山沈家門國小的設計。通過這兩個作品的分析,我們可以感受出設計者在從事建築設計時,千方百計賦予建築以文化內涵的良苦用心。

全文

大家好!建築與文化我覺得這個命題很重要,但是很不容易講清楚。這個東西我們說每個人都可以感悟。但是究竟這文化是一個什麼含義?每個人的理解都很不一樣。據有關搞文化的人統計,說到目前為止,對文化有二百多種的解釋或者給文化下定義。但是沒有哪一個定義呢,可以得到絕大部分人,完全同意是不可能的,沒有得到絕大部分人的認同。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情就很難把它講清楚,所以這裡面呢,我就想到過去聽到的一個小故事。

就是有人問康德,康德是德國的一位很有名的哲學家,說康德先生你是一位大哲學,你能不能給我講一講這個時間是什麼?康德一下子被他問得一愣,他說在你沒有問我之前呢,我好像對時間還是蠻清楚的,通過你這一問把我問糊塗了,我也不知道這個時間到底應該怎麼來給它下定義。但是後來我們學了馬列主義哲學以後,我們也得到了一個比較科學的定義,就是說這個時間和空間都是物質存在的形式,原來就這麼簡單一句話。

所以我就感覺到,每一棟房子,或多或少,我說的是建築,不是說的是構築物,都包含一些文化的內涵。當然,多少分量是不完全一樣的。但是你要把它概括起來講,說建築跟文化的關係,要把它形成一種系統的觀點,或者是觀念,我就覺得真是很難。不知道從哪兒切入,不知道從哪兒下手。

比如說我見到我們南昌的滕王閣。如果沒有滕王閣,那麼王勃,這位很年輕的這麼一位文學大家,他就寫不出《滕王閣序》。《滕王閣序》那個氣勢是了不得,一開始就是進三江而帶五湖,後來在描寫景物的時候,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還有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那麼一個樓他可以從裡面引申出這麼一大篇的東西。在《古文觀止》裡面,《滕王閣序》我記得還是一個長篇的,不是一個短篇的,起碼是一箇中長篇的。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來,這個滕王閣,確實它是一種文化的載體,這個你是不能否定的。

再從此又聯想到岳陽樓,我想如果沒有岳陽樓,我想范仲淹,就也不大可能寫出《岳陽樓記》來。但是這個岳陽樓也很有意思,我也不記得這個內容了,因為念的時間太早了,是吧,七轉八轉,搞到最後得出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個大家都知道的一個名句,流傳千古。所以就是說這個滕王閣也許我們看上去很平常,但是它可以觸發文人的這種聯想,寫出那麼巨集篇鉅製可以寫出這麼多文章來。

再比如說黃鶴樓,咱們都知道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確實富有詩情畫意。所以呢,在我們小的時候,讀了這些文章以後,哎呀,很多很多小孩子,可能富於這種幻想,覺得這裡面簡直是美得不得了。現在呢,我們復原了,到我真來一看的時候,真的頗有一點失望。我沒有下車去看過這個黃鶴樓,我是坐火車的時候,從車窗裡面看到黃鶴樓,一看黃鶴樓高大雄偉得不得了。另外呢,顏色又富麗堂皇,黃琉璃,紅柱子,怎麼也跟我小的時候念過的那些詩句,那些文章對不上號。這是怎麼回事呢?把我也弄糊塗了,我說如果現在人看到這些東西,是不是能夠寫出像古人寫的那樣優美的那樣的文章來啊,我都表示懷疑。那麼絕對不是要貶低我們復原同志他們這些人的工作的成績。因為時代也變了,是吧,我們今天人的審美觀念都變了。另外加上我們在設計當中,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那麼審美的觀念呢,現代人和古人也都不一樣。

