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固體垃圾的危害與防治對策

才智咖 人氣:2.29W

摘要:治理水環境從源頭抓起事半功倍,為此,建議根據水權的原理建立河流清潔機制,以城市反哺鄉村,以下游反哺上游,大力倡導和鼓勵城市為自身服務的角度出發積極主動地幫助上游山區進行固體垃圾處理等,進而保護河流健康全命,最終實現水環境的整體改善與優化。

山村固體垃圾的危害與防治對策

關鍵詞:固體垃圾,清潔機制,反哺,山溪河流,健康生命,危害,對策,水汙染

一說到水汙染,人們馬上聯想到大江大河的嚴峻與窘迫,以及許多流域中下游地區“無水不汙,有水無用、望河興嘆”的無奈與愁悵,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山區尤其是江南山區溪流有何問題,總認為江南山區“君住長江頭”山青水秀,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是的,隨著財富、權力甚至文化向城市彙集的同時,水汙染也沿河流義無反顧地流向大碼頭大都市,貧窮落後的山區農村享受著泉水激石、清澈見底溪流的恩賜也算在社會分配嚴重不均的今天難得找回的一點點公平,看不起病的山民能若因此而遠離汙染與疾病也算是上天給予一些補償吧。而真正的實際情況又咋樣呢?

1  問題的提出

1·1 固體垃圾圍困山村

大量水質超標的工業和城市生活廢汙水排向農村、用於農田灌溉,農村內部鄉鎮企業畜禽養殖業和生活汙水的增加,以及農業面源汙染的擴大,使全國農村水汙染嚴、水環境不斷惡化[1]。山區農村由於其遠離城市和地處高海拔其水汙染問題似乎不甚突出。但山村的固體垃圾嚴重,由於經濟落後,集體財力薄弱,即使有那麼一點點,也多用於農田水利和建橋修路等影響農民日常生計的重大事項上。因此,許多山區農村根本無力進行收集處理(其實這也一個世界性的難題[2]),而在土地極度利用今天,溪流水域及其河畔等公共場地無法迴避地成為村民亂倒生活垃圾的自由去處,結果是村莊出水口和洗衣埠下方等處溪邊常常堆積著小山似的固體生活垃圾,死豬死狗溪中游,“白色汙染” 水上漂,甚至一些村中季節性小坑幾乎就被村民日常隨手丟棄的生活垃圾填滿,而整天全力抗爭大自然,刨土覓食疲於奔命的村民卻十分吝嗇力氣,寄希望於每年的洪水自然將該生活垃圾清運出境。所以許多山區農村荒郊野外青山綠水,一派田園風光,令人心曠神怡;而一進村莊令人緊皺眉頭:垃圾圍困,汙水橫流,臭氣熏天,環境衛生極不容樂觀,與當今“綠化、亮化、美化”的城市相比就是形成強烈的反差。上述不良現象除了經濟窘迫原因之外,當然還存在著村民生活習慣與思維理念之問題。在山區人們是不吃溪中水,儘管讓大城市來看已是礦泉水了,過去吃井水或和用毛竹梘接房邊屋後山泉作飲用水或部分其它生活用水,現在改用PVC管梘接村莊上游沒人居住的山塢水流作生活用水,於是在一定程度上,這很自然隔離了村民對固體垃圾傾倒下河危害與直接損失的'切身感受,因此,固體垃圾傾倒下河之現象積重難返。

1·2 水土流失淤積溪流河床

由於伐木墾荒造成的水土流失和修橋築路為節省投資棄渣下河等,目前山區溪流河坑淤積嚴重,除草地劑的大量使用,許多田埂河磅紛紛倒塌也加劇了上述情況的發生。而分田到戶二十多年來,特別是今年始全國徹底實施稅費改革,全部取消“兩工”,全面推行 “一事一議” 政策(“一事一議” 政策屬於民主管理的範疇,各地還在探索試用過程中,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進行規範),農民出工正在並還將在減少,無法保證投入足夠勞力固堤築磅,加強水土流失防治,恢復和堅持每年人工“洗河”一次等清淤除障的工作,進而造成山區溪流河坑功能日趨退化,行洪能力大幅地降低,每當遭遇稍大一點洪峰,洪水就湧進人家(房屋),令人十分擔憂。

2  建議與對策

2 ·1延伸拓展農田水利建設的概念與範疇

在儘快出臺支援農田水利建設的政策法規和法律、職能部門不斷探索新形勢下推動農田水利建設的新方法新體制新機制、堅定不移地加大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規模[3]的同時,擴大農田水利建設的概念,延伸農田水利建設的範疇,把清淤除障,保持山區溪流清潔作為農田水利建設的一個主要內容,在“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化的同時,逐步建立“環境水利”或“生態水利”之大概念,大力開展旨在恢復和加強溪流綜合功能、全面促進河流健康生命的水環境整治與保護。

