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的文學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6W

導語: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現當代的文學論文。歡迎閱讀!

現當代的文學論文

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課堂教學

摘要:在我國現行大學教學體制中,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在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教育中居於重要地位。從學分學時的安排來看《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和《中國當代文學史》均為3學分,需一學年共54學時來完成,不可謂不重要。那麼,如何在授課過程中取得最大化成效使學生獲得最大收益?筆者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略陳管見,以與大家商榷。

關鍵字:現當代文學;課堂;教學

一、實現理性歸納與感性分析的統一

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是文學史類,文學史往往是傑作編年史,建立起的是一代代作家的譜系,編排出的是一部部經過淘汰的作品的光輝序列。從課程大綱上看,文學史的教學目標首先體現為歷史意識的培育。歷史意識的培育反映在幾個方面:

(1)教育中突出歷史感。

(2)突出幫助學生對於中國現當代文學文獻的基本情況有所瞭解。

(3)使學生初步瞭解歷史研究的基本原則、方法、意義以及中國現當代文學歷史研究的特殊性。

在這條歷史脈絡上矗立著的作家、作品都是經過時間淘洗過的優秀作品,甚至可以說,文學史是一部綿延不絕的光輝系列。在授課過程中,要把紛繁的文學現象、流派社團、作家作品串在時間的縱線上,使學生清楚理解現當代文學“史”的蹤跡脈絡,幫助學生構製出一個完整博大的文學史輪廓圖。這遠遠不夠,現當代文學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要落在“文學”二字上,文學史終究是“文學”的,教學目的還要培養學生對文學語言和文學美感的個人感受和理解能力,進而發現和洞見人性的複雜性和廣闊性,也使自己的內心世界產生奇妙的波動與頗有詩意的感受。所以對作家作品的評介不應被湮沒在史的梳理和流程中,要能使學生全面的對作品本身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進行評判。一份完整系統的理性文學史框架圖中,要填充無數的感性認知,這樣,中國現當代文學這個龐大的軀體在學生的頭腦中才會生動鮮明、栩栩如生、饒有趣味。那麼,在理性的統攝下最大化地謀求感性支撐就成為授課中的應有之義。

第一,課前要求學生預讀文字,這種文字預讀是一種文字細讀,與文字物件近距離直接性交流和對話,鉤玄提要,梳理爬抉,回到文學文字的內在結構和深層脈絡紋理中去。這樣學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後,教師在課堂上無論是感性敘述還是抽象概括都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應,無論這種反應是認同共鳴或拒絕批判,它都是從學生心靈深處流淌出的一種積極反應。

第二,在授課過程中,多從具體的文學現象、流派社團、作家作品出發,從感性中歸納總結出理性認識,而不是帶著先驗的抽象觀念去圖解演繹具體的文學現象、文字等。

第三,課後讓學生重讀文字,讓學生在有了一定理性認知下再去反觀自己的感性認識,並對之進行一定的修正、增益。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行為保持著一種動態行為,它至少涉及兩個閱讀層次或階段,預讀是最初的試探性閱讀,重讀是隨後的追溯閱讀。預讀生成所謂的文字意義,引發了線性的,逐字逐句的解碼活動。重讀使學生進行追溯和解析的閱讀,使他們察覺到諸多前文字的存在。預讀、授課和重讀這三個步驟的環環相扣就會使學生對掌握的內容充分吸納理解,其中既有感性認識又有理性燭照。

二、實現文學史價值和文學價值的有效結合

在對文學現象、流派、作家、作品進行解讀時,要進行症候式分析。即把文學現象、流派社團、作家作品還原到當時的歷史現場中去,在具體歷史社會環境和思想語境中來闡釋解讀。有的作品其文學史價值大於文學價值,必然需要症候式講解。比如郭沫若的《女神》即是一個最顯明的例子。如果要真正領會《女神》作為經典的涵義,讀懂它的時代特徵,就只有設想重返五四時代的場域,產生一種把自己通過認同性的想象置身於五四的“自居的心理”,全部身心渾然無間投入詩中,才可能摸索感觸那種巨大的藝術魔力,真正理解《女神》成功的原因。《女神》的主導風格是暴躁凌厲,整部作品就像一部雄渾交響曲,以其奮發凌厲的氣質,汪洋恣肆的浪漫主義格調錶現了五四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