所以我覺得文化這個東西,好像是一種非常混沌,非常說不清楚的一個東西。

那我講什麼呢?還是講個案,想講一講就是我們在實際當中,怎麼樣努力來賦予建築物以文化內涵。我只準備講三個例子,我這三個例子是什麼呢?一個就是給華僑大學設計的承露泉。怎麼突出這個華僑大學的這個特點?它這個建校的年限不長,才四十週年,性質呢它是華僑大學招來的學生來自東南亞,港澳臺等等,我說這可能是他們一個很大的一個特點,有別於國內其他任何一個大學,包括清華,北大等等等等。另外一個特點,它是學校。學校是一種教育的機構,要培養人才,而它這個人才是來自真正意義上的五湖四海。我們平常說五湖四海,就是代表從四面八方來,它這個學生經過培養以後,分出去呢主要的也還是回到東南亞和港澳臺,當然也包括除了東南亞地區以外的世界各地,但畢竟是少數。所以我就想,應該把這個東西突出一下。那麼還有一個更難的難題,這個教育用什麼東西來體現?教育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東西,你要賦予一種形式,要把這個教育表現出來,我感覺到非常棘手。後來呢我一想,我小的時候,我家裡好像有一個條幅,叫芝草琅玕培福地,雨露甘泉潤仙林,和這個意思也差不多,也帶有一些培育的功能。從這裡又聯想一下,咱們在《紅樓夢》的前幾個章回裡面,有一個叫絳珠草的,不知道看過《紅樓夢》的人可能是不是還有印象?這上面幾句,既受天地精華,復得甘泉滋養,飢食蜜青果,渴飲灌愁水。這麼一來久而久之它就從普通的這樣一個草本植物,就變成了一個帶有一種靈性的叫靈芝草。這些東西呢,講的呢都是培育的是物,培育的是物,但是我們有一種比興的手法可以把它轉化成為對人的一種教育和培養。

那麼華僑大學這個生源的特色不一樣,這個用什麼表現呢,這也是在反覆思考當中。我突然想起來,我們在歷史上面,曾經提到過,西漢的漢武帝,在做建章宮的時候,好像在建章宮大門前,有巨大的叫承露盤,承接露水的盤子,我說這不是很好嗎?就是做一個大的盤子,承接雨露甘泉,然後呢,經過培育以後,再分散到全國各地。所以我當時在設計當中,在腦子裡面就有了一種形象的一種概念。我這個人性子很急,開會之餘,我就在那檔案的反面,白紙,就勾了一張草圖。勾了一張草圖以後,我覺得呢,從造型上看,還可以吧,還說得過去。這個咱們要說服甲方接受這個東西,你光給他圖不行,我也還得給它杜撰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叫什麼呢?叫聚莘莘學子於五湖四海,育創新英才惠四面八方。那麼回來以後我就畫了一個比較正規的一個圖,我當時畫的這個草圖要比這個草得多。回來以後整理了一下,因為對於它校園比較熟悉,因為我去過他們學校,大體上就是這麼一個東西。

去了以後,他們校領導看了以後,很快就給我一個反饋,說可以,我覺得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邊呢,就是進一步往深入的地方做。但是我自己感覺到,我們沒想到這些東西,費了一些腦筋,蓋了這麼一個東西,我不大相信讀者會能夠理解我們這個良苦的用心,你說的那樣的東西,什麼建章宮,人家沒有讀過歷史的人,根本不知道是何許物也,所以那套東西還是不行。我說恐怕還要想一點辦法,我除了這個主碑以外,我們可以說它叫一個三層結構的一個水景建築,還得要做一個輔碑,把這個意義再明確一點。所以在這個後面,在這地方又做了一個輔碑。這個輔碑我的意思就是把這個東西刻上去,就是刻我剛才講的,就是聚莘莘學子於五湖四海,育創新英才惠四面八方。同時為了更加明確地表達華僑大學的特點,在前面做了一張世界地圖,就是意思呢,我們這個學校的生源不完全是來自國內,也包括海外。後來他們學校的意思呢,還要把他們的校訓也刻上去,我說那刻就刻吧。

我的想法當時就到此為止了,幹完了以後他們學校說最好有一個碑記。下面就是描繪這個建築物了,它說其像聳聳兮,喻智者之樂山;其泉汩汩兮,比仁者之樂水。其盤坦蕩兮,承雨露於八表;其柱偉岸兮,狀教育之四維。其形方正兮,標崇德而明誠;其勢挺拔兮,示奮發以致遠。其波疊疊而三折兮,表樂教樂學之不倦不厭;其水漫漫而四溢兮,徵無量英才之嘉惠瀛寰。

