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高階外語翻譯匱乏呼喚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

才智咖 人氣:5.31K
  
  [論文關鍵詞]教學;培養模式;特色;多樣化
  [論文摘要]
當前我國高階嚴重匱乏,需求的專業結構趨向多樣化。高等學校外語在語種結構、人才培養模式及能力的評價標準等方面的趨同化,是造成高階人才短缺的根本原因。對高階翻譯的旺盛需求不僅要有現實的緊迫感,而且要有順應發展趨向的長遠眼光。解決高階翻譯人才匱乏的根本出路在於:堅持傳統外語教育,注重語言與的雙重關懷的辦學特色;改革辦學體制,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特別是要注重科技外語和翻譯專業人才的培養。

  我國的翻譯現狀不容樂觀,而高階譯員的匱乏已成為這個市場健康發展的瓶頸。在全球化的今天,外語翻譯的文化交流與資訊交流的功能越來越彰顯。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資訊湧入中國,翻譯人員如果不能及時而正確地消化國際資訊流,將導致大量、經濟、文化與科技資訊的流失。翻譯能力薄弱的問題不解決,還將嚴重影響中國的政企涉外活動的開展,甚至影響中國的持續發展,妨礙中國全球化的推進速度。
  
  一、翻譯市場的強烈訊號:精英人才匱乏,呼喚高階翻譯的多樣化
  
  當前中國翻譯大國地位與翻譯人才青黃不接形成強烈的反差。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出現了巨大的翻譯市場。來自中國翻譯協會的資料顯示:中國的註冊翻譯公司有近3000家,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僅在北京註冊的就有400多家。全國翻譯從業人員多達50萬人。從規模來說,中國已成為“翻譯大國”,但並非“翻譯強國”。因為這支隊伍中的專業翻譯人才只有6萬,真正有水平的、受過專業訓練的翻譯人才僅佔5%。
  翻譯人才青黃不接集中表現為高階譯員匱乏。而且從譯員需求的專業結構看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高階人才匱乏是世界人才市場的共同特徵,然而在中國翻譯市場上表現得更加突出,其中突出的表現是:
  
  (一)翻譯人才青黃不接,這主要反映在外國文學翻譯質量下降。以2005年初舉行的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為例,在涉及文學翻譯的5個獎項中,竟被評委無奈地空缺了3個。外國文學翻譯之所以遭遇窘境,是因為優秀文學譯著要求譯者深刻把握兩種語言的精髓,特別是要有深厚的母語文化功底。然而達到這種要求的譯員太少,導致優秀文學譯作稀缺。時至今日,人們對20世紀中國的一代翻譯大家的風采依然歷歷在目,例如錢鍾書不僅基礎好,而且博覽群書,還有濃厚的文學興趣,其譯作具有很強的權威性;蕭乾先生以集文學創作、翻譯和記者於一身而著稱,得益於他深厚的母語修養和對英語文學的嫻熟研究背景。然而中國本來翻譯大家就不多,隨著一代名師的相繼逝世,優秀翻譯後繼乏人。
  
  (二)科技翻譯,尤其是高新科技翻譯人才稀缺。多年來外語院校十分重視外語複合人才的培養,但存在著重文輕理的'傾向。當前,外語複合人才的知識結構主要是外語專業知識與經濟、貿易、、與知識的複合,而外語專業知識與理工科知識的複合結構則長期受到忽視,以至於當前懂經貿、商法的文科複合型人才很多,但熟練掌握外語的工程技術人員稀缺。、化工、軟體、資訊科技和專業都緊缺外語人才。
  
  (三)口譯人才匱乏,尤其同聲傳譯人才稀缺。隨著對外貿易和國際交流的發展,中國口譯人才嚴重短缺。目前國內能夠熟練地在商務活動、國際會議中擔任翻譯的人才實在太少。同聲傳譯作為語言金字塔的“塔尖”,被稱為外語專業的最高境界,因而培養也十分困難。這種人才不僅在我國緊缺,甚至是全球化的人才難題,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第一大緊缺人才”。有資料顯示,中國口譯人才缺口百萬,第六屆全國口譯大會暨國際研討會對中國的口譯人才短缺表示擔憂。
  