詩人以博大的胸懷詛咒一箇舊時代和舊世界的滅亡,而昭示和呼喚一個新時代和新世界的復甦。試圖以“鳳凰涅槃”的詩情去擁抱那個和美的人類世界[1]。結合讀者反應來看《女神》,其成功主要在於宣洩壓抑的社會心理,或可稱為能量釋放,一種渴求個性解放的強力能量。《女神》不是提供深刻的思想,而是提供痛快的情緒宣洩。恰是在這一點上,郭沫若充分滿足而又造就了新的時代審美追求。《女神》作為現代詩歌的經典,作為中國新詩的一座巍峨的“女神”雕塑,是由詩人郭沫若和眾多“五四”熱血青年所共同完成的。可見,症候式閱讀方法注重從歷史發展的鏈條會考察作品,尋找價值,並確定其文學史地位。如果把作品的文學史價值與文學價值結合起來,就能夠給予學生全面的認知。否則,偏重個人或時尚的審美趣味,注重本文,不太顧及“歷史鏈條”,很容易得出偏廢的觀念和認知[2]。

三、實現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學術研究能力的培育的統一

在我國現行的大學教學體制中,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輕學術研究能力的培育,這是一大教學弊端。筆者認為,學術能力的培養必須是一種訓練,只有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才能提高,而這種日積月累的訓練又完全納入到每一次授課過程中的必然環節去。譬如,學生課前預讀文字、課後重讀文字,而讀的結果完全可以以讀後感的形式記錄下來。再如,建立固定的讀書報告制度,幫助學生將前一階段形成的學術興趣點聚焦,在此基礎上,指導他們選擇更大的研究範圍,以發現解決原創性為學術研究的`核心。當然,這些尚屬學生學術能力提升的外圍式制度保證,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做好學生學術研究的方法指導。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之凸顯有助匡謬補缺,發揚幽微,新創發明,問題意識之明確優劣與否主宰研究之成敗,敏銳的、精準的問題意識是學術研究的利器。那麼如何培養和發展自己的問題意識,這就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3]。研究文學的方式大抵有兩種不同的途徑:一是填補空白,一是重新闡釋。前者就是在現有的複雜的學術領域中,找出並去填補那些尚未被人墾荒的學術空白。事實上,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土地上,近百年來,無數批評家一直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動。

留下的差距不能說沒有,但它確實是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發現學術空白?我認為詳人之所略,異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輕,忽人之所謹不失為一種方法。變次要為主要,化枝節為骨幹,從此開闢一個迄今未被發現或久遭忽略的領域,也是一種填補空白的裨補罅漏的學術方式。在那種冷門的、偏僻的學術角落發掘出有價值的學術資源並加以研究,做出有開創性意義的學術創新,正是所謂的“東方不亮西方亮”。

對於當代文學,文字材料之生新的極多,如果能有一定的學術敏感性,回到文學現象,直面它,尋出它有哪些文學新表現,研究成果就容易獨到創新。這就要求作為當代文學批評家,我們不僅要有理論感和歷史感,而且要有敏銳的現實感,以及在知識形態尚未成熟時的學術敏感。當然,文學現場永遠是蕪雜混亂的,文學創作種類繁多,藝術質量也良莠不齊,這要求批評者要有一雙慧眼披沙揀金、去蕪求精,從成千上萬很快就將湮沒無聞的作品中挑選出若干部傑作,擇其有重大藝術成就和意義者作為闡釋的物件,使之得到深入闡釋,被時代所承認所接受。在這種意義上,該批評是一種“去蔽”和呈現的行為[4]。後者是從根本上改變先前的研究正規化和研究視角,設計另一種闡釋物件的理論框架,通過一個新視角來研究那些人們早已知曉的舊領域。“以新眼讀舊書,舊書皆新書也;以舊眼讀新書,新書亦舊書也。”從現有的文學評論我們有時會讀到一些觀點,它們積澱成共識性的闡釋基調,加固著某種思維定勢,制約著對材料的重新發現和解讀[5]。

一旦擺脫專業慣性的聯想障礙,跳脫慣常,尋求一種陌生化詮釋角度的運用就會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產生對現成結論有膽識的肯定、質疑或更替。文學批評需要在變動不居的時代背景中討論問題,這就要求作為一個學術研究者,在確定自己的學術理論和方法論的時候必須面對時代的精神氣候、時代思潮和理論語境,要尋求更新,尋求與自己內心識度調諧呼應的先進理念與知識體系。在恆久常新、日新日化的理念的指引燭照下以謀求文學批評進一步的突破性發展,不同的角度會帶來不同的發現。以上三條如果運用得當,調配均衡,將會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學生獲得最大收益——既有豐富完整的文學史知識又有較好的學術感受與學術研究的能力,從而達到了整體的培養人才(歷史意識的培養;思想的培養;學術能力的培養;知識視野的擴充套件)這一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丁帆.重回“五四”起跑線[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102。

[2]王福湘.當代文學教學改革的研究和試驗[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4(02):153-156

[3]丁明秀.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改革芻議[J].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11(01):104-107

[4]於寧志.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改革可行性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09(03):26

[5]施新佳.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參與式教學的人性論應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3):59-61.