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生學困群體的過程教育與順向轉化

才智咖 人氣:2.23W

[論文關鍵詞]學困群體 細分型別 過程控制 順向轉化 

淺談大學生學困群體的過程教育與順向轉化

[論文摘要]大學生學困群體雖然有著相同或相近的表徵,但根據其成因可以分為多種型別。對這一群體的轉化工作的突破口應著眼於事前的和事中的控制,著重進行過程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以情感教育、鼓勵學生大膽“揚長”、敢於“補短”的順向轉化為主。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人數與日俱增,學生人員結構日益複雜,學生的素質差距有所擴大。這種大眾化的情勢導致以往一直被認為是天之驕子的大學生中出現了數量龐大、型別多樣的學習困難群體。且呈現出數量逐年上升,型別漸趨多樣的趨勢。它們的存在成為了當前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現實而迫切的問題。而以往針對大學生特殊群體的研究存在著分類過於籠統,挽救不夠及時,解決方法單一,措施缺乏針對性等問題。為此,本文主張對大學生特殊群體進行更加細緻的分類,根據分類對不同型別的學困群體開展在形成過程中及時控制,在發現問題後適時順向引導的教育方法。這在促進新時期特殊大學生順利成長成才,全面提升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大學生學困群體的界定與細分
  大學生學困群體在傳統意義上是指由於主、客觀原因,在學業成績上處於弱勢境地的大學生群體。然而,這一界定已經不再能夠全面、準確地劃分出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大學生學習困難群體的特徵。首先,這一概念的界定不能涵蓋所有的大學生學困群體。因為大學中的“學習”,不應該僅僅是課程學習,除此之外更應包括能力鍛鍊、素質提升、特長髮展等多個方面。其次,這一界定無法概括出學習困難群體的本質特徵。因為真正的學習困難更多的應該是在學習能力上存在困難,而非僅僅是學業成績上處於劣勢。因為許多學習能力強、知識基礎紮實的學生因為某些意外或者突發事件也有可能取得比較差的成績。這樣的學生劃分到學習困難群體中來是不科學的。所以,本文中所指的學習困難群體是指在大學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薄弱,活動能力差,無專業特長,學業成績持續維持低水平的那一部分學生。這些學生表現出的共同特徵是:學習目標缺乏,價值觀念混亂,學習興趣薄弱,參與活動積極性不高。雖然他(她)們表現出了相同或相近的情狀,但從這種情狀的成因角度進行細緻分析,我們可以將他們分為這樣幾類:
  (一)基礎薄弱而無法跟進型。由於高校擴招,學生進入高校學習的門檻越來越低,加上現有大學聯考制度的一些缺陷。有不少學業基礎薄弱,知識結構不完整的學生也進入了大學的校園,尤其在一些普通本、專科學校,這種現象更為普遍。這部分學生在進入高校後,無法適應大學課堂上初略而一筆帶過的教學方式,無法跟進教師的課程安排;或者無法完成各類等級考試的考核等,而漸漸陷入思想困惑、不求上進、放棄自我的境地。
  (二)專業思想不穩定而無慾奮進型。因為我國現有的高等教育資源的相對不充分以及現有的高等教育選拔制度缺陷,決定了必然有一大批同學不能就讀自己填報的、有意向就讀的專業。尤其是現代青年學生大多數鍾情於與生活聯絡緊密,就業面廣的新興學科和熱門專業。然而,由於熱門專業錄取分數過高,必然有一部分學生會被調劑到與現代經濟生活沒有緊密結合的傳統專業和理論性較強的基礎性學科專業。這一部分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後,常常牢騷滿腹,怨天尤人,導致專業學習極不認真,不思進取而學習狀態堪憂。
  (三)富裕學困型。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產生不少富有家庭。來自這些富裕家庭的孩子,由於受當今社會盛行的消費主義思想的影響而一味追逐生活上的享受和感官的刺激。對於平淡而艱苦的校園生活懷著排斥和不屑的情緒,對課程學習缺乏耐心而厭煩,從而導致學習成績滑落,精神狀態萎靡。
  (四)沉溺網遊型。隨著網路的普及,大學生網路成癮現象日趨嚴重。一些沒有很好自制能力的大學生迷戀上網,他們沉浸於虛幻的網路世界,在網路上不分晝夜地投入到網路遊戲中,在網路的虛擬世界裡尋找滿足,麻醉自我,逃避責任。這類學生缺乏遠大的理想,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自控能力差,責任心不強,對學習產生厭倦的情緒。
  (五)戀愛綜合症型。開放的社會,輕鬆地校園氛圍,豐富的大學生情感心理使得談戀愛成為了當代大學生群體中普遍的現實。然而,有些大學生由於情感心理不成熟、不健全,表現出盲從、效仿、輕率、隨便、嘗試的戀愛心理,一旦情感受挫或者已有觀念受到衝擊而無法調適自我,陷入到情感漩渦中而痛不欲生、精神崩潰,嚴重影響學習甚至無法繼續學習的學生群體。
  (六)鍾情兼職放棄學業型。追求自立、尋求實踐技能培養的觀念以及消費主義思想的盛行使得當代大學生兼職賺錢的慾望得到了加強。而開放的社會環境為大學生兼職提供了客觀條件。於是,越來越多的高校大學生在校學習的同時做起了兼職。這本身無可厚非。 然而,時下看到的是部分同學為了兼職而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社會兼職工作而放棄或部分放棄了學業。
  (七)心理內向自卑型。這部分學生往往性格內向、孤僻、猜疑心重、膽小懦弱、缺乏基本的交際技能,在交際中處於被動地位。有的缺乏集體意識,經常離群索居,獨來獨往,交際範圍狹窄,自我封閉,缺少人們的關心。有的對自己沒有信心,不願意或者不敢參加各種‘活動,在活動中鍛鍊自己。有的不能主動去適應新環境,遇到挫折或打擊就自我逃避,沉默寡言,誘發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