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數學後進生成因及對策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53W

伴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教育,要求教師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內容。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差距,後進生是相應存在的,要努力幫助他們,實施有效對策,讓學生轉變學習心態,不怕困難地積極投入學習,逐步提高學習成績。

中學數學後進生成因及對策的論文

一、中學導致學生後進的原因

1.學生的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覺性差。

2.缺乏自信心: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或佈置的練習漠不關心,若無其事。解題過程沒有步驟。他們缺乏積極思考的動力,不肯動腦筋,總是缺乏自信,漫不經心,避而不答、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對不懂的問題不去認真鑽研,或者請教別人,而是抄襲了事,不想尋根問底。

3.缺乏責任感。解題時不遵循一定的解題步驟。不能正確靈活地運用定理或公式。對作業與練習應付了事。不重視考試,缺乏競爭意識。

4.學生自學能力和基礎差。不能認真主動的學習分析教材,總結不出教材的知識結構及知識的形成過程,更不能找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

5.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與國小數學相比而言,國中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後邊學習的基礎。其次還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須藉助於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就造成了連續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跟不上大家的學習程序,最終導致學習分化。

6.家庭方面:家長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子女。

7.教師方面:數學教師的素質對學生數學素質起著決定作用的因素。數學教師的素質包括專業水平、教學水平、教學態度以及教師心理狀態等。

8.社會方面:當前的社會有一小部分人沒讀幾天書,卻靠錢權關係或機遇掙到大錢;或有些靠不法手段成了“爆發戶”,致使一些學生過早的放棄了求學的觀念。只想混日子,讓他們也覺得讀書無用,大學畢業還有許多沒有找到工作的呢。不讀書同樣可以去當老闆,甚至還有許多家長也這樣教育孩子的;還有的學生沉迷於網咖等,不能自拔。以上這些也是造成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

二、針對以上原因,談談後進生學習數學的策略

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中學數學是一門較枯燥的學科,多數中學的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覺得難,沒有興趣。教師應該重情感教育,用愛心感染學生,增強學生的自尊心,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在教育過程中獻出愛心,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這一點很重要。

1.學會學習  五要:(1)圍繞老師講述展開聯想;(2)理清教材文字敘述思路;(3)聽出教師講述的重點難點;(4)跨越聽課的學習障礙,不受干擾;(5)在理解基礎上扼要筆記。  五先:(1)先預習後聽課;(2)先嚐試回憶後看書;(3)先看書後做作業;(4)先理解後記憶;(5)先知識整理後入眠。  五會:(1)會制定學習計劃;(2)會利用時間充分學習;(3)會進行學習小結;(4)會提出問題討論學習;(5)會閱讀參考資料擴充套件學習。2.除錯學習心理問題  五心:(1)開始學習有決心;(2)碰到困難有信心;(3)研究問題有專心;(4)反覆學習有耐心;(5)向別人學習要虛心。  六到:心到:開動腦筋,積極思維;眼到:勤看,多方面增加感性知識;口到:勤問、勤背誦,熟記一些必需知識;耳到:要勤聽,發揮聽覺容量的最大潛力;手到:要勤寫,抄寫、記錄是讀書關鍵;足到:要勤跑,實地考察或請教別人。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人生。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認為90%以上的學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學好。數學後進生往往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造成的。

4.培養學生善觀察的習慣。觀察是引發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後進生的觀察能力必然要差些,所以我們的老師就要有方法。採用豐富多彩的畫面去引導學生觀察,從而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去觀察思考,獲的知識,以至於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這樣使學生體會觀察而帶來的收穫與興奮,就自覺養成了觀察的好習慣。

5.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如何引導與轉化後進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體會也各有不同點,還有待於我們共同研究和探討。以上是我個人在從教幾年來的一點粗淺看法,有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同仁指導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