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

才智咖 人氣:2.21W

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問題當屬水文地質問題,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探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

 【摘 要】水文地質研究屬於岩土工程勘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在實際工程操作中,建設工程必須考慮周圍的環境,按照勘察所得的具體水文資料資料,創設針對性的預防方案以及具體的施工計劃,確保整個工程的順利進行。為方便工程人員勘察水文環境,保障建設工程質量,在工程檢查中不但需嚴謹地檢查岩土工程具體的水文地質問題,客觀地評估地下水對建築物以及岩土體的影響和功能作用,而且需探索出預防計劃和治理方法,幫助施工與設計提供相對應的水文地質資料,降低地下水對岩土工程的威脅。

【關鍵詞】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分析

1.水文地質的勘察方向

在岩土工程勘探過程中,需按照工程的實際情況和要求進行,勘察水文地質情況以及蒐集相關資料,瞭解岩土工程所處的水文地質環境。現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1.1地質條件

地質條件的勘察主要了解岩土工程區域的基底構造、地質構造特點、地層巖性、新構造運動以及第四系厚度的控制等。掌握地質環境後,才能更好的運用岩土資源,建造質量良好的岩土工程。

1.2地下水資料

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勘察方向為地下水情況,瞭解工程地域的2~5年的最低地下水位、最高地下水位以及水位變化幅度,地下水位的變化於岩土工程建設過程中有著較大的利害關係,所以是工程勘探的主要內容點。勘察地下水補給排流情況、地下水位的影響因素和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補排聯絡。與此同時,各岩土隔水層與含水層的埋藏環境、流動方向、地下水型別、水位的變化趨勢,均需要勘探人員嚴格謹慎地檢查。經過工程現場試驗檢測地層滲透係數引數,掌握地下水滲流與賦存情況,仔細考究地下水的水質是否對建築材料具有侵蝕性和腐蝕性[1]。

1.3自然地理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主要涵蓋工程區域的氣象水文特點以及地貌地形特徵等方面的情況,氣象水文特點為岩石工程所屬地是如何的氣候,例如: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或者溫帶氣候等,空氣的相對溼度值以及常年的熱量值。地貌地形則指岩石工程領域四周的水系活動,是否為喀斯特地貌、平原地貌、高原特點等,地形的開闊程度以及地貌的具體情形,是否出現堆積或者侵蝕[2]。

2.岩土的水理性質

岩土的水理性質指的是岩土和地下水之間互相作用產生的性質。主要的賦存樣式為根據地下水於岩土中的存在形式可劃分:毛細管水、結合水以及重力水,同時結合水又區分為弱結合水與強結合水。

根據岩土的水理性質以及試驗方法具有五種形式:(1)透水性。透水性為水於重力作用下,岩土最大限度地容水通過自身的效能。較為鬆懈的岩土顆粒越細、並且分佈越不均勻,則其透水性較差。堅硬的岩石裂隙越大或者岩溶越發育,則其透水性較強。常規情況下透水性使用滲透係數代表,滲透係數可使用抽水試驗來求證。(2)軟化性。軟化性為岩土受到浸水後力學強度減小的特性,常規使用軟化係數代表,其能辨別耐水浸能力、岩石耐風化。於岩石層中出現易軟化岩層之時,於地下水的作用效果下常常構成軟弱夾層。各種形式形成的泥岩、粘性土層、泥質砂岩、頁岩等岩土一般具有軟化性。(3)脹縮性。脹縮性為岩土吸水後容積增加,失水後容積變少的特徵,岩土的脹縮性主要因顆粒表層結合水膜吸水變化形成的。岩土的脹縮性與地裂、基坑隆起、地縫有著較大的關係,針對土坡表層穩定性與地基變形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絡。岩土脹縮性的標準率重要指標為自由膨脹率、膨脹率、收縮係數、體縮率等。(4)崩解性。崩解性為岩土浸溼後,因岩土顆粒持續被破壞、削弱,造成了岩土本身解體、分散和崩鬆的局面。岩土的崩解性和岩土的礦物本質、顆粒成分、土地結構等有著較大的關係。例如:廣東地區的殘積土,常規條件下崩解的時間為5小時到24小時,而崩解量為1.79到34,為水雲母、蒙脫石以及高嶺土組成的殘積土,其一般以散開的方式崩解,但為石英居多的殘積土則一般為裂開狀崩解。(5)給水性。給水性為於重力作用下飽和水岩土能根據裂隙、孔隙中流出水量,以給水度作為代表,該效能成為給水性。給水度屬於含水層的一個非常主要的水文地質引數,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岩土工程的疏干時長。常規條件下工程將給水度的測定放於實驗室方法檢測[3]。

