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論文

才智咖 人氣:2.04W

摘要:美聲唱法代表了西方的現代文明,而民族聲樂則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聲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唱歌方面各自具有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兩種歌唱方式的相互融合必將為觀眾帶來更高水平的精神享受。本文首先介紹了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之間的異同,然後分析了美聲唱法和民族歌唱相互學習的途徑與發展趨勢。使用美聲唱法的時候,主要注重的還是“實、亮、純、鬆、柔、攏、活、通、圓、深”,相較於民族唱法注重“情、氣、養、象、字、聲、味”,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相互參照,可以彌補他們的不足,使唱法更加完美。

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論文

關鍵詞:高師聲樂教學;美聲唱法;民族唱法;相互借鑑;融合

一、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異同點

1.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相同點

首先,歌曲包括兩個主要因素:語言和旋律,尤其是語言。在傳統的中國民間聲樂中,對歌曲曲詞的強調應該著重在生動和情感兩方面。沒有民族特有的表達方式,民族藝術的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在進行美聲唱法指導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歌詞來承載音樂,節奏和聲音起到的是輔助的作用,然後唱歌時要確保母音的純度和圓度,並且子音的發音是清晰的。其次,在傳統民歌中,重點是呼吸。我們將兩眉中間的部分稱之為上丹田,又名為“天”,而中丹田指的是肚臍以上胸部以下的部分,又稱之為“氣”,下丹田則指的是肚臍以下三隻手指的地方,我們將其稱為“地”,在唱法中著重強調的是“天伏地,地伏天,天地貫通,氣走丹田”,美聲唱法講究的`是“頭腔共鳴”、“橫膈膜處”和“小腹部收縮”。

2.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區別

首先,民族唱法需要依託中國漢字發音,分為四種聲調,需要嘴脣、牙齒、舌頭、牙齒和喉嚨的發音和協調,使發音更加清晰。民族歌唱在發音方面的特徵是:寬咬字、靠前咬字、橫向咬字,發音服從咬字,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具有吸引力。美聲唱法的發音是以義大利語作為基礎的,發音以及元素方面都比較簡單,每個音節中囊括有五個母音:a、e、i、o、u和二重、三重母音,發音相對而言比較連貫。發出後一個音節的時候可以連線到上一個音節中。從美聲唱法的角度來看,他具有豎咬字、窄咬字,咬字服從發音,共振效果好等優勢。不僅如此,在美聲表演的時候,表演者更加註重演唱時表現,有效促進表演間的完美結合,歌手的表演是多樣的,所以歌手的表演能夠促使管中產生共鳴。不過在美聲唱法的表演過程中,表演者不需要在表演上過度用力,所以在表演的過程中,歌手提倡獨唱,只能通過歌聲拉近與聽眾之間的距離。

二、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之間互相促進

1.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之間互相促進

首先,在美聲唱法中聲部被詳細分類,根據聲音的男性和女性不同,聲音分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這些部分還可以更加詳細的進行區分。這也應在民族歌唱中得到加強,歌手音域和音色的差異不僅受歌手聲帶長度、寬度和厚度的影響,還受歌手共鳴腔形狀以及大小都會有影響。所以,不同的表演者能承擔的表演風格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表演形式能夠將歌手本身的優勢更好地體現出來。其次,整體共鳴在美聲唱法中是一個明顯的特點,整個共鳴的過程需要呼吸以及高聲的發音之間彼此配合,聲帶以及呼吸的振動,可以被用作驅動頭部或者是面部的腔體形成共同的震動。民族歌唱在美聲唱法的整體共鳴中,可以使發音變得更加圓潤,音調以及音色可以相互協調,它不僅在意境上保留了民族歌唱的優勢,而且使表演在氣勢上有所提升。

2.美聲唱法向民族唱法的借鑑

首先,字正腔圓是民族唱法比較明顯的特徵,同時也是民族聲樂藝術的高階概括。歌手對歌唱發音的準確性和正確性有嚴格的要求,字正腔圓同樣適用於美聲唱法,中國歌唱和美聲唱法的結合,使母音連貫性更加突出,美聲唱法更加細膩精妙。其次,從民族演唱的意境來看,歌手通過演唱表達了歌曲真實而深刻的情感內涵,讓觀眾彷彿身臨其境。美聲唱法可以借鑑民族歌唱的意境美,將歌手的審美情趣和情感需求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儘管人們在唱歌表演方面採取的形式不用,但他們解釋了美國的共同情緒。

三、借鑑民族歌唱方法的意境,借鑑意境中的民族歌唱方法

首先,我們應該遵循我國傳統美學的寫意原則,即美聲唱法可以通過情景交融,促進美聲唱法向民族化發展。就聲樂作品而言,如果將作品的審美情感與歌手的個人創作和個人審美欣賞完美結合,就可以對審美情感進行二度創作,進行補充和創造,從而更好地實現融合。以楊洪基《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例,實現了與青山、水、浪、日落、東逝水酒、秋月、釣魚等生命嘆息的緊密結合。他把美聲唱法解釋為“民族化的意境”。美聲唱法應結合中國人的含蓄表達和深刻的情感特徵,民族化的“藝術美”在同一首歌的音樂作品中可以運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這時演唱者自身的演唱加工水平起著關鍵作用。

四、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發展趨勢

1.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從實施了改革開放政策之後,國外的音樂元素流傳到國內,這些元素在傳播的過程中對中國民族音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了使音樂藝術良好的發展,不同民族歌唱模式的共存不僅保證了民族聲樂的發展,同時還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2.中西結合的發展趨勢

因為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每一個國家在藝術方面都有更高的追求,保障人民的精神生活。目前,中國的民族唱法正一步步向中西文化的融合發展。在傳承傳統藝術的同時,將外來的美聲唱法兼收幷蓄,儘管這兩種唱法會有一些區別,但是在實踐中還是存在異曲同工之處。民族唱法在保持本身具有優勢以及特點的同時,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西方新的音樂元素挑戰,促進傳統歌唱的完善以及未來的發展。化解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之間的矛盾,不僅如此,中國傳統民族聲樂也在面臨現在文明的挑戰,伴隨著人們對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提升,民族歌唱與美聲唱法的結合勢在必行。

五、結語

在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中,有很多地方可以相互學習。例如,美聲唱法可以在聲情並茂、以情帶聲等方面借鑑民族唱法,民族唱法可以在聲部劃分、整體共鳴借鑑美聲唱法。總的來說,中國的歌唱理論還不夠完善,因此有必要借鑑其他唱法優勢,因此美聲唱法在民族歌唱中的一些優勢被積極借用。

參考文獻:

[1]阮小閱.從“跨界”現象看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融合[J].當代音樂,2018(06).

[2]毛明芳.談談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異同及二者的結合[J].大舞臺,2010(08).

作者:張錦鋒 單位:信陽師範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