寄來以後,問我有沒有意見,我說寫得太好了。我原來沒有想到這麼多,什麼四根柱子還象徵四維,我四根柱子主要是為了頂這個盤子,沒有這四根柱子盤子就起不來,是吧?我沒有想到的事情他比我想得更多,像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我說簡直太好了。

我又想到剛才我們講的《滕王閣序》,滕王閣也許沒什麼了不起,到了王勃的手裡頭居然可以發揮出那麼大的一篇文章。我就感覺到這位先生他在欣賞這個東西的時候,和一般的觀眾就大不一樣,一般的觀眾到那兒去,看看就完了,也許覺得它好看,也許覺得也不怎麼樣,走掉了。他可能是奉命要寫這篇東西的,所以在看的時候就特別地用心,就充分發揮他的想像力。他實際上不光是欣賞,而是一種解讀了,把這個東西解讀得比我原意還多得多。所以我過去,老實講,這個解讀是從西方傳來的一個名詞,我不大怎麼理會的。我說建築物是直觀的藝術,大家看看就完了,還到那兒去看了半天,還在那兒解讀,還不把人累死,你們去欣賞建築,有這麼去解讀的嗎?我想恐怕沒有,包括我也沒有。所以過去對西方這個東西我不大理解,也不怎麼推崇,通過他這麼一看,我覺得呢,還有一點道理。所以我就有一個什麼體會呢,我就覺得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呢對藝術品的觀賞呢,也可以分出一些等級和層次,當然這個對不對,和大家共同來探討。

第一個層次,就是由直覺感受所觀照的形式美,我認為這個層次應該是任何建築中都不可或缺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呢,我看我們大多數的建築師,還是在形式上做文章做得比較多,光怪陸離,各種各樣的形式現在都充斥於建築行業裡面,標新立異。我覺得呢,有的也是做得確實是很好,很好看,但是就此就到這樣一個水平呢,我感覺到好像還不太夠。

所以我認為還有必要進入到第二層次。就是通過感情的激發,而產生意境美。這個意境美,這種體會是我從中國古典園林裡面感悟出來的。我寫過一篇《中國古典園林分析》,確實到裡面去,不一樣,詩情畫意。不是乾巴巴的幾個房子、幾塊石頭。現在我們也有不少園林,說是園林,進去以後呢,索然無味,就是那種意境表達不出來。要是我們跟西方的文化呢,接接軌,我們借用他們的話來講,就是缺少一種場所精神。我覺得呢,這個隨著我們文化品味的提高,我們一個東西,不僅光要好看,而且還能夠激發人家的感情,就像中國古典園林一樣,具有一些詩情畫意。

到了這個層次以上呢,我覺得還可以進入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就是通過解讀而感悟到作品所內含的意義和文化的底蘊。

我覺得就我看來我們講建築與文化真正的體現應該是起碼應該進入到第二個層次,不完全停留在這個形式美的這個層面上。那麼最好能夠進入到第三個層次。就是用我們中國的傳統的話來講,就叫做言有盡而意無窮。就是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可能比較簡單,沒有什麼太多的可以供人發揮的餘地,但是應該對於那些文化層次高的人,通過聯想可以激發他們的這種想像力,可以解讀出更多的含義來。所以我原先並沒有這種奢望,我只是說讓他們學校裡面看起來還可以,就行了,要求不是很高,後來通過他這一解讀,倒是把我的思想提高了,所以我覺得觀眾和建築師是互動的,是可以互相促進的,也可以教學相長,對學生來講也可以叫教學相長。從我們建築師的主觀上面,應該朝這個方向努力,至於成功與否,那個東西我們也很難來計較。你認為你想得好得不得了,別人看了以後木然,覺得我根本沒有看出什麼名堂來,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但是從建築師的這個主觀願望來講,應該把自己的作品儘量地能夠賦予它更深厚的文化內涵,我覺得呢,在這個方面,我覺得當前來講,我們可能還是做得有點不太夠。

