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班主任如何抗衡非主流學生

才智咖 人氣:3.07W

我們班的小劉同學,一提起他,學生都不叫他的名字,總是異口同聲地叫非主流,我對這個“非主流”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於是在網上查了一下,並且聯想了這個孩子的表現,竟然有點感嘆學生的智慧了。這個孩子讓我感到很無奈,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我竟然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該張揚他的個性,還是該拯救他的思想,在一次次和他談心較量的回合中,終於找到了平衡。

新時代班主任如何抗衡非主流學生

[一]特立獨行非主流

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男孩子,髮型很特別,劉海長長的,有30釐米,形象絕對讓人過目不忘。他的思想與個性充分的體現在了他寫的接近十萬字的小說《下層社會》中,表述的思想是:他想做一個窮人,想做一個極其低下的人;不想上學,學習對他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他每天上學都是因為父母的強迫;他從來不喜歡和太多人交往,他認為和同班的其他同學根本不是一路人。班內他經常打交道的就兩個同學,因為他們都喜歡鑽研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三個人曾經拿著50年代出版的0.69元的《相對論》研討了兩個小時,最終找到了一個規律拿給我看,我告訴他這是明年我們要學習的完全平方公式。這些愛好讓他們三個走在了一起。這個孩子喜歡理科,喜歡計算機程式設計,喜歡做動畫。但是這並不代表他的學習態度多麼端正,學習多麼上進。因為他覺得學習要學有思維的東西,學習有興趣的東西,除此之外,別的都沒有用處。所以他的成績在班內並不出色,不背政史地生,不寫作業。因為這些學習問題老師找他談了很多次,他不會撒謊,總是很認真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我不喜歡學那些沒有用的。他的言論一出現,全班譁然。無形之中影響了我們班的學風問題。我很反感,因為他的學習無用論波及到了其他同學,找他談了三四次,但是他的思想堅固如磐石,依然我行我素,對於這種固執的學生,恨得我的牙癢。

[二]群起而攻之

我找了一個晚上的時間,邀請了他兩個朋友及朋友的'家長開了一次交流會,目的只有一個,群起而攻之。重點是針對他這種玩冥不化思想。我們從古到今,上下五千年,舉例論證,而它根本不抬頭。最後我們達成一致,話題從他的興趣出發,“如果不學習數學,你程式設計會遇到限制,怎麼發展你的特長呢?”“如果不懂歷史,你怎麼了解過去,又怎麼根據過去的經驗與教訓對待現在的一切呢?比如交通工具原來是自行車,現在慢慢的研製了小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這些都需要各方面的知識。”我們都舉了很多例子,耐心的為他開導,他起初都在辯解,幼稚的想法顯得非常自以為是,慢慢的經過三個小時的開導,他開始閉起了自己的嘴巴,默默地聽著。

最後,我們結束的時候,我問她媽媽又效果嗎?她媽媽對我說:有效果,他只要不反駁就意味著已經開始考慮了,慢慢的接受了。

[三]抓住亮點高舉表揚的武器

這個孩子對老師不親近,酷酷的樣子,但是他又一個難得的優點,就是做事情非常認真。他的動畫做得很好。他唯一的興趣就是做動畫,終於機會來了,我的一個作品被選中要參加全國一個比賽,因為內容的原因需要動畫,我讓他給我幫忙製作,龐大的工作量,在我的指點一下,他一下午用了三節課搞定,而且很有自己的創意,我從側面看著這個孩子,或許是讓他感染了我,這一次我不覺得他很討厭,而是非常有魅力,而且這種魅力是很獨特的。於是我又給他長談了一次,然後在班內大力表揚,我認為表揚起碼能讓他改變一些冷漠的心靈,結果下了課他找到我說:“老師不用表揚我,你表揚我對我不起作用,所以你不用在我身上花太多的力氣,還不如去關照別的同學”,這句話把我噎得一句話也說不上來,讓我感覺索然無味,甚至認為這種孩子不可理喻,怒氣油然而生。但是突然有點豁出去的感覺,管他對你有用還是沒有用,我就表揚我的,於是我第二節課依然表揚他的精細、嚴謹、創新意識的精神。

[四]看到了希望之光

原來做題不寫步驟,開始嚴謹了;原來不計較小事,現在開始爭辯了,原來不背政治,現在開始辯論了,原來經常不寫作業,現在見不到這種現象了。在一次月考當中,數學拿了滿分,在動畫比賽中,獲得了國家一等獎,過幾天還要代表八年級學生參加程式設計的比賽。我對他的感覺也完成了氣憤、失望、絕望、無奈、希望的轉變。

[五]我看非主流

他的個性帶給他一些成功的東西,但是也制約了他的全面發展,他特立獨行的形象代表了這一代孩子部分的生活狀態,代表了當今充斥在網路,社會上的一部分孩子追尋的文化方向,追尋自我的個性,與大眾格格不入。他們的言語、形象、思維、愛好讓我們感到“不正常”,在今天媒體充分發達的時代裡,流行的標準是很可怕的,流行是一種勢力,流行是一種灌輸。但是孩子們總是認為流行是種時尚。但是他們不知道時尚有的時候是少數人的一種趣味,流行的東西僅僅標誌著一種數量,並不代表品位多麼高階。面對這些“非主流”的孩子們,我們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應該在順應他們發展的同時,張揚一些積極上進的品性,但是對於違背學生學習規律的個性應該壓制,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應該找到這個平衡點。在與這個同學的幾番較量之後,我對面前的這一幫孩子的管理豁然開朗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