2 ·2 建立山區溪流的清潔機制,城市反哺鄉村,下游反哺上游

眾所周知,百川入海,一江春水向東流,山區溪流的汙染自然也隨之匯入大江大河流向下游平原與大都市,就連大多數轉向貧困山區的排汙企業造成的汙染在危害山村之後最終還是危害發達的大中城市自己。

《京都議定書》認為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實現的溫室氣體減排對全球氣候變化產生的作用都是一樣的,因此規定了三個跨界進行溫室氣體減排機制,如清潔發展機制(CDM)等,允許轉讓、或異地發展減排量以降低工業化國家實現減放目標的成本[4]。而筆者說流域上游能以同樣的水汙染防治成本獲得更大的水環境效益,因為上游河流一旦被汙染,由於其流經距離長、途經城鄉多,其危害自然嚴重,去年發生的“哈爾濱水汙染事件”就是明證。因為天然水環境的自淨能力是有限,人類出於自身的需要,有意無意地過高地估計它,據權威部門測算,由於達標排放的工業廢水的有害物質較3類水高出許多倍,即使企業全部達標排放,也需要9倍於排放廢水的清水來稀釋,天然的水環境仍不堪重負(看來我國現行的工業廢水達標排放標準還有偏低之嫌),許多有害物質絕不會因流經較長的河段而自我淨化掉的。

由於河流上中下游關係直接,一脈相承,俗話說得好“大河有水,小河不幹”。上游河水清冽純淨,下游地區絕不會因“有水無用、望河興嘆”而鬧水荒。因此,作為下游發達地區的城市與其說為了環保倒不如說為保護自身的飲水安全和用水安全,更應該從現在開始刻不容緩地地做點什麼了?如:一則再也不能不加改造而簡單地搬遷到山區農村去了;二則建議根據水權的原理建立山區溪流的清潔機制,實行城市反哺鄉村,下游反哺上游的方法來解決山區包括清理固體垃圾在內的水環境治理資金短缺的問題,幫助貧困山區進行河流自然生態和健康生命的保護,還清潔純淨、清冽甘甜溪水於大自然。否則,城市剝削鄉村、城市侵略鄉村的傳統觀念不轉變,中國的水環境狀況就不可能有較大的改善,大中城市衛生與環保也不可能真正實現。譬如,月前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披露,成都以幾十萬元一棵甚至更高的價格從偏僻山區購買移栽名貴古樹,結果是三株死了兩株,城市“美化、綠化”海市蜃樓一場(即便是全活了,也由於其均被裁枝和原生態的破壞而生態效益銳減),鄉間自然生態卻因失去許多名貴古樹而受到重創,山村的風景與小氣侯也隨之被破壞。

為動員最大多數的山區群眾自覺無害化處理固體垃圾,防止傾倒下河汙染水體,保護河流健康生命,進而遏制水環境不斷惡化的勢頭,在貧困山區還應建立獎勵清潔的機制,即不僅汙染者要處罰、而不汙染者也可獲得獎勵,因為河流上游防護費用要比下游的治理費用要少得得多。雖然我國實行“誰汙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的政策,但事實上是“重開發,輕保護”,“企業獲利,環境埋單”,“重處罰,輕監管”,大多汙染處罰款均成了環保機構自身的人頭費,對真正的汙染治理根本沒有貢獻,這也正是我國水環境不斷惡化根本原因之一。

3  結語

當今城市市區“綠化、亮化、美化”了,而河水卻嚴重汙染了,許多城中河流變成了排汙溝,水環境功能日趨喪失,即便是溼潤的南方城市許多也常常鬧水質型水荒;而水質純淨,缺少汙染的山區鄉村的環境衛生極差,固體垃圾不作處理,平時直倒或(傾倒於河畔)讓洪水漂流下河,這不僅嚴重影響了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而且直接惡化了下游地區的水環境,徹底阻礙了大中城市衛生環保的真正創立。為此,減少汙染源尤其流域上游固體垃圾等山區溪流汙染就愈發顯得重要了,為實現這一目標,建議建立河流清潔機制,以城市反哺鄉村,以下游反哺上游,大力倡導和鼓勵城市為自身服務的角度出發積極主動地幫助上游山區進行固體垃圾處理等,進而保護河流健康全命,最終實現水環境的整體改善與優化。

4 參考文獻

[1] 楊繼富, 李久生.改善我國農村水環境的總體思路與建議[J],中國水利,2006,5.

[2] 孫鳳華.以色列的水資源開發及管理[J],水利發展研究,2006,1.

[3] 馬永新.關於當前農田水利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 [J],中國水利,2006,5.

[4]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清潔發展機制[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3,19.

論文出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