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支架式教學在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才智咖 人氣:2.11W
淺議支架式教學在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 支架式教學 專業 寫作教學 
  論文摘 要: 英語專業寫作教學模式單一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學習效果差。本文探討了支架式教學的合理性,並通過實證研究證明了支架式教學在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中的可行性。 
   
  一、引言 
  英語專業的寫作課有兩種情況,要不採用以教師為中心,以講解知識要點,感受語言之美為重點的方法來展開,然後再進行寫作實踐;要不就是採用寫長法進行教學,鼓勵學生能寫多少是多少。這兩種方法固然有其優點,前者能較為系統地教授學生的寫作知識概念技巧,而後者則更易激發其寫作興趣。然而,這兩種方法也有其缺點,前者容易使課堂氣氛沉悶呆板,而後者則容易使學生脫離寫作訓練的重點,天馬行空。為了找到一種更為合適的教學方法,我進行了不少實驗,發現採用支架式教學是個不錯的方法。 
  二、支架式教學及理論基礎 
  支架式教學是建構主義理論支援下的教學方法之一。根據歐共體“遠距離與訓練專案”的有關檔案,“支架式教學”被定義為:“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複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於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從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出,支架式教學可以簡單理解成,給學習者提供其進一步學習的概念支架的教學方法。通過分析概念我們可以發現支架式教學教學的理論基礎有以下三方面。 
  (一)最近發展區理論 
  蘇聯著名心家維果斯基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其要經過困難才發展到的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該理論要求教師分辨學生現有的水平和其可能發展的水平,而且教師要幫助學生跨越最近發展區。但是如何幫助呢?顯然是要靠指引,而且任何學科作為知識體系和能力系統的結合,必然要靠系統的指引,也就是要提供概念支架,運用支架式教學。 
  (二)交際教學理論 
  該理論認為學習外語包含兩方面:掌握結構形式和培養能力。海姆斯具體闡述了這個觀點。海姆斯在1971年發表的《論交際能力》認為交際能力包括四個社會文化因素:(1)語法的正確性。(2)語言的可行性,指有些話語語法雖然正確,但人們卻不那麼說。(3)語言的得體性,這是指語言應適合於對話雙方的社會地位、身份、性別、心理等因素。(4)語言的可接受性,指語言適合於環境。海姆斯的觀點讓我們意識到任何語言教學都要集中在兩方面:語法形式和語言的社會功用。語法形式的正確性在語言寫作課中主要是指學生能用地道的語言來正確地組織語句進行寫作。這要求教師對寫作中涉及的字、詞、句等層面的知識概念進行系統的指引,也就是要提供知識的支架。而語言的社會功用指的是學生對語言的應用,能在特點的社會環境下進行得體的語言寫作。而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提供恰當的虛擬社會背景,創造必要的寫作動機,也就是教師要架構虛擬社會背景,提供背景支架。 
  (三)建構主義理論 
  該理論最早由皮亞傑提出。此觀點的基本內涵有三方面。 
  學習在本質上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心理表徵的過程,這種心理表徵既包括結構性的知識,也包括非結構性的知識或經驗。 
  教師和學生分別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世界(人、社會、、文化)的理解,其對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對世界的意義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 
  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由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個要素構成,建構主義的教學策略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 
  從中可以看出,學習過程其實就是建構過程,但這個過程學生不能自己單獨完成,要依靠別人,主要是教師提供幫助,而教師的幫助就像個學生提供建築知識大廈時要用到的腳手架,是必需的,但不是主要的,在大廈完工時就可以撤掉,且不留痕跡。 
  三、拋錨式教學的步驟、原則及實施課例 
  (一)步驟 
  支架式教學由以下幾個環節組成。 
  1.搭腳手架——圍繞當前學習主題,按“最鄰近發展區”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進入情境——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個節點)。 
  3.獨立探索——讓學生獨立探索。探索內容包括:確定與給定概念有關的各種屬性,並將各種屬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順序排列。探索開始時要先由教師啟發引導,然後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導、幫助可以多一些,以後逐漸減少,愈來愈多地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最後要爭取做到無需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繼續攀升。 
  4.協作學習——進行小組協商、討論。討論的結果有可能使原來確定的、與當前所學概念有關的屬性增加或減少,各種屬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調整,並使原來多種意見相互矛盾、且態度紛呈的複雜局面逐漸變得明朗、一致起來。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概念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即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5.效果評價——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評價內容包括:①自主學習能力;②對小組協作學習所作出的貢獻;③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