3.地下水位對岩土的影響

岩土工程中,地下水的升降變化能直接影響岩土的膨脹性,造成岩土出現不平衡和不均勻的膨脹收縮變形,倘若為變形嚴重的條件下,岩土容易出現地裂的情況,引發建築物尤其為輕型或者低層建築物的損害。於地下水升降變化較大或者頻率較多時,不但促使岩土的收縮膨脹變形反反覆覆,且嚴重致使岩土的收縮和膨脹之間的幅度增大。所以,在膨脹性岩土區域實施工程勘探時,應當著重觀察和檢查工程現場的水文地質環境,尤其為地下水上升下降變化中,變化規律與高度對地基基礎深淺的擇選有著直接的.參考作用。

在建設工程的地基時,倘若地下水位於根基底面以下壓縮層範疇內出現改變時,則能直接促使建築物的穩定性受到干擾。倘若水位於壓縮層範疇內呈上升時,軟化根基的岩土,促其壓縮性變大、強度減小,建築物可出現巨大的升降變形。倘若水位於壓縮層範疇呈下降狀況時,岩土自身的重力作用提高,則極易導致地基根基的沉降變化,而土質不平衡或者不均勻,地下水位的驟時上升又下降極易導致建築工程變形、損壞和崩塌。

4.地下水引發的威脅

4.1地下水位下降引發的威脅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有許多,但一般情況下均為人為因素。例如:採礦過程中的礦床疏幹、大規模抽地下水資源、修建水庫擷取下游地下水的補給和上游建壩等。地下水的大面積下降,時常引發地面下陷、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質災害,同時地下水資源缺乏、水源質量下降等問題,針對岩土土地和建築物的穩定性均有著較大的危險和威脅,而人類居住環境和社會環境也會受到影響[4]。

4.2地下水位上升引發的威脅

地下水潛水位上升的因素有許多,主要包括地質原因和水文氣象的影響,例如:總體巖性狀況、含水層結構。水文氣象原因為降水量、溫度、灌溉和施工等,通常情況下,水位上升的原因均呈現幾種因素導致。

倘若地下水經常性升降,則對岩土工程將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地下水升降的改變能直接誘發膨脹性岩土出現不均勻和不平衡的縮脹變形,而且將致使岩土的收縮膨脹頻率不斷增加,從而造成地裂引發一系列建築物尤其為輕型建築物的嚴重損害和破壞。地下水於天然狀態下,其動水壓力較為薄弱,常規條件下不會構成嚴重威脅,倘若人為因素導致地下水天然動力失去平衡,於散動的動水壓力作用下,時常引發嚴重的岩土工程危險,例如:基坑突湧、管湧和流砂,直接影響整個建築工程專案的進行以及質量。

5.結論

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問題當屬水文地質問題,科學有效地勘察地下水資訊資料,謹慎考究其中資料資料的準確性,提高勘察資料的可靠性,合理使用岩土資源的潛在價值,幫助建築工程能更好的順利進行。所以為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質量,在工程勘探過程中不但需瞭解與岩土工程相關的水文地質問題,以便預防地下水對巖工程的威脅,促進岩土工程勘探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5]。

水文地質工作於建築物基礎設計、持力層選擇、工程地質災害勘察和防治等問題有著直接的作用,隨著現代化的程序不斷加快,建築行業同時也不斷進步,而工程勘察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視,堅持嚴格對待水文地質工作,能極大地幫助建築工程的順利進行。 [科]

【參考文獻】

[1]徐朋靜.關於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0(33):39.

[2]郭岐山.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探討[J].科技風,2010(16):117.

[3]王飛,金龍.淺析水文地質問題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科技資訊,2010(36):632.

[4]許傳榮.水文地質條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民營科技,2010(9):3-7.

[5]華根苗.重視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J].科技風,2010(0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