我過去寫過一篇文章叫《悅目與賞心》,悅目就是眼睛看上去很舒服,就是形式美;賞心就不一樣了,賞心就是說除了看了很漂亮以外,還能夠給人一種情感上的一種激發,產生意境。那麼更高的一個層次,這可能還是藉助於外國理論,就是講meaning這個意義,如果能夠賦予它一種更深刻的這種文化內涵的話呢,它就有了意義。如果是這樣的東西的話,我覺得也許我們建築呢,可以整個來講提升到一個新的一個層次上面去。

我要介紹的就是第二個案例,我國第一所屬於現代性質的一個大學,這就是北洋大學,也就是我們天津大學的前身。到了1995年,正好是一百週年的校慶,學校裡面說了,說我們校慶總要搞點名堂,搞點東西吧。那麼校友也很多,都慷慨地捐款,我們從它的老房子裡面找到一張舊的照片,其實已經不是照片了,而是印刷品:三層樓的小房子,進門的地方,兩根柱子頂一個拱,比例也不對,矮趴趴的。上面是窗子,窗子牆當中有一個圓的東西,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好像是一種雙龍戲珠。考慮到那時候的時代背景,那時候呢,正是張之洞,李鴻章這些人,在搞洋務運動,那麼也有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這些矛盾在裡頭,所以有一部分人,感覺到這個中國的國體不能丟,所以提出來的口號叫“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這個所以當時新建出來的學校老實講,都是屬於外國建築師建築的。比如像清華的禮堂,還有我們當時我念一年級的'時候,唐山交大,蓋的房子都是那種英國式的房子。後來我去年到上海交大去,給他們新校園評審的時候,也和我們那個學校的房子差不多。

但是老北洋這個房子真有意思,既底下是一個拱柱結構,那麼用我們後來的話來講,就是“帕拉蒂奧母題”,就是這個“帕拉蒂奧的母題”,用兩根柱子頂著一個拱券,這種組合的形式,作為一種母題的話呢,我們通常叫它“帕拉蒂奧母題”。可是它的比例不對,那麼尤其是那個雙龍戲珠,一個是典型的西洋古典的東西,一個是很典型中國傳統的一種圖案,要把這兩個東西擱在一塊,這顯然是有點不協調吧。我是搞構圖原理的,大家可能有些人看過我的《空間組合論》,是講形式美的,這個形式美最忌諱的就是不協調不統一。

另外就是復古,我對復古的房子非常反感,就是所謂的歐陸建築什麼等等。那麼你這個人一直是反對這種仿古,你又是反對摺中,這一次你怎麼好像完全和自己的思路背叛了,搞起來複古,搞起來折中呢?我是覺得這個事情不能一概而論,具體到北洋大學,這樣一個歷史背景,用折中,用一些仿古,特別是把原校園裡面這些具有一些典型性的一些所謂的符號象徵,如果能夠把它組合在一塊,我覺得還是不妨試一試。所以當時我也是信手畫了一張草圖,後來我就徵求了幾個朋友的意見,他說這個構思還是不錯,因為學校裡面要求,至少要有四塊碑放到裡面去,一個就是天津大學跟北洋大學的校史;另外一個就是校訓實事求是的校訓,這是我們過去的一個老校長,茅以升手書的,這個必須要放進去;還有呢,北洋大學的校歌;再有一個呢,北洋大學發出來的第一號,也就是第一張的畢業文憑。這個文憑都有檔案在,他們在故宮博物院裡,把這個檔案呢,查完了以後,又拍照,又影印,什麼等等。

他原來請的是哪一個,請的是一個搞工藝美術,搞環藝的一個美術老師去做,結果他把這個很分散地放在校園裡頭,不僅形不成氣候,而且還砍掉很多樹,校長征求我的意見,我說這個辦法不好,我說還是集中起來,在我們學校的中軸線上面做一個體量比較大一點,比較帶有一點永恆性的東西。我說乾脆狠心用花崗石砌,儘管這個東西是十米乘十米,只有一百個平方米,大家有了這麼一個東西,每年校慶,大家好像過去校慶心裡頭是空空,說了北洋大學,看也看不見,一點什麼可以琢磨的東西都沒有,有了這個東西,大家就可以到這裡面去憑弔一番,看看我們這個學校的前身怎麼怎麼樣。所以我就覺得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這麼一個小的東西,如果我們認真地對待的話,還是有可能賦予它比較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我要介紹的第二個案例。

