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資訊科技論文

才智咖 人氣:1.22W

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資訊科技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行各業,對社會經濟管理的影響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當代資訊科技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當代資訊科技論文

當代資訊科技論文1

現代資訊科技

目前,國際上基礎教育改革的趨勢和潮流是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利用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四種能力。一是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這是資訊社會的公民必備的基本能力。在資訊紛繁複雜的社會中,這項能力的培養尤顯重要。二是獲得新知識的能力,這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學校教育最重要的不在於教會了學生多少現成的知識,而要致力於引導學生保持對學習的熱情,以及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三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後我們要面對的問題將不再是單純的理論的問題,而是真實的生活情景中的綜合化問題,因而密切知識同生活經驗的聯絡,培養綜合能力勢在必行。四是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是現代社會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實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就要將政治學科的教學和資訊科技有效整合。

一、資訊科技運用於思想政治課教學勢在必行

中學思想政治課具有知識性、政策性、時效性、鮮明性、社會性、實踐性的特點,理論性過強會導致學生聽不懂。新入學的學生對這方面的瞭解不多,要把書本的理論變成通俗易懂且他們能接受的觀點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和新穎的教學設計來讓學生明白課本的觀點、原理、道德行為規範,從而使本學科內容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折射出它的魅力,例如在講解《道德與法律》的區別時,我首先在網上找了一個“範跑跑”的事例,並把它通過多媒體打在螢幕上,讓學生分析得出結論:“範跑跑”違背了道德,但法律卻拿他沒辦法,從而使學生能從心裡真正地理解道德與法律的區別,比起教師的生講,效果要好得多。

二、資訊科技對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思想政治課不同於其他課,僅僅憑教師一張嘴一支粉筆不能把知識真正地植入學生的腦子裡,要想讓學生愛上思想政治課,就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要使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產生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生活中的例項來激發他們產生共鳴,從而反思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培養他們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而現代資訊科技恰恰能做到這一點。例如在講《走進法律》“我們身邊的規則”時,就可以用資訊科技找到一些因違反交通規則而造成人身傷亡的圖片和視訊來匯入本課,既可以讓學生知道不守規則的慘痛代價,又能讓學生懂得規則的重要性,從而做到遵守社會規則,既淡化難點又進行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學生在聽的同時也受到了教育,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另外,再講一些國家的政策法規時,單純靠教師講枯燥乏味,完全可以讓學生課前上網蒐集,多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上課時讓學生來舉例說明,學生更容易理解。現階段孩子對法律不是很瞭解,所以教師利用多媒體及網路的資源共享優勢,尋找違法犯罪的事例和處罰,最大限度地利用網上資源、資訊,從根本上改變單純使用有限的教材的現象。同時教師可在網上獲取資訊,為課堂提供最新的素材,使學生的學習空間得到拓展和延伸。

三、資訊科技在思想政治課上的具體表現

(一)備課環節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能上好一節課,教師需要查詢大量的資料,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吸引學生,讓他們接受新知識,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而當今的社會變化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很多,作為教師,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就需要我們利用網路資源,來蒐集相關的資訊和資料,首先自己弄懂,然後再教懂學生。所以,我們的教學是離不開網路的,因為有很多東西是從網路中獲得的。網路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為我們的備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上課環節

思想政治課理論性較強,枯燥乏味,以前所施行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根本不愛聽。要提高課堂的效率和改善課堂教學氣氛,就必須增加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而這個從網路中就可以獲得。國家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遠端教育有很多適合我們課文內容的課件,用課件上課的成績是顯著的,效果很好。同時可以讓學生在網路上自由暢遊,獲取更多的知識,擴大知識視野。例如法律部分,可以給學生播放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材料和視訊資料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具體的案例,讓學生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進而提醒自己別犯相同的錯誤,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學生記憶深刻,對他們來說這是最好的方法。還可以給學生一些網址,讓他們自己學習一些法律知識,以後走向社會不至於是個法盲。由此可見,通過網路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很多知識,培養他們分析材料的能力。總之,方法是多樣的,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適應社會。

