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森林公園路側綠地植物配置問題

才智咖 人氣:2.73W

植物造景就是運用植物材料,通過藝術於法,充分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影等自然美來創作植物景觀。一般的植物造景已有非常多的研究,但針對城市森林公園路側綠地的的文章卻不多。本文通過對景山公園不同型別路側綠地植物配置的分析,尋求受公眾歡迎的植物景觀模式和科學的植物配置方式。

景山森林公園路側綠地植物配置問題

1、路側綠地的主要型別

1.1入口景觀區

功能上以景觀展示和交通疏散為主,配置模式:自然式草坪+花境+立體花壇+景觀花灌木+景觀喬木,追求通透、大氣華麗的感覺。上層喬木以董棕、華棕、蒲葵、皇后葵、加拿利海棗等體現亞熱帶特色和優美樹姿的棕櫚科喬木為主,中層輔之白玉蘭、美國黃護、金枝國槐、桂花、碧桃、石榴、紫薇、紅楓、雞爪械等具色、香、昧的大灌木點綴,中下層利用宿根花境軟化草坪、山坡及背景林的界線,進行自然過渡,地被則主要以自然式坡地形草坪為主,變化豐富,景觀效果較好,在大喬木下較陰溫的地方配置八角金盤、大吳風草、麥冬、沿階草、玉替等喜陰植物。

1.2休慧綠地

休蔥綠地是遊人散步、駐足休息、欣賞自然風景的區域,植物配置上以大喬木為主景,形成森林群落景觀,使之成為老年人和各階層人士休閒的場所。這個區域主要保留原有的植被,如香梅、女貞、構樹、楓香、鵝掌揪、米老排、楓楊、油桐、千年桐等,進行適當改造,增加桂花、大葉梳子、九里香、海桐等具有鎮靜、寧神功效的植物,增加紅京久金銀花、爬山虎、凌霄、常春藤、常綠油麻藤等藤本攀援植物做遮擋,並點緒時令草花,增加情也充分體現喬、灌、藤、花、草構成的自然景觀。

1.3道路景觀隔離帶

主要道路大都皆具遊覽及交通行車的'功能,有些地段更是緊靠懸崖,因此,綠化隔離帶的設定是非常有必要的。經過幾次改造,公同的主幹道已實現了人車分離,隔離頻寬度從I-15m不等。主幹道的植物配置主要是以時令草花+矮綠籬+花灌木+樹籬的模式為主,次幹道或小路通常簡單的以矮綠籬或樹籬隔離,綠籬主要選擇耐修剪、觀花、觀葉、觀果或帶刺的灌木。樹籬主要選擇耐修剪、枝葉密實的樹種。花灌木的配置主要以點、片的形式對帶型綠地進行切割,減少P狹長感。

2、森林公園路側綠地植物配製原則

2.1遵循藝術性、景觀性的原則遵循統一、調和、均衡、韻律四大基本原則。植物景觀設計中,植物的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顯示多樣性,但又要使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相似性和統一感,同時注意植物間的相互聯絡與配合,體現調和的原則,使人具有柔和、平靜、舒適和愉悅的美感。

2.2適地適樹、因地制宜

植物配置應結合當地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H突出地方特色。植物是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形成了適應環境的特性,合理選配植物種類,選擇優良鄉土樹種為骨幹樹種,能較快的產生生態效益,積極引人易於栽培的新品種馴化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物種,豐富園林植物品種形成色彩豐富、多種多樣的景觀。

2.3增加群落景觀的應用

群藩景觀就是在一個特定的生態環境中,植物材料按高低層次分地衣、地被、宿根花卉、小灌木、大灌木、小喬木、大喬木等多層植被。在配置上應避免種間競爭,並保證物種多樣性,提高群落的觀賞價值,增強群落的抗逆性和韌性,保持群落的穩定。群薄在空間結構的垂直方向上形成植株高矮不同、錯落有致的空間層次,增加視覺美學效果。

2.4把握栽植地的場所特徵

不同的場所有不同的場所特徵,同樣是路側綠地,一般道路路側綠地植物配置因為交通而追求大體塊的效果以及防塵、隔離作用,而公園路側綠地則兼顧遊恕的功能,所以,在植物配置上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鍼對性設計。

3、結語

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再僅僅滿足於一花一木、一樹一草的存在,而更注重植物經過合理配置與科學造景所產生的美的感受和享受。而森林公周路側綠地植物配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森林公園的景觀和生態品質,科學的配置好森林公園路側綠地植物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並能將公園的各個景區有機的串連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