這是我最主要的設計以前,畫的一些表現圖,這是用馬克筆畫的。還有就是它的平面,這是那個四塊碑,就是這四塊碑。如果這是我們學校的軸線的話,這塊是校史,這塊是校訓,這塊是校歌,這塊是那個畢業文憑,這個畢業文憑發給誰,就是我們近代著名的外交家龐寵惠。正在施工的過程當中,山東牟平縣的校友呢,又捐來一個馬寅初像,也是我們的校友,又捐來一個馬寅初的一個銅像。那麼我就說沒有別的好處理了,只有在這個地方因出一個橫軸。在橫軸這個地方,加了一塊碑,把這個馬寅初的像就是放到這個地方。這兩邊就做兩個坐凳,這是畫了一個夜景,這是當中的一塊。因為要確定這個字的大小,還有這個龍的圖案,究竟是放在什麼位置,還有大小,這個比例尺已經放得很大很大的了。這個就是那個碑,我只是畫了其中的一個碑,上面是我們北洋大學當時的校徽。這底下“實事求是”就是茅以生先生寫的。因為蓋完了以後,四面放著碑,當中顯得太空,所以又在後面做了一個圓的像磨盤一樣的這個躺在地上的這麼一個圓盤子,當中刻一個槽,這是一半,還有另外一半,這個是槽就是“1895—1995”,這一百週年,這邊呢你看是北洋大學,這邊呢是天津大學,正好形成一個圖案。這個外面呢放12個墩子,一方面是為了保護這個字,不要被人家碰壞了,因為那都是見稜見角的東西,一旦碰壞了以後就不好修;同時呢,也給一種向心凝聚的感覺,這個也象徵著我們校友關心學校,這種團結合作協調有這麼一種象徵的意義,要不然的話當中就顯得很空。

那麼下面再看看它的照片的效果,這就是從遠處看就是這麼一個東西,有人說像一個凱旋門。這個就是比較接近一點的一個照片吧,這就是從很近的地方來看。這個大概有三層樓多高,12米,按照這個標準的法式,就是塔斯干柱式來做的。所以呢,這次我說復古復得相當地道,包括上面那個拱券的那個線腳,還有那個拱形石,我們都照著標準的樣子做的,一點都沒有動它,就是說比原來他們留下來的那個東西是更標準一些,更典型一些。

這個就是當中那個做的那個盤子,這個盤子直徑大概是1.6米。那麼這是上面的那盞吊燈,因為上面很高很高,所以這個燈就必須要做得很長,我記得這個燈做了三米多長,而且為了換燈泡方便,燈不是放在裡頭,這個四面的燈泡放在外面。剛校慶的時候,把這個燈開啟,晚上看來還是有氣氛的。

那麼前面講的兩個案例,應該說因為本身都是一種紀念性的東西,雖然小它必須有一點象徵,或者有一點文化內涵,不然的話呢,這個你就說不過去。所以呢我就選這兩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來說明,我們做東西的時候呢,應該注意,儘可能地賦予它一些文化內涵。

那麼下面講一個例子,就是剛剛完成的舟山,就是浙江舟山,是一個島,島裡面的一個國小,叫沈家門國小。這個沈家門國小,據說是全國五百強之一,是全國的一個重點國小。

這次教育局有了錢,說讓他們蓋一個新的校舍,找地又不好找,結果把原來20世紀50年代蓋的一個療養院就是給了他們。那個療養院的房子也很奇怪,是那種也是有點那種仿古的意思,也是那種曲線,你說它民居吧,它比民居又厚重,你說它不是民居吧,它多少還有一點浙江民居的那種味道。但是很要命的一件事,它那個屋頂是黃琉璃的,一看上去就覺得這個很難做。他們說好辦,彭老師你只要把這個新的校舍做完了以後,我們可以把這個瓦整個都換掉。這個他們還真是實現了,這回我去的時候,他們把那個全部的琉璃瓦都撬掉,就是用我們後來跟這個協調的一個瓦。再有呢,它這個也是,這是我當時畫的一個設想圖吧,因為這個方向很長,而且是東西向,要是平行於這條路就是東西向。但是大家知道,這個學校裡面,這個房子是不適合於東西向的,特別是浙江,很熱,通風的要求也比較高。那麼按理說這是隻能做成行列式,一排一排一排一排的。這是教室,這是圖書館,這是一個實驗樓,還加上一些音體美等等房子,把它拉出去。另外,後面好多老房子還不許拆,說那個房子拆掉非常可惜,結果進去一看,那個地基非常地侷促,而且在前面大概是在這個位置上面,還有一個廢棄的一個水塔,很高很高的一個水塔。路面比它高大概一米五,就是到了學校,一下子就降下去了。,裡面的樹倒是不少,因為它畢竟在那裡已經作為療養院做了幾十年了,近四五十年了,樹不錯。我進去以後,我說這個地方實在沒法蓋,一個是擠不進去,另外一個就是周圍的房子太糟糕,周圍隔著一條路,很近很近的地方就在這外面是住宅,這個也是住宅,那個住宅相當得雜亂等等。