四、資訊科技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影響

(一)利用資訊科技能為學生提供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人只有在寬鬆愉悅的環境中,效率才是最高的。由於思想政治課的理論性強,如果僅用語言來表達,那是枯燥乏味的,也會使課堂變得很緊張。利用資訊科技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法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可也是最重要的話題,我在寬鬆的環境中講這個話題有利於學生學習。在課堂實踐中,我用PowerPoint的編輯功能,將學生已經找到的資訊列出來,並允許學生隨時修改,補充,使學生能根據任務的完成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情況:已經有人得出結論了,就不需要重複勞動了,覺得這個結論不完整的,可以補充,覺得結論表述不準確的,可以修改措詞等等,基本上每個同學都能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整個班級的情況決定自己的學習。任務完成後,大部分同學都會獲得成就感,並且是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成果的建設中來。接著由學生瀏覽教師事先做好的課件,在教師的引導下發表觀點,進行討論。由於採用的全新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幾乎瀏覽了課件中的所有鏈結。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學生在計算機上可以看到大量的圖片,甚至活動的影視資料,網際網路使學生可以查詢到更為豐富的內容,將自身和經驗和學習的內容互相印證,構建自己新的知識結構,從而獲得自身的提高。最後是對學生進行導行和延伸。我在課件中創立了一個留言板,讓大家在查找了大量網路資訊並進行了篩選、整理後將自己的心得、感受、收穫等寫下來並提交到留言板,與大家共享。當時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採用了“集中――分散――集中”的模式,即組織教學、教師引入、學生瀏覽、網上交流、最後由教師小結這樣的模式。較好的體現當時的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觀念,學生既可相對獨立,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也可隨時得到教師的幫助和指導,由此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課堂效益。在課後的調查中,大部分學生對這樣的課堂印象深刻,並非常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二)在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資訊科技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新時期的教育是交給學生學習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找到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手段,在發現中學習,在探索中學習,再把獲得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教學中運用資訊科技正好能做到這一點,學生在上網找資料的同時就是在蒐集、篩選,根據自己的需要學習知識,體現了自主學習,在與別人交流過程中,去異求同,也是合作學習的一種。

時代呼喚創新,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創新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資訊展示的豐富性、多媒體超文字連結的選擇性、多媒體高速傳輸的便捷性和多媒體人機的互動性等優勢,實現思想政治課的創新。讓現代資訊科技為思想政治課插上騰飛的翅膀。

參考文獻:

1.《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歐陽超2002年08月第1版

2.《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論》劉天才2006年11月第1版

3.《資訊科技教學論》鄔家煒2008年01月第1版

當代資訊科技論文2

對計算機硬體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摘要:本文對計算機硬體實驗教學手段和指導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改革方案,並付諸教學實踐,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改革;能力培養;計算機硬體實驗

一、引言

眾所周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週期正以指數曲線的規律在縮短,特別是現代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數字化、智慧化產品的空前繁榮。形式多樣的數字化裝置和產品正以各種方式深入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層面。資訊產業已成為全球的支柱產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倍增器和催化劑。電腦科學與技術在資訊產業中佔據了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培養具有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就成為高校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1]。

“科技進步,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從根本上取決於提高勞動者的素質”[2],素質教育一直是我國21世紀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科技進步和國際間人才的競爭,人們對實驗教學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認識。實驗教學是高等院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是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對計算機這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硬體實驗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培養實驗技能的必修課。實驗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科學實驗的全過程,逐步掌握科學實驗的思維和方法,培養髮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系統的訓練,可以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筆者從這個目的出發,在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上對計算機硬體實驗進行了教學研究和實踐,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前預習

服務於計算機人才培養的硬體實驗課程,主要有類比電路、數字邏輯、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介面技術、微控制器原理及應用等實驗課程。它們是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根基,因此,首先要突出硬體實驗的基礎性:突出科學實驗的思維和基本研究方法,突出能長時期發揮作用的基礎性內容、基本原理等。這就要求學生在實驗前要充分的預習,明確實驗的要求和內容,查閱相關資料,熟悉實驗原理、實驗方法以及相關的實驗儀器,或通過必要的理論計算,編寫實驗程式,預計實驗結果,寫出預習報告,做到有備而來。如“字元和資料的顯示”實驗,首先給出實驗任務:從FIRST開始的10個單元中存放著一個字串,結束符是“$”編寫一個程式,統計該字串中字母B的個數,將結果放入COU單元[3]。

學生結合該實驗任務分析得出,要完成實驗所需的知識點有:比較指令、條件轉移指令和資料傳送指令。其中,資料傳送指令在此實驗之前的實驗中已經反覆使用過,因此學員只需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簡單的回憶即可,而條件轉移指令和資料傳送指令,目前還沒有在程式設計實驗中應用過,只是在理論課上聽老師講解過,因此,這兩個知識點需要學員去詳細的複習,明確各指令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礎上編寫出此實驗的源程式,以便實驗課上進行除錯執行。加強預習,使學生在實驗中增加了主動性,減少了盲目性,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有了明顯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索創新和積極吸取知識的習慣[4]。