  (四)中譯外人才緊缺,尤其是經典著作和重要政治文獻方面的中譯外,面臨重大問題。中譯外比外譯中難度更大,風格與語言習慣要適合外國人的要求,對譯者的中外文水準、政策把握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尤其古代經典著作的翻譯還有古文、文言文的阻隔。現代文人能夠閱讀文言文的已經寥寥無幾,因此存在著把古典文獻翻譯成現代,再由現代漢語翻譯成外語的雙重語言轉換問題,難度可想而知。而且隨著對外交流的日益擴大,中譯外涉及的語言也越來越多。僅有英、法、德、日、俄等常用語種顯然不夠,而稀有語種的翻譯人才就更顯得匱乏。
  
  二、外語教育的缺失:教育理念和體系陳舊,辦學模式趨同化
  
  在2004年舉辦的“特色·個性·人才強國戰略”為主題的一次國際會議上,與會專家認為,中國高等教育正陷入一個辦學誤區:辦學模式趨同化。大學普遍按照一個模式培養相同規格的人才,而不是根據個性差異來培養各類創新人才。
  中國高等學校的外語教育的辦學趨同化問題,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專業語種結構趨同。開設英語專業的學校過多,英語專業招生人數遠遠超過小語種。目前全國有800多所院校開設外語院系,同時全國興起了一批以新東方學校為代表的外語培訓機構,而所有的院系及培訓機構均設定英語專業或進行英語培訓。以至導致英語專業人才飽和,畢業生就業由“熱”轉“冷”,而小語種尤其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則供不應求。
  
  (二)外語人才培養模式趨同。多年來,傳統外語教育只注重語言和文化雙重關懷,而忽視綜合知識的傳授。近年來,又清一色地轉向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忽視了外語專業本色,造成了多元文化的缺失。這種現象的認識誤區在於:把外語僅僅當作語言的工具,進行語言技能的訓練,而淡化了包括漢語文學在內的中外文化教學,以至於跨學科界限的知識性課程——法律、經貿、金融、新聞——的過量,而導致語言專業的異化。在這種情況下,忽視了深層次的中外文化的薰陶,語言人才失去語言與文化為特徵的傳統特色。
  
  (三)語言能力的評價方法趨同。中國的外語教育長期以教學服務於考試為導向,導致學生只關注知識和語言技巧,而忽視了語言理解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以測試為標準的外語能力評價方式,導致中生的外語學習時間長,資源投入大,整體效率低。而以客觀題為主體的語言測試方式只測試了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知識存量,卻忽視了用主觀題對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的評價。記憶能力和語言知識的儲存狀況是可以見諸卷面的,而語言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則難以在卷面上展現。然而外語的寫作能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至少對於翻譯人員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誠然,過去清一色的培養純外語人才,畢業生知識結構過窄,曾經是外語畢業生就業由“熱”轉“冷”的主因。因此培養“外語+專業”、“英語+小語種”的複合型外語人才是適應需要、應對就業難的根本出路,更是教學型大學發展的重要戰略。然而這種複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徵是“應用性”,而對於研究型大學的精英教育來說,必須保持語言教育的文化多元性,培養高層次外語專業人才。只有具備比一般外語學習者更高的外語水平和更紮實的中外文化基礎,其畢業生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研究型外語大學必須把堅持外語教育專業的辦學特色作為一種理性選擇。
  
  三、解決高階翻譯人才匱乏的根本出路:把握外語教育的“市場定位”,堅持辦學的特色和人才培養模式多樣性
  
  (一)對高階翻譯人才的需求不僅要關注現實的緊迫性。而且要有放眼國際化的遠大眼光。高階外語人才需求旺盛及其需求專業結構的多樣化,不僅僅是一種市場現實,而且是社會發展對語言人才需求的大趨勢。從全球視角看,資訊時代促使我們的湛藍色星球變成了“地球村”;科學、技術和經濟的交融促使整個世界趨向“全球化”;文化與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必然要求異域文化與教育的“國際化”。從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前景看,隨著我國加入WTO,北京申奧成功,以及上海迎來世博會,必然大大刺激人才市場對高階人才的旺盛需求。在這種大背景下,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地位不容動搖,同時作為一個擁有13億的大國,為了吸收世界各的優秀文化,外語教育語種多元化,也是一種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