那麼人家也是說我們找了好些人在這兒做,結果沒有一個方案做得他們認為滿意,所以我們才跑到天津去,專門找你,你也不做,那好像覺得好像我們下一步不好再找別人了,別人也就更不幹。我們心想,這個教育事業總還是得支援,我們只能在這個特定的條件下,儘可能地把它做好。

所以我們基本是行列式。你看教室,朝南北,這是教室,朝南北,這個實驗室也是朝南北,這個自習室還是朝南北,圖書館再朝南北就太難看了,成了兵營了。結果給它做成一個方的,方的完了以後,這邊不開窗,這邊也不開窗,所以它的窗戶還是開在南北向。那麼在形式上講怎麼辦呢,都是這種條的東西,一個是挺單調,另外後面這些老房子雜七雜八的,太難看。所以我就想了個辦法,在當中給它架了一個桁架那樣的一個橋。你看這個地方是教室,這個地方教室,這個地方有一部樓梯,這個地方有一部樓梯。後面呢,消防來講還缺樓梯,或者在這兩個地方,加兩部樓梯,那與其那樣的話不如做一個連廊,在連廊當中做一部樓梯,那麼這部樓梯完了以後,這個消防的問題也解決了,後面就可以給男女廁所什麼等等。

因為加了一個連廊以後,這個地方大家看看,就變成了一個三合院,這個連廊如果是房子,一個就是增加了東西向,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太堵了,看上去的時候不夠透,所以我給它加了一個架空的廊子。那麼現在蓋完了以後,大家看看,覺得這個廊子還是可以被接受的,這就是我剛剛去拍的照片,因為太侷促了,要照一個完整的,站在這個當中,照一個完整的我這個相機的鏡頭是28mm的都進不去,所以只能偏,照了一個這個東西。

進門的地方,它這個南方的學校很簡陋沒有什麼門廳,也沒有什麼其他裝飾,而且廊是不封的,它希望通風比較好一點,我就把這個門口稍微強調了一下,然後架一個廊子。這個廊子一共呢,你看,底下一層可以通的,第二層可以通的,第三層可以通的,第四層仍然可以通的。但是呢,輪廓線稍微下來了一點,這個地方加了一個樓梯。按理說,你樓梯總要封,那麼樓梯的頂就應該蓋在這個地方,是不是,蓋在這個地方高度就差不多了。

可是學校裡面也希望能夠帶有一點標誌性,我說索性把那個架高一點點,上面你看吧,是一本書,國小生嘛,上面舉起來的是一本書,多少帶有一點象徵意義。他們甲方提出來,說我們這裡面好多子弟都是漁民,能不能反映我們島上面的漁民的這一個特色。我說這個看來很難了,我不能夠把上面的書改成一條魚,對不對?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我在這個地方,你看,給它做了兩個鋼條,這個地方好像是一個魚一半插在水裡面,一半露在外面。我說我已經給你盡了最大的努力了,再沒有辦法滿足你的要求了。