三、教學環節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以前通過教師講、學生聽的以傳授知識為主方式進行的傳統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當今教學。由於學生生源整體素質的提高,加之實驗所需的理論知識在相關課程中已經學習,經過充分的預習,他們對實驗原理及實驗設計有自己的認識和較好的把握。如果像“走過場”式的講解實驗課,勢必會出現學生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現象,因此對實驗教學方法必須有所改變。我們的做法是集思廣義,讓學生到講臺上講解實驗基本原理,給出自己的設計思路,或畫出主要原理圖,並簡述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等。也許一個同學的想法並不成熟,但是可以從其他同學的補充得以完善。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在“類比電路”實驗中,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設計各種各樣的電路。對這些不同的方案,最後由教師進行點評,提出意見和建議並根據實驗室條件採用相應的實驗方案。

這裡,教師的角色至關重要。看似由學生來設計實驗方案,教師的任務就減輕了,實則不然。首先,為了鼓勵學生髮言,要有鼓勵性措施,比如對主動發言的學生,在點評時要進行表揚,平時成績適當加分,同時要照顧到所有學生,根據個體差異性,對害羞膽小的學生提前進行溝通,力爭做到每個學生都有上臺發言的機會。這樣,學生在準備發言的預習階段比較認真,發言的積極性也比較高。其次,教師要適時引導,在不打斷學生思路的前提下對學生考慮欠缺的問題或操作中常出現的問題提出疑問,要求學生考慮。例如,在“微控制器原理結構設計”的實驗中,思考某一個指令程式碼的放置位置不同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通過這種方式教學,一方面帶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5],拓展了知識面,加深了對實驗的理解,鍛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普遍感到收穫較大。另一方面,學生的設計方法及表達方式的閃光點,教師也可以借鑑和汲取,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起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

四、實驗指導

在實驗指導方面,要注重實驗過程,採用啟發式、引導式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科學實驗的主要過程與基本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學生髮現問題或遇到困難時,教師不是替他們排除,而是先問清楚情況,啟發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及實驗技能自己解決[6],每做一個實驗就吃透一個實驗,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通過這種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實踐、不斷創新的精神。

此外,教師還要善於把握細節問題,引導學生對實驗的加深,培養學生耐心、嚴謹的實驗態度。對試驗中發現的一些細節問題,經過教師的引導,促使學生在實驗報告中給出詳細說明。有的學生還給出了嚴格的證明這些細節問題是否影響測量結果,從而加深了對實驗的理解。

再者,隨著實驗課程的深入,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學過的實驗進行歸納、總結和對比,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如在“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中,讓學生進行復雜模型機的設計。這種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富有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絡實際、靈活運用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實驗考核

在傳統的考核方式,即預習分+操作分+報告分的基礎上增加學生的自評分並附上評析內容,讓學生對實驗的各個環節自己給出一個客觀的評價,計入最後考核成績。這樣做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自己參與實驗及教學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可以通過學生的自評分,分析把握他們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重點放在實驗測量結果及資料處理過程,將實踐中獲取的經驗總結昇華,並對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在實驗報告的批閱中,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專業術語、圖形、文字元號、法定計量單位等的準確使用,並能夠正確地記錄和處理實驗資料,繪製曲線和圖表,從方案設計到器件選型,從程式開發到除錯等,說明結果,撰寫合格的實驗報告,還要關注學生對實驗誤差分析及實驗感悟,不失時機地鼓勵學生改進實驗方案或設計更好的方案。學生的想法是豐富多彩的,對一些有創意的想法,教師在評語中應給予支援和鼓勵,引導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探求創新之路,從而拓展硬體實驗教學創新的新視界。

六、小結及實踐思考

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切實可行,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有利於學生的心理素質及綜合能力的培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加強了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對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受到學生的歡迎。由於每個實驗有限,增加了討論部分,相對地,就縮短了實驗操作時間,教學中可以考慮增加一個學時的討論課,充分發揮討論課的優勢。另外,部分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強,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如何採取一系列鼓勵措施,使學生大膽地走上講臺展現自己的才華,需要在實踐中慢慢摸索。再次,對學生提出的設計方案,應想方設法在開放性實驗中實現,這確實會起到創新教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武俊鵬,孟昭林。計算機硬體實驗課程體系的改革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10:107-109.

[2]柳斌。關於素質教育問題的思考[J].人民教育,1997,(7 )。

[3]呂紅,王鳳琴。計算機硬體技術基礎實驗教程[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07.

[4]黃家瑜,李雲。計算機硬體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1)2:111-114.

[5]施德路,孟晨,於洪濤,等。 任務驅動式教學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實驗研究[J].教育探索,2009,(7 ):26-27.

[6]賈虎。對當今工科物理實驗教學與研究體系的全面設計[J].物理與工程,2007,(17)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