這個地方你看吧,就有一點吸取浙江民居特點,但是單坡的,這兩個地方,我們是源自哪兒的呢?就是我們浙江民居的那個馬頭牆,就是馬頭牆,要真是馬頭牆也不好,一跌一跌下來,好像這個時代性也沒有了。做一個這個東西,我有一點象徵的意義,但是又不完全是馬頭牆,這個也費不了多少錢。這個地方正好是個樓梯間,這一條帶形窗就是給樓梯間一點採光,這邊進去,就是把那個稍微加寬了一點,加厚了一點點,這邊做一點網格以後呢。那個欄杆,現在防火規範要求的欄杆也很厲害,這國小生才這麼高一點點,要求欄杆防火不低於一米一,而且都不能夠用橫條,橫條怕學生爬,所以都得用豎條,那也沒有辦法,那防火規範,咱們總是應該遵守的吧。

那麼再往下看,這是一個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實在是,也是無可奈何,這是一個方的,正方形,就是四面挖了四個槽,這邊朝南開窗,兩側就是封起來的,當中有一部轉梯,對著這個轉梯,我們上面做了一點尖的東西。因為對國小生講,做得太老氣了,做得太死板了,小孩子也不喜歡,但是你要像那個幼兒園那樣做得那麼花花哨哨熱熱鬧鬧的也不行,當時我就想這個瓦最好能做成灰瓦。浙江民居都是灰瓦,也是考慮到小孩的喜歡。你把那個小孩學校做得像蘇州園林那樣的粉牆黛瓦,那恐怕也很難被他們接受,再說周圍的那些房子都是紅瓦,所以我就介乎其中選了一個暗紅的顏色,就是一種深咖啡,或者說是帶褐色的這個瓦。這塊不好辦了,這塊瓦鋪不上了,結果他們就用這個瓦壓平了以後就像貼面磚一樣貼上去,因為它太陡了,這就是圖書館的那個部分。

前面有一個水池子,因為剛蓋完還沒有灌水,有一個旗杆,他們希望在這個地方老師可以召集孩子們聚會,或者是訓話之類的,

再往下,那這就是剛才是從那面來看,這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是從圖書館那個方向,這是圖書館的一個角這樣看過去,這個是實驗樓的山牆,這地方看起來跟剛才那個不完全一樣,因為這邊是三層那邊是兩層,這地方是個進門,但是基本上所有的房子都有這樣一點相當於這個風火牆的意思,這樣的話呢就可以保持整體上的統一協調,

你看這個廊子為了小孩不會爬上去,返到裡頭來,跟這個有一個凹進去的,小孩要爬,腳不能夠踩這個,他就翻不上去,這也是儘量地想辦法讓它有一些細部上有一點變化,虛實有一點變化,這就是從廊子裡面看這個鋼架子,這就是那個塔,這是從三層的廊子來看,這就是那個院子,那個我講的魚,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這個地方是用細的金屬桿子,這個是用菱形的金屬桿子,不是像魚鱗嗎,那個像魚尾巴,像魚尾。

這個跟那個一樣的,這是一個區域性,這就是從底層的廊子通過去,因為這個鋼架子,為了突出這個鋼架子,上面這個樓板往裡收了一下,要不然的話,那個欄杆和那個主結構貼在一塊就沒有層次了,另外我還建議他們把裡面欄杆的顏色和這個顏色稍微暗一點,所以這個層次從整體上看就是還可以分得開。這也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個,這就是那個象徵性的那個風火牆。

這是圖書館的室內,圖書館不是個方的嘛,正好對著方的正中,做了一個圓梯子,這個二層上面做了一個夾層,底下放書架,上面做學生電腦閱覽的一個部分,作為那個部分使用的。這是上面那個尖子從底下往上面看,這是圖書館的二層其他的部分,本來我們想把那個樑都吊起來的,結果他們打電話說,我們把那個結構打完了以後,說不弔也挺好看的,那我說那就好,那咱就不弔吧。把這個樑露出來,因為這個樑還是彎曲的,因為它這個面都是彎曲的,這是從上面看這部旋梯。這是一個普通教室,每一個普通教室,都有一個背投式的一個大的螢幕,學生也不像我們小時候唸書一排一排一排,這個黑板老師站在這兒講,都是小組,你看,四個學生一組,四個學生一組,教學的方式都改了。所以我真是感覺到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是相當地可觀。

因此我就有一個什麼體會呢?我就覺得從我們建築師的主觀上面,應該朝這個方向努力,應該把自己的作品儘量地能夠賦